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经验心得【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 篇一

20xx年7月,是我大学毕业一周年的日子。经历了社会角色的转变,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回想,步入社会仅一年的时间,浪费了很多机遇,综合各种因素从了毕业前的第二志愿:报考公务员。因此,在备考阶段计划科学、细致、用心,终是天遂人愿,成功夺冠。有机会碰到好友,谈到公务员考试,应中国公务员网的邀约写篇有关公务员考试考取高分的备考经验。愿对各位来说,可以从中去粗取精。

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详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

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所谓的技巧,<考试&大收集^整理>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留出5至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考试&大收集^整理>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

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比如,大头娃娃、三鹿事件等这反应的是诚信问题;华南虎事件则反应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还有10月份的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突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等等。那么你就要理一下有关三农问题的所有政策。而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是根本的落脚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明白,紧张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所以,平常的练笔更应当作实战对待。另外,把考试当回事的人都有种感觉,越是接近考试紧张感越强。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一种临战的状态。在这段时间,我个人经验是坚持继续晨读和晨练。不仅舒缓了紧张感,而且通过晨读让我可以加深知识的沉淀、更多更扎实地吮吸着知识的精华。我一定行,自信亦是从现在开始。

一个人无论是做事还是思考,总是容易产生小巷思维的。

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 篇二

一、什么叫做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xx年10月31日。

二、哪些属于参加基层项目的人员?如何认定?

答: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基层工作经验的认定十分详细,截止日期也有了明确的规定。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xx年10月31日。

考生应该严格对比个中详细规定,如遇此规定不能很好解释的情况,一定要打电话向招考单位确认。

三、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以何种身份报考?

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四、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答: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五、“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中“两年”是如何计算的?

答:“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中“两年”的计算方法是指截至10月31日,报考者累计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已满两年。

六、由于是聘用制,没转档案,毕业的时候签的是另一家单位,该如何证明工作经验?

答:如果单位可以出具工作证明,可以算做基层工作经验。

公考经验心得 篇三

无数个日日夜夜,让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在此,很想把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近两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不断扩展,国内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每况愈下。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成了大学生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去年,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的时候,采访了大连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05级韩鹏程学长,作为我院韩国语系建系20xx年以来第6位成功考入外交部的同学,他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作为国考方面很好的参考。

初见韩鹏程学长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采访约在了韩国语系的自习教室。韩鹏程学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亲切随意的邻家大哥,谈吐潇洒,语气平和。采访就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选择篇

面对考研、就业、出国、公务员考试,很多同学常常面临难以取舍的尴尬境地,每样都想尝试,结果却是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效率。对此,韩鹏程学长认为,如何做出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并且结合当前的形势。如果本人性格外向,乐于尝试挑战,闯劲十足,并且沟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可以尝试直接就业,去企业或自主创业。如果本人性格稳重、踏实,能够长时间从事相同的工作,并且喜欢安定,可以选择参加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做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本人热爱目前所学科目,并且有学术研究方面的爱好和兴趣,可以选择读研,但是要慎重起见,因为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就业率与本科生就业率基本持平,因而要考虑多花三年时间是否值得。

准备篇

韩鹏程学长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备工作不宜过长,在考前半年至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笔试方面的考试就已经足够。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考生平时的内在积累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平时就应该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政治,人文历史,对于党的重大政策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备考期间,要将精力着重放在历年国考真题的研究上,并牢牢抓住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考试范围。韩志鹏学长还特别提醒,在备考后期如果遇到瓶颈,成绩无法提升时,切莫着急浮躁,要放松心态,告诫自己按部就班。可以通过改变做题顺序、严格控制做题时间来突破复习后期遇到的瓶颈问题。此外,考前的身体检查也必不可少,国家机关在录取考生时,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十分严格,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因此,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前,就应该对身体做全方位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面试篇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面试成绩占考生总成绩的较大比重。因此,如何提升自己的面试成绩,对于成否在国考中取得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试的主要项目考生和面试官的问答环节,这个环节考察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自身的积累以及解决问题的执行力。韩鹏程学长将大多数的问题归集为两个方面:是什么以及怎么办。一类是列举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让考生对这类时间进行评价,就事论事,不掺杂各人情感。另一类是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具体场景,假设考生是在某个场景之中,考察考生处理该事件的能力,即怎么办。面试中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取决于考生多年养成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风格,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有志于国考的考生还应该在平时多做准备。

在去年三月中旬与外交部签完工作合同后,韩鹏程学长的大学生活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但他并未安于现状,懈怠下去,而是每天准时出现在韩语系的自习教室,努力提升自己的韩语水平。用他自己的话说,外交部是一个大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人很多,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作为一个外交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生活态度,才能跟上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大多数人眼中,韩鹏程学长的成功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韩鹏程学长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却没有丝毫的满足,毕竟,这仅仅是刚刚开始,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等着他去跋涉。

“脚踏实地,立足当下,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是韩鹏程学长给学弟学妹的忠告,也是他自己多年的信条和取得这次国考取得成功的秘诀。要想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既要多做练习,多多积累,也要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多多交流,锻炼临场应对的能力,做好这些方面,拿下国考,只是时间问题。

我的成功更离不开这些前辈的指点与帮助,在此,也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各位师弟师妹们在快要到来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感想、期望用朴实的文字留在帖子后面,将来成功之后,再来分享今天的时刻。酸甜苦辣我们一起回味,让论坛来见证我们成功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公考经验心得》,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62 2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