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一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伟大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节点,总书记都不忘对脱贫攻坚作出布局、指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坚定信心,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二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路上多了一道“加试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习总书记的话就是一针“镇静剂”,我们在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

脱贫攻坚战就像一部连续剧,没有完美的结局,怎能停播、怎能杀青?每个人都是这部脱贫攻坚剧中的主角,镜头的转角记录每个前进的脚步,一人一户一村的脱贫就像一部“微型剧”,记录着这几年脱贫致富的艰难路程。透过脱贫攻坚战中的“V视觉”,了解脱贫路上的瞬间。

一人一“镜头”。脱贫攻坚的镜头摄入人物景物是定格瞬间的永恒,记录着这几年脱贫攻坚路上每张笑脸背后的努力和幸福,每个贫困人口都是脱贫攻坚剧中的主角,他们的笑脸是定格瞬间最美的镜头。曾经站在泥土房门口的愁容,现在站在易地搬迁新房的笑容;曾经躺在病床上为医药费一筹莫展的脸庞,如今治愈出院的幸福笑脸;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却依然收入微薄,现如今成为掌握技术的新时代农民的自信……曾经的愁眉苦脸到现在幸福笑脸,背后是几年的努力,无数人携手共进,每一个幸福笑脸的定格都是脱贫攻坚这部大剧中最美的镜头。

一户一“微视”。每一户贫困户就是整个脱贫攻坚网中最小的单元格,每一户脱离贫困行列背后都有一个专属的故事,一个个微视频里诉说着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家庭因一人的病痛而倾尽家底,有些家庭因孩子读书而不知所措,有些家庭因多人残疾而家徒四壁,有些老年无人赡养等等。每个家庭的贫困总是有它的缘由,而这几年国家一路的坚持探索,一户一策的制定,一对一精准到户的帮扶,国家政策的最大化扶持,如今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何不是一部部微妙绝伦、值得记录的微视频呢。每个从贫困中过来的家庭都经历了一场蜕变,从困苦的镜头到如今家庭新貌的镜头,一路的变化来自自身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精准扶持,每一户的脱贫出列都是一部奋斗史,都是值得记录的“微视”,永久记录着曾经的不易和现在的幸福。

一村一部“剧”。2015年就像脱贫攻坚新剧开拍的时间,拉开了新一轮脱贫攻坚剧的帷幕,每个人都是剧中的演员,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新剧”的开拍。走村入户、采集数据、甄别数据、录入系统等等,每个村庄都留下一串串脚印,一个自然屯就是一个拍摄的自然场景,组成一个行政村的脱贫攻坚剧的片头。那一年有路不通、水不到、电不通的村庄,有大量资源闲置、没有集体经济发展的村庄,还有思想落后、精神风貌萎靡不振的村庄,还有垃圾堆积成山的村庄等等。5年的奋斗,这部村级脱贫攻坚剧要杀青了,如今的村庄,道路宽了,饮用水清如甘泉,灯光照亮每个黑暗的角落,村级闲置的资源被重新启用,一村一品牌打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村庄美了,人富了,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乡村的振兴开启新的篇章。现在是脱贫攻坚的新剧“杀青”的关键时刻,我们村级脱贫攻坚剧坚持最真实的故事结尾,最完美的收官结局。

2020年,我们凝心聚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巩固脱贫攻坚战中的每个战果。我们坚持拍下每个完美的镜头,记录每个脱贫的故事,拍下最完美的脱贫攻坚剧,留下最美的结局。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三

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前兴宁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还有硬仗要打、有“硬骨头”要啃。要如期完成攻坚,还须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决胜全面小康不断蓄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目前,影响兴宁剩余4个未退出省定相对贫困村的“卡脖子问题”——供水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这意味着兴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已拔掉了“最后一颗钉子”,进入收尾整理阶段。脱贫攻坚让许多贫困村、贫困户站上了新的起点:贫困村已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网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前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脱贫攻坚战场的全面胜利,就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贫困户、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确保顺利摘帽、确保不出意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一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一程,其实也迫在眉睫。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全面脱贫是实现小康的基础,建成小康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所以,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乘势而上,继续巩固,有针对性地强化脱贫户、脱贫村的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内生动力,让脱贫村、脱贫户在完成“输血拔针”后也要具备“造血再生”的能力,在成功“摘帽”后仍然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前行,自力更生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奔向小康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之路,接续奋斗;攻坚而进,克难前行。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37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