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事迹材料(最新6篇)

发布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一

徐悲鸿卖画

“七七事变” 后,日寇到处烧杀抢掠,使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家乡。徐悲鸿冥思苦想:“该如何为国家。为人民、为抗战出一点力呢?”他决定去新加坡举办画展,筹款捐助难民,同时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的道理。

1938年岁末,他来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气。为了准备大量作品在画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画案前,挥汗如雨地作画,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一位华侨朋友劝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昼夜地作画,徐悲鸿说:“我是在为祖国苦难中的同胞作画啊!”

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鸿突然病倒了,腰部剧烈疼痛,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来。腰疼尚未痊愈,他又顽强地拿起了画笔。画展如期开幕,华侨们踊跃支持祖国抗战,竞相购买徐悲鸿的作品。画展结束后,他把卖得的巨额画款,全部捐献用来救济难氏,自己分文不取,连路费也是自己负担。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二

华罗庚毅然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三

威武不屈壮士心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年在法国研究原子理论。1948年,他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华大使,恶狠狠地威协说:“看他能上得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清楚: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暗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四

钱学森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能够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向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此刻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明白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明白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最终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回到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钱学森关于金钱和名利的故事,钱学森的金钱观,权利观,名利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慷慨献出《工程控制论》一书的万元稿酬,资助贫困学生;80年代,他又将《论系统工程》中自我的那份稿酬捐出,用作研究经费。晚年,他先后获得两笔100万港元的科学奖金,也悉数捐出,情系祖国西部,用于沙漠治理。应对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等实权官衔,他没有向谁伸手,而是主动放手。即便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访美,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仍被他拒之门外,抛在脑后。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外国荣誉。

他曾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他曾说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管是什么大官,那些大官的待遇我一样不要。他曾为自我定下了不题词,不给人写字,不上名人录,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参加成果鉴定,不理解媒体采访的原则。这就是我们一代伟大科学家的金钱观,权利观,名利观。

中国英雄人物 篇五

骠骑将军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在卫青的影响下,霍去病自幼就勤奋好学,擅长射箭、骑马、击刺等,从小便向往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成为和舅舅卫青一样居功至伟的大将军,报效国家。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漠南之战打响。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听说舅舅又要出征,便主动向武帝请战,跟随卫青出征定襄。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剽姚校尉”,统领八百名骑兵。霍去病从这时便开始崭露头角,并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才能。

他率领八百骑兵,纵马驰骋在茫茫大漠,一路远程奔袭数百里,孤军深入匈奴腹地。黄昏时分,霍去病发现了匈奴人的营地,他当即带领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去,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杀敌两千多人,活捉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

首战告捷,霍去病和部下全身而退。这次战斗令霍去病脱颖而出,汉武帝因此对他赏识有加,立即封他为“冠军侯”,以表彰他的勇猛果敢,功冠三军。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河西大战爆发。汉武帝发动了第六次北伐匈奴的战争。这次,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率精锐骑兵一万人,从陇西出发,攻打匈奴。十九岁的霍去病不负众望,带着他的铁甲骑兵在千里大漠里长途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霍去病在皋兰山激战匈奴,并斩杀匈奴二王,活捉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和都尉等,歼敌近九千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汉军大获全胜,武帝闻讯喜出望外,决定乘胜追击,收 复 河西。霍去病一鼓作气,收复了河西平原。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是威震四方,令匈奴人闻风丧胆。

两场河西大战后,浑邪王听说因自己战败,单于要处置他,于是率众投降汉朝。汉武帝怕匈奴人以诈降方式袭击边郡,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霍去病率领一万汉军轻装简从渡过了黄河。正在营帐中坐立不安的浑邪王听到霍去病已经快到营地,慌忙带领手下部将列队出迎。刚走出营门,就只见汉军如波涛般翻滚着往营门直压过来,浑邪王本能地往后退了几步。

浑邪王定睛一看,为首的是员年轻小将,身穿黑色战甲,头戴红缨盔,背后的红色披风如云飘舞,身后一面威风凛凛的“霍”字大旗在晨风中迎风飘扬,啪啪作响。浑邪王手下一看到那杆大旗,队伍中立马引起了不小的騷动。

“霍”字旗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一股恐惧之感油然而生。有不少人惊恐地大叫道:“霍去病!是霍去病!”一时间人马纷乱,呐喊声遍野。浑邪王拔出长刀,一声怒喝:“休要妄动!”谁知众人根本不理会浑邪王,一些本就不属于浑邪王部落的将领,纷纷上马准备逃走。他们大声地叫道:“霍去病一定不会放过我们,一定会杀了我们的,不想死的就杀出去!”

霍去病坐在马上,冷冷地看着浑邪王和哗变的兵将。部将上前问是否前去受降,他沉声答道:“其他人等不动,你们随我来!”于是,霍去病带着几十个人,向着营门疾驰而去。

浑邪王一看,就几十个人,心里一闪念:如果杀了霍去病,我就是匈奴的大英雄了,单于就不会再怪罪我了吧?

转眼之间,霍去病就到了浑邪王面前。清晨的太陽刚刚从草原上升起,霍去病的身上流溢着金色的陽光,如战神般倚马而立,那种一言不发却能将眼神里的冷静和掌控一切的霸气表露无遗。这样的眼神浑邪王看在眼里,使得他刚冒出的逆反苗头马上烟消云散——不是不想,是不敢。

霍去病端坐马上,高声问道:“浑邪王,你可是真心降汉?”

浑邪王心跳加快,手心里冒出了冷汗,连忙答道:“将军,我浑邪王部一心向汉,只是有些部落反悔降汉,还 请将军处置。”

霍去病一点头:“好!”他一马当先,冲进混乱人群之中,斩杀不愿降汉士卒八千余人,制止了騷乱。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并入了西汉王朝。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漠北大战打响。霍去病率五万骑兵,打败匈奴,战功甚至超过了他的舅舅卫青。从此,匈奴被彻底赶出大漠,以后数十年内无力侵犯汉朝边境。霍去病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遗憾的是,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但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报国之心令人叹服,成为后世将领的楷模。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六

黄旭华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5 3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