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心得体会及感悟 最苦和最乐感受(最新7篇)

发布时间:

《最苦与最乐》为梁启超写作的一篇短文,出自《梁启超全集》,2016年入选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课。大家知道《最苦与最乐》的教案怎么设计吗?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最苦与最乐心得体会及感悟 最苦和最乐感受》,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最苦与最乐》读书心得 篇一

我们做学生的什么事最苦呢?是写作业吗?不是考试吗?不是上学上课吗?不是都不是。对于我来说学生最苦的事情莫苦于在学习中的责任未尽。

学生若上课认真听讲,理解了,领悟了,那么写作业不苦。学生若是每个部分的知识都会,考前认真复习了,所以考试也不苦。上课上学乃学生之本,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这也不算什么苦。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便有该做的事,那便是学习各门功课,但若学习中的任务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几千斤的重担压在你的肩头,各科老师问你要任务,那便感到苦不堪言,为什么呢?因为学习任务欠账太多,良心受到责备了呀,不过你若想躲也没处可躲呀。

比如在学校中,哪科老师找你背书,你说要么不找老师,要么又背不过,英语每次听写你又没过,还没找老师再次去默写,班级群里通报你的名字,这时你要躲也没法躲呀,这时候连个老师的面都不敢见。见了还得躲得远远的,纵然不见他的面,晚上你也都会想起自己的现状,这种责任并不对于没过关的人,对于学习好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如此。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完成,时时刻刻在学校里过的都是苦日子,尽管最终老师已经不管你了,但你也没有一天能好过,是一种羞愧的目光见老师,无地自容。这种苦却比不得普通的作业,考试,上课,上学,所以学生最苦的事情当然是学习中的责任未尽。

反过来看,什么事情最快乐呢?学习中的责任做完了,如释重负,便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候,当别人都还在埋头补英语,补背书,补别的什么科目拖欠的任务时,你什么都没有欠账,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或出去玩儿,放松放松,这时你当然开心啦。无账一身轻嘛,而且你发现没欠账的人都是走在前列的人,为啥?因为人家也许在你补欠账的时候,在做下午或中午作业,而等到你在做作业时,人家可能会做别的作业或读书或别的什么有意义的事。这也就是人家走在前列的原因。当你天天按时出色完成你所要完成的任务时,你便天天都可以像这样苦中得乐。与其说是乐,倒不如说是从付出苦涩的汗水中收获甜蜜的果实,因此苦乐是相伴的,先有苦才能有乐。

《最苦与最乐》读书心得 篇二

学艺之路中什么最苦呢?钢琴吗?不是。琵琶吗?不是。古筝吗?长笛吗?都不是。我说学艺之路最苦的事,莫苦于拉二胡。

学艺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接触到二胡这门乐器,也是一种缘分吧。当时妈妈说我可以向舅舅学习二胡,就第一眼,便不再移开。我对舅舅拉的二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我也沉入了一时的“苦海”。

二胡,看似简单,其实深藏奥秘。一不小心就跑调了,这让全体学员都伤透了脑筋。老师总是不辞辛苦地教导与纠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我努力练习,尽力做到最好。手不止一次受伤,我无数次想要放弃,这种感觉,就像沉入大海,渴望氧气的进入,我奋力向前游去,渴望到达成功的彼岸。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苦,它就像一杯茶,入口酸涩,苦冲击你的味蕾。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苦恰恰就在其中。我很难接受这个乐器的学习,因为它不仅需要我持久的坚持,更需要我坚定的意志。我每天放学回家总会抽出百忙之中的时间来练习。周末,要迎着朝阳去上课,就这样,另一种极端化感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乐也不乏于学艺之路。每当我熟练的拉出优美的曲子,迎接别人羡慕的目光,我就会从心底里油生自豪感与骄傲感;每当我在各个地方演出时,看着台下观众赞许的眼神,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妈妈总是这么对我说。这种乐,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持;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好问;是……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 篇三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 ,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甘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进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小题1:。用原文填空。(3分)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2分)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小题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1分)

小题4:。读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知足、安分、达观

小题1:⑴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⑵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小题1: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小题1: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看待”的答案必须含有以下3个要点: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小题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关键词语即可。

小题1: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本意,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不同。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总结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把握关键语句和词语,然后提炼总结。

小题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 篇四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2、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D

2、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

4、“略”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 篇五

最苦与最乐

【同步达纲练习】

一、为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契约 音: 义:

2.恩惠 音: 义:

3.悲天悯人 音: 义:

4.卸却 音: 义:

5.如释重负 音: 义: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经历了几天紧张拼搏的考生们如释重负,开始设计自己轻松的假期。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对错

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qì 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

2.huì 好处,给人财物

3.mǐn 同情

4.xiè 解除

5.shì 放开、放下

二、1.不得志。

2.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三、1.对 2.错 3.对 4.对

四、

(一)1.知足 安分 达观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5.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看待”的答案必须含有以下3个要点: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 篇六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希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拉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的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责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已立了一种契约,使走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郡良@u使时时刘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使走过的苦疙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n;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走真乐。人生须知逝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人问的一种趣味。却定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翱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走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长成,郡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任,就是小快乐。你若走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 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

2、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3、 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卸却责任指什么?(10字以内)

②解除责任指什么? (10字以内)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5、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6、 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参考答案: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 ①未尽责任,丢开不管廿推卸责任和逃避贡任亦可)

②尽了贡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5、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 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6、 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推荐最苦与最乐心得体会及感悟 篇七

在无比留恋的暑假过后,我们迎来了初中的生活。

但是,在开学前,新生要进行四天的军训活动。于是,军训就在炎炎的太阳下进行了。军训的感觉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

军训是酸的,军训的第一天,教官让我们在太阳下站军姿,要求手贴紧裤缝,头抬高,背挺直……教官边让我们站着边说:“那个动什么,不许动。那谁站直了……”头顶的太阳,像个大烤箱似的,把我烤得全身冒汗。酸痛从脚底一直蔓延到脖子上。可是面对教官的严厉,我们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哪怕呼吸都要轻轻的。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坚持了下来。

军训是甜的,军训里最甜的就数学唱军歌和拉歌比赛了。唱军歌让我最深刻地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让我体会到团队团结的力量。还有热闹的拉歌比赛,我们分为两营,前面的教官来说,然后两营轮流唱,整齐响亮的军歌声,让人感觉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力量。我们营还得了奖哦!

军训是苦的,最苦就苦在一训练就要连续在太阳底下晒n个小时,休息也才短短十分钟,在军训过程中什么都要做得十分的好,稍微有一点点不好,就要罚什么深蹲啊,俯卧撑啊,真是超苦的。

军训是辣的,最辣的数在军训完去操场上集合的时候了,特别是在星期三那天,我们跑了一圈半,去操场集合。然而教官严肃的说再跑一圈半!啊!军官你认真的啊!主教官说我们太吵,罚我们站军姿二十分钟。此时我的脚像浇上辣椒水似的火辣火辣的,我稍稍甩了一下下脚,可是被眼尖的教官发现了,教官过来打了下我的腿说:“这就坚持不下去了?站好站直不许动!”我只好忍着火辣辣的痛继续站好军姿。等啊等,教官终于喊三连了,此刻我的脚己将近残废了。

军训是咸的,我们在烈日下练军姿练跑步咸咸的汗水,渗透了我们的衣服,湿透了我们的头发。

在军训中我学会了坚持,锻炼了毅力。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最苦与最乐心得体会及感悟 最苦和最乐感受》,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3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