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范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真正史书是《三国志》。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范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篇一

魏延确实是有勇有谋的大将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的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进击张鲁,魏延以部曲投奔刘备。之后,他随刘备入蜀,因为骁勇善战,多有战功,所以被提拔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今陕西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拔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时一军“尽惊”[1]。

为什么“尽惊”?因为汉中作为蜀国的前进基地、魏蜀两军的缓冲地带,它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占据汉中进可北争关陇,退能南蔽巴蜀。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杨洪这样对诸葛亮说:“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2]蜀将黄权也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3]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表达得更为详尽:“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4]

刘备将汉中交给当时名气并不大的魏延。为提高魏延的声望,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5]刘备非常称赞,众人都认为他的回答很有气势。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汉中是蜀汉的重要屏障,正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才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

在魏延“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6]的苦苦经营下,汉中成为一个强大的、可以独立作战的前进基地。汉中一旦陷落,蜀汉必将不保。在魏延死后,王平等人在汉中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成功地击退过曹魏军的进攻。而蒋琬放弃汉中,南撤到涪县后,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蜀汉面对前线的突发事件反应时间大大增加。再以后是姜维虽然不断出击,也是因为基地太远,粮草供应困难,所以难有成效。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经进献过“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怯而无谋”,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请求诸葛亮分拨给他一万军队出子午谷,直接攻取长安;诸葛亮自领兵出祁山攻雍州,这样“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7]许多人认为,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蜀汉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中国,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考虑到后来蜀汉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尤其让同情魏延的人们深感遗憾。

在分析诸葛亮与魏延关系的时候,有一点是许多论者都不应该忽略的,那就是:倘若没有关羽失荆州,没有刘备夷陵惨败,让蜀汉元气大伤,那么蜀汉“兴复汉室”的北伐就应该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规划的开疆拓土的两路出击,而不是后来诸葛亮因为实力不足只能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略;如果是大刀阔斧的进攻,像魏延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是能够发挥出特长也可以建立更为辉煌的业绩的。可惜,历史没有给魏延这样的机会。在诸葛亮不得不“稳妥”进行的北伐中,有勇有谋的魏延确实有难以施展能力的困惑。

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对魏延是器重的

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一直是坐镇后方,负责粮草供应,因此与在前方作战的魏延并无关系。直到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才与魏延有了真实的接触。认真说起来,诸葛亮并没有对魏延有看法,也没有弃之不用;恰恰相反,他对魏延是很器重的。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年),在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受命率偏师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在阳溪大战。魏延大破郭淮、费瑶等,于是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等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在蜀国还是很高的,而且都是“开府治事”后的诸葛亮亲手提拔的。

南郑侯,这是蜀汉侯爵中的最高级别,相当于县侯,系东汉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级别。魏延受封之时正是诸葛亮当政时期;虽说诸葛亮不会根据私人好恶来代替国家用人政策,但也可据此初步断定诸葛亮对魏延还是器重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郡叛魏”,形势大好。曹魏举国震惊,忙派兵抵御。诸葛亮没有采纳“论者皆言”以魏延、吴壹去据守蜀汉咽喉之地——街亭“为宜”,却“违众拔谡”,即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8]的马谡统领诸军与魏国名将张郃交战,自己也不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遭致街亭大败,使蜀汉失去了唯一的大好时机。

这次北伐没有重用魏延,说不上是有意冷落。诸葛亮确实是看错了人,所以他才“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9]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

关于魏延进献“子午谷奇谋”之事,因为没有历史实践,说它成功或失败均都是分析,所以不宜夸大它的作用。魏延在当时的职务中,有一条便是“丞相司马”。从两汉以来的官制可以知道,“司马”是专管军事的。魏延身为丞相司马,相当于诸葛亮北伐军的总参谋长,或者说就是诸葛亮的“军师”。参谋提出一条建议,是很正常的事,而身为主帅的诸葛亮也完全有权力通过或否决魏延的建议。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绝不可能因此影响诸葛亮与魏延二人的关系,更不可能形成所谓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此后也有诸葛亮派魏延单独领兵之事就是证明。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子午谷奇谋”的记载出于《魏略》,与本传记载不同。由于《魏略》关于蜀汉事务的相关记载多与本传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评为“妄说”、“敌国传闻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计本身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即使确有此事,诸葛亮也不会采纳“子午谷奇谋”这样的计策,因为它太“悬危”[10]。诸葛亮的北伐,实际上也犹如刘备征东吴一样,是倾全国之力进行的,所以不能冒险。冒险成功了则罢,一旦不成功就会导致国家的严重危机。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战争指导思想,主要是图谋稳当地在陇右建立基地,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蜀汉的实际国力、包括军力而言,对诸葛亮的北伐步骤,不能不认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平心而论,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实在是过低估计了子午谷道路的艰难和强大的魏国军事力量。历史本来是不能假设的,这里不妨作一假设:诸葛亮采纳了“子午谷奇谋”,魏延率奇兵从子午谷直奔长安。子午谷道路崎岖,遇雨还泥泞,魏延军不能按预期赶到(建兴八年,魏使张郃率军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绝”[11],不能前进,张郃军只得退还);勉强走出子午谷时,长安的魏国守军已布好防守之阵;诸葛亮的大军也不能按期到达(几次北伐都推动不走就是证明)。此时的魏延及其大军,便只能懊悔轻率出征了;蜀国遭此重创,也再不可能组织像样的北伐了。

诸葛亮临终时“抛弃”魏延自有原因

诸葛亮对魏延应该说是器重的,但也确有冷落的时候,尤其是在他临终时,对魏延的冷落终于导致了魏延与杨仪的争斗及其败亡。

诸葛亮在临终之前的退军安排中,确实冷落了魏延。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12]这次战略性的会议魏延没有参加,不少替魏延喊冤的人拿出这件事来作为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证据。然而,诸葛亮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的。

诸葛亮为何要让杨仪而不是魏延在他死后统领三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意图与魏延有差异。

诸葛亮的北伐,许多人只看到了他的“兴复汉室”之志和为此“鞠躬尽瘁”的努力,这是很不全面的。陈寿在撰写诸葛亮本传后就评论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13]这是用史家惯用的曲笔之法,委婉地道出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即北伐战略是包括两个层次的:高层次的战略意图即扫灭魏国,兴复汉室,这个通常为世人所关注;另一个战略意图则是低层次的,即在敌众我寡,无法兴复汉室的情况下,起码要做到扩大蜀汉版土,震动魏国,使其不能对蜀汉用兵。对这个低层次的目标,却往往被人忽略了。

诸葛亮在上《出师表》准备北伐时,是抱着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的。可是,诸葛亮虽决意北伐,然而当时魏、蜀两国实力对比实在是众寡悬殊。在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最小的国家;全国13州,蜀汉仅有一州;全国人口770万,蜀汉不到100万。诸葛亮以仅占全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欲完成统一全国的理想抱负,实在是难以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形势看似大好,结果却是失利,这让诸葛亮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此后,他虽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北伐,但是,已经发出了“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14]的感叹,这与《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5]的坚定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他的北伐战略虽然始终放在关中一线,却是从凉州绕一大圈的稳步推进,不再采取大的战略行动。这实际上无疑于宣布,“兴复汉室”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罢了。

对诸葛亮关于北伐战略这样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战略重心的调整,魏延显然是不理解的。作为军人,魏延是优秀的,但他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魏、蜀两国实力对比众寡悬殊的事实使诸葛亮在北伐时十分谨慎,因为蜀汉经不起折腾;而魏延却经常“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16]虽然这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并不影响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但是,诸葛亮却明白魏延是很不愿意放弃北伐的高层次战略意图的。所以,诸葛亮不可能让魏延在他死后统领三军。

其次,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让诸葛亮“二选一”时只能选杨弃魏。

诸葛亮临终时,魏延是蜀汉最高级别的武将,作战勇猛,富有谋略且深得士卒爱戴。魏延是个标准的武人,本领大脾气架子也大,为人骄横,史书说他“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17]大家看在他是蜀汉第一大将的份上,都让他几分;可偏偏有个同样心高气傲的家伙不买他的账,这人就是“七郡上士”杨仪。杨仪是个文官,手上一兵一卒都没有,更没有过人的武艺,但他“长于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能保证北伐大军足粮足兵,是蜀汉后勤第一人。谁都知道粮草器械对作战的重要性,所以杨仪仗着自己的功绩能力,是诸葛亮以下唯一敢对魏延说不的人。两个怀才傲世,心胸狭窄的奇才在一起共事,结果自然是水火不容,事事针锋相对了。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史书如此记载:“值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坐其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18]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经无法化解。魏延和杨仪的交恶甚至还传出了蜀汉。“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19]

魏延和杨仪二人对诸葛亮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他对两人的态度是百般容忍,还继续委以重任。在当时异常团结的蜀国军政当局来说,有这两个异类,是很无奈的事。

由于以上原因,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召开关于退军安排会议时,必然面临在魏延与杨仪之间“二选一”的难题。魏延和杨仪都有本事,同时都难以和同僚较好地合作。不过杨仪会遵照诸葛亮的调度撤军;而如果遗命给魏延,他一定会抗命继续和魏国交战。由于蜀军长期以诸葛亮为核心,在这个时候和魏军决战,在战略上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所以诸葛亮明智地选择杨仪指挥这次行动而“抛弃”了魏延。事实证明杨仪也确实不辱使命。至于这次会议没有让魏延参加,应该说是诸葛亮的无奈:倘若魏延听说诸葛亮将全权托付杨仪,说不定会出于不满而当场翻脸,这正是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魏延的前军正和魏军对峙,也不便请他前来。所以,诸葛亮的这次安排也是出于全局考虑,并不是对魏延不信任。

事实证明,诸葛亮对魏延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史书记载,魏延得知诸葛亮死讯后,关心的不是退军而是继续北伐。他对费祎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20]不久,魏延即起兵与杨仪作战,最后军败身亡。魏延最后的败死有很大的必然性。他虽然智勇双全,但缺乏大局观念,而且性情高傲,经常以势凌人;因为他与杨仪的私仇,忘记了敌军大军压境的危险,更忘记了诸葛亮新逝、整个蜀汉的悲痛之情。在这时发动与杨仪的争斗,就会在无形之中将自己推上军心和民心的对立面,也就无疑将自己推上了死路。

所以,诸葛亮与魏延关系需要客观评价:诸葛亮对魏延是器重的,是在诸葛亮的战略框架下让他充分发挥了作用的;而之所以没有采用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和在临终时“抛弃”魏延,也是有原因的。严格说起来,诸葛亮确实不能将他身后的蜀汉军国大权交给魏延;尽管他有勇有谋又资历老,然而他自身要命的缺点,使其难以堪当统帅大任。

注释:

[1][5][12][16][17][20]《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2]《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3]《三国志·蜀书·黄权传》。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

[6]《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7][10]《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

[8]《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9][13][15]《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1]《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14]《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晋汉春秋》。

[18]《三国志·蜀书·费祎传》

[19]《三国志·蜀书·董允传》注引《襄阳记》。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篇二

【关键词】君主;刘禅;继位;能力

三国乱世,英才辈出,天下英雄,各领风骚。但后世每每念及蜀汉后主刘禅,不外乎提及“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二词,一说后主昏聩无能,朽木不可雕;二说后主毫无雄心,国破身囚尚不知自哀。然蜀汉自刘备称帝到刘禅降魏,国祚四十三年,昭烈帝刘备兵败猇亭,白帝城病危托孤,仅在位两年;后主刘禅继位,经建兴、延熙、景耀、炎兴,在位长达四十年有余,数三国帝王,莫出其右。身处乱世,能在位如此之久,实属不易。是否刘禅真的昏弱无能?且刘备并非只有刘禅一子,为何非要选择刘禅继承大统?这些问题都引人深思。

一、刘禅继位问题

三国志蜀书载刘备三子,除后主刘禅外,还有鲁王刘永(后改封甘陵王),梁王刘理(后改封安平王)。有说刘禅也并非刘备长子,但是史料无确切记载,不足以为据。

从刘禅出身及成长经历来看,他相对于他的兄弟刘理、刘永来说,有着自身的优势。

首先,刘禅(207-271)、刘理(约215-244)、刘永生卒年月不可考,但《三国志》载其乃刘备次子,可知应比刘禅年少且长于刘理。刘禅于公元223年继位,年仅17岁,而此时刘理8岁,刘永应也只有10岁左右。刘禅继位之时,北有曹魏压迫,东有猇亭之败,南有蛮族为患,内有新旧势力之争,正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于继任之事上不可再生事端,于是刘禅继位,至少在年龄辈分上,顺理成章。

其次,刘禅的生母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载“先主临豫州,驻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而刘永和刘理的生母是穆皇后,“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围乎?’于是纳后为夫人。”由此可见,穆皇后是刘备入蜀后才被纳为夫人的,且穆皇后原是刘焉子刘瑁的妻子,她的感情或多或少的偏向于原蜀中刘璋旧势力。刘备入蜀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平衡荆州旧部所谓“新势力”以及益州“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知道刘备纳穆皇后是否或多或少的是为了调节新旧势力之间的关系,纳蜀中旧人,安抚刘璋旧部。而昭烈皇后甘氏跟随刘备多年,患难与共,“常摄内事”,刘备称帝追封皇后且最后合葬惠陵,都说明了刘备对她的感情及重视。刘禅生于荆州,从刘备兵败长坂到成都称帝,一路坎坷、荣誉,都亲身经历,甚至几经生死。这些经历相对于生于安乐的刘理、刘永来说,都是继承大统十分重要的优势。刘禅生于荆州,与刘备的荆州旧部一起经历成长,而刘理、刘永生于入蜀之后,在他们身上是不是也能看出所谓“新”与“旧”的区别。田余庆先生在他《蜀史四题》中曾提到“刘备托孤之时,蜀国真正地祸患不在于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蜀国臣僚中潜伏着新旧纠葛,是蜀政中最大的隐忧。”“在蜀国文武臣僚中,论潜在力量,李严一方即刘璋旧属居于多数,不弱于诸葛亮一方即随刘备入蜀居于少数地位的新人。刘备倾覆刘璋,把新旧之间本来的主从关系颠倒过来了。刘备寻思万全之策以巩固新人的统治地位,绝不能让已被颠倒了的主从关系在他自己死后出现再颠倒。”因而刘禅继位更显必要和无可争议。

二、刘禅的能力问题

纵使刘禅相对于他的兄弟来说有种种优势,如果他真如后人所传的那样昏聩无能,颇有知人之明的刘备恐怕不会将帝位传给刘禅,以诸葛亮秉直刚正的性格也不会赞同刘禅继位。由此而推,历史上的刘禅并不愚笨。首先,就刘禅的成长经历来看,《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载:“后主生于荆州”。紧接着,建安十三年刘备败于长坂,弃妻子走,《赵云传》载:“云身抱弱子以免”。从此而后,联吴抗曹、争夺荆州、西取巴蜀等等,刘禅经历了刘备的种种挫折坎坷,在这样的成长经历下,刘禅不太可能形成软弱、怯懦的性格。

其二,选择继任者、尤其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刘备不可能不经过多方考察、仔细掂量。《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载遗诏敕刘禅曰:“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这段话是诸葛亮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的予以勉励。所以可以排除了诸葛亮当着刘备的面夸赞刘禅、碍于君臣之分恭维刘备的成分,所以比较可信。另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中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甚至可与春秋霸主齐桓公相提并论,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此记载虽可能有失偏颇,但由此亦可见刘禅并非鲁钝之人。

其三,刘禅在继位后政务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三国志·后主传》载:建兴元年,“遣尚书郎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二年春又“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内政外交都有不错表现。刘禅在对待北伐问题上也表现的非常清楚。蜀汉政权是豪族政权,且坚持王业不偏安,所以诸葛亮急于北伐,但却徒劳无功,后主刘禅曾规劝:“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以国为重、头脑清醒。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可惜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在没有做到十足准备的前提下,轻言出兵、讨伐曹魏,虽互有胜败,但相对于占据中原地区的曹魏来说,蜀国给养困难、国力相对羸弱。加之大量的国力财力被消耗在战场上,愈战愈弱。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恐蒋琬轻率出兵,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并清楚的分析局势:“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其四,刘禅作为君主,亦颇有识人之明。除却对“相父”诸葛亮的信任,他还重用了费祎、蒋琬及姜维等人,都可称贤臣名士。《三国志·后主传》载:建兴十二年八月,“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魏延造反在先,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冷静分析、挑出破绽。后魏延叛乱被杀,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不以偏概全,亦可见其仁主之心。

最后,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且有人情味。《三国志·刘琰传》载:“建兴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此事后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又《三国志·后主传》载:“(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诛大将军曹爽等,右将军夏侯霸来降。”《魏略》载:“蜀闻之,乃使人迎霸。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片语之间,冰释仇恨、拉近了关系。

三、小结

总之,后主刘禅绝非特别昏聩无能之辈,至少比之“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等,有很大区别。所以他的继位也显得毫无争议,以致后人多产生刘备只此一子之错觉。后人对后主之错误评判,主要出自《三国演义》。而鲁迅先生曾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忠君正统思想浓重的罗贯中可能无法接受后主刘禅的降曹保爵,所以才对后主加以编排、贬低;也可能是为了弥补诸葛北伐无功的弊短,以求塑造更加完美的武侯形象,才拿刘禅做了牺牲品。由此而见,看历史人物,做历史研究,应该将史料和小说区分开来,不应受小说情节的影响甚至误导。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M].线装书局,2008.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后主传[M].线装书局,2008.

[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M].线装书局,2008.

[4](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张飞传[M].线装书局,2008.

[5](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赵云传[M].线装书局,2008.

[6](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行,孙嘉镇,校订。三国志·蜀书·刘琰传[M].线装书局,2008.

[7](唐)房玄龄。晋书·李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中华书局,2011.

评价诸葛亮范文 篇三

新《三国》开播以来一直稳居电视剧收视榜首位。不少观众表示,追看新《三国》,是因为喜欢那个战火纷飞时代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深深感受到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从中领悟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有观众表示,《三国》俨然一出职场大戏,从中能汲取不少智慧。高希希导演也表示,在新《三国》创作时确实加入了不少现代观点,因此才会被观众联想到“职场秘笈”。

刘备

评价:刘氏集团董事长

特点:最擅长空手套白狼

刘备这人,武力有,不太强;谋略有,不太多。但他为人宽厚、礼贤下士,企业文化搞得颇有成效。他不似曹总(网友对曹操的昵称)好面子、喜奉承,也不似袁总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导致官渡之战的惨败。正因为刘总(网友对刘备的昵称)的谦卑,才能“三顾”求得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关云长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获死罪时,刘总亲自跪求诸葛亮,如此做法,怎不令人为之诚服呢?

不过刘备不算是天生的领袖,能够招到的人才终究有限,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及诸葛亮、庞统这样的精英团体,但与曹氏集团的“豪华阵容”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因此,刘氏集团还是很快走向衰落。

曹操

评价:曹氏集团最佳的执行董事

特点:500年才出的杰出领袖

作为曹氏集团的总裁,曹操被认为是500年才能出一位的杰出商业领袖。他通过打造的“诗赋”企业文化,与员工共同进退。他善于挖掘人才,因此集团内人才济济。他与麾下众人既是上下级,也是兄弟关系。为此,手下人也没有不为他卖命的。

像处理关羽的问题时,曹操充分展现了自己爱才、惜才的一面。他曾说:“赵子龙,吕布死后,很多年没有这样的战将了,我爱死他了!”但也有说法认为曹操作为企业领导还是“太可怕了”,原因是他知错改错但从不认错,下属没法猜出他的想法。

孙权

评价:尚属争气的“富二代”

特点:自己不行,用人得当

孙权有点像现在幸运的“富二代”:父兄舍命打下的江山,交到了他的手里。可他在产品研发、经销、企管统统都外行,幸好此人有一个优点,就是用人得当。他任命的几任CEO,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有才又忠心,因此东吴集团虽然没能扩大市场份额,但也保住了原有的蛋糕,这就很不容易了。

诸葛亮

评价:史上最优秀的CEO

特点:最明白老板的需要

三顾茅庐也许仅仅是个传说,但诸葛亮在营销整合和替企业运筹帷幄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当年诸葛亮到刘备那儿面试的时候,拿出的是一份商业计划书,清楚标明刘氏集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策略。正是这份量身定做的计划书打动了刘总,让诸葛亮立马当上集团CEO。诸葛亮的成功之处在于吃准了刘备,知道刘备的问题是什么、希望是什么,那就是说,他知道老板需要什么。

身为CEO,诸葛亮还是有其自身魅力的,征服了一些像马超这样的有才之士,也使得刘氏集团迅速得以发展。很多人甚至认为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氏集团的宏图伟业。但也有观众认为,在识人用人上,还是有所欠缺。不然,他也不会错看马谡失了街亭;因不喜魏延,觉得此人日久必反,屡次排挤、怠慢他。

周瑜

评价:恩威并施的总经理

特点:忍辱负重

评价诸葛亮范文 篇四

在无数的三国英雄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诸葛亮了,他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士,号“卧龙”。他曾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比如说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他能够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气。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还有,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使司马懿误以为城内有伏军,使其撤下了十五万大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他为了解决大军粮草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使军粮运输的问题得以解决。“连弩” 类似假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魏将张合就死于这种武器。这也是诸葛亮的发明之一。

历史上许多人物对诸葛亮都有过高度评价。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有关于诸葛亮的诗篇。当中《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篇五

关键词 诸葛亮 后主 政治拍档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明臣贤式的政治拍档,如齐桓公和管仲,刘邦和萧何,唐太宗和魏征,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相得益彰,彼此成就了对方,为后世统治者和史家所推崇。其实,细细考究,历史上还有一对君臣政治拍档,相处融洽,相得益彰,为后世忽略。那就是后主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拍档。

众所周知,公元223年(蜀汉纪年章武三年)刘备驾崩,但其临终给诸葛亮和后主都设置了一坐政治大山,交代诸葛亮的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托孤遗言太有深意了,其实质是诸葛孔明要老老实实辅佐我的儿子,不要存有异想,不能篡权自立,而且还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否则你就辜负了多年的君臣恩情,要背负背主的道德十字架,要不耻于天下人。这座大山占据封建社会忠义的道德制高点,以诸葛亮的为人和当年的政治抱负不会也不可逾越,只会更加肝脑涂地的继续为蜀汉政权效力。但是,此时诸葛亮要辅佐的新君刘禅才十七岁,自古以来,少主老臣,尤其托孤重臣,臣如何自处,是很困难的。

刘备给后主的政治帽子是这样的:“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顶帽子看似平常,只要你新皇帝敬重相父放权给他就是了。其实不然,实质还有警告儿子,你太年轻,不要有非分之想,蜀国离不开诸葛亮,你不能君权独大,甚而君臣不能相处,有杀戮行为。相对而言,刘备给诸葛亮的这顶帽子更重些。

且看阿斗和诸葛亮各自是在自己的政治帽子之下如何相处的,是如何博弈的。

首先,在后主主政初期,小皇帝下了一招好棋,刚一继位就下诏群臣“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丞相打理,我只负责祭祀祖先的事情。紧接着又“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等于把国家大权全部交给丞相府,自己做个甩手掌柜,把球踢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一点,满朝文武也心知肚明,新皇帝把你捧得可够高,对你可够尊重,如果你诸葛亮不尽心辅佐后主,何以对先帝,何以对天下啊!那诸葛亮又是如何做的呢?第一,先是给新皇帝一个道德勉励,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记载::刘备在给刘禅的遗诏中说:“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早年就给后主一个较好的评价,而且是通过第三者之口,先示好于嗣子。后主登基第二年诸葛亮在《与杜微书》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明确肯定了阿斗天资聪颖,是一个有道明君。有了这句话,对于新登基的十八岁小皇帝而言有着多大精神动力可想而知。第二,诸葛亮充分施展治国才能以报答两代君主之厚恩,对内“务农置谷,闭关息民”,恢复农业生产;“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政局平定。对外,“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犄角其后”,吴蜀联盟重修旧好;“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氏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外交成果令人瞩目。可以说,在后主主政前几年,由于新君对诸葛丞相的充分信任和放权,使得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独当一面,充分展示了其杰出的治国才能。二人彼此和睦相处,各司其职,是一对最佳政治拍档。

其次,当蜀国一切稳定之后,君臣二人如何相处则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年轻的皇帝已长大,在君主独裁体制之下哪一个皇帝也不愿意一直做个傀儡,君权与相权(或权臣)的矛盾早晚是要激化的,处理不好是要乱政乱国的。同时期及以后的魏国和吴国都先后发生多起权臣乱政甚而改朝换代事件就是很好的教训。且看蜀国君臣是如何在国家形势大好之下相处的。

诸葛亮不愧是千古人杰,他知道如何避免君臣猜忌之悲剧,他选择了出征。他要离开成都那个政治中心,给少主以空间,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挤压和碰撞。诸葛亮把出征大本营设在汉中且长时期驻军于此,后期基本没有回过成都(史载,诸葛亮辅佐阿斗11年,只在后主初期在朝中三年,还有近一年南征)。对此,朝中大臣多数不理解,且一片质疑和反对之声。

但是,年轻的皇帝读懂了丞相的心思,他不得不佩服老臣谋国,深谋远虑。诸葛亮和阿斗都明白,虽然蜀国国力有所恢复,但和地广人多、物力雄厚的魏国相比,仍远远不及。川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才是蜀国得以保全和自立的关键。远道北伐,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几乎没有胜算。且蜀国人才缺乏,大将寥寥,也和魏国精兵强将无法相比。然而,蜀国君臣不管这些,仍然举兵出征。一者他们自认为汉室正统,恢复汉家天下乃是正义之所在;二者以进攻代替防守在国防上取主动,有利于保境安民,因为战场不在自己国内;三者皇帝行政于内,丞相领兵于外,避免君臣猜忌内斗。四者,朝中一旦有事,诸葛亮手握重兵,局面也不会不可收拾。在多种原因之下,诸葛亮率兵出征,六出祁山攻魏。阿斗在后方全力支持,要啥给啥,从不表露半点不满,哪怕是死伤了好多人马,耗费了大量钱粮,他也在所不惜。这样,君臣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十余载,奠定了后主后期三十余年的和平执政局面。只可惜诸葛亮死的太早了。

再次,从诸葛亮死后来看阿斗对其他大臣的任用,就会发现不是那麽君臣无猜了,后主明显是有顾忌的。第一,诸葛亮死后,北伐马上叫停;第二,不再设丞相一职。由此可见,他对位高权重的宰相一职是十分忌惮的,恐怕不是做过皇帝的人是体会不到的。第三,他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二:一为大司马,掌行政,一为大将军,掌军事。二者权力交叉,相互牵制。大司马蒋琬死后,阿斗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近二十年,直到蜀国灭亡。从这里可以看出,后主只对诸葛亮大权在握放心,对其他人是设防的。

最后,从阿斗对诸葛亮的情感上来说,也确实是“事之如父”,当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消息传到成都时,阿斗心急如焚,立刻派平阳亭侯李福前去探望相父,同时自己日夜为诸葛亮祈福。当诸葛亮死讯传来,阿斗连日伤感难忍,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当灵柩运回时,他披麻戴孝,执儿子之礼,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并下令全国素服发哀三日。还擢升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为长水校尉,任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爵位。可以说阿斗对诸葛一家是有情有义。当然诸葛一家为保蜀汉也是三代忠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不待言,其子诸葛瞻和其孙诸葛尚后来都血洒疆场。可以说两家虽是君臣,实是手足,几代恩情,先是刘备和诸葛亮交下的,后来则是阿斗和诸葛亮君臣延续的。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诸葛亮和后主刘禅是很合拍的一对君臣搭档,只是因为后人对后主的误解而没被发现而已。

参考资料: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李殿元,李绍先著。《三国演义》悬案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评价诸葛亮范文 篇六

关键词:诸葛亮;隆中对;忠正贤良;愚忠;友谊

古今对诸葛亮的评价

今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大多只是根据《三国演义》,诸葛亮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风云人物。多被赞誉为“智绝千古”的奇人,“鞠躬尽瘁”的贤臣、良臣、能臣。诸葛亮成为了中华民族树立的完人模式,一个富含人格化,兼容神格化的“卧龙仙”。无所不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这个诸葛亮已然成了美学与艺术的产物。他只是罗贯中陛下成功塑造的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三国演义》中的角色诸葛亮。虽然他比历史原型更高大,更完臻,但我要说,他远离了事实,不符合历史,更不是真相。《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贵,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①

虽然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含有主观色彩,但也还是基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当然他的功绩不予否认,但也不可抹杀他的历史性和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客观的理解诸葛亮这一人物,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但笔者认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②这一句有不妥。首先,蜀汉本身就不如曹魏强大,无论是财力、物力、人力还是军队作战水平;其次,失街亭并不是诸葛亮战略失误,而是用人失误,选了言过其实的马谡;最后,诸葛亮的北伐中,有多次撤退是因为粮草已尽,如“这年冬天(公园二二八年),诸葛亮乘关中空虚,引兵出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围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攻了二十多天,还是没有攻下,蜀军粮食已尽,又听到魏援军快到,诸葛亮只得迅速撤退了。”③魏军曾和蜀军交锋了一次,魏军损折了甲士三千人,司马懿更是坚壁不肯决战了。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魏大将张率部追,在木门谷(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遇伏,飞矢中膝而死。由此足以证明连年动众不能成功,是因蜀军远征,粮食接济困难造成的,这是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而非是诸葛亮战略有失。当然,并非说诸葛亮完全没有问题,毕竟他的实战经验很少,史书中都有所体现。所以笔者认为此句有些不妥。

《隆中对》与诸葛亮

公元207年,刘备三次来到襄阳隆中,向隐居在此的诸葛亮询问世事。在刘备竭诚的感召下,诸葛亮向他表述了他对时势的洞悉及战略规划,史料记载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已成帝业。刘璋窨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何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④

这便是闻名至今的《隆中对》。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隆中对》再认识一文中,这样写道:“它无疑是提供给刘备的一个基本正确的政治选择。以后历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隆中对》的正确性。”⑤这表明田余庆先生是承认《隆中对》的,它大体上是符合客观条件的。

在笔者看来,《隆中对》是蜀汉政权建立的基点,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虽然,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10年,但还能面对时政提出极其合理而又科学的决策。这足以说明诸葛亮对时局发展具有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而从“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⑥可体现诸葛亮在才智方面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⑦,笔者认为是诸葛亮“和夷”政策的体现,使蜀汉与周边各民族之间修好,这与历朝对待西戎、东夷、北狄、南蛮的态度,有颠覆性的变化。在对待异族方面,诸葛亮有着跨时代的思想。而《隆中对》最终没能实现。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隆中对》只是诸葛亮对时政分析而提出的兴蜀汉的政策,并没有结合刘备此人的能力及其国力。刘备之所以能够合并刘表父子及刘璋势力,不是凭帝胄身份,而是凭借他自己闯荡伴生的权诈,凭他对手的愚昧和暗弱可欺。诸葛亮也看到了这点他深知刘备既不是曹操的对手,又不能与孙权匹敌,但似乎想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刘备的“帝室之胄”兴蜀汉,成就一片霸业。我认为这种想法太单纯,而至于“信义著于四海”则更是无稽之谈,《先主传》注引《魏书》载吕布诸将曰:“备数反复难养”。《鲁肃传》注引《江表传》,周瑜上孙权笺,还说“刘备寄富,有似养虎”。以后刘备助刘璋而又叛刘璋,也是如此。⑧由此可见,刘备四海之内信义,政治声誉很是问题。所以说,依靠一个“无能”的领袖,又怎能实现大业呢!笔者认为,此处诸葛亮说刘备“信义于四海”有失偏颇。

其二,蜀汉的军事作战能力及刘备的军事指挥能力。《先主传》注引《傅子》载曹操丞相掾赵戬之言曰: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必败”;《陆逊传》亦谓刘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由此可知刘备实无将帅之才。而至于蜀汉的军队作战能力,《魏晋南北朝史》记载曰:“当时刘备的军队不到数千人,实力单薄。诸葛亮建议刘备劝说刘表,清查荆州管内户口,‘令国中儿有游户,皆使自实’”。⑨刘备就藉清查户口的机会,发动游户中的丁壮参加自己的军队,凑成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武装力量。虽然蜀汉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武装力量,但因刘备为实现《隆中对》所提出的规划,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取得益州后的短短6年内,曾两次出兵荆州,一次北上阻击曹军进益州,一次出兵汉中,顾此失彼,犯了兵家大忌。不仅消耗了本国兵力,损失将领,还严重破坏了吴蜀联盟。对蜀汉的战略指挥有过中肯的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因此《隆中对》最终无法实现,刘备的指挥失当在军事战略方面的主要原因。

诸葛亮的“愚忠”

刘备是一个不具备明确战略思想而随波逐流的人。刘备一生,与曹操角逐,不是对手;与孙权相抗,不可匹敌,当世人对刘备评价时,往往有誉有毁,但大多毁多誉少,毁实誉虚。也许他唯一的优势,就是《隆中对》中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了吧!面对这样一个既无将帅之才,又无优良信誉之人,诸葛亮竟对他忠贞到死,鞠躬精粹。协助他平步青云,兴复汉室。虽然诸葛亮得到了重用,君王的信任,但刘备并未认真贯彻诸葛亮的战略,刚愎自用,将诸葛亮呕心沥血取得的成功毁于一旦。作为谋臣志士诸葛亮是无愧的,哪怕是蜀先主谓诸葛亮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期不才君可自取。”⑩他没有取而代之。笔者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刘备害怕自己死后诸葛亮少帝,取而代之,故说如此,是一种暗示。二、刘备自知不如诸葛亮且对他十分信任,若嗣子不才,取而代之,也可认为刘备相信诸葛亮可以使蜀汉长久下去,比在刘氏手中败落要好。

在看到蓝青芹的“忠于刘备而近愚”的结论时,笔者认为这个结论下的似乎有些仓促。笔者认为“忠于刘备”来自于两层关系的相互渗透。一、君臣,二、朋友。公园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访时务于诸葛亮,“凡三往,乃见”,于是在第三次见面之后就产生了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复兴汉室的重要战略决策,也结下了绫罗访布衣的情缘。由此诸葛亮出山,与刘备“情好日密”。他们按照在隆中商定的战略规划去进行名曰兴复汉室,实则芟平群雄统一中国的宏伟事业。刘备,诸葛亮为这一宏愿的实现并肩作战,前赴后继,他们的君臣情谊与日俱增。说刘备和诸葛亮是鱼水之交、忘年交、贵贱交、患难交绝不过分。而诸葛亮也怀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甘愿为赏识自己才华的人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君臣之间的忠诚是我国千百年来封建制度所形成的阶级心理,臣对君主的忠诚是时代造成的。而他们之间跨阶级的友谊,诸葛亮始终如一的忠于刘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将国家、权利甚至是儿子托付给诸葛亮,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有多深。由此也可看出他们对彼此的信任超出了君臣,更像是亲人。所以,笔者认为“忠于刘备而近愚”这个结论有失偏颇。诸葛亮对刘备很忠贞,但这并不是愚忠。这是他们友谊与信任的最终归宿。

以上便是我对于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一些看法,一些论证。如有偏颇,请包涵,也请多多指证。(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书目:

[1]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p911-937,陈寿著,中华书局

[2]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

[3] 《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曹文柱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 《吕著三国史话》吕思勉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5] 《三国史话》蓝青芹著,新疆大学出版社

[6] 《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朱大渭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7] 《真假三国》顾承甫,盛巽昌著,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版,

[8] 《柏杨品三国》柏杨著,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9] 《魏晋南北朝史》上册 王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 《六朝论史续编》论文集 朱大渭著,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注解

①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p934

②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p934

③ 《魏晋南北朝史》p93

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p912、913

⑤ 《秦汉魏晋史探微》p166

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p912、913

⑦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p912、913

⑧ 《秦汉魏晋史探微》p166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篇七

就《三国演义》来说吧,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统领吴国兵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下的许多将领如:黄盖、程普、韩当等,都是跟随过孙坚出生入死的老将,如他真无才能无胸襟,岂能服众?《三国演义》中第一个不服他的便是程普,可周瑜不但不气恼,不报复,反而恭敬有加,气度非凡,使程普在自传中写下了:与公瑾交,如饮佳酿,不觉令人陶醉……

诸葛亮对降将魏延早有成见,平时不重用他,后来在数次伐魏战中也不听他的计策,足见他把私人偏见看得比国家大事还重,以至“统一大业”的高远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两人斗智的最高巅峰,别的不说,就说周瑜的美人计吧,刘备入赘东吴周瑜想借此机会软困,可每次使出的计谋均被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所破,人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提是必须有了政策,才能产生对策,而人家诸葛亮却是在连周瑜还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政策是什么内容的情况下,他的对策就已经出来了,也许诸葛亮真能神机妙算吧,那么后来的挥泪斩马谡,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及走麦城却和他的神机妙算甚不吻合呀!鲁迅曾说过:“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难道他真是妖人?

再看他的军事才能:周瑜二十岁便跟随孙策统兵打仗,三年内出兵帮孙策攻下了十余个县,孙策死后,周瑜更是重担在挑,重权在握,他先讨伐邓龙,击败来犯的曹操,攻下了南郡、夷陵后在征讨西川途中不幸病故…

诸葛亮出山时二十六岁,初期,刘备得他并非是如鱼得水,而是节节败退。赤壁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羽翼渐渐丰满,刘备称帝,封诸葛亮为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后人对他的评价,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诸葛亮亲自率兵连年伐魏,却徒劳无功,最后还被司马懿拖死军中…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3 6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