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复合材料(5篇模版)(精选5篇)

发布时间:

高分子求职信 篇一

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阅读我这份求职信,希望这份求职信不会浪费您宝贵的时间。

我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此临近毕业之际,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特向贵单位自荐。

在大学三年中,我立志全面发展自己,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提高个人素质。将来真正能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为母校争光。

我以“严”字当头,在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三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机电控制及高分子相关知识,系统地掌握了聚合物加工、高分子材料成型等相关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

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还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及时阅读相关书籍,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基本办公软件。同时,为了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我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所以我一直以来不断地通过学习完善自己。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三年校园的生活,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培养了我严谨务实,求索创新的个人素养。人世间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无比的热情和精力投入事业中。并非常乐意与未来的同事合作,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奉献全部的真诚的才智!

收笔之际,依旧感谢您花费小小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的求职信,祝贵单位事业欣欣向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陈焕侨

日期:2012年10月01日

高分子复合材料 篇二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摘 要 通过对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改性(调整树脂的分子结构及材料组成) ,使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耐高温性能及抗电化腐蚀性能,成为高性能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在地铁的地下工程中采用该类材料制作的疏散平台可从根本上改变地铁火灾状态下的疏散模式,对提高地铁结构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材料 改性 地铁工程 运营安全性

1 采用复合材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1 有效地解决金属支架带来的腐蚀问题

地铁隧道潮湿环境和采用走行轨回流的工况使遂道内的金属支架和构件非常容易腐蚀,当这种腐蚀情况不断恶化会成为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一个隐患。

解决隧道内金属支架及构件的腐蚀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地铁领域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耐腐蚀的绝缘材料,用它制造各类支架和构件能有效地解决腐蚀问题,降低运营成本。 1. 2 有效地实现绝缘安装,防止腐蚀

地铁的主体结构钢筋发生的电化腐蚀是构成地铁运营安全的另一隐患。据报道,国内外不少地铁遂道已出现主体结构钢筋因电化腐蚀而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起拱、剥落,不得不进行全面的维修。这在夜间只停运4~5 h的地铁隧道内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结构维修不仅难度大,而且对地铁的正常运营会产生严重的干扰。

按照《地铁杂散电流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了有效地防止地铁隧道结构钢筋在杂散电流的作用下发生腐蚀,结构钢筋和钢轨与地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绝缘电阻。然而,出于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考虑,设计规范又规定各类金属支架和构件必须接地。工程实践证明,能同时满足上述两项要求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绝缘法来安装隧道内的全部金属支架和构件。然而,绝缘安装不仅造价高、而且在大规模施工安装中绝缘套的破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绝缘法安装”这一防护杂散电流的措施在实际工程中效果不能保证,迄今为止基本上未被采用。而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造的各类支架和构件, 由于它所具有的良好绝缘性能, 实质上已有效实现了绝缘安装。 1. 3 为地铁应用与推广新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更有利于列车事故状态下从区间隧道内组织乘客尽快疏散,广州地铁3号线和4 号线已改变从列车车头疏散乘客的方式,而采用组织乘客从侧门离开列车,并通过安装在隧道侧壁上的疏散平台进行疏散。

新增设的疏散平台如采用钢结构及混凝土板来制造,不仅平台结构体重大,安装时对隧道结构的损伤较大,而且由于安装工序较多,将影响其上下方所需安装的电缆支架及电缆敷设的作业时间安排,使隧道内的空间分配与作业时间更显紧张。如疏散平台采用高性能的轻质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的“支架与疏散平台一体化组合构件”不仅可减少对隧道结构的损伤,而且可以一次性地把平台与电缆支架一起安装,有效地解决了隧道内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矛盾。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主要特性 复合材料一般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两大组分构成,各组分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宏观上呈现出 “各向异性”的特征。复合材料按其基体材料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有机 (树脂基)基复合材料三大类。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由其基体材料决定,而机械性能则主要取决于增强纤维的性质、用量及铺设方式。而合理的成型工艺则能使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各自的优良性能在复合材料中充分表现出来。 2. 1 性能的可设计性

常规材料由于有固定的物质成份,因此就有相对固定的性能,而热固性复合材料没有特定的物质成份,所以也就没有固定的性能。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使用对象对材料性能和形状的要求来选择其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成型工艺。也就是说,复合材料的性能是可设计的。

由于复合材料的性能可设计,使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设计出防腐、保温、透光等材料,也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设计出轻质、高强、绝缘、导电、透波、吸波及耐磨等材料,以及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机敏”复合材料。 2. 2 结构形状无限制

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钢材和木材等传统材料不同。利用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改性技术和加工工艺,即可设计出耐高温性能、防火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与满足结构性能的构件。 应用于地铁的热固性复合材料

地铁隧道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工况对材料性能要求比较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材料耐腐蚀性能、良好的防火性能、满足消防要求;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具轻质高强、较易加工或组合成型,以满足不同地段所制造的所需的规格与尺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才能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 3. 1 提高热固性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途径

通过研究树脂基体的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敷设方式,以及依靠制作工艺的改进来提高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性能,使其性能和造价均能满足地铁工程的要求。

(1) 通过调整树脂的分子结构及材料组成获得具有较好防火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复合材料。

(2) 合理设计增强纤维的用量及铺设形式,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

(3) 改善成型工艺,获得理想的制品并提高生产效率。 3. 2 提高热固性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成果

经多次试验与配制,课题组所研制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机械性能及耐高温等性能可称为高性能的热固性复合材料。所研制的材料构件不仅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并且是优良的电气绝缘材料,尤其在湿态环境下仍保留较高的绝缘强度,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电化腐蚀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地铁的工作环境要求。

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的各类检测表明:所研制的材料与构件仍保持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从地铁工程需要出发,采用所研发的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分别制造了各类电缆支架、疏散平台、DC1500V供电轨支座及防护装置等构件。特别是电缆支架与疏散平台一体化构件,有利于减少隧道的作业工序、减少各类支架平台安装对隧道结构的损伤,也有利于今后运营对电缆的维护与检修。 4.1 各类形式的电缆支架

由于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结构形状可设计性强,可按各类工法施工所构筑的隧道形态制造各种类型的电缆支架。例如,适用于明挖区间隧道直形墙体的支架、圆型及马蹄形隧道墙体安装的弧形支架,适用于电缆数量有一定变化的区段安装的多层支架等。 4.2

DC1500V供电轨的支座及防护构件

供电轨的支座与防护装置需在高电压条件下工作,材料的绝缘强度是必须保证的指标,供电方式尚需延伸到地下线路,因此其防火性能也类同于电缆支架。此外,为保证列车的受电靴与供电轨之间具有良好的动态接触关系, 还需具备机械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结语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填补国内材料应用领域的空白,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地铁界的一些技术难题、降低地铁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同时为地铁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面对我国地铁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复合材料在地铁上应用不断增加的良好契机,复合材料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靠在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工艺和应用上的不断创新,加强与各相关科研、设计单位(部门)等的多方合作,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复合材料产品在地铁上得到使用。我们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空间的拓展,地铁工程材料应用技术将面临一场革命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 1 ] 沃丁柱。 复合材料大全[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 2 ] 陈绍杰。 先进复合材料的民用研究与发展[ J ]。 材料导报, 2000, 14 (11)。 [ 3 ] 上海化工学院玻璃钢教研室。 合成树脂[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 4 ] 冼杏娟。 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行为[M ] / /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进展。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261 289. App lica tion o f High mo le cu la r Compo s ite Ma te ria ls in Me tro Cons truc tion

Zeng Yaochang Ab s tra c t: High molecular composite material after p roperty modification ( adjust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resi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still possesses good firep roof performance and the resistance to high temperature as well as galvanic corrosion, becoming a high performance thermosetting composite material. Evacuation p latform in the metro p rojectsmade from this kind ofmaterial can help to alter comp letely the mode of evacuation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and safety of subway structures. Key wo rds: high molecular composite material; p ropertymodification; subway p roject; operation safety

高分子耐蚀材料 篇三

耐蚀材料

高分子耐蚀材料

摘要:高分子耐蚀材料是应用极广的一类耐蚀材料,因为它具有很广泛的适应性和用途,被制成各种形态。作为一类年轻的材料,高分子耐蚀材料正面临着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将介绍高分子耐蚀材料的集中具体分类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关键字:高分子 腐蚀 耐蚀性 应用

腐蚀是指材料与外界反应引起的材料破坏或变质,发达国家腐蚀损失平均占国民经济总收入2-4% 。美国于1990年调查表明化学工业的腐蚀损失达829亿美而我国在腐蚀损失方面也做过调查。l988估计为270—500亿人民币。近年来, 国内外大量应用实例表明, 高分子材料在企业防腐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并且以其易成型加工.易修补 价格艇宜的优势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也很活跃, 新材料不断出现, 为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在一定温度下, 高分子材料耐无机酸、碱、盐的腐蚀性能优于金属材材并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分子材料在防腐蚀领域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的品种繁多, 耐腐性能优异因而发展迅速,主要有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弹性体,热塑性树脂中仍以聚氯乙烯聚乙烯. 聚丙烯的应用占主流, 工程塑料类虽然有优异的耐腐性能,但因其价格的原因,在中等的腐蚀环境中首选的仍是价廉易得、加工容易的材料,工程塑料中尤以氟树脂应用面最广,增长也最快, 热固性树脂大多制成复合材料使用,但增长率低于热塑性树脂. 玻玻钢的概念也不断在发展, 增强热塑性树脂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已得到重视。从产品结构上看, 垒结构塑料泵,阀, 管较大幅度代替金属结构, 纤维增强树脂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一 几种主要的高分子耐蚀材料 1.氟树脂厦涂料

氟树脂是具有巨大技术革新潜力、适台特殊新用途的高性能材料、 其优异的耐蚀特能在化工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为三类:非塑性加工类,如PTFE(聚四氟乙烯);热塑性加工类.如FEP(垒氟乙丙,PVDF(聚偏氟乙烯) PFA(垒氟烷氧基共聚物)ECTFE (Ha1ar 乙烯一三氟氯乙烯仍然是氟塑料中最重要的品种, 大约占氟聚合物产量的60呖, 年增长率为5呖;近年来开发的热塑性加工的氟树脂年增长率达到7嘶, 其中PFA可望达到8—9嘶,而最常用的是聚偏氟乙烯. 它在耐蚀和耐热方面稍逊于聚四氟乙烯(PTFE),但其制造简单,价格也低得多。最近开发的乙烯一四氟乙烯共聚物在腐蚀性和机械强度方面居于氟塑料首位, 能耐无机酸 碱 卤素和几乎任何有机溶剂, 在国外已得到了应用。近年来氟树脂涂层的应用广泛,涂复方法有。粉末涂料 喷涂,片材粘台等。其中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最佳的是PF A氟塑料涂层,它能耐浓硫酸 浓盐酸 含氯溶剂等,其使用温度上限为260~28o℃, 可采用喷涂法涂复在用底层涂料处理的表面;FEP涂层耐各种化学品, 耐腐蚀性和侵蚀性介质。大都以粉末料的形式涂覆使用, 其滁层可耐200℃高温, 尽管FEP的价格比PTFE高, 但美国一化工企业在回收盐酸工艺中使用以FEP为涂层的泵.耐蚀性能优异. 且造价比用稀有金属有金属材料制造的泵低2000美元, 每年可得经济效益2.5万元,该材料主要生产厂家是美国通用塑料公司;另外,Halar涂料也应用较广,Halar

5-1

耐蚀材料

氟树脂辣层耐各种化学品(热的胺系洽剂外).其价格比PVDF贵J 5晒, 比PTFE低30晒,它以片状(带状)用胶粘胶牯合的衬里形式蛾以粉末涂料的形式沫覆于金属,玻璃,碳素材料和陶瓷材料上. 可在一1 00一L50℃下壤用.短时问可经受l 80℃高温,美国FMC叠司利用带背衬玻璃纤维的Halar薄片衬于4000加仑汽车槽车中.用于运输强腐蚀性的农药中问体。另外. 苏联一家化工厂采用多种牌号的厚400~500微米的氟塑料涂层在36釉盐酸和40%烧碱中浸泡720A~时未发生任何变化, 在 o嘶垒氯甲硫醇和一氯化硫组成温度为90℃的混合物中浸泡l000多小时无变化。w.L.Go re联台公司最近推出Flouor-吼ieId氟树脂涂料, 它喷沫后用高温烘烤成涂层,1毫米厚阿涂厚可以耐各种化学品的腐蚀, 能在一269~,260℃下利用. 2.FRP材料

FR P称为纤维增强树脂, 目前国际上每每}生产数百万吨. 约有4—5万个品种, 耐蚀F,RP占L 3%左右。使用较多的为玻璃增强热固性树脂, 如不饱和聚脂.环氧、酚醛等. 高性能树脂使用较多的为高级乙烯基树脂. 卤代树脂等;近年来发展了玻纤增强热塑性树脂,如玻纤增强聚丙烯,尼龙,PPS.PVC等. 在国外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发展速度碡超过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也己摆脱了单一玻璃纤维. 相继发展了无纺布、碳纤维(如Kevlar)和陶瓷纤维(如硼化物氧化铝.碳化硅)等增强材料。FPR结构上己普遍采用耐蚀复合结构, 即富树脂层 增强物的形式基本以表表毡及短切毡为主。耐蚀玻璃钢的寿命已长达2o年。纤维增强塑料可以制作管道,贮槽、阀泵,风机等设备.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如美国一家化学品公司采用长丝缠绕加强高级乙烯基树脂外加两Nexus玻璃纤维覆面毡料制成玻璃钢管道. 用于输送含有氯气、二氧化氯气,碱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 用温度90—100℃。美国西方化学品公司采用手工缠绕20英尺长的管道. 内衬0.25英寸的囟代聚酯树脂两层, 在现场采用传统的对接工艺联接, 用硅树脂作油灰放入接口处, 用树脂授渍的玻璃布缠绕.制成了长900英尺的电解槽集气管, 用于排放氢气、废盐水 碱和氯气等介质, 预计使用寿命可达2o年, 又如.美国Amo co公司开发了间苯二甲酸不饱和树脂, 其价格只有乙烯基不饱和树脂的三分之二, 它缘合了高强度、耐蚀性和耐久性多方面特点, 已广泛得到应用。如其树脂制作的一个220升的盐酸贮罐. 使用25年完好无损。为了改善玻璃钢制品的耐蚀性和扩大塑料材料的使用范围, 经常采用玻璃钢内衬塑料(如PVC)制作设备.目前这种全塑叠层复合的FRP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 日本富士化工公司使用高耐蚀的聚乙烯材料.采用连续成型工艺, 外缠耐蚀性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玻纤增强塑料管, 可在盐水电解装置中使用。瑞典诺贝尔公司在加拿大兴建的电解法氯酸钠电解装置中采用内衬FEP的FR P(玻纤增聚酯树脂)电解槽,代替钢衬橡胶电解槽和钛制电解槽,具有耐蚀耐温性. 避免了杂散电流的危害. 虽价格是衬胶钢槽的3倍.但几乎勿需维修, 美国EGC公司生产的F1o rO clad涂复防腐材料用PTFE膜粘附在玻纤底层上, 可用于各种形状的反应器、蒸馏塔、旋风分离器、运输化学品的贮槽的内衬等。另外. 纤维增强聚苯硫醚(PPS).聚芳砜、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P I)等在许多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二 高分子耐蚀材料应用 1.高分子涂料

高分子涂层主要应用了氯磺化聚乙烯涂料和仿瓷涂料。应用场所为贮罐、交换罐的外壁及无菌室内。氯磺化聚乙烯涂料是一种特种防腐涂料由样品开裂后断

5-2

耐蚀材料

面的sEM照片可以看出 HDPE的断面较光滑, 呈脆性断裂形态。HDPE/LLDPE共混物的断面形态与HDPE接近, 只不过尺度变细,说明LLDPE改进HDPE的ESCR主要是_{J于结晶瘦的降低干¨晶体结构的变化。瓶CPE、SBS、EVA与HDPE的共混物的ESC断面皇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态. 这说明它们 仅降低了HDPE的结晶度.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晶区间的连接, 强化了无定形区域,从而能有救地阻止裂纹的发生和发展,使ESCR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它采用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做成膜物质,厢入改性树脂 着色剂 硫化促进剂和有机溶帮经机械研磨而成, 是一种取绲份包装溶料,具有卓越的耐奥氧 防老化以及优良的耐强酸,强碱,无机盐等腐蚀性能, 另外还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趋好的耐磨、耐热耐浊 耐水,抗寒 抗霉菌、色稳定性、高弹性等。尤其适用予低温下施工, 因此是较理想的防腐蚀涂料。我们单位硫酸配置罐的外壁经常受液酸及酸雾盼侵蚀,一般调台漆报本不解擞问题,用不了多久漆膜就脱落了,后来又采用了树睹漆, 但是由于树脂漆较脆弹性较差, 在设备使用及过程中非常容易碰掉, 从而破坏了耐蚀层,使防腐的目的难以达到。 2.商分子材辩在整体曩具方看自应用 (1)整体环氧玻璃锅锖罐及商水塔辱。 (2)整体硬聚氯乙烯的罐体及储禧等。

以上设备所接触的介质主要为浓盐酸及稀硫酸等。 三 在国内的发展

70年代初在虹1日所高校设立了腐蚀与舫护专业,其中耐蚀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作为一门主要的必鹰课程,主要介绍耐蚀高分子材料及其选用、腐蚀机理、应用加工理论及施工技术,从80年代初开始奥田聪教授数次来华讲课,所有这些都对推动耐蚀高分子材料在我同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从80年代开始, 我国陆续成立了垒国性的和地方性的防腐蚀学会和协会,在许多工业领域成立了防护行业组织,相应地在一些大中型的化工厂、石化厂、化纤厂和冶炼厂成立了防护班组和车闶, 其中大多设有耐蚀高分子材料施工应用的内容。进A9o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国外技术和资金涌人中国, 在耐蚀高分子领域也出现了一批合资或独资的专业厂和防护工程公司,这将给我国耐蚀高聚物工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我相信,通过这次洽谈会,也必将在这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在耐蚀高分子领域已形成了一支从开发研究、设计到施工应用的配套队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正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估计逸支队伍的人数达数万人之多 例如, 单江苏省就有玻璃钢厂上千家.在某些市、县和乡还形成了璇辅王和应用耐蚀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专业群体,如浙江某市就有氟塑料加工厂100多家,河北某县有防护施工公司几十家。这一领域每年举办垒国性和地方性的各种交流会、展览会、培训班、新产品鉴定会和定货会等有几十次之多,反映了这一领域市场的活跃。相应地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防腐蚀学会出版的刊物和信息报导也达十多种.其中耐蚀高分子材料常常成为主要报导嚏容。,.2 耐蚀高分子材料在防腐蚀领域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总的讲在防腐蚀材料应用领域,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相比,非金属材料发展迅速,在非金属材料中, 耐蚀高分子材料更为活跃,在各种耐蚀高分子材料中, 玻璃铜、重防护涂料和新型的衬里材料和技术更受重视这也就是我们这次交流会的重要内容。 四 发展现状

1.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耐蚀高分子材料无论从技术上和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例

5-3

耐蚀材料

如, 据了解我国大庆和胜利=大油田预计每年新开发油田需防腐蚀管道6000公里,需要更换的3000公里,如果以玻璃钢取代部分钢管, 仅两个油田就需要5万吨 而目前仅用了很小部分。又如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集装箱生产最多的国家,每年约需集装箱涂料近十万吨-而目前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再如, 据了解我国冶炼和 力系统最近几年单脱硫塔防腐蚀工程就1 60多个,每个塔防护面积近万平方米。其它如每年几十个重点工程、数千公里的地下管道和海洋J二程等也是防腐蚀巨大的市场所在。这次会议上大森和男发生介

绍的“水管修复技术” 文章称这个技术自85年开始后司前已成功地进行了125公里管道的修复 但前几天外地一个公司来电话说有120公里直径1.2米的管道要修补 我们希望日本公司在遣方面发挥用。 2.技术水平不高、力量分散

(1)虽然耐蚀分子材料在我国发展速度是快的,市场也是十分活跃.但从总体看技术水平尚不高,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如:· 新产品开发水平尚不高,产品品种单一, 质量不够稳定,应用水平不高}· 产品数据不全, 缺乏统一的国家和行业昀标准;施工队伍素质还不高,施工质量 能 保证。

(2)虽然耐蚀高分子材料队伍犬,但力量分散这个领域国家骨干大企业较少,主力军以乡镇企业为主,这些乡办企业大多是小型分散的,它又是一一个跨行业服务的行业,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垒面发展规划, 在资金、原壮上也存在一些瞳难。对于这些前进中的题, 目前已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五 发展前景

1、向集团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当前耐蚀高分子材料市场竞争 分激 烈,原因之一是低水乎的重复产品厂家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此外生产跏漠小,生产成奉高也削弱了竞争能力 因此,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浊,就必须提高技术水乎,产品上档次、上规模, 出路之一就是部分企业联合起来走集团化、大型化发展之路 当然,这里指咐大型化是相对于那些数十万元、数佰万元产值企业而言,就目前水平而言,在耐蚀高子领域能够发展成数千万元、上亿元产值的厂就算大企业了

2、与国外合作, 同国外现代技术根按轨从总体上讲我们目前技术上还是落后于国外先进水乎,这是我们希望与国外合作提高自己水平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在这一合作中, 也是获得中国市场的极好机会,这种建立在两者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合作,就可能为我们同国外现代技术接轨创造有利条件。

3、结台中国国情, 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耐蚀高分子材料在中国的销售和程应用有以下三种情况:

产品技术水平低,施工质量差, 虽然经磨镜工艺或新工艺处理后,在三种试验条件下的耐蚀性能与燕体相比都有所提高。新工艺处理后的样品, 其表面抗3.j NaCI。硫化氢气体及人工汗液的能力优于磨镜工处理的 依照表面分析测试数据, 经两种工艺处理后的样品应有相似的检测结果}耐蚀性能也应较为接近。腐蚀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差别,为了分析引起这一差异的原因, 又对样品表面进行了孔隙率测定,观察表面膜的致密性,以及金相显微硬度等检测。结果发现,磨镜工艺处理的样品其致密程度和显微硬度都低于新工艺处理的。这与新工艺采用的是热扩散处理、表面形成的二氧化锡膜层的致密性也更好有关,这也间接地说明了为什么有些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后出土的青铜镜,大部分表面无锈蚀,但往往局部有严重腐蚀点。

5-4

耐蚀材料

4室内大气暴露试验,将电镀后未处理及经新工艺处理的试样垂直悬挂在含有轻微酸、碱气氛的室内大气中。经12个月后,电镀后未处理的试样表面1已严重变色和失去光泽。而经新工艺处理的从长远看,站不住脚的。⑤ 中国国内自己开发或从国外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或某些国外的高新技术,结合中国的原料和劳力形成的合资企业,既能较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也在价格上适应目前中国的国情,这是今后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瑞星,《高分子耐蚀材料在防瘸领域的应用》,山东济宁抗生素厂 2.程长进,《国内外耐蚀材料现状与发展》,化工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3.疏秀林。施庆珊,冯静,欧阳友生,陈仪本,《高分子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概况》,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腐蚀与防护》,第29卷第8期 4.李国莱,《耐蚀高分子材料在中国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

5-5

高分子工艺学 篇四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习 题 集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 论

1、 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2、 简述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主要品种以及发展方向。

3、 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 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配方合理,原料易得,配方成本合理,工艺程短,产品质量高)

5、 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第二章 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1、简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即三烯、三苯、乙炔)的来源。 2.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3、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 4.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的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萃取精馏的目的。 5.简述从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出发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单体合成路线(可用方程式或图表表示,并注明基本工艺条件)。

6、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 7.简述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8、试述合成高分子材料所用单体的主要性能,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论述乙烯产量与高分子合成工艺的关系。

第三章 游离基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1、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中如何调节?

2、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引发剂的分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含义是什么?生产中有何作用?

4、引发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哪些因素考虑?为什么?

5、举例说明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调节剂,阻聚剂,缓聚剂的作用。 6.为什么溶剂分子的Cs值比调节剂分子的Cs小的多,而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往往比调节剂大的多?

7、以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8、根据合成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特点,组织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划出流程示意图。

9、 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及性能有何影响。

10、 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 对比管式反应器及釜式反应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12、聚乙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改进它的性能,开发新用途。

13、比较高压聚乙烯及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改进聚苯乙烯的性能,可采用哪些方法?

14、试述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的优缺点及改性方向。

15、比较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工艺的异同。

第四章 游离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1、 说明悬浮聚合的工艺特点,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悬浮聚合中机械搅拌与分散剂有什么重要作用?它们对聚合物颗粒状态有什么影响?

3、 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相比有哪些特点?

4、 均相与非均相粒子状态有什么区别?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5. 紧密型与疏松型颗粒的PVC有何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形成的? 6. 常用悬浮剂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7、 为什么生产维尼纶的中间产品PVA不能用作悬浮剂? 8. 如何改善粉状悬浮剂在水油两相界面的分布状况? 9. 悬浮聚合中主要的物系组成及其作用? 10. 施。

11、 12. 13. 目前悬浮聚合工艺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解决的办法? 试简述悬浮聚合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试分析我国目前生产PVC的典型配方及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颗粒试简述悬浮聚合过程中产生粘釜的原因,并提出可能防止粘釜的措状态有何关系?

14、 15. 16. 17. 简述PVC悬浮聚合工艺过程。

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生产中怎样利用这些特点? 氯乙烯悬浮聚合中采用复合引发剂有什么好处?

苯乙烯悬浮聚合有两种工艺:即高温聚合和低温聚合,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配方及工艺过程。

18、 别?

19、 简述气流干燥法和沸腾床干燥法的工作原理,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苯乙烯及氯乙烯悬浮聚合法的生产工艺及粒子的形成过程有何差

第五章 游离基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1、 试述乳液聚合的物系组成及其作用。 2. 乳液聚合生产方法有哪些特点? 3. 乳状液与悬浮液有什么不同?怎样破乳? 4. 乳化剂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5、 乳液的粒子大小及分布对乳液性能有哪些影响? 6. 胶束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胶束的增溶作用? 7. 为什么说表面活性剂的CMC是乳化效率的重要指标? 8. 表面活性剂的HLB与性质有何关系? 9. 表面活性剂憎水基团种类与其性质有何关系? 10. 11. 12. 试阐述乳液聚合反应机理及聚合过程三个阶段的特征。

乳液聚合机理及聚合速度与分子量公式在工业生产中有何意义? 比较高温丁苯橡胶和低温丁苯橡胶的配方及合成工艺特点。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3、 14. 剂?

15、 根据丁苯生产的配方及工艺特点如何组织生产过程?试绘出工艺流试述低温丁苯引发体系各组分的作用。

乳液聚合生产中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分批加调节程简图,并说明每一步骤的作用。

16、 17. 18. 19. 20. 和用途。 比较低温丁苯和高温丁苯在工业生产上的异同。

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丁苯橡胶的乳液聚合有何区别? 极性单体乳液聚合与非极性单体有何不同? 试述种子乳液聚合的特点及实用意义。

有哪些高分子物是采用乳液聚合工艺来合成?说明它们的主要性能

第六章 游离基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1、 自由基溶液聚合的特点有哪些?

2、 自由基溶液聚合溶剂起什么作用?怎样选择溶剂? 3. 在自由基溶液聚合中溶剂对分子量及分子结构有什么影响? 4. PAN溶液聚合一步法及二步法的主要区别何在?各有何优缺点? 5. 简述溶液聚合法生产聚丙烯腈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 6. 为什么衣康酸要先配制成钠盐加入反应体系? 7. PAN二步法生产中为什么可以少加或不加第三单体? 8. 试述腈纶纤维的合成工艺过程。画出工艺流程图。 9. 简述聚丙烯腈的脱单体工艺。 10. 试论述VAc溶液聚合中为什么选用甲醇作溶剂?为什么用量比单体少的多?反应温度为甲醇的沸腾温度有何好处?

11、 有哪些?

12、 13. 14. 较。 用方块图画出维纶纤维的合成工艺过程。

简述聚醋酸乙烯的醇解工艺及醇解度与产品性能和用途的关系。 试从聚合工艺和产品性能对自由基型聚合的四种实施方法进行比试分析在VAc溶液聚合中,影响PVA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的主要因素第七、八章 配位聚合和离子聚合生产工艺

1、 离子型聚合与自由基溶液聚合对溶剂的要求有何区别?

2、 离子型催化聚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在工业化生产中常用哪几种类型的催化剂?

3、 阴离子配位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4. 高效催化剂同一般络合催化剂主要区别何在?

5、 以丙烯定向聚合为例说明配位催化剂的组分对丙烯聚合过程和聚合性能的影响。

6、 如何提高配位催化剂的效率?其理论依据何在?其意义何在? 7. 何谓定向聚合,说明丙烯、丁二烯定向聚合的机理和意义。

8、 目前哪些高分子物是采用离子型和配位阴离子型合成工艺来生产的?写出反应式并注明所用催化剂。

9、 铝-钛催化剂的络合反应中,除生成三氯化钛外,还产生什么副产物?写出反应的基本方程式并说明之。

10、 铝-钛催化剂为何能制得结构规整的聚烯烃,写出活性中心模型,并阐明反应机理。

11、 铝-钛催化剂动力学公式中的活性中心数目对反应速度和分子量大小有何影响?

12、 13. 14. 决?

15、 16. 17. 18. 液相本体聚合法生产聚丙烯与溶剂法比较有哪些差别? 比较顺丁橡胶与丁苯橡胶的合成工艺。

比较正、负离子聚合,配位阴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比较高压聚乙烯、本体法聚苯乙烯、悬浮聚氯乙烯以及聚丙烯的生溶液法生产聚丙烯的配方及物系组成有哪些? 丙烯规整聚合过程中主要工艺因素有哪些?

溶液法生产聚丙烯五釜连续聚合的工艺流程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产工艺过程。

19、 简述液相-气相本体法制备聚丙烯的工艺流程。 20. 21. 简述液相-气相本体法制备聚丙烯中浆液洗涤器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说高效催化剂是高分子合成工业的瓶颈技术。

第九章 线型缩聚生产工艺

1. 比较缩聚与加聚反应特征。 2. 试述缩聚反应的分类及实施方法。

3. 在生产中,熔融、溶液、界面缩聚对单体的纯度、单体克分子比要求不同,为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4. 在熔融缩聚中,可采用什么措施,以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缩聚物分子量?

5. 结合聚酯生产说明熔融缩聚的影响因素及其实施方法。 6. 比较几种生产涤纶树脂的方法。

7. 在熔融缩聚和界面缩聚中如何控制缩聚物的分子量? 8. 比较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的工业特点。

9. 溶液法缩聚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吡啶法合成聚碳酸酯为例。)

10. 写出下列缩聚物的合成反应式,并说明缩聚方法。

1) 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交换法合成涤纶。 2) 由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合成尼龙-6。 3) 由癸二胺和癸二酸经成盐合成尼龙-1010。 4) 由双酚A和光气合成聚碳酸酯。

5)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二元胺经双马来酰亚胺合成聚酰亚胺。 6) 由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均苯型聚酰亚胺。

7) 由对苯二甲酰氯和双酚A合成聚芳酯。 8) 由双酚A和4,4’-二氯二苯基砜合成聚砜。

11. 试述溶液聚合的分类,聚酰亚胺等耐热聚合物采用哪种方法合成?为什么?

12. 为什么说界面缩聚受扩散控制?结合聚碳酸酯的生产详述其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

13. 比较生产聚碳酸酯所采用的三种实施方法(熔融、溶液及界面缩聚)的优缺点。

14. 乳液缩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界面缩聚和溶液缩聚的区别各在什么地方?

15. 试述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16. 写出芳纶1313、芳纶1414和芳纶14的结构式,它们各由哪些重要原料合成?可用哪些实施方法?

17. 固相缩聚和熔融缩聚在影响因素上有哪些异同? 18. 试举例说明固相缩聚的实用性。

19. 某聚酯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欲制备平均聚合度为144的聚酯,允许反应体系残存的的分子量是多少?

20.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中,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制得平均聚合度在100以上的产物?

21. 写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生产的基本化学反应式,它的合成工艺和用途是否与PET完全一样,为什么?

第十章 体型缩聚生产工艺

1、 什么是体型缩聚反应,它和线型缩聚有何不同? 2. 试述体型缩聚合成工艺特点。

3、 试述体型缩聚反应类型及其主要品种,及该品种所需的主要原料。 4. 为什么说凝胶点是体型缩聚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5. 为什么体型缩聚产品的生产过程要分两步进行? 6. 试述甲醛树脂的类型及其主要原料来源和缩聚物的主要用途。 7. 阐述酚醛树脂的结构与合成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 8.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的生产过程有哪些? 9. 写出酚醛缩聚过程中的基本反应式。

10、 试说明为什么不同催化剂体系中,酚醛树脂的形成以及树脂的性能有差别?其中酚醛的克分子比应如何控制?

11、 苯酚与醛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反应有何差异?为什么? 12. 酚醛树脂生产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13. 为什么热塑性酚醛树脂固化时要加固化剂,而热固性酚醛树脂固化时却不加?

14、 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何种介质中就能固化?怎样提高它们树脂溶液的贮存稳定性?

15、 为什么都要对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醚化改性? 16. 生产环氧树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生产低分子量环氧树脂时碱要分两次加入?

17、 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根据是什么?可使用哪些聚合物对其改性? 18. 醇酸树脂通过什么有机化学反应获得?属哪类聚合物? 19. 为什么工业上主要采用其改性树脂?如何进行改性? 20. 不饱和聚酯的缩聚反应及固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21、 不饱和聚酯树脂有哪些原料合成?不用固化剂能否固化?固化时有无小分子放出?

22、 制备难燃不饱和聚酯将采用哪些措施? 23. 简述不饱和树脂玻璃钢的制备工艺及其用途。

24、 欲合成甲醛-苯酚-间苯二酚树脂,甲醛与混合酚类的克分子比为2.5:1.7,苯酚与邻甲酚的克分子比为1.1:0.6,按这一配方所合成的树脂为什么结构?为什么?

第十一章 逐步加成聚合生产工艺

1、 试述加成缩聚反应的特点及其缩聚物的类型。 2. 简述异氰酸酯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实用意义。

3、 简述异氰酸酯合成路线、生产方法及主要品种和用途。

4、 简要说明聚酯及聚醚多元醇的制法、使用特点、主要品种及用途。 5. 试述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组分及其作用。

6、 试述聚氨酯的结构与原料类型,合成工艺条件、聚合物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

7、 简述聚氨酯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8、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有一步法及两步法两种,对比两种方法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一步法是目前的主要生产方法。 9. 对比聚氨酯泡沫塑料与聚氨酯橡胶的合成反应有何异同? 10. 试述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涂料合成工艺及其特点。

11、 由聚氨酯橡胶结构与物性的关系出发考虑如何合成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橡胶?

12、 简述聚氨酯的特点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13. 聚氨酯漆有几种类型?其固化过程有何异同? 14. 简述聚氨酯黏合剂的类型及其用途。

15、 聚氨酯可做成哪些合成材料,它的合成与成型利用了异氰酸酯的哪些反应?

16、 为什么聚氨酯纤维的弹性好?根据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阐述。

高分子专业描述 篇五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从事材料的合成、加工和改性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侧重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特种橡胶方向。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上,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高分子合成、改性与物理性能研究并重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身心健康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四大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高分子功能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以及计算机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改性工艺和方法,掌握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法,具备对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以及功能化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知识;

2.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

3.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性能评价的方法;

4.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5.掌握高分子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的能力;

7.具有对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制备的能力;

8.具有应用计算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配方设计的能力;

9.具有对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以及功能化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开发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交叉学科:化学、物理学

六、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物理基础、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高分子成型设备与模具、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学、橡胶材料学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VB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实习、化学综合实验、高分子基础实验、高分子制备课程设计、高分子成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八、其他

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支撑学科“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分子复合材料(5篇模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5 4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