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用3篇)

发布时间: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一

尊敬的: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伦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爱而发端,由孝而产生。可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避而远之,以致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因此,我们应回归原点,用传统孝道文化的力量来净化心灵,建立严整的道德次序,达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一、打造孝文化宣传强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宣传和树立尊老敬老、孝德高尚的先进典型,鼓励人们学习先进,形成尊老敬老、崇尚孝德的良好风尚。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企业、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开展有关孝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尊孝德、践孝行,做到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老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做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模范。三是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体教育活动。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为主题,举办各类报告会,组织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敬老文化下乡村”、“孝亲敬老进万家”、“孝德思想教育进校园”、“帮孤助老送温暖”和为老年人让座、为老年人指路、帮老年人过马路等公益活动,让敬老爱老蔚然成风。通过对孝文化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

二、重视孝道体系建设,做强社会化保障工作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国未富而民先老”使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欠缺。为此,要高度重视孝道体系建设,全社会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政府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老龄事业,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优先就医并免交普通挂号费等优待全部落实;高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保健补助,百岁老人每人每年发放长寿补助;维护老年人的尊严和权益,努力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贡献才智的精神需求;关心老年人对业余休闲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

三、弘扬家庭孝道文化,建立和谐和美家庭

弘扬孝道文化,建立和谐家庭,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子女要尽赡养义务,除了在经济上接济和抚养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精神赡养包括子女与老人和睦相处、子女对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娱乐和学习条件等。

四、狠抓青少年孝道教育,弘扬和传承孝文化

重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要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开展孝文化教育,唤起广大青少年的“孝心”。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尤其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学校更应该重视对他们的孝道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良好习惯。

谢谢大家!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二

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美好家园。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爱国的心,否则世界永远不会太平。

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

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

全民参与爱国卫生,美化坏境人人受益。

开展环境清理,美化净化家园!

我赞美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爱家的人才能爱国。

搞好爱国卫生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人民小康乐翻天,举国共庆大中华。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爱家的人才能爱国。

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位卑未敢忘忧国。

盛世共贺,举国同庆。

时光荏苒,爱国依旧。

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志存九天,心系华夏;扬帆起航,为国争光。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笑看江山今朝醉,繁荣河山今日美。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三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思想材料。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八荣”精神,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二、“以服务人民为荣”——服务人民的精神,三、“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与学习精神,四、“以辛勤劳动为荣”——勤劳勇敢精神,五、“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与集体精神,六、“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精神,七、“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八、“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精神。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孕育的土壤,解放思想是时代精神的前提和要义,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包容贵和是时代精神的应有品质,责任奉献是时代精神的基本风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那么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呢?

(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故乡,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以身作则、从小做起。心怀祖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同时要敢于与以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和平的邪恶势力做斗争,保家卫国。

(二)增强诚信为人、乐于助人观念。人无信,则无颜立于天地之间。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拥有着悠悠历史的熏陶。然而当今社会诚信缺失、世风日下。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理应做到诚信为人,以诚为本,待人忠诚。提高社会风气,感化身边的人。以诚相待、以诚办事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要乐于助人,以助人为己任。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创出令人民、社会有益的事业来,才是实现祖国的科学发展。

(三)树立责任意识,培育公民观念。大学生应从其另一身份“公民”思考并做起,领会“诸公民之国家”和“国家之一公民”的精神实质,积极去行使作为一国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充分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及监督中来;同时应勇于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自己置身于大集体中,同荣辱、共命运,关注他人的利益,倾听社会的呼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推卸、不敷衍。

(四)树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古人语:“君子当自强不息”。身为当代大学生,应与时俱进,无论家境如何,都应勤劳勇敢,靠着自己的双手创出一片天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迎难而上、自强不息。通过一次次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历,锻炼自己的筋骨,强健自己的羽翼,以待展翅高飞。同时还应尽自己所能,帮战身边有困难的朋友,鼓励他们拼搏不息,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树立竞争、效率和创新意识。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应当抛弃“中庸、平均、保守”的消极思想,“该出手时就出手”,敢为人先,“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仁不让;工作学习讲求效率,寻求方法,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掌握在竞争中生存并寻求至高点的能力;创新 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生应当有打破陈规旧俗的勇气和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六)树立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下,长期以来国民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狭隘、封闭的传统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是时代所求。大学生应当摒弃门户之见,以包容开拓的心胸、积极进取的姿态来汲取全世界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和壮大自己。

历史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因此,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中国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国魂,其中民族精神是根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二者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三)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故乡,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二)树立责任意识,培育公民观念。大学生应从其另一身份“公民”思考并做起,领会“诸公民之国家”和“国家之一公民”的精神实质,积极去行使作为一国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充分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及监督中来;同时应勇于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自己置身于大集体中,同荣辱、共命运,关注他人的利益,倾听社会的呼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推卸、不敷衍。

(三)树立竞争、效率和创新意识。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应当抛弃“中庸、平均、保守”的消极思想,“该出手时就出手”,敢为人先,“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仁不让;工作学习讲求效率,寻求方法,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掌握在竞争中生存并寻求至高点的能力;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生应当有打破陈规旧俗的勇气和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四)树立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下,长期以来国民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狭隘、封闭的传统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是时代所求。大学生应当摒弃门户之见,以包容开拓的心胸、积极进取的姿态来汲取全世界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和壮大自己。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3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