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锦集精选4篇

发布时间:

脱贫攻坚发展规划精准到户。规划是脱贫发展的方向,是脱贫发展的目标,是脱贫发展的路径。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帮助每家贫困户制定好一个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规划,十分重要。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锦集》,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脱贫攻坚心得及感悟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的好成绩。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同时,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不少,所剩深度贫困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指出的,当前脱贫攻坚战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帮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精准……可以说,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清除‘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想办法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上来”。代表委员们的呼吁提醒我们,脱贫攻坚必须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开对“药方子”,才能拔除“病根子”。脱真贫、真脱贫,才能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篇二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WWW.CHAYI5.COM〉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脱贫攻坚心得及感悟 篇三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可以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壮丽篇章。全面小康曙光在前,这就需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松劲,在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满足贫困群众出行需求、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等方面“再加一把劲”。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回首2019年,我们不仅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重大进展,而且完成新中国70年辉煌的历史书写。截至目前,全国有780个县已经宣布脱贫摘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剩余的目标数量不算多,但他们却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既要啃下脱贫“硬骨头”,又要完成疫情“加试题”,还要注意巩固脱贫成果,这就必须坚持“靶心不变、力度不减”的要求,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才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满足贫困群众出行需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交通既是基础也是先导。一趟趟开在偏远贫困地区的“慢火车”,是贫困群众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也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决胜之年交通运输部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开好全国81对“慢火车”,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才能使贫困地区人民出行便利,也能体现出党的惠民政策贴心务实,更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根基。

聚力凝心、砥砺前行,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砥砺奋斗的决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这一系列的“硬核”举措,都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一勤天下无难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唯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切实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还要继续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在剩下200多天的时间里,就让我们鼓起“勇于担当、敢闯敢拼、苦干实干”的精气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迎难而上、闯关夺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感悟 篇四

2020,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了一批批“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奔赴扶贫第一线”基层工作者。面对这场脱贫战役,人人都是战士,我们要勠力同心,吹响战争号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稳不稳,关键看基层基础牢不牢。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面对部分党支部的组合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第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要以党建为抓手,全力抓好脱贫攻坚。

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把重点放在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的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上。要健全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注重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上建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把贫困人口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贫困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选好用好扶贫干部是基础。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让精兵强将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集结冲锋,使各级党员干部人才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建功立业,是组织部门的使命担当。要紧扣“选干部、配班子”核心职责,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磨砺干部的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配齐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选优派好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努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可靠的中坚力量。

抓住党建为引领,要提升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锦集》,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62 1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