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感人的事迹》,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感人事迹材料 篇一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故事书,这本书就像爪子似的,紧紧抓住了我的心。书里有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讲述了著名泼墨画家“黑画张”的有趣故事。

黑画张三岁就开始学画,一直笔不离手,手不离笔。他不论严寒酷暑,总是埋头练画,从不间断。可是他练了20年,磨穿了好多砚台,连门前的小池也被染黑了,却仍是默默无闻,没有一点儿名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画不到传神乱真的地步,决不拿出去。

有一次,他画了一张张牙舞爪的下山虎,刚往墙上一挂,竟把他家的看门狗吓得浑身发抖,夹着尾巴逃走了。可他却摇摇头,心想,这画是给人看的,吓跑了畜生有啥了不起。于是,他又闭门独自苦苦地练起来。

过了几天,他又画了一串水灵灵的葡萄。他3岁的儿子见了馋涎欲滴,伸手就抓。他又想,小孩子没有鉴别能力,要是能骗了大人,那才叫本事。于是,他又闭门苦苦地练起来。

这一次,他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挂在墙上。他妻子来叫他吃饭,刚一推门,看见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叫也不吭声,就过去推了一把。这时,黑画张乐了,哈哈大笑地从门后走出来,对妻子说:“现在,我的画可以拿出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黑画张的画一拿出去,立即得到大家的认可,简直达到了传神乱真的境地。他也由此成了一位著名的泼墨画家。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深受感动,懂得了一个人只有刻苦学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而且矢志不渝,才能最后取得成功。联想到自己6岁开始练书法,到现在已经5年多了,虽然得了不少奖,但水平提高还不是很快。这与自己断断续续地练,没有持之以恒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自己一定要汲取这个教训,学习黑画张那矢志不渝的精神,对自己在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感人事迹材料 篇二

天高云淡,一个晴朗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们爬山。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一蹦三尺高!我们说说笑笑,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不知不觉到了山脚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大队人马欢呼着向山顶进发。我和几个同学在一起,一边爬山一边聊天。爬了一会儿,我就觉得有些口渴,“小博,你渴吗?”我问身旁的伙伴,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停住脚,拿出各自的水壶喝了几口。然后擦了擦嘴,又继续爬。太阳开始散发它的热力,我们再无心欣赏风景了。我能感到汗顺着脖子流下来,脚也变得沉重起来。再看身边的同学,他们也在拿衣袖擦汗,还大口喘着气。不知谁喊了一句,“真热呀!歇会儿吧!”立刻受到大家的响应。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几口就把水壶喝了个底儿朝天。大家似乎都是口干舌燥得受不了了,不一会儿,十几个人的水壶都告罄了。摇了摇自己的水壶,我正想向同学们要点水再浇一浇我那“干旱”的嗓子,却发现他们也拿着空空的水壶在四处寻找“水源”。这时,不远处渐渐走来一个人,是我们班李丽。因为她平时很少和同学讲话,这次爬山也落了单。

只见她一个人闷着头慢慢向上爬,我心里嘀咕:为什么她不喝水,她不渴吗?我心里的问号一个个往外冒……休息一会儿,我们又向上进发。快到山顶了,大家累得纷纷坐在地上直喘粗气。我环顾四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真想找点儿水喝。突然,李丽喊:“谁想喝水?”大家纷纷跑过去要水,李丽默默地把水分给了我们。一会儿,她的水瓶也空空的了。这时,我才明白,她不喝水是因为她想到最后爬到山顶时,把水分给大家啊!大家喝着水,说:“还好有她,这水真是及时呀!”我也觉得这水分外的甜。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每每想起,依然让我很感动,仿佛口里还有那甜甜的矿泉水的味道。

关于感人的事迹 篇三

一个78岁的老人,20年来绝大多数日子里拉着七八百斤的煤饼叫卖,每卖100斤只赚两三元。但听说地震消息后,他捐出1.1万元。在邻居们的记忆中,他省吃俭用,连菜也舍不得买,但为雪灾捐款、为抗洪捐款、为修桥修路捐款,他从不吝啬——

20年来,除了过年那几天,陆松芳都用板车拉着煤饼,走街串巷寻找买主。他长得瘦小干瘪得如同秋收后遗落在田野里的秕谷。他已经78岁了,却每天拉着七八百斤重的煤饼沿街叫卖。每卖掉100斤只赚两三元的差价。但在听到四川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他拿出1.1万元,捐给灾区。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他很少花钱。清晨醒来,用前一天剩在脸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脸,然后掀开床边矮桌上的一个纱饭罩,取出一碗剩饭,用热水泡一下当早饭。常常没有任何下饭的菜,就连一点咸菜也没有。偶尔,他才给自己买上一个三块钱的盒饭。

他住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木屋里,月租30元。在浙江德清新市镇上,这几乎是最便宜的地方。窗玻璃裂着各种破口,屋里只有床和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小矮桌。一盏10瓦的电灯,是唯一的电器。墙壁上贴着掉了色的旧挂历,很多墙皮已经开裂,黑色的大蟑螂展开翅膀,不时在墙上飞来飞去,甚至会撞到陆松芳的身上。一根塑料绳从墙壁连到床架上,上面挂着十几件破烂的、看不出颜色的旧衣服。地上堆着十几双不同尺码和风格的旧鞋,大多是他捡回来的。

“一个卖煤饼的怎么能捐这么多钱?”当他把钱塞进捐款箱时,围观的人群发出这样的议论。

当镇上其他几个同行已经开上拖拉机或小货车卖煤饼时,陆松芳依然拉着平板车叫卖。他满头白发,身高只有1.50米。58岁那年,他从老家来到新市镇拉煤,长年的重体力劳动,使得他的身体有些佝偻。

通常,他早上六七点钟就赶到镇上最后一家煤饼厂,工友们会帮着将二三十箱煤饼装上他的平板车,每箱30斤。他冲着大伙儿点头笑笑,算是谢过。然后把车绳往右肩上一套,便开始了一天的买卖营生。

从煤饼厂走上公路,是最艰难的一段,先是大约有50米长的一段陡坡,一上公路又是一段上桥的路,约有一二百米。陆松芳不得不使尽全身力气拉着沉重的板车往上挪。每当这个时候,他的身子弯得很低,头几乎要碰到路面。有时候,工友们会帮他一把,把车推上大桥。

20年来,他的客户日渐稀少,如今只有那些路边的小吃店才会光顾他的生意。因为他卖出的煤饼最多,也因为他拉板车确实辛苦,煤饼厂卖给他的煤饼,每箱要比别人便宜一毛钱。

关于感人的事迹 篇四

在这个大年三十的傍晚,我们一家喜气洋洋地坐在老家的餐桌前吃着年夜饭,可今年的桌前却少了一个身影,那就是还在杭州坚守岗位的您。下午给你打电话,您挂了,我知道您一定是在忙着……

在我的脑海中,您一直是忙碌的,早上7点出门,晚上常常10点才能回家。您总是忙着开会,给护士们培训,业余时间参加浙大的研究生课程。您就像一只永不停止的陀螺,总是在转着。

2003年,一场病毒蔓延开来,这是与死神的斗争,那时做为护士的您,一定是坚持斗争的吧!而17年后,2020年又迎来了新的病毒的侵犯。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您也越来越忙,周末也闲不下来,总是在加班,难得早一天回家,也总是工作电话不断。眼看就要回老家过年了,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早早收拾好了东西,可就在出发的前夕,您告诉我们,您回不去了,必须留在杭州,在第一线工作。我支持您的工作,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为那些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病人们服务。

上个周末,您高中两位要好的同学从上海、北京过来,约您聚聚,就差您这个东道主了,您匆匆赶到了,大家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您是最后一个来的,却是第一个走的。您说现疫情愈发严重,您利用中午午餐时间赶过来,只有一个小时假,马上得回去工作。两位阿姨恋恋不舍,但是,您还是走了……那天晚上,我十点才睡,不知睡了多久,隐约听到了开门声,听到您换鞋的声音,那时已不知是几点了,早上我醒了,家里是冷清的,您已经出门上班了。认真工作,要敬业,是您告诉我的。

终于在晚上九点多,春晚的精彩演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您打来视频电话,视频中的您笑着祝大家新年快乐,但我看到连续忙碌了几天的您,眉眼间的疲倦用笑容也掩饰不住。您嘱咐大家,现在的形式非常严峻,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戴好口罩,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不去人群密集处……可是,妈妈,您却每天呆在病人之间,与病人的接触最频繁。妈妈您知道吗,其实,最需要注意的是您自己,可是我知道,当您工作起来的时候,您一定还是不遗余力,冲在最前面。

亲爱的妈妈,今年是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日子,您坚守岗位,以工作为重,我衷心希望,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能早日结束,我相信在您和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的!

感人事迹材料 篇五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小雯欣哭着“救—妈妈!救—爸爸!”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吴忠红: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6、人民教师苟晓超: “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感人事迹材料 篇六

童年回忆固然美好,天真烂漫,那是一段纯洁如初雪般的记忆,儿时银铃般的笑声至今仍萦绕耳畔,闪亮的眼眸中没有一丝阴霾,那份专属孩童的纯洁善良,被我深深藏在心底,成为一段无法磨灭的回忆!满足的笑容,单纯的善良,稚气的话语……

是父母、老师、同学为我的童年创造了一片美丽的天地。

都说父母是成长中关键的指导老师。对于这点,我不得不说我的妈妈是令我最感动的亲人。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周末,我为了老师所布置的一篇自由选材作文感到头痛。我向妈妈诉说了这件事情,妈妈就知道我是因为对生活还不知道仔细观察。她马上说,明天,妈妈带你到公园玩玩。我乐开了,因为妈妈工作很忙,平时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更不用说是带我去哪里玩了。到了第二天,原本工作成堆的妈妈早上就带我去玩。在公园那里,妈妈见路旁有绿草和鲜花告诉我,花儿很美,绿草很鲜,就像欢迎的队伍在期待我们的到来。为了游玩的人,它们尽自己的努力将花开得最盛,草儿长得更绿。到了一片竹林,妈妈指着竹子告诉我,竹子在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向我们招手……一路上,妈妈告诉了我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直到中午我们才回了家。最后,

因为这一次的游玩公园,妈妈告诉了我不仅仅是如何写作文,还告诉我要懂得体会生活、享受生活、亲近生活。只有将生活看成挚友,写作文就不成问题了。也是这一次的成功,让我爱上写作,爱上生活。十分感谢妈妈,在第一次写作的体验中让我感到的不再是烦恼,而是快乐。是她,让我今天能够有小小的成功。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导师,那么第二个就要属于老师了。老师不仅仅是传给我们知识,还是人生哲理。他们,也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记得三年级的一次课间玩耍时我摔了一跤,两边的膝盖全都伤了,而且很惨。伤口约有一个拳头大小,血肉模糊,那鲜红的血不断地从两个伤口流下,染透了刚及膝下的裤脚。不一会儿,待我反应过来时,老师已经急急忙忙从楼上跑下。那一声声的嘘寒问暖,令我湿了眼眶,心中似乎有一股暖流流过。那一刻,我便铭记:老师,我永远不能忘记您!

其实,令我难忘的,还有友情。童年,有无数朋友的陪伴。我们共同成长,互相分享快乐与悲伤。感动也实在太多,细细数来倒也是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哭了的时候,朋友会成圈围在座位旁边,那一声声的问候使我坚强。他们哭了,便是我过去看看的时候了。此时,她也就坚强了。彼此,都是有安慰中找到目标。感觉那埋头的学习也就有了快乐,那交汇的眼神中也就多了一份信任与坚强了。

悠悠岁月流逝,童年早已在时光运转中流走,但我对这浩浩苍穹发誓,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充满我欢声笑语的过往,我永远不会将它淡忘。我会让这段回忆成为我人生星空中最闪亮,最美丽的星星,永远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永远显示着,那极尽琼华的美丽!

中国好人感人典型事迹 篇七

简__,男,1991年1月生,__市华州区居民,陕化煤化工集团气化分厂操作工。

2018年7月16日,简__和朋友在农家乐吃饭时,附近石堤峪突发山洪,有大人孩子二人被困河中央。由于洪水太大,两次抛绳救援先后失败。简__抓住绳子系在腰上,毅然跳下河道,顾不得泥沙洪流,逆流而上到达二人身边。他从大人手中接过孩子,说了句“坚持一下,马上过来救你”,便转身往岸边靠了几米,将孩子抛向岸上,随后又转身往大人处艰难地游去。就在大人快要被河水冲倒时,简阳杨拼尽余力猛扑过去抓住她的手。大人得救了,周围的群众都赞不绝口。

简__一直兢兢业业、乐于助人,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先后被评为2018年7—9月__标杆人物,2019年5—6月陕西好人榜候选人。

关于感人的事迹 篇八

20xx年3月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依依不舍的战斗岗位。按照叶欣的心愿,她的丈夫张慎请医院为叶欣穿上一套护士服,送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就在那一年,88岁的着名漫画家廖冰兄感动于叶欣的英勇无畏,发动全社会成立 “叶欣护士长基金”,奖励在抗击“非典”中作出贡献的护士们。廖冰兄不顾年事已高,亲自为叶欣塑像手书“大医精诚”。“大医精诚”正是叶欣一生的写照,“精”于专业,“诚”于品德。

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南丁格尔奖章,是国际医学界对护士的最高荣誉和褒奖。虽然申请时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最后期限,但是叶欣的突出贡献和她对抗击“非典”战役的鼓舞作用,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破例接受。20xx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叶欣南丁格尔奖。叶欣,用她的生命践行了南丁格尔的名言: “在可怕的疾病与死亡中,我看到人性神圣英勇的升华。”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 篇九

在原本百家欢聚之时,新型冠状病毒突发,疫情肆虐全国。作为医护人员,你们不得不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选择战斗在一线。为了能救治更多患者,不分白天黑夜的挑战自己的极限,把自己的生命放置于危险之中,这样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让我感动,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在这里我想把新年的祝福都送给“白衣战士”:愿你们保护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健康!早日平安归来!

疫情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新感染病人每天都在增长,有的医生在救治患者期间也不慎感染,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你们---敬爱的白衣天使,没有一丝畏惧,没有一个逃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已经84岁的钟爷爷本该在家里颐享天年,疫情就像战士的号角,钟爷爷马不停蹄直奔最前线。听到这些我心里又着急又自豪,他们为了人民安康、为了挽救更多病人,舍弃小家,坚持在第一线,我的心受到了震撼,我想长大后也成为这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敬爱的白衣天使,看到你们忙碌的顾不上吃饭,连睡觉也只能挤在地板上轮流休息几个小时,和死神在勇敢的战斗着,你们毫不畏惧,为了保护全国人民,奉献了太多太多。一位只有22岁的女医生,本是最爱美的年纪,为了抢救工作,不得不剃掉了一头秀发,几天工作下来,脸上是深深的勒痕,纤纤手指被药水浸泡的有些浮肿,虽然你们的容颜疲惫,失去了本来的色彩,但是你们的行为是我见过最美的,你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1月29日,一位78岁高龄老人患病,在你们的坚持救治下,老人成功出院,向全中国证明了疫情它是可以战胜的!这无疑是一剂最好的安抚人心的良药!

可是,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呀,都有着家庭和孩子,面对可怕的病毒,你们也会害怕,身体疲惫了也要休息,可心中的责任让他们不停的坚持向前,治愈出院的人数也在日渐增多。

我想在这里为医护人员祈祷,期盼和你们一起并肩奋斗,早日战胜疫情,愿你们都能平安归来。

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就定会成功。让光明照亮这片黑暗吧,中国加油!

感动的事迹 篇十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来自香港无线电视(TVB)的主持人陈贝儿获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为: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20xx年,陈贝儿凭借豆瓣9.5分的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美。以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纪录片贵在真实,而真实在于细节的把握与感情的投入。在《无穷之路》中,每到一个拍摄地,陈贝儿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她天生的亲和力也在节目播出之后饱受全国观众赞誉。

对于获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陈贝儿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把正能量传递给观众。未来她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10篇《感人的事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5 3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