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9篇)

发布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想拟事迹材料却不知道该请教谁?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9篇《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感动的事迹 篇一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来自香港无线电视(TVB)的主持人陈贝儿获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为: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20xx年,陈贝儿凭借豆瓣9.5分的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美。以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纪录片贵在真实,而真实在于细节的把握与感情的投入。在《无穷之路》中,每到一个拍摄地,陈贝儿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她天生的亲和力也在节目播出之后饱受全国观众赞誉。

对于获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陈贝儿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把正能量传递给观众。未来她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二

在我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是谁,在我生病时,焦急地连夜带我去医院?又是谁,在我灰心失落时,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不会是别人,他们,就是我的父母,就是从我出生到现在,一直陪在我身边保护我、呵护我的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都说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但我认为,同样,这也是赞美父母的。父母为我们每日每夜操劳着,遇到困难挫折,父母就会在身边帮助我。可是,在不经意间,白发已爬上父母的发梢。 从前,我一直在父母面前撒娇,而现在,撒娇这个词语已被我扔得远远的,因为我长大了。

有一天,我放了学,回到家,只见你们已经吃好饭出去了我急忙把门打开了。屋子里空荡荡的,我看着桌子上的纸条,我急忙走了过去,拿起纸条,只见纸上写着一封信,信上说你们出去逛街,叫我在家做作业。我看了看,家里的碗还没刷,衣服还没洗。我想,如果每天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家不就成了一个垃圾场了。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我应该把没洗好的碗刷了。于是,我把碗拿到了厨房,放进了水池里,打开了水龙头,拿来了洗涤精,挤了一点到碗里,然后用水冲,用抹布抹,抹完一个又一个。再用水把筷子上的污渍冲掉,最后将碗筷收好放入擦好了的餐桌上。过了半小时左右,你们回来了,看见擦好的桌子和碗,奇怪地问:“这是谁弄的?”“是我弄的。”我骄傲地回答道。爸爸妈妈听后,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并留下了感动的泪光。

父母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是坚强的,但是不管他们再怎么坚强,也可能会被我们“打败”,一张贺卡、一朵小花、一句问候……就可能是我们“打败”父母最好的办法。其实,感动父母并不难,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也许,无意中,就会带给父母一份份感动。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 篇三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被你们伟大的精神而感动。当然,不只是我,全国的人民都在为你们而骄傲,而自豪!

2003年的“非典”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灾难。在那危难时刻,是你们身披白色战袍,手拿药瓶针管,不断地与病毒抗战,终于让人民恢复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20--年,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又向人们伸出了魔爪。又是你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抛却亲友的劝告,丢下自己的亲人,不顾一切地冲向战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捍卫人民的生命,勇敢地与病毒斗争,争取胜利的曙光。你们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胜利攻坚克难,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与诺言: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你们的美丽是无人可以媲美的——洁白的战袍给人以圣洁;刚劲有力的双手给人以力量;不屈不挠的决心给人以希望。每当我在网络上看到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脸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印痕时,我不由得从心中涌出一句话:“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我想,你们一定会说,你们没有忘记曾经许下的诺言:

把危险给自己,把安全给人民;

把忙碌给自己,把闲适给人民;

把思念给自己,把安心给人民!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千言万语的赞美都想送给你,但千言万语只想化作一句话:请你们一定也要好好保护自己。你们安好,我们就无恙!白衣天使们加油!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四

英雄是什么?有人说英雄是汶川地震中挺身而出的解放军战士;有人说英雄是中美关系紧张是舌战群儒的外交官;还有人说英雄是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战士们。但对于我来说,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只要在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来,就是英雄。

“2020年1月23日于湖北爆发了新新冠状病毒”,在这则简短的新闻仅仅传播一天后,全国各地便涌现出一大批的‘凡人’,她们剪去自己的长发,换上一袭白衣,整装待发后前往湖北救援。

这其中,就有来自广州一家南方医院曾组织的一支医疗队,2003年抗‘非典’时,他们就挺身而出,17年后的除夕,他们再次写下请战书,申请前往一线抗击新新肺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便是他们的承诺与誓言。

疫情发生后,武汉市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病人确诊后,会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被隔离的还有医护人员。面对自己的同事病倒,他们能做的只是保护好自己,咬牙不去想,继续坚守岗位。除夕夜在孩子们嘻戏时,他们却只能倚在隔离区的玻璃门上,写下一张张贺卡:‘住父母身体健康’。

2月初旬时,由于湖北医疗物资、病房等一系列的短缺,连夜搭建了两家临时医院——火神山、雷神山。令世人惊叹,可谁又知这十天中他们的艰辛呢,在工地上吃饭、睡觉,一干便是一整天,他们的身上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气质,沉着朴实,遇到事情冷静思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有人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觉得,这句或最应该献给他们,献给这一群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英雄,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感人事迹材料 篇五

天高云淡,一个晴朗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们爬山。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一蹦三尺高!我们说说笑笑,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不知不觉到了山脚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大队人马欢呼着向山顶进发。我和几个同学在一起,一边爬山一边聊天。爬了一会儿,我就觉得有些口渴,“小博,你渴吗?”我问身旁的伙伴,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停住脚,拿出各自的水壶喝了几口。然后擦了擦嘴,又继续爬。太阳开始散发它的热力,我们再无心欣赏风景了。我能感到汗顺着脖子流下来,脚也变得沉重起来。再看身边的同学,他们也在拿衣袖擦汗,还大口喘着气。不知谁喊了一句,“真热呀!歇会儿吧!”立刻受到大家的响应。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几口就把水壶喝了个底儿朝天。大家似乎都是口干舌燥得受不了了,不一会儿,十几个人的水壶都告罄了。摇了摇自己的水壶,我正想向同学们要点水再浇一浇我那“干旱”的嗓子,却发现他们也拿着空空的水壶在四处寻找“水源”。这时,不远处渐渐走来一个人,是我们班李丽。因为她平时很少和同学讲话,这次爬山也落了单。

只见她一个人闷着头慢慢向上爬,我心里嘀咕:为什么她不喝水,她不渴吗?我心里的问号一个个往外冒……休息一会儿,我们又向上进发。快到山顶了,大家累得纷纷坐在地上直喘粗气。我环顾四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真想找点儿水喝。突然,李丽喊:“谁想喝水?”大家纷纷跑过去要水,李丽默默地把水分给了我们。一会儿,她的水瓶也空空的了。这时,我才明白,她不喝水是因为她想到最后爬到山顶时,把水分给大家啊!大家喝着水,说:“还好有她,这水真是及时呀!”我也觉得这水分外的甜。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每每想起,依然让我很感动,仿佛口里还有那甜甜的矿泉水的味道。

关于感人的事迹 篇六

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谁也没有想过日后他会有怎样的出息。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对机器的操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闹时,会用泥巴做出机器的模型来玩。甚至还将家中的自鸣钟偷出来私自的拆解,来研究钟表机械的内部结构。詹天佑聪颖早慧,少年时便已经靠聪明才智名扬乡里,邻居们都说小詹天佑将来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生长在中国晚清,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代,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清政府处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不仅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还要维护大清朝的统治。国内争端不休,农民起义肆起,清政府还要抽出一部分的势力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暴涨。于是,清政府采用道光年间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展开了洋务运动。在造枪造炮抵御外敌的同时,清政府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此背景下,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一个人来到香港,他考人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詹天佑带着一颗爱国之心,远渡重洋去美国读书。

当时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次工业改革,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经济国力暴涨,特别是工业基础,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而当时的中国,却仍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社会之下。詹天佑在见识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巨大差异后,心里感慨颇深。同行的留学生对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表现出悲观的心情。只有詹天佑暗下决心,他要努力地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报效国家,为国家修建铁路、建造轮船、巨舰,以此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美国期间,詹天佑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7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在纽海文中学毕业,同年的五月份,詹天佑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铁路工程。在大学中,詹天佑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刻苦学习。1881年,詹天佑以各科第一名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完成名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论文。当时中国留美的120人中,仅两人获得了学位,詹天佑是其中一人。

詹天佑回到了中国,他准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中国的铁路修建行业。但是,拥有铁路工程学位的詹天佑却受到清廷的冷淡。当时的清朝官员在修建铁路时一味地相信洋匠师,对咱们中国自己的工程师反而很不相信。于是,朝廷没有重用詹天佑,而是将他送去了福建的水师学堂。詹天佑成为了旗舰“扬威”号的炮手,这让詹天佑心情大为失落。

1883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争夺大清属国越南的控制权,法国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派兵进驻越南。清政府为了维护对越南的主权,也出兵驻守,并下令黑旗军刘永福带领部队抗击法军。法军以此为名,增兵越南,由于清政府一味的避让妥协,加上越南清兵指挥不一、装备陈旧和清政府消极防御的思想,清兵一败再败,直到退人云南境内。朝廷内部主和派发言,他们决定在上海同法国侵略者进行和谈。

在议和期间,法国军舰驶人中国领海——福建马尾港。一心避战求和的清政府对此竟是没有任何的、或者抵抗的行动。按照当时的国际法律,一国军舰若没有获得对方国家允许,私自在对方国家军港停靠超过两艘军舰,停泊时间超过两个星期,那么均为自行宣战,而清政府却对法国将军舰开到自己领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感动的事迹 篇七

在反复学习李淑芬的感人事迹之后,心灵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心头被一种不朽的精神鼓舞着、感动着、涤荡着,仿佛整个身心都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洗礼,从骨子里焕发出一种原动力,推动着自己更加坚定的履行自己政府干部光荣职责的决心。决心以李淑芬的感人事迹为标尺,时刻丈量自己,规范自己,使自己懂得感恩、懂得奉献。

感动之一:人生的意义在于敢于担当。

信任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正是旭日村的的村民的这种信任,像一种无形的助推力,在李淑芬心中泛起强烈的责任感,她在村民的联名下,在村民的信任之举下,果断的承担起拯救旭日村的这份艰巨责任,一如反顾的返回这片贫瘠的土地。她的这种决心和胆识,是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学习和具备的,在我们心中都会不断的泛起波澜,不断地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这种动力会不断的推动我们在工作中不懈努力,拼搏进取,追求进步。

感动之二:人生的意义在于懂得回报。

用百姓的一句话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李淑芬作为下乡知识青年,在五常县冲河乡旭日大队插队3年,在这三年中,李淑芬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得到过村里的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她的情感已经深深的扎根在这片热土上了,虽然30年过去了这里仍然是她的牵挂,不断的为当地百姓无私奉献,那里的桥承载着她的奉献,那里的电井流淌出他的殷切,那里的有限电视有着她对百姓的文明传播,那里的土地留下她不尽的足迹。李淑芬的慷慨解囊,为当地百姓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变了贫困落后的局面。这是值得我们干部学习的精神。

感动之三:人生的意义更在于把一手糟牌打好。

旭日大队在当时是及其落后、贫困的村落,可后来在李淑芬的领导和努力下不断走访、调查、沟通、协调,克服重重困难,甚至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从不言放弃,一心一意为改变旭日而不懈努力着,通过努力拼搏,旭日村不断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因此她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重。这样一个昔日及其贫困的村落,在李淑芬的带领下走上了富裕。村子的旧貌换新颜,就是不争的事实,她证明了了李淑芬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能力及水平不是一般人都具备的,这需要一定的胆识和魄力,这是我们应该长期学习的。

感动之四:人生的意义在于心存爱意。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中有爱,才会有善举,心是支配行动源泉。李淑芬只因为心中充满了大爱,才会舍弃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才会放下这种小爱,毫不犹豫的投入旭日的改变和建设当中。正是这种爱才会助推着她的行动,才会焕发出她的一系列的奉献之举,才会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不朽的丰碑。百姓才会对她有无限的崇敬和爱戴。

李淑芬同志的无私忘我,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不屈不挠。在自己曾经插队的村子建设的过程中,洒下了无私的爱的种子,这种子在她离开之后也会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永远活在旭日村民们的心中。激励着旭日村民不断地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学习李淑芬放弃安逸,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呕心沥血的崇高境界。

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真正融入农村这个大家庭,大环境之中,先当好百姓,再当好公仆。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以农民的孩子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为民服务,为农民办事一定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定要牢记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时刻谨记百姓是水,我们是舟,只有水丰盈,平稳,我们才会顺利的划桨开船,才会乘风破浪,扬帆向前。

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向李淑芬那样,即具备善良、懂得感恩,又要有谋略、有胆识,同时还要敢于同障碍做斗争,勇敢的扫除障碍,坚持真理,实现愿望,在心中还要不断地勾画愿景,对于工作要有前瞻性,要与时俱进,通过努力不断改变生活,改变面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对于人民有用之人。

通过学习了李淑芬的事迹,作为乡组织委员,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与其心动不如行动,我要把学习中所得付之于我的工作之中,让自己焕发出百倍的精气神,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李淑芬的光荣事迹,让李淑芬的光荣事迹,不断流传,让李淑芬的形象在党员干部的心中不断地高大。同时我在工作中会以此事迹为榜样,践行自己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无私奉献、克己职守,为卫国乡的百姓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做到为民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 篇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穿梭的抗“疫”路上,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关于感人的事迹 篇九

春节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本应是举国欢庆、全国上下一片幸福祥和的气氛。但是今年的春节却很特别。2019年12月8日,第一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湖北武汉确诊,但谁又能想到一个月后竟成了“燎原之势”。疫情突发,你们退掉返乡的车票,主动请缨“我愿意,我报名,我请战,我带头。”短短几个字,却凝聚着对家人最不舍的离别,对责任义务无返顾的承担。你说,你没成家没有负担;你说等你回来再结婚;你告别年迈的父母,吻别在睡梦中的儿女……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面对未知未知而又凶险的病毒,你们换上战甲,逆行而上,将病毒牢牢地锁死在前线的战场。疫情急迫,你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畏惧,与死神殊死搏斗。你们为了缩短戴防护帽的时间,剪掉了齐腰长发;你们为节省一套防护服,在病房中一待就是一整天;你们在一线充当着各种角色,你们除了是医生,还是心理辅导师……当你们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泪目了,心里五味杂陈,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服,你们的衣裳被汗水浸湿;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脸上留下了一条条勒痕。你们在救治患者时不幸感染病毒,却将微笑展现给大家,隔着厚厚的玻璃窗,你们大声喊出:“加油,我们一定可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院士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而84岁的他却“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面对死神你们无比勇敢,面对疫情你们无比坚强。让人欣慰的是,在你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传来:广西首例确诊病例已经临床治愈、武汉一位87岁老人治愈出院、北京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多么振奋人心,这一切都归功于你们,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这一切。此时此刻,我想说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逆行”者,向你们致敬。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无法冲到最前线,但我们可以做到:不出门,带好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信谣,不传谣。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你们不是孤军奋战,在你们的身后还有亿万同胞,还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加油!全体医护人员。我们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65 6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