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在线学习网为您整理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诗歌大全,这里收录了多首诗歌,有现代诗、有韵律诗等等,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情感,是最为恰当的,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没有将这些香港回归的诗歌进行分类,大家就耐心的看完每一首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 篇一

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

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

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色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李鹏、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

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

23时48分,查尔斯王子走向英方一侧的讲台致词。他说,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

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

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盼待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

0时3分,江泽**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江泽**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

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

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4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

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启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

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

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

香港为什么被占领 篇二

香港被英国占领发生于1841年1月26日。

18世纪初,由于中英贸易逆差,为了平衡这样的不对等,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1840年,虎门销烟事件让英国有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至1997年7月1日方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朝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又强迫清政府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取得共识 篇三

谈判最后,还有一个大一点的问题,就是在实行“高度自治”的同时,中央要保留必要的权力,当时首先就提出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理,不包含在“高度自治”里。既然国防、外交由我们中央掌握,我们就有权驻军。对此,英方又是百般抗拒。

代表在会场上跟英方斗争的时候,当中出了一个纰漏。大概是1983年5月,香港一些传媒派了一些女孩子来当记者。这些女孩子很难缠,有的还是奉命来摸底的。有的领导没有参加香港问题的谈判,不太熟悉情况。人大开会的时候,有个记者就找上一位领导,他不太了解情况。记者问:香港老百姓怕驻军,你们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这位领导不经意地回答说:也可以不驻军吧!大概是这个意思的话。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中国的某某领导人讲香港不必驻军,是中国政府的意见。

正好那时候小平同志接见香港代表团。谈话之前,可以允许记者进来照相。那天会前已经把这件事报告给小平,小平同志很生气。记者在退场的时候,小平说:哎!你们回来!回来!等一等!我还有话讲,你们出去给我发一条消息,就说某某,某某讲这个是胡说八道。香港怎么能不驻军呢?驻军是主权的体现嘛。为什么中国不能在香港驻军?英国可以驻军,我们恢复了主权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天下有这个道理吗?驻军起码是主权的象征吧,连这点权力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恢复行使主权哪?必须要驻军!

对驻军这个问题,小平同志的态度是十分坚定的。1984年4月,他在审阅外交部《关于同英国外交大臣就香港问题会谈方案的请示》报告时,就在关于驻军问题的一条下亲批:“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

顺利回归 篇四

1984年1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第八轮谈判,中英双方各自更换团长,中方由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周南担任,英方则由伊文思爵士担任团长,并兼任驻华大使职务。

1984年4月,英国外相杰弗里·豪访华,并就香港主权问题作出让步,令会谈取得重大突破。4月20日,杰弗里·豪在香港发表声明,宣布1997年后英国不再拥有香港的主权和治权。7月底,杰弗里·豪再度访华;8月1日,杰弗里·豪在香港举行记者会,透露协议的十项主要条款。其后的会谈进一步就香港在1997年后的土地、民航、国籍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直到9月26日,《中英联合声明》的草案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周南及伊文思代表签署,香港前途谈判结束。至草案签署为止,双方共进行了22次的谈判。(来源

经历多轮谈判,中英两国最终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并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 篇五

香港,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百年后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在这百年中,香港的人民无时无刻不想念,远在祖国疆土的亲人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隔海相望,97年的7月1日香港终于向祖国母亲,投向那个期待百年的拥抱。

周捧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态。先是发奋读书,后是为共产党及中华民族鞠躬而尽瘁,死而后已终不悔,为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工作上创造了不少汗马功劳,那一个心态为敬爱的周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和不朽的功勋。而且周学生时代,在大立柜旁边贴着一张纸叫做“镜子”,每天早上、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一生把这此话作为自己的“镜子”,这一面“镜子就是他一生待人接物的心态。

邓小平爷爷真正地做到“为中华之富强而奋斗”,明做着却不说出口2017年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征文高三作文。默默奉献的心态,把“”的残风一一扫去

把中国的大地魔术般变成富强。面对香港回归问题,面对英国不肯放弃香港的态度,邓爷爷坚持着“中国军队不放弃武力解决香港问题”的心态,赢得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与《个人财产保护法》出台体现邓爷爷从实际出发,保护香港人民合法权益与自治民主权,他怀着“和平统一”的心态成功地收回香港的主权。

今天,是香港迎来回归20年的大庆,在这个大日子中,全中国人民和全海外的同胞共庆这个期待好久的日子,在个举国欢渡的日子中,全国人民欢歌载舞共同迎来香港回归20年大庆,在这20年中香港经历了许多的困难,金融风暴,禽流感、SARS……每遇到一次危机,中央伸手帮助香港渡过难关,中联办都亲历其中。每一次的危机”母亲”时刻都没有忘记这个晚归的儿子,香港在这些危机中,一直有一种毅力在支撑这它,这种毅力就是全港人的精神力量。

20年了,有一个老爷爷是这样说的,”20年前我们庆祝回家了,20年后我们庆祝我们回家20年了”,相信这一句话也是全香港人先说的心里话吧,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欢渡,在个回归20年的日子吧。

驻军问题 篇六

第八轮会谈开始,继续讨论有关1997年以后的安排问题。这方面展开的各项争论,都是围绕国家主权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的。后边各轮谈判,英国的方针概括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步步为营。他们不断地冲击中国的底线,以保持在香港回归后,英国能继续最大限度地操控香港政局。英方说1997年6月30日要把政治、行政管理权直接交给特区政府,而不经过中央人民政府。说到底,就是不想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仍然想给人造成香港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印象,这当然是不能容许的。

准时回归 篇七

双方的最大分歧在于:英方提出英国国歌要奏到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而我方强烈要求要在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因此有可能重叠在一起。最后,在交接仪式上,我方巧妙安排,使对方提前14秒奏完国歌,而我们的国歌则准时在零时零分零秒奏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 篇八

也许是在不经意中,也许是在苦苦等待之后,1997年7月1日就这么一天一天地逼近了,中国人的心啊,也随之跳得一天比一天更快了!因为那一天,是中华民族洗却百年耻辱的一天,因为那一天,是香港,这个百年的游子重回母亲怀抱的一天!  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我兴奋,我激动,我恨不得用我那并不动听的嗓音唱尽世间所有动听的歌曲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但当我翻开那写满中华民族辛酸血泪的历史卷册时,我沉默了,我怎么能不沉默呢?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这几张薄薄的发黄的纸片,竟然就使得香港与祖国母亲苦苦对望了一百年,却不能相认。美丽的香江,流淌着的,分明是母子百年的相思之泪啊!

为什么?为什么英国强盗竟如此蛮横猖狂?为什么中国却如此软弱可欺?我不禁怒问!

历史用它沉重的声音告诉今天:

落后,就要挨打!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法则。不仅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的今天更是如此!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何必那么紧张兮兮,世间太平得很!事实真是如此吗?君不见那个众所周知的大国依然挥舞着大棒,对中国指手画脚,一会儿人权,一会儿自由,恨不得将中国人的尊严践踏在他们的脚下;某些别有用心者还对中国的钓鱼岛虎视眈眈,屡屡侵犯;还有那__、李登辉们,依旧上演着一幕幕分裂祖国的丑剧。只要是中国人,谁又能对此不以为然呢?只要是中国人,谁都会问一句:他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历史告诉我们,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经济上依旧落后于那些西方大国,!

但他们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政府已不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清政府了,我们将对任何形式的侵略给予坚决地抵抗与回击!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在历史赋予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更不能逃避退缩,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人生态度与追求。

97香港回归是一个历史契机,它预示着中华民族大团圆的一天不再遥远;97香港回归更使中国如虎添翼。我们坚信,终有一天,中国人将用自己的筷子撑起这个蓝色的星球!

历史告诉今天,落后就要挨打。那就让今天告诉未来,我们将不再无奈!

为什么1997年收回香港? 篇九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

以“主权”换“治权” 篇十

1982年9月24日,双方一开始就亮出了分歧。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必须遵守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针对英方的这种态度,邓小平明确地向撒切尔夫人指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到1997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的主权,这一点是肯定的,不能有别的选择。至于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在中国收回主权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制度,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总之,香港仍将是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撒切尔夫人则声明:“只有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今后的行政管理和管治作出明确的安排,能够为香港人民所接受,英国议会相信这些安排是合理的,我才可以考虑主权问题。”

中英两国领导人对于解决香港问题大相径庭的立场,注定了历时两年的谈判的艰难曲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香港回归二十年心得体会2017》,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62 2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