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事迹材料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一起来参考事迹材料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优秀事迹材料》,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典型人物事迹材料 篇一

县级“最美家庭”:李xx

李xx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她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他们多年以养殖为生计,在事业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中,也不忘记相邻们,帮助相邻们一起搞起了养殖业,带动相邻们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通业务,不惧困难,顺利侦办“4·10”专案 篇二

杨*于2xx2年被借调参与中纪委“4·10”专案查办工作期间,作为机动组成员之一,主要从事对有关涉案人员的谈话、讯问犯罪嫌疑人、外围取证等工作。杨*先后出差大连、沈阳、锦州、盘锦、重庆、成都、深圳等地,对被调查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做了充足的调查取证工作,询问相关人员近三十人次,并十余次赴有关单位调取大量书证、物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杨*不叫苦、不怕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经常为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加班至深夜,为有关涉案人员能够最终被定罪量刑奠定了基础。

机动组的任务中有一些是临时下达并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毕,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速度。20xx年6月29日,机动组一行六人在王俊涛组长的带领下到达辽宁锦州调查某主要被调查人的经济犯罪问题。第二天,杨*就带领书记员找有关人员谈话,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先后约谈四人,为了不让谈话对象等待时间过长,他们顾不上休息,也不能吃一顿踏实饭,就又要开始与下一个人谈话做笔录,谈话结束后还要继续进行扣押等工作。凌晨三、四点钟休息,早上七、八点就又继续工作的状态,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在专案工作中,时间就是命令,往往一个任务尚未完成就接到下一个任务。在重庆办案期间,杨*先后谈话十余人次,在四川省院同志到重庆对犯罪嫌疑人滥用职权罪的有关证据进行转换和取证时,由于一些原因,工作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杨*不惧困难,积极主动协调四川省院同志开展衔接转换工作,一周内配合其他同志完成了滥用职权罪的取证工作,深得四川省院和重庆市院同志的好评;20xx年9月份,为了尽快调取涉案人员有关犯罪证言和书证材料,为报捕做准备,杨*与其他同志一起在深圳办案期间仅用一周时间就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证据的补充完善工作;在成都办案期间,被调查人思想波动比较大,为了尽快拿下嫌疑人口供,杨*“临危受命”,直接参与到对有关主要涉案人员的讯问及调查工作中,在较短时间内促使主要涉案人员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4·10”专案在国内国际都具有巨大影响力,案件高度敏感复杂,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可能影响专案的查办工作。为了专案查办工作的顺利进行,杨*始终坚持以最严谨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办理领导交办的任务。20xx年7月xx日,杨*与书记员奉命调取某集团公司为某调查对象购买奥迪轿车的财务资料。该集团财务总监王某按照要求将购买该奥迪汽车的财务凭证等财务资料交给侦查人员,杨*经仔细比对上述财务资料后发现,虽然这些财务资料也可以证明该集团出资为调查对象购买奥迪汽车的事实,但为了使其更具有说服力,杨*又坚持要求王某提供该集团在该日的银行日记账等其他财务凭证,以更加翔实的书证材料有力佐证该笔事实,

资料共享平台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诚信待客 用心服务 篇三

进入工商银行伊始,她被调派到石家庄信用卡电话服务中心担任95588的座席代表。面临的是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口音不同生活习性的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领悟客户意图,并且给予正确的解答与服务。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为了能做到接听电话时快速反应,降低通话时长,她把全部业务操作流程背得滚瓜烂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学习,她的整体技能得到较大提高。连续数月被评为“业务数量和业务质量双料明星”,这是在整个石家庄中心全体750名座席代表中仅有的几人之一。

优秀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四

十四年前,他怀着满腔热情成为教育战线上普通而又光荣的一名教师。他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他就是南京三中数学组叶德武老师。

学高为师

在知识结构上,他具有比较精深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在他的学生时代,当他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时,他就很注意构建自己最佳的知识结构。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广泛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并努力做到专与博的有机结合。在大学以及教学过程中,他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体系,透彻理解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内涵,而且时刻注意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正因为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规律,他在课堂上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驾驭自如。

作为一个老教师,他在盱眙中学做了6年备课组长,在三中做了4年的备课组长。做备课组长期间,他精心备课,资源共享,带着备课组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大做强。

成功的教学是有特色的教学,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寻找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上,他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善于利于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帮助学习新知识,温故知新;在课堂上,他精考精评,举一反三,把评讲试卷同复习课本知识、探求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分析答题思路,明确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形式,揭示易犯错误,以达到评讲一题,复习一片,掌握一类的目的。带给学生知识的活力、方法的潜力。

在教学空余时间,他勤耕不辍,不断吸取专业知识并不断归纳、整理,并恰当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并在不断地归纳总结中形成如下理论性的成果:

02年12月论文《由高考题向量解法谈向量教学》获淮阴市高中组二等奖;

04年6月论文《研究出彩——欧拉公式的子命题及其应用》在《中学数学》杂志发表;

06年6月论文《解析几何问题的向量解法》在《中学数学杂志》(高中)发表;

06年12月论文《一类不等式的统一证法及推论》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

06年11月论文《谈转换思想的解题策略》获江苏省优秀论文奖;

08年5月,教学案例《数学的教学核心,稚化教师思维,暴露思维过程——<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教学过程及反思》获“南京市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

另外两篇《骗术中的概率》、《确定平面区域方法又一种》正在修改中。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在注重自身提高的同时,他认真地为学校培养后备的人才,以求得学校和数学科目的更好的发展。作为备课组长,他指导青年教师石磊、李劲松,经常带领他们备课,一起探讨,对他们的教学给予了悉心精心的指导。07年的高考中,他们两位数学老师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石磊老师04年度考核为优秀,论文《浅谈解题教学——记一堂习题课的两点体会》获市论文二等奖。在刚结束的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又喜获一等奖。

德高为范

作为优秀的老师,他必然也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原任教于盱眙中学,任教的10年里,他做了6年班主任,兼任2年教科室副主任。其中四年毕业班班主任,送走了98届,01届,02届,03届四届毕业生。01届毕业班带得尤为出色:他所带的实验班高一(1)班67人全部本科达线,班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达5人之多。作为数学任课老师,他带得这个班的数学平均分130多分,超同年淮阴中学实验班。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例如02届高中毕业生李甲,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都放弃了。但作为班主任的他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他经常去网吧找李甲,并和李甲恳切沟通交流,和李甲谈人生谈理想,终于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那年高考考上扬州大学。

所以荣誉的获得是理所当然的。

他于1997年至2002年连续五年被评为盱眙中学骨干教师或首席教师。

2002年9月被评为盱眙县首届数学学科带头人。

2002年11月被评为淮阴市“十百千”人才。

到了三中,他很好地实现了县中班主任到城市班主任的转换,并按照自己的特色带出了优秀的班级。

04~05年度,他任高一(7)班班主任,教(6),(7)两个班的数学。面对相对娇生惯养的城里孩子,他想尽办法,下了不少苦功。

(一)激发学生的斗志,形成班级凝聚力。

区别于农村的孩子,南京的孩子普遍具有一种优越感,考上大学并非他们一生的唯一的选择。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南京的孩子在高考落榜后,比农村的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认为在现在的状况下努力一点也就上个二本,和三本有什么区别?面对这种情况,他及时召开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主题班会。鼓励孩子坚持不懈,迎接挑战。

(二)努力做到以德育德,以行导行,言传身教

他深信一两身教等于一吨言教,他要求学生每天七点到校早读,他自己也坚持七点到教室,不管刮风下雨,晴天酷暑,学生做到他都能做到。这是让他所带的学生深为感动的事情。

(三)注重个人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成功的教学中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成功的教育和成功的教学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班主任如果教学也很出色,无疑会使学生折服,达到一种不教而治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寻找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上,他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善于利于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帮助学习新知识,温故知新;在课堂上,他精考精评,举一反三,把评讲试卷同复习课本知识、探求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分析答题思路,明确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形式,揭示易犯错误,以达到评讲一题,复习一片,掌握一类的目的。带给学生知识的活力、方法的潜力。他的数学课堂,简单的一看就懂的题目是不讲的。每上一节课,他做的题目往往是学生的若干倍。他的课堂,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就详细讲,容易的地方一带而过,他的课堂容量大,深受学生喜欢。他还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避免了他们学习上走弯路。经常开座谈会交流考试得失,乃至个别谈话,对症下药。

(四)和学生一起确立长远和近期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他常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打气,和他们一起定下近期和长远的学习目标。长远目标:人人上大学。并帮助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如月考,期中考个人前进多少名等。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确保近期目标的可行性,在一次次的成功的喜悦中让孩子充满信心的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

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的。他所带的(12)班,在07年高考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班级50人中达本二以上人数是38人,其中600分以上20人,班级最低分514分。

08年高考所带班级50人,在选考学科分等级的状况下,取得了考取31个本科生的理想成绩。

所带班级在07年5月获得“南京市优秀学生集体”称号。

荣誉的获得接踵而来:

07年8月,他被评为“白下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07年6月,他被评为“白下区第三届学科带头人”;

07年9月,他被评为“2006~2007年度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先进个人” ;

07年10月,他被白下区教育局聘为“白下区高中数学学科基地成员”;

2005,2006,2007他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05,06,07三年连续年度考核均为“优”。

叶德武老师一直用他全部的汗水、精力、心血和生命去浇灌教育这永远鲜艳的花朵。我们愿叶德武老师的人生更加辉煌。

法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五

杨*,男,19xx年8月21日出生,中共党员,法学本科学历,现任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处长,副处级检察员,四级高级检察官。

杨*于19xx年2月参加工作,19xx年2月考入原崇文区人民检察院。19xx年xx月,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20xx年3月起,担任反贪局侦查处副处长;20xx年1月起,担任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期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一年;20xx年8月起,担任院办公室主任。20xx年9月两院合并后,担任反贪局侦查五队队长;20xx年3月起至今,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处处长。

杨*自参加检察工作以来,长期奋战在反贪工作一线,屡破大要案,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连续四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公务员,四次被嘉奖,20xx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检察官”,20xx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20xx年两次被评为崇文区“十佳执法模范标兵”称号,20xx年、20xx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xx年、20xx年两次被评为“首都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20xx年因办理“9.20”专案,荣立个人二等功。20xx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第八次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记个人一等功。

典型人物事迹材料 篇六

县级“最美家庭”:刘xx

刘xx,她是位朴素大方,热情善良,待人忠厚,是位很普通的农村妇女,说起她们一家人大家都很羡慕,全家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热情相待。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她们都热心帮助。她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时邻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给予帮助。多年来,她们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刘xx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们全家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虽然丈夫一出生就缺少左臂,身有残疾,但她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她豪无怨言,用心爱着他的丈夫,她认为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在她的那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和冲突,大家能相互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世上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是在她看来却不然,她把婆婆当自己的亲生母亲,甚至比亲生母亲都亲,她婆婆也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对待。经常相互沟通、交流,互相理解包容。她常说:“婆媳关系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当响的,但只要相互体谅、彼此宽容、人的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们从来没有红过脸,没吵过嘴,彼此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她每天抽时间帮助婆婆做家务,陪婆婆经常说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总是以身作则,身为晚辈处处起模范作用,无微不至地帮助老人和照顾孩子,特别是婆婆生病不舒服的时候,更是想法设法做好吃的、做婆婆爱爱吃的。四处寻医买药,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懂得了感恩和回报,她对老人的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女儿的孝心,儿女经常抢着帮她夫妻俩干家务,减轻了她和丈夫的负担。她常常给婆婆买衣服、洗衣服、过生日等,让婆婆高兴;孩子们在她的良心用苦教育下,健康成长、聪明智慧,活泼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她的丈夫范俊山93年参加教育工作,是高峰村的一名民勤教师,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戴,虽然背后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但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直从事了十几年的教育生崖,2010年又转入了高家沟乡工作,现任残联协官员,工作中他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力,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两人自1995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最美家庭。

他们一家通情达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传乡村世界,夫妇用农村家庭的勤劳、坚强、善良、朴实和全身心的爱使他们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平安的氛围,也为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优秀事迹材料》,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65 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