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我不仅对共产党筚路蓝缕的伟大征程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身理想信念。其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伟大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广泛凝聚“一切依靠人民”的磅礴伟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赞叹的人间奇迹。从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守正创新,无不证明中国共产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创业精神气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国戏学子、一名共青团员,我将继续向党组织靠拢,为成为一名党员而努力、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手机直播全程观看了此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习近平总书记的本次重要讲话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观看完本次直播后,我又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本次讲话的全文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学习,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很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特别是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因为我们上学学习历史课本时都知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劫难,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尝试了多种救国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锐利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艰险,建立了新中国,我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就中国这个观点是正确且必须的。

其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一直没有改变的。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在去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了过去近百年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旧面貌,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现在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生活的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我相信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会自我批判和改正,知错就改,我相信中国共产党会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祖国建设为发达国家,最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下去,用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更多的求职者找到满意的工作。勇挑重担、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爱党报国的奋斗足迹,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讲话精神心得感悟 篇三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在人民心里,根基扎得越深,执政基础越牢固。一棵树树根有多深,树冠就有多高,这是人心和执政党隐喻。如根深牢固,纵有狂风暴雨也无法摧毁,这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的重要心得。

我们党自建党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写在自己的党章上。在近几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了鱼水之情,不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极其艰苦的政治环境,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最困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冲破重重思想禁区,都是与人民心手相牵、同舟共济,踏过了一个个险滩、闯过了一个个难点、迈过了一道道坎坷,终于取得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篇谱写的第一章就是把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目标,一句话说到了人民的心坎上,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受到了广泛称赞。从“中国梦”的提出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到“六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再到“六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从人民最关注的切身利益入手,从人民反映烈的问题入手,从解决当今社会存在主要矛盾入手,从改进领导作风做起,制定改进领导作风“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了反“四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风清、气正,人心顺。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加大反腐斗争的强度和力度,打虎无禁区、拍蝇无死角,标本兼治、措施有力。一个个贪腐高官落马,一批批苍蝇落地,除一害而苗成,刑一恶而万民乐,人民看到了希望。一个个惠民政策出台,人民从物质文化生活中不断集聚了更多获得感,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家庭不能少,一个人不能少。说过的话要落实,做出的承诺要兑现。现在党又领导全国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落实到人,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立下军令状、落实责任制。不摘掉贫困帽子就摘掉官帽子,党中央的决心使全国人民看到了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祉,令人感叹不已。习总书记多次深入边远山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调查研究走村串户,与农民席地而坐,问冷暖、拉家常,家里有多少存粮、锅里做的什么饭、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孩子上学有什么问题、看病有什么困难、能不能看上电视、路好不好走,问的真情、答的实意,感动了在座的所有人,感动了全国人民。人民把习总书记当做自己的当家人,对总书记说:“你当家,我们放心”,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说明了总书记在人民心中的位置。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人民把自己当作当家的`人,是一种荣耀,更是人民的重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好十三亿人口的大家,责任重如泰山,不能有丝毫懈怠。习总书记心里时刻牵挂着人民的冷暖,不仅要让人民吃饱穿暖,还要让人民享受到优雅的文化生活,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受到优质教育,让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让人们都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让人民享受到和谐、稳定的宜居环境。

在制定“十三六”规划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目标的确定,到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为目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在与青海代表团讨论时,一位妇女代表对总书记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对你喜欢得不得了。”这是对总书记的评价。实践证明,只要春风化雨就能滋润万物,只要真情实意为人民办事情就能赢得人心,而人心就是力量。正如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发言时说的,人民是国家之基,人心是国家之根。根的力量,表面难以看见,却在深层次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坚信,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只要全国人民心手相牵,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风雨不可阻挡。因为人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孕育着未来,催生着希望。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民心不可背,民意不可违,民利不可损。人心向背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违背民意,有可能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损害人民利益,就是损害党的利益,自毁长城。我们要把民心作为我们党领导各项工作的风向标和导航仪,要把民意作为我们党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和检验标准,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多做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的事就能强身固本,处于不败之地。民心所向,改革发展的车轮必定可以平稳驶过现代化的征途,载着我们奔向梦寐以求的美好明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3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