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精选4篇)

发布时间:

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篇一

人物介绍

张xx,xx市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xx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138人才,丽水市“绿谷新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xx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xx市首席技师。

张xx,出生于xxxx市宝溪张氏青瓷世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绍斌之女,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xx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138人才,丽水市“绿谷新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xx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xx市首席技师。

张xx家族从清嘉庆年间便开始从事青瓷技艺,到她和弟弟张笃良这一代,已经是七代传承的青瓷世家了。即使出生在这样的青瓷世家,父亲张绍斌也从未要求张xx和弟弟长大后一定要继承家族手艺,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对青瓷产生兴趣。

在张xx的整个童年,青瓷就是她最美的记忆。每当放学和寒暑假时,她都会跑到父亲的工作室。看着父亲将手中的泥巴变幻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青瓷作品时,她就被深深吸引了,抓起一块泥巴,学着父亲的样子去尝试制作。父亲看到她要玩,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让出手中的拉坯机给她。当制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时,父亲还会帮她烧制出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幼年的张xx便对青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绍斌对青瓷有着极高的造诣,这也让张xx从小就对青瓷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她说釉是青瓷的魂,是一种人造美玉,可以和天然美玉相媲美,有一句话形容xx青瓷的釉很到位——“似玉非玉而胜玉”,釉越厚,它的玉质感会越强,但是釉厚了以后,成品率就会很低,如果胎很薄的话,那就更难了,所以说“薄胎厚釉”是xx青瓷最难烧的一门技艺。而张绍斌开创的张氏米黄釉,薄胎厚釉,是对青瓷技艺的极限挑战,这也让张xx对青瓷技艺始终有着不懈追求。

在张xx看来,父亲一直是自己精神上的领路人,在青瓷制瓷过程中遇到什么困惑,父亲的一句话都会让她拨云见日。现在,父亲因病离世了,而父亲对青瓷的执着追求和他的人格魅力,也成了留给张xx的最大精神财富。每当烦躁的时候,她就会去展厅看看父亲留给她的青瓷作品,还有一些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创作心得,然后内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继续投入到青瓷创作中去。

现在,张xx在创作青瓷艺术作品时,也是带着父亲的这种感觉去做的。她谙熟青瓷制作的每道工序,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并将意象化的思维融入作品,作品采用手工拉坯成型。手工的痕迹,思想的注入,使每件作品独具神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和历练,做一些能表达心声、代表手艺人真正思想感情和温度的作品。

近年来,张xx通过自己的磨练和努力,创作出了许多件优秀的青瓷作品,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是她说还要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鉴赏水平,要向父亲和先人靠近,就如张氏家训所说“好好做青瓷,忠于青瓷”。

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篇二

人物介绍

李xx,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研究所所长、院科技领军人才,竹笋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xx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以竹为友为伴

心系竹农竹企

李xx出生于xx省杭州市,1985年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入职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这首诗吟咏坚韧高洁的竹子,也让她从小就对竹子情有独钟,工作后毅然选择了竹类研究方向,投身于竹产业发展中。

作为竹类研究专家,李xx对竹子的优点作了概括介绍。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竹子年年砍年年长,竹笋年年挖年年有,不砍不挖,竹林就衰败了。竹子全身都是宝。竹材具有强度大、韧性好、纤维含量高等优点,在建筑材、家具材、竹浆造纸、竹质纤维纺织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竹笋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竹叶黄酮等有效成分可以合成药品和保健品。竹子同时还在竹工艺品、竹文化、竹林碳汇、竹林康养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竹产业是xx省的特色优势产业,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竹材价格的下降,竹林抛荒增多、笋竹效益下降、企业倒闭外迁、产品出口受阻等现象日趋严重,竹业总产值增长乏力。为了突破竹产业生存困境,李xx带领竹类研究创新团队围绕笋竹加工和竹林培育方向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积极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等手段,加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进程。近年来,十多项技术成果在xx、四川、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为林企和林农新增产值5亿多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带动竹区经济发展、促进竹农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瞄准生态高效

助力竹农致富

在竹林培育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高竹林综合效益、助推竹农致富为己任,围绕毛竹林高效培育及规模经营、雷竹笋用林安全高效培育、笋用林减肥增效培育、毛竹林高效复合经营、毛竹林珍贵树种促进更新、覆盖雷竹林退化恢复与持续经营、弃管毛竹林生态控制、毛竹笋用林机械化经营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将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大幅提升竹笋产量和品质,提升竹林生态功能,助推竹业增效、竹农致富,是我们每个竹类研究人员肩负的责任。”李xx说道。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竹林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每年达近百次,累计培训林技人员和竹农2000余人次,并编写技术手册,切实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的竹林经营水平,促进竹产业发展。

李xx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竹产区示范户和合作社,了解到由于毛竹出笋期集中和笋期短,各地都存在鲜笋销售困难、笋价低、严重影响毛竹林经营效益和竹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的问题,大量竹林抛荒,进而影响到竹林的生态效益。

为了帮助农户提升竹林经营效益,李xx带领创新团队通过对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调控及复壮技术、立竹结构调控技术、覆盖增温可持续技术、土壤环境管理技术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了毛竹林春笋早出精准管理技术和毛竹林冬笋丰产精准管理技术,将毛竹笋用林春笋、冬笋的始笋期提前,延长竹笋出笋期,大幅提高了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春笋早出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22102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334%;冬笋高产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5415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183%。“毛竹笋用林经营模式创新”成果于2021年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国冬季覆盖毛笋品牌,李xx依托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在xx省嵊州市先后组织举办了三届全国“冬季毛笋王”擂台赛,并邀请中央电视台7台《绿色时空》栏目、xx电视台《江南好味道》栏目、xx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网、新浪、腾讯、xx在线、xx之声、绍兴日报、嵊州电视台、今日嵊州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极大提高了嵊州冬季毛笋的知名度,进而大幅提升了销售价格,春节前嵊州毛笋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普遍达到100元/斤,如今“笋中贵族嵊名远扬”已成为嵊州市的一张金名片。

聚焦高值环保

促进提质增效

在笋竹加工利用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和环保性、助推竹企转型升级为己任,围绕重组竹材制备新技术、竹重组材单元材料初加工连续化加工、基于PHBV/PLA的可降解竹基复合材料、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建筑用竹质结构材、竹笋加工剩余物增值、竹笋活体绿色保鲜、基于水性环保漆的竹木制品生产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竹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逐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针对竹材加工业普遍存在的板材以石油基三醛胶为胶粘剂导致甲醛释放量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植物胶粘剂耐水性和防霉性差、胶合强度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等技术瓶颈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历时十一年,创制出具有易施胶、热压温度低、储存期长、防霉性能好等特性的单组份豆粕胶粘剂,构建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制备技术体系,首次开发出基于单组份豆粕胶粘剂的竹地板、竹家具板和展平竹砧板等三个系列高效增值产品,提升了竹质板材科技含量和环保性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于2020年荣获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针对传统的竹材截断、剖竹等初加工工序都是各自独立进行机械化作业,工序间还要进行人工运输,壁厚和径级分选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识别,存在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创制出集竹材自动定长截断、自动上料、径级分选、自动换刀、剖竹开条、厚度分选等多道工序为一体的竹条加工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减少人工60%,提高生产效率97%,提升了竹材初加工阶段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促进了竹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目前已在xx、福建、湖南、四川、江西和安徽等产竹大省广泛应用,推进了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经专家组评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竹材壁厚和外径多尺度同纬度自动测量分选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十多年来,李xx勤奋努力、治学严谨,她的付出得到了同行专家、单位领导同事、基层林技人员以及竹农竹企的认可和赞赏。2021年,因科技业绩突出,李xx又一次获得xx省委、省政府授予的“xx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篇三

人物介绍

陈xx,1963年10月出生,现任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兼任县农函大办公室副主任,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也是科普中国和省市科协信息通讯员。先后获得“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进个人”“中国科协优秀信息员(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在xx县,有一位科普达人,人们习惯于称呼他为“老陈”,无论是在乡野田间还是在社区礼堂前,总能看到“老陈”忙碌的身影。这位“老陈”名叫陈xx,1963年10月出生,现任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是一位有三十年科普“工龄”的老同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无怨无悔。三十年来,他在基层科普事业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岗位上默默坚守、在拼搏中奋进,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荣誉。日前,在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公布的“典赞·2021科普中国”活动中,陈xx同志获得“基层科普人物”提名。

三十年如一日

科普事业的“传播人”

他热爱科普事业,坚持工作创新,努力打造“xx科普品牌”。他深知科普事业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工作,科学传播的受众不再单纯是无知无识者或是知识拥有的弱势者,如青少年、体力劳动者等,而是所有的公民。于是他为打造党政领导、科协主导、乡镇部门协作大科普品牌出谋划策,通过大型主题科普活动,打造xx科普品牌。

在他的紧抓落实下,“科普节”“全国科普日”已然成为了xx科普的重要标杆。在2013年至2020年间,xx县科协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1年,xx县更是以省内考核第一名佳绩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并作为全国六个创建单位代表之一在中国科技会堂作典型交流发言。在当年的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电视电话会议上,xx又作为唯一县级代表作交流发言。

xx县于2019年3月,成立中国科协xx县科技志愿服务总队,“老陈”又主动请缨,成为“xx县科普讲师团”和35支xx县学会(乡镇、街道)科技(科普)服务志愿队的管理员,与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文化礼堂积极对接,将科普传播到基层、企业和学校中去。

三十年如一日

同事口中的“大忙人”

他身兼数职,是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兼任县农函大办公室副主任,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也是科普中国和省市科协信息通讯员。

作为县农函大日常工作负责人,他始终坚持科教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为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他多次组织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来培训授课、建立示范基地,加大种植养殖专业人员致富技术培训,助力种植业养殖业农民科技致富,自2004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844名;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积极落实“你点单、我送服务”项目,先后获得“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科协系统的信息员和通讯员,他坚持不懈撰写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及其志愿者活动信息,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信息动态1100余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信息员(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三十年如一日

朋友口中的“热心人”

面对基层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工作量大面广,人手少,经费少的问题,他内联外引,始终坚持借助外部科普资源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他主动争取互联网媒体为xx县科普活动直播联动,科普时效和科学普及覆盖面大大提升。2020年10月18日,争取利用腾讯网平台为“xx金钉子”地质博物馆“云上科技馆”直播30分钟,收看网民达43万人;2020年9月,xx县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争取xx传媒集团现场直播19分钟,在线观众达18万人。

面对基层科普资源少的问题,他积极对上争取科普资源下沉。主动争取浙江省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5次,历时14个月,让90000多名青少年零距离体验到科技展品的乐趣,激发科技好奇心;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50多名专家到xx作科普报告100多场次;争取浙江省科协“科学+”品牌活动到xx开展活动5次;争取浙江省科协“博士生科技志愿服务”科技服务9次等,让全县青少年和群众能够足不出县就能接触到高端的科普资源。

面对基层科普活动场地有限,科普工作难度大的问题,他借力县内各类科普场馆、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丰富的资源开展专题科普活动。他精挑细选各类科普场馆,悉心指导基地创建工作,增强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科普场馆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县累计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家和省科普教育基地8家。

同时,他重视新型传播,让科普“流行”起来。推广应用“科普中国”和“移动科普中国APP”网络科普资源,推广“乡村科普e站”“社区科普e站”“校园科普e站”,指导吕山乡中心小学建设“校园科普e站”,被中国科协认定为首批科普中国校园e站服务示范点(全省共3家),牢牢抓住互联网时代赋予科普传播的新机遇,强化科普信息化建设。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说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老陈”,在这份平凡中,将一直坚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责任书写xx科普新篇章,无愧于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

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篇四

人物名片

郑xx

xx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xx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xx省“151”人才第一层次,xx市拔尖人才等。积极创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水生蔬菜、茶叶籽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果在办公室里找不到他,多数时候,你总能在位于苏孟乡农科院的科研基地的田里找到他。

一件蒙着一层灰的深蓝大褂,一顶明黄色的破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蹲就是老半天。

我国知名“三农”专家顾益康是他的老友,见到此情此景,分外感慨:“你这个院长啊,跟我一样都是农民。”就连老家亲人从乡下来看他,基地里找了一大圈,愣是没认出他来:“哪有什么院长,就看到个农民。”

“农民院长”由此得名,他的名字叫郑xx,现任xx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他说:“我老家在兰溪农村,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当了十几年院长,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坚守在基层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院长的‘帽子’拎在手里,一来接地气一些,进村跟农民打交道,没啥距离感;二来自己能时时看到这顶‘帽子’,看到一份责任。”

坚守20年,只为一滴油

在这处科研基地里,有一片茶园,用白色的栅栏围着,茶树长了一人高,眼下已经挂果,郑xx眯着眼看着这满树茶果,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用这些果实,便可提取茶籽油。

他常常在茶园里走走,时而察看茶树长势,时而若有所思。“中国一年要消耗3000多万吨食用油,其中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茶籽可以榨油,如果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郑xx的梦想是,用自己所学专业,为人民谋幸福。坚守20年,只为一滴油。“我研究这件事已经20年了,目前一亩地可以收500公斤茶叶籽。我的目标是2000公斤。”

过去,茶农采茶,只采茶叶,果实浪费了。如今叶果两用,如果收成达到预期,光茶树的原料产值就有约1。5万元/亩。这一研究,缘起于2000年,他遇到金东的一个农民,后者最先尝试茶籽榨油,引起了他极大的研究兴趣。这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郑xx的不懈努力下,茶叶籽油成为全国课题,2019年10月26-27日,茶叶籽油国家标准宣贯会暨茶叶籽综合利用高峰论坛在xx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和xx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油脂企业的70余位专家和代表就《茶叶籽油》国家标准宣贯、茶叶籽营养健康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等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0年来,郑xx沉下心、俯下身,专注这件事。他说:“这可能就是初心吧,我离梦想越来越近了。”期间,他也曾到农业部挂职,借调到市里其他部门,最后他都依然回归到这片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

“只要功夫深,冷门变热门”

在郑xx看来,在农科院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他常常和院里的年轻人说,要沉下心,踏踏实实去搞科研。“要每天和植物对话,和基层的农民对话。农业科研只有接地气,才能出成果。”

人们总以为搞科研的跟社会的距离很遥远,郑xx说,其实不然。“只要功夫深,冷门变热门。”常常看到街头巷尾、餐桌上出现的鲜食莲蓬、葡萄、火龙果……“有很多品种都是通过我们农科院专家选育或引种之后,才越来越常见的。”

郑xx最初就是搞水生蔬菜研究的,冷门变热门,茭白就是一个经典案例。1999年,他带领团队开展水生蔬菜研究,如今,他是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水生蔬菜育种创新基地首席专家。xx已成为全国茭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很多年前,茭白的农药残留问题让老百姓望而却步,这几年通过大家的努力,现在市场上的茭白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了,甚至可以生吃。十几年前不敢吃,现在大家抢着吃。这就是科研的魅力,让水生蔬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郑xx说。

说到茭白,不能不提农科院团队的一位典型代表——市农科院水生蔬菜专家张尚法。这种曾经的冷门水生蔬菜,渐渐成了抢手货,由xx农科院选育的近10个茭白品种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在新疆温宿、河北白洋淀等地,张尚法的引种试验,都取得了成功,他已成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岗位专家。除了茭白外,市农科院对于菱角和芋艿的研究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市农科院,张尚法是一个缩影,院里还有很多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农科专家。郑xx总是不断激励大家:“这是最好的时代,袁隆平、屠呦呦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成为了时代楷模,这是大国荣耀。我们要珍惜这么好的环境,用平生所学,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农科院科研基地门口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这是郑xx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6年,xx省政府表彰全省“十二五”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五年一届的表彰活动,只有10人上榜,郑xx榜上有名,且是全省地市唯一代表。虽荣誉“一箩筐”,“农民院长”依旧在路上。他总说:“咬定一个目标,用心、尽力去做,便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2科技创新人物事迹》,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65 5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