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发布时间: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名师课心得 篇一

这几天,我非常认真的观看了几位美术老师的优秀课例,通过学习名师的优秀课堂,让我受益匪浅。我被他们精彩的课堂设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互动所吸引;被她们自然大方的教态所感染。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优秀的教学经验,为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些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实在”,授课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距离可谓是近之又近,没有花架子,他们注重利用身边的生活注入教学,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思路,以便达到教学的目的。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和研讨教学。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挖掘美术课的价值;

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学生在美术课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意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大量的实用标志,让学生从实例中欣赏学习,教法形象生动,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很浓厚,课堂环节比较紧凑、严密,培养了学

生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形象的审美创造力。在展示中体现美术价值,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美术课程逐步“多元化”,进入“视觉文化”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当今科技、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美术不仅仅是审美和创造,它和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一样是人类文化中各具特色却又无可替代的语言系统。现在学习美术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美术和运用美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

视觉艺术的冲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科技的发达在美术中得以应用以及所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以上是我看完优秀课例后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有新的创新,对教材和学生多琢磨,使自己的美术课有新的提高,以此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名师课心得 篇二

已经是深夜了。没有风。万籁俱寂。名师送课活动的一幕幕又在我脑海浮现,让我思绪万千……

回首,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自己也从年少懵懂渐渐变得有些世故。以前,我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环顾四周,常常“恃才放旷”,可是,这次听课让我大开眼界,窗外的世界原来那么精彩!

记得有一年暑期培训结束的时候,我曾经改写了《相逢是首歌》的歌词聊表心迹:“培训是首歌,相逢是你和我。……”这一刻,如果再让我谈点感悟,无疑就是“鱼”“水”。没错!经历了这次送课活动,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像一条鱼,从前在狭窄的水域里浅行,视野狭隘,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骄傲自满地哼唱。一旦把我放到广阔无垠的海洋里,我觉得自己的器官仿佛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只剩瞠目结舌。我想尽情地呼吸每一口新鲜空气,贪婪地饱尝每一株鲜美水草……我一路摆尾游弋,真的是看不尽的繁花似锦!

啊!舒一口长气,平静自己的心情。想想在送课活动中,自己从同事们前辈们的身上学到了太多。第一堂课是夏俊华老师的《纪念白求恩》,夏老师儒雅沉静的气度让我如仰望高山一般敬仰,同时又使我对教育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在严肃的议论文里引导学生感悟真情;第二堂课朱国祥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完全专注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正应了朱老师所言,他追求的境界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朱老师教真求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争先恐后地说真话表真情,甚至下课铃响后都不愿停止……最后项传闻老师、陈鸿翔老师的点评和孙海文主任的总结,字字珠玑,直击我的心扉。我也遇到过同样的困惑,我又何尝不是像她们所言,“常常把讲台当成个人的舞台,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感激这两位送课老师给我指点迷津。的确,是时候洗洗头脑,定定目标,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盛放异彩。

短短半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又回到了简单平凡忙碌的生活中,也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慢慢思考回味,沉淀一下。今天早上随手翻开《菜根谭》,无意当中读到的一段话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常里识英”,那些所谓值得我们学习敬仰的人物,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所认为的“平凡人”当中。想起刚刚参加工作时参加过一次演讲比赛,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有一位老师演讲的主题是“信仰”,感慨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坚定的教育信仰,时光逝去自己没有好好把握,没有在个人成长上更多用心。

庆幸的是,成长不分早晚。我们用一年学会走路,用一生学会走好人生的路。选择了教育这条路,是幸福的道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投入了情感,也收获了情感的回报;选择了教育这条路,是艰辛的道路,因为我们必须投入情感和智慧,工作才可能有意义。这是一条曲折而又光辉的道路,任重道远……

每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十几岁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就会暗暗告诫自己:尽力让孩子们走好每一步。我会给自己立一些小规矩:上课的时候不要一直给学生冷面孔;对于课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总是以孩子们的利害为根本;有成绩优劣之分,但无灵魂高低贵贱;遇到学生不会自己也不会的问题,一定谦虚查证直到学生对自己的回答满意;自己高兴的时候要让学生一同感受……数不清教过了多少学生,但我知道他们走向了远方。还记得几年前学生毕业时我会给每个学生写下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或是热情鼓励或是委婉批评。现在,我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幸福。”我们做教育者,教他们求真向善寻美,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未来有能力过得幸福。

是谁说过:“所有的历史都只能是当代史。”如果我们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岂不是更如同一纸空文?其实,我无非是想说,在我们教好知识的前提下,比我们的知识传授更有价值的是使得学生从老师的身上体会到人生有意义,使得他们明白,人活着,就像一头牛一样,只要自己努力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当你感受到幸福,就会发现生活就像一首诗,品味不尽,即使平淡中也能得到无边的幸福。

随心所欲,洒洒洋洋,感君一阅,知我衷肠。

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篇三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之前,曾在网上看过名师的一些论方,专著,案例教案,九月十九日和二十日能有幸进入课堂亲身体验,真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叹,其中支老师的《即兴作文》和吴琳老师的《生命生命》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他们那一瞬间展现的精彩让我回味无穷。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令人惊叹,当我听着几位名师讲课时,不由惊叹,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魅力,他能把学生带进无限的遐想,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贾志敏老师在教《谁动了松树的奶酪》这一课时,先给了学生几段话,其中与一句是 哈哈,小松鼠高兴地说:“今年过冬,咱们不用愁了。”老师读完后让学生凭借记忆读这几句话,其中一个读时,很调皮的把“哈哈”读成了“哈哈”,这是教师对他的语气进行了表扬,之后也学着他的语气读这句,这样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还有吴琳老师的《生命 生命》,从学生刚开始时的拘束没感情的朗读课文,到后来的慷慨激昂,学生的这些感受从何而来?不就是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出来的吗?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吴老师巧妙的发掘了课文的隐性情感因素。她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支玉恒老师的即兴作文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对台下老师出的每个题目进行逐一分析,让学生任意选择题目,然后简短介绍自己的材料,支老师进行总结、提示、分析。这对学生提笔没话写的状况进行了初步帮助,让学生能够做到有话写,其次支老师在作文写完后任意挑选部分同学上来读作文,这个读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对学生读出的每个词、每句话、每段话都要停下来进行及时的修改或表扬,修改后的句子要学生重读,表扬的句子或段落说明表扬的原因,这不仅让读作文的本人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让听读的同学也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

再听听盛新凤教师饱含深情诵读的古诗《如梦令》,她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写每一古诗时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再去诵读古诗,抒发感情,首先让学生“走近诗人”,再让学生“走进古诗”,让学生感受,体味个中美学。她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带学生走遍了我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仿佛使人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从前,体味了古诗的美。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名师课心得 篇四

在上个星期六很有幸参加了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心中感慨颇多,对于这次听课现总结如下。

在课上让所听课的人不认为是在听课,而是一种享受,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的好,而且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曲老师做到了。他不仅教材处理的好,而且把自己对教育的态度都溶于到了教学之中,使我真正地体会了名师的风范。我特别有感触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化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在本节课中,主要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虽然简单,但是在证明中学习它实际上是比较枯燥的,而曲老师则把其中的内容转化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在问题中回答,无意中已经把学生的积极性就带动了起来。

在这些问题中,曲老师还把其中的例题进行了变形,使学生不再有只看课本的依赖性,在课堂上也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心得体会。

二、课堂上能极大地融合在同学们之间

在本节课前几分钟,曲老师有非常简练的语言和学生交流,看学生是否带了数学工具和练习本,并且清点人数,无疑在短短的几分钟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和学生们的关系密切了起来,也为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打下了基矗

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曲老师微笑着走进了每位同学的身边,使学生感到了教师的亲切,而且低头听学生们的讨论,并且及时地给予指导,让每位同学都能感到教师在关心他们。

在进行例题讲解的时候,曲老师没有像我们一样,一点不漏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让学生去,而且称学生为小老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虚荣心,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本节课中,曲老师把新课改的理念运用很到位,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本节课中,每处都能体现出是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看似教师是无事可做,可见曲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多么的大,使本来都不认识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之下,一环又一环的向下进行着,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且处理问题。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学生的交流,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交流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名师的魅力所在。曲老师在平时把每节课都上成了公开课,并且在平时做到天天清,堂堂清,不给学生留下任何学习的压力。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乐学,还让每位学习好的同学更加乐学。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感触很大,我们不应该的是怨天尤人,而更应该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五

9月26日,有幸在教师进修学校听到了李xx老师的讲座---做幸福的教师。这个主题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从中央上倡导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再到xx市教育局提倡提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都在倡导“幸福”。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每次听到“幸福”二字,总感觉离那个感觉还有好远。从教四年来,从一年级包班到作为英语专业的我兼带语文和两个年级的英语老师,还有沉重的班主任工作,我就知道“幸福”是一种奢求,我们只能疲于应付各种各样作业、教案、安全记录等、学校各种档案和材料的整理,当然还有最后的成绩比较。

我想许多在山上的老师多少会有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能够理解这种情况实属无奈,毕竟山上教师紧缺。也许更多的抱怨也只是给自己增添更多的烦恼。不过这次听了李xx老师的讲座后,心理面还是感触很多,体悟很多。

初见李老师。她细语如丝,谈吐温柔,不急不躁。我想也许这才是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的涵养。再想想我自己,有时候脾气急躁,时不时的还要冲学生发火,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样幸福感就降低了。在李老师的讲座中,她特别提到,作为一个老师要有积极的心态,而不能自怨自艾。她给我我们一个公式:积极的心态=接受现实+愉悦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细细想来,自己为什么感觉到不幸福真正是自己的心态吧。在第一项接受现实就没能做好,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让我回想我自己的三年从教经验,我不能说我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是说我不认真对待工作,不好好上课,没有考出好成绩,而是我慢慢的开始怀疑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项工作?是不是每次发火都伤害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每次回想起自己为了学生学不会,把他们留下来补课直到会为止,每次他们犯了错误,都会耐心的劝导,但收获甚微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我自己。此刻回想起来,李老师在台上娓娓道来,说她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还有学生对她的种种不舍,作为一个听众,我也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能够被学生们需要,被学生喜爱,这不就是作为教师的幸福吗?

最让我难忘的是李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呈现了她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教育随笔,我真的被震撼到了,不仅仅是震撼,更是敬佩。她是一个真正懂得给自己充电的好老师。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在这里我看到了。看着她书架上呈现的都是一些专业书籍、和孩子们共度的书、还有各种经典名著,我真的自愧不如。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还没有做到放平心态,经常给自己充电,不能做到遇到困难,平心静气的面对。这样的心态怎么能让我拥有幸福的未来呢?

听完李老师的讲座,我感觉作为老师,应该有积极的心态,更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要向李老师一样,用正能量去感染我的学生,用温暖去感染自己的生活!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2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