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主要事迹材料通用8篇

发布时间: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面对疫情,他们崇高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抗疫英雄主要事迹材料》,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抗击疫情在前线的医护英雄事迹 篇一

ICU重症监护室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从不轻言放弃。董芳就是这样一位ICU主任,她说,最害怕的就是病魔不给我们时间和机会。

看到5号床患者的心率迅速升高到近130,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董芳和同事们马上做出反应。抽血气检测、换上高流量吸氧机,一系列调整后,患者的心率终于恢复正常。

这样的突发状况在ICU里经常发生。过去的40多天,董芳一直坚守在这儿,穿上防护服,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比以往大大增加。插管、穿刺,甚至是写医嘱,每个操作都变得非常困难。

疫情期间,患者家属无法探视,董芳每天下班便会花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他们通电话、发微信,沟通病情。董芳说,自己现在更能理解患者家属的焦虑,因为她也是其中之一。她同为医生的丈夫也因救治患者一度感染上新冠肺炎,到现在,两人已有40多天不曾见面。

所幸,她的丈夫扛了过来,2月19日治愈出院后已经转到隔离点观察。这天一下班,董芳给他准备了些生活用品送去,到达隔离点,东西只能放到前台,无法上楼看望,董芳只好在楼下冲着窗户和丈夫喊两句话。

在董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患者多数情况都有所稳定。这位98岁的老人就是几天前刚刚从ICU转出来,这也是董芳他们救治成功的患新冠肺炎年龄最大的患者。

因为在抗疫前线表现突出,董芳火线入党。刚刚宣誓结束,已经下班的她又接到紧急电话,立刻穿上防护服返回ICU。

抗疫英雄事迹 篇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非常荣幸在3月11日报名参加核酸采集信息的`志愿者,并且13日开始工作,我们早上7.30到达操场,化身“大白”,帮助医护人员,参与核酸信息采集工作,为食堂阿姨,在校师生输入信息,补录信息,在学校领导,主任,老师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协助下,我们完成了当天的核酸检测任务,在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并且学习了如何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还与其他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弘扬志愿精神,播撒爱心火种。

与全国一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万众一心,齐心抗疫,我们一定可以胜利!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中国必胜!

抗疫英雄事迹 篇三

今年寒假过的不太安稳,因为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每个人心提到嗓子眼,祈祷着疫情快点儿过去。当我们在家开开心心地过春节时,他们在奋斗,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病毒前,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来各个地方的白天使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奋斗,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最美的逆行者!

已经高龄的钟南山爷爷本应是退休的年纪,他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帮助时站了出来。在1月28日,钟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道,“明确疫情还是局部大爆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有人曾这么评价钟南山院士: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园丁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他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此时你们可能还在医院努力着,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奋斗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你们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坚守着你们各自的岗位,为了人民的安危,没有任何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家人,还有为了更好地工作,女护士剪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变成了短发,那本该白白嫩嫩的一双双手却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已经脓肿了,这一画面真的叫人心疼。

希望我们可以顺利渡过难关,我们都在等你们归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抗疫英雄的抗疫事迹 篇四

用心用情,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军

孙__

__区疾控中心办公室科员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作为__区疾控中心办公室的一员,孙__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责任心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她甘当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颗螺丝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疫情宣传、防控值班、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是重点。为了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她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深夜,不断学习最新的防控政策,编写宣传材料,持续发布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知识,用文字传递抗击疫情正能量,发布微信公众号各类宣传信息200余篇,实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有精度、有温度、有力度、有广度。因疫情形势复杂,咨询疫情防控政策的电话急剧增加,有时候一天要接听咨询电话二、三百个。

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白天黑夜没有停歇,遇到情绪激动、对防疫政策不理解的群众,她也会用专业、细致、暖心的话语,让对方由焦躁和不理解转变为平静和配合。物资保障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她迅速行动、全力应对,让物资在第一时间用到最需要的岗位上,解决了一线抗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抗疫逆行英雄的事迹材料 篇五

xx是一个年过半百的xx县新闻工作者,今年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30年。xx是xx的儿子,在新闻宣传部工作2年多时间,是一对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上的母子兵。xx2011年从xx电视台重新回到xx县广播电视台上班后,已经连续10年没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轻的新闻宣传队伍逐渐带上正轨,为xx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xx工作近3年,也是连续两年没休一天公休假。2019年10月25日,广福桥镇突发安全事故,xx接到采访任务已近零点,他马上投入“战斗”状态,跟随县领导一直在广福桥镇、石门县几地奔波,一通宵都没睡,第二天11点钟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远、最棘手、突发性的采访任务是母子两人工作的常态,但他们从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默默做好分内的事。

今年的春节,对于这个老新闻工作者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繁忙和紧张,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压力。xx、xx从大年30年开始,一直坚守在新闻宣传岗位。正月初二,母子俩接到到岗命令,xx编辑了当天的新闻,xx和记者黄莉莉立即在火车站、街道、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进行拍摄,及时向xx广播电视台发布了《xx: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的新闻稿件。从大年30开始,早上7点半,母子两人准时从东站打的出发,到单位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有时甚至更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xx工作笔记上每天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采访联系事项、凌晨一、两点安排工作,抢在第一时间发稿、向上推送稿件,实施重大新闻采访的策划、编辑,xx都亲力亲为。正月初二开始,一个星期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几乎讲不出话。从1月19开始到2月7号,xx也一直感冒咳嗽,每天都是随身带着感冒药、抗生素,采访回来才能吃上药。因为每晚回去很晚,母子俩和新闻宣传部其他工作人员只能一日三餐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们默默把辛劳埋在心里,一心一意只做好工作,母子两人一起累并快乐着。工作之余,xx跟母亲xx开玩笑说:老妈,你对我最没有人情味、我能不能也享受特权休息休息?我只有笑笑无语,那我的儿子是新闻工作者,在最危险、最紧急的情况下,你不上,谁上、谁冲锋在前。是的,看到母亲从大年三十起一直都在单位上班,xx还是会乐呵呵的跟母亲一起坚守。疫情当前,xx深知同事们都是父母的宝贝,母亲不忍心把他们置于危险的最前沿,他便成为母亲最温暖的依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截止到3月6号,xx采写疫情防控稿件40多条,其中,与记者柴丽莉采写的新闻《xx:开通7条物流配送线

保障春耕民生物资供应》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抗疫故事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专栏里,记者xx的名字不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他们母子并肩战斗的最好见证。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xx、xx一家却洋溢着与人为善、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xx喜欢琢磨美食,经常把美食带给同事分享;儿子xx喜欢弹钢琴K歌,他们把生活的酸、难、苦、辣放置一边,仍然向阳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

抗疫逆行英雄的事迹材料 篇六

庚子鼠年的开始并不太平,正当我们满怀希望去迎接它时,它却毫不领情,给了我们重重的一击。新型冠状病毒早已对我们虎视眈眈,在新春佳节爆发了。

在这时,你们义无反顾地冲到了前线,和疫情斗争,不顾自己的安危,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加油!

除夕夜,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但在去往武汉的列车上出现了许多你们的身影。大年三十是全国人民吃喝玩乐的时候,你们却只因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舍去了你们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你们第一时间就奔赴抗疫一线,有人不幸被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不过,你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春节更增加了一份温情,增添了一份感动。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带领着你们奔赴抗疫的最前线,你们以身犯险,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你们身穿防护服,可能十几个小时都无法脱下,脱下时却已是大汗淋漓。在你们之中也不乏有许多年轻的护士们,为了穿防护服时更方便,他们剪去了美丽的长发。当你们摘下护目镜时,脸上已经被压的一道青,一道红了!你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我猜,你们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吧!是你们,给了大家希望;是你们,给了国人信心!

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在抗疫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病床上的一位院长身患重病,却不让医生们管他,让他们去治疗感染的肺炎的病人,最后他于2月18日停止了自己的心跳,他就是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你们,是守护人间、救死扶伤的天使,你们慷慨大方、有求必应,大义勇为。用自己一副小小的身躯,换来了更多人的平安!此时,我的耳畔不断回响: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作为一名初中生,此时此刻,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握当下,不断努力让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在不久的将来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

祝福我们每一位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白衣天使!我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日,便是你们平安归来之时!加油!

抗疫英雄事迹 篇七

于xx,xx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思想上积极与党组织靠拢,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于xx在16年的重症护理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脏活累活冲在最前面。在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时候她总是主动加班,同事生病她主动替班,科室收治急危重患者,她都会赶到科室参与救治。2018年夏天,xx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重症医学科作为急危重热射病患者收治的主战场,于xx带领重症护理团队不眠不休的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直至所有热射病患者病情稳定。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她临危受命组建发热门诊,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发热门诊的人员排班,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就诊流程。疫情平稳后,她又带领护士负责疫苗接种及医疗保障工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同志自工作以来,秉承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宗旨,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抗击疫情英雄典型事迹 篇八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璀璨星空中一颗颗渺小的星星,虽不能照亮漆黑的夜晚,但也能带来希望的光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茫茫大海中一滴滴苦涩的海水,虽不能身载巨轮,但也在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儿女;他们走在最艰苦的抗击疫情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他们……

而她,很荣幸成为这支抗疫军队中一名普通的战士!

她是来自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护士苏科,女,25岁。自2016年6月毕业开始工作于包头市青山区糖尿病202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6月考入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工作期间,她工作认真尽责,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工作,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于2020年1月24日递交援鄂请战书,于2020年2月4日凌晨接到命令并于当日抵达武汉,稍作调整,她便投入到一线战斗中,利用休息之余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于2月6日正式开始江汉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

在江汉方舱医院工作中,她认真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及工作纪律。在工作中累计进舱17次,采集血标平50余次,完成护理文书记录70余份,并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其中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刚来时闷闷不乐,每天只呆在自己的床上发呆,不与任何人交谈,当她看到后给患者做心理护理辅导,从与患者的聊天中得知,新冠疫情导致患者全家5口人全部不幸被染,包括89岁的爷爷在内,在此期间结婚6年好不容易怀孕的这位患者,也不幸流产。到达方舱治疗的这位患者正在坐“小月子”阶段,爷爷也住进重症ICU,医生通知家属签属病危通知书都无人能达,突如的灾难对这位女患者打击很大,但是现在这位患者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也逐渐走出阴影,变得越来越开朗。2月17日她出院了,患者说说感谢苏科义无反顾来到这里,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希望苏科可以早日平安的回家,苏科也希望这位患者与患者的家人们早日走出阴影,身体赶紧健康起来,希望武汉的春天赶紧到来。

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苏科应该冲锋在最前面,这是苏科的责任之所在,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苏科努力着,坚持着,期盼着,渴望着。

苏科是战士,她们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们更是中国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抗疫英雄主要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5 3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