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心得体会精选8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劳动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劳动散文 篇一

爸爸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太原参加工作。一年后,他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是胸膜炎,内有积液。爸爸休两个月病假,回家静养。

爸爸回了老家,正是五六月间,农忙时候。奶奶一见爸爸就问:怎么了,不好好上班,回家来干啥?

爸爸说他生病了回来静养。奶奶一听就着急了:孩儿呀,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谁有空伺候你静养?你既然回来了,赶紧下地帮着收割、干活!

爷爷奶奶孩子多,生活很不容易,也素来不娇惯孩子。于是,爸爸从回家的第一天开始,每天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下地劳动。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去地,晚上天黑了才收工回家。农忙时节,老天爷就管着人。靠天吃饭,就得不误农时,收割、播种,都有节气管着,一天都不能耽搁。

爸爸结结实实在老家干了两个月农活。下地回来就是吃奶奶做的捞面、烙饼、小米饭、窝头、糊糊、和子饭。人晒得黑黝黝的回到太原,到医院复查。咦,病好了,积水都吸收了,可以正常上班了!

没吃一粒药,没休息一天,也没有补什么营养品,辛苦的劳动竟把病治好了。爸爸高兴地走出医院,那一点抱怨母亲的心变成了感激。

劳动散文 篇二

近日,于公交站点等车、再次看到了那个衣衫褴褛的乞讨老人时,让我不禁想起那天发生的小故事。

昔日,亦这站点,遇这位穿戴不齐的乞讨老人,步履缓慢、但并不蹒跚。手里端着一个破旧的快餐杯子,在向候车的路人一一乞讨一点可怜的小费。

这个站点,位于城中干道,几路车都轮流从这里经过,等车的人自然不少,还有经常看到在这里做宣传楼盘传单的青年。

当老人把他那端着餐杯的、黝黑、干瘪的手伸向人们乞讨的一刹那,他们大多都躲闪开了。

老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走到了我面前,我没有躲开,看到这个孤单无助的长者,一颗慈善、恻隐之心涌上心头。.。

当我再次用手去拉上肩包拉链的一瞬间,一位宣传楼盘传单的80后小伙走到了我跟前,似笑非笑的对我说,你为什么给他呢,你看他,肢体硬朗、身体健康,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劳动去做清洁工、环卫工等工作,来养活自己。.。

一时,无语,怔怔的立在那里,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他健健康康的,眼明耳清,又不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老了,但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他儿女呢,他家庭呢,他为什么出来乞讨呢,他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宁可放下自尊,靠乞讨来的那点可怜的、一点的钱财去生活,这样的人不是在遭人唾弃吗,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不劳而获的果实甜吗。

看着车来人往,我站在那里一边等车,一边在反省自己、拷问自己,内心无比惭愧,我像是在这次等车中,被人有意安排体验的一场特殊的考试。

宣传房产楼盘的两年轻小伙,还在向路上的行人散发着传单,虽然还很年轻,但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们的见解和道理。也许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是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正因为他们体验了挣钱的不易、收获的不易。

正因为他们有了这种生活的体验,所以,他们更知道生活的不易,因为体验过生活的不易,所以懂得生活的艰辛,能悟出那样的道理。

年龄大于他们、生活经验大于他们,却让他们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那日,我在等的,不仅仅是车;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情;我聆听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甚是,受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教育,有时候,心软和善良是一种优点;但有时候,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对某些特殊的人群,却也是一种缺点和伤害。

我们有些人只知道蜂蜜很甘甜,但并不知道蜜蜂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通过怎样的努力、是怎样酿造出来的甜蜜。

酿造的过程是辛苦的,收获的成果却是甜蜜的。那些健康健全、不劳而获、靠寄生生活的人群,是可悲的、可怜的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着是美丽的。

劳动散文 篇三

五月,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扶摇而上的风筝拥入碧空的怀抱,地上的人们舒展着筋骨攒足了劲。不知不觉中,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在春意盎然的五月。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五月,真情五月。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劳动散文 篇四

即使有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如果没有土地,也不会有真正的人类;即使稻谷黄了,豆子熟了,如果没有劳动,也不会生出可口的美食。古语“地诚任,不患无财。”极为简短的七个字,却道出了土地的重要性!土地既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又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人类通过劳动,充分开发并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就会创造出无穷的财富。

不久前,去乡下办事,听到一位民间老人说:人类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忽视了土地对人类生存的伟大作用。今天,当我看到威廉。配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名言时,我更为老人的智慧所信服,为他的言语而震动。

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就告诉人类,要获得食物,必须用劳动去耕种土地!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拒绝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当我们有了便利的交通,舒适的房屋,除了学习和科研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对土地的利用和改造,对食物链的开发,利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在土地上寻求生活物质,改善生活条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良田荒芜无人种,娇儿饥饿怨爹娘。有人悲怨地说到:如果我们不珍爱自己的土地,不热爱劳动,迟早都会遭受破坏自然环境的惩罚。因为,城市再好,都不可能为每个人留下小块自留地,让人们出门就可以采摘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城市再好,空气都没有农村新鲜。是啊,在城市,我看到了勤劳者没有土地的悲哀:他们去超市收集烂菜叶喂养鸡鸭,在没有围栏的楼顶种植蔬菜——还有无数的人加入到人力三轮车行列——也有胆大的,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美德在劳动中产生,忧愁在劳动中消逝。人活着,追求幸福生活,就必须劳动,不管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因为只有参加劳动,我们才可以获得物质财富,从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他们最好的劳动对象就是土地。如果食物链的开发有所突破,民众的劳动价值有所提高,我们的生活物质就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危害。

金钱是有限的财富;而土地和劳动结合,就是最朴实的老农也可以创造出无穷的财富!热爱劳动,珍爱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追求用劳动在土地上创造物质财富,永远是劳动人民的生存之道!

劳动散文 篇五

母亲退下休来没有也不可能在家享清福,这不仅是因为母亲是闲不住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兄弟三人都还没有成家,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三十年的劳改还没到期。

母亲在单位做过几年的炊事员,因此,记得母亲退休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单位食堂做饭。其实我知道母亲是不太愿意干这活的,因为从小就没有母亲的母亲很早就为家里做饭担水干家务,里里外外挑重担。结婚后没几年就又工作又为我们爷儿四个做饭,特别是我们长到十四五的时候,个个大肚子汉,不是一天蒸两锅大发面,就是早晨擀面饼,晚上擀面条。这份工作大概做了一年多,记得最大的收获是母亲在单位食堂结识了一位很好的同事,几年后还有走动,阿姨还给我介绍过对象呢。

后来母亲在家里干起了老本行,手工插花刺绣。这可是母亲从小练就的功夫,因此没用几天就熟练了,并且把珍藏了多年的花彩线从箱底里拿出来,有一大盒呢。母亲主绣京剧演员穿的戏衣,拿来一件印有底图的龙袍,用四边木框把它正紧,从龙头开始一针一针地绣至龙尾,配色线根据个人经验和水平,最后勾上金线,龙的眼睛是关键。母亲给龙点的睛每次都能得到收货单位的好评,这活不轻快,但母亲却能从中得到快乐,我没有问过母亲这是为什么,但我想这活跟艺术多少有点关系是个重要因素。

记得后来母亲还收了徒弟,就是母亲的侄女我的表妹。表妹在我家大概学了有多半年吧,每次看着表妹秀发低头刺绣的样子,想起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情景,不知是想跟她玩呢还是想捣她的乱,总之是又想捣她的乱又想跟她玩。

劳动心得体会 篇六

天津科技大学的第十五个教学周,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同学们迎来了第一次传统公益活动义务打扫公厕活动。十一月的风还有些刺骨,清晨的风更是如此,当一队又一队的学子踏着晨露走向为期一周劳动的地方,他们的脸上没有不满,没有懈怠,有的只是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的认真负责与对劳动的满腔热忱。带着这样的朝气,他们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义务劳动。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我的实践机会,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回顾一周来的工作还是有很多感悟的。听老师在班委群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说实在话,大家都还是有些畏难情绪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家里也基本上是接触不到这样的工作的。

这项传统活动在天津科技大学从1999年至今,已经持续开展了近二十年。期间获得了新闻联播,人民网等的报道,也获得了无数领导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如同恩格斯所说,数万科大学子在这项活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学会了理解他人的辛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是财管实验班同学们大学实践的第一课,相信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劳动散文 篇七

吃了中午饭,我跟小哥决定把剩余的十件磁砖搬到新房去。

新房在六楼,在小乡镇,这算得上是“上层建筑“的了。

古人云:“高处不胜寒。”“危楼高百尺,仰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想不到“身居高位”却有着诸多的不便。

我仰望巍然矗立于眼前的大楼,一种威压,似浓重的阴影罩住了我,相形见绌的我滋长出弱小和卑微。散放于地的十件磁砖,很突兀,夯实了我心情地沉重。

然而,现实是无情地。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我很清醒很冷静,我不会有愚公那么幸运,有夸娥氏二子来把太行、王屋二山背走,省却了不知是多少代人的艰辛。我只能像《国际歌》里所唱的“不能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

要靠我自己,我的内心多多少少渗出了些信心,这信心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

我思忖着扛磁砖到六楼的事儿,觉得这无异于是在考验我的体力、意志、毅力。“我们不怕苦,我们有吃苦的精神。”我想,说此话之人,也许如我,环境使然。

我决定与小哥进行接力传递,他从一楼搬运到三楼,我从三楼搬运到六楼,就像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这是指的形似而非神似。火炬传递的是和平自由、力与美,是全世界人民的事;我传递的是蜗居装修的材料,纯粹是个人行为,与蝼蚁们建造深宫巨厦相似。

再说那火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蓝天白云之下,高擎着,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朵飘灵的火焰上;而磁砖却很粗实笨重,呆呆愣愣地,毫无灵性可言,无论我是扛还是背,它都死沉死沉地压迫着我,迫使我曲身弯腰,彰显出我的谦恭与卑微,我出于自尊,在心底对自己说道:“劳动最光荣!”

小哥听从了我的建议。作为兄长,自我小时起,他就对自己这个小弟很关爱的。

他知道,自己的兄弟是人民教师,体形姿态不像电视电影里那些教师,豆芽般的身材,架上一幅眼镜让人倍感负担的沉重,手无缚鸡之力;自己的兄弟胖胖墩墩的,村人说是发福了,有福相。

我认为自己这形象不像教师,倒像是伙夫。时下有这么一句流行语:“脑壳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我这如同藤野严九郎的着装,寒颤颤的,在火车上会被疑为小偷,自然与大款绝缘。然而,藤野先生是敬业爱业的好老师,而我是热爱写作却不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我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小哥也知道,我平时很少劳动,不像他,六十几岁的人了,仍厮守着土地,劳动是他与土地的恋曲。

因此,这搬磁砖对我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而对小哥来说,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罢了。

因为我带有钥匙,得先上去开门,我便做先行官,打头阵。

我叫小哥抱起一件磁砖搁在我的肩头上,我要采用我认为是集科学性、合理性于一身的“扛”这种方式。我何以自信满满地采用这种方式,那得拜书之所赐。因为书上老是说有什么重大的事得扛着。目前而今眼目下,对我而言,磁砖就是“重大”的了,所以我得把它扛着。在我生长的小山村,乡亲们都是用肩挑背磨来承载生活之重的,我这样做,也是承继了劳动人民悠久而光荣的传统。还有,我们教导学生,做题必须得讲究方式方法,只要方式方法对了路,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的了。搬砖与解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我想到自己并非书呆子,而是机智灵活地把理论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我骄傲我自豪,就像我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我领到能买好几十个棒棒糖(五角一个)的稿费时那心情。另外,我觉得这扛着,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轩昂气度,人们不是爱说“形象很重要”么,像我这形象,有阳刚之美,能迷倒很多人呢。

我一鼓作气地把磁砖扛上了六楼。我很满意自己身上的脂肪燃烧所供给的能量,我觉得我能行。

当我把磁砖放下时,牛一般粗重的喘息声,像铁匠烧炭时扯的风箱,我便知道,这是我体内“最高领袖”向我发出的我已超负荷运行的警报。它怕我不理会这“警报”,就用胸口憋闷得慌,喘息不通畅,须大张着嘴出气,密集的汗水漫过额头,像发山洪似的往下淌来警醒我。

我很是理解它的良苦用心,我当然想躺在沙发上,泡上一杯清茶,享受幸福。可不行啊,我的老天,我这是在为自己做事呢,我总不至于让我那六十几岁的小哥把这些磁砖搬了吧。虽说小哥很爱他这小弟,我可不能因为他爱我,我就去伤害他,果是这样,那我这良心真的是被狗叼走了。

我稍作歇息,就下楼去迎接小哥。我深知,我在上面歇息久了,小哥就会一直把磁砖往上搬,我当然轻松了,可那就苦了我的小哥了。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我做不出这没良心的事。

果不其然,小哥已搬到五楼来了,看来他的速度与力度都是挺足的。

小哥是抱着磁砖上楼的,我看他那姿势,熊一样笨拙,就告诉他不应该那么搬,而要像我这样放在肩头上扛。小哥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笑了笑。那意思好像是:兄弟,我懂!因为小哥是不善言辞的,作为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人,也就有着土地的性格。是以他没说,只是笑了笑。我当然不会像对学生一样来对待我的小哥,凡是我认为是对的,学生就得照做。小哥是我的兄长,我自是应敬重他。何况我们当老师都知道,这解题的方法也不只一种的啊,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小哥认为他那种方法好,那就由着他吧。

当我重新扛起磁砖时,我想起了那些用整个生命扛起炸药包去炸敌人碉堡的英雄,他们的壮举是撼天地,泣鬼神的。我现在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便觉得自己很幸福。同时,我又想到,一个人,往往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

我又一次成功地把磁砖扛到了六楼。我得感谢小哥,是他为我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在成功时,不要忘了那些曾给予了你帮助的人,你得有颗感恩的心。

虽然这次是超短距离运行,却给我以重创。

我的腰严正地向我发出最后的通牒,不能再这样给它施加重大的压力,否则,它将受到深深地伤害,而这一切后果都将由我自己负责。

于是,我不得不对自己沉痛的宣布:我采用的“扛”这种方式方法彻底的破产了。我得另辟蹊径,寻找一条适合我的方法。当然,寻找这方法,不像制订国家政策,庄重肃穆不说,还必须从全国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那自然是费时费力费事的了。我这个很是简单,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得出的,于是,我很快想到了“背”,我没有时间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只得遵循有位伟人曾说的:“实践出真知。”

于是我在与小哥接轨时,我叫他把磁砖放在我背上,我要背着上楼。也许小哥看到我太狼狈,他便不忍心,就劝我放弃这种方法。当然,小哥不知道“放弃也是一种美”,我是知道的,只是那种说法用在我搬磁砖这粗重的活上,是不是太滑稽了呢?于是,我没听小哥的,我不知我这是执着还是固执。

然而,采用“背”的方法,须伛偻着腰,一步一点头,一步一哈腰,就像一个奴仆在主子面前一样,这形象甚是惨淡,像作牛作马般的卑贱。可现在的这情形,只能把磁砖搬上去,我就是作揖磕头也不顾了。什么“自尊”,什么“形象”,这些虚荣的东西统统跟我见鬼去吧!我现在如同俗话说的:“到哪座山,唱哪首歌。”

人在旅途,我发现我错了,后悔不该不听小哥的话。正是“不听长者言,吃亏在眼前”。

我倾斜着身子,让背尽量平坦而不至于像山崖般陡峭,为的是磁砖能较为心安理得地端坐于我的背上,在与我的背接触的制高点,形成一个重力场,牢牢地掌控着我。

可是,我弓着的身子遭遇到凸出的腹部强势反弹,我觉得我胸前好像顶着一个皮球,顶得我憋闷心慌,顶得我的气无路可逃。我想把磁砖放下来,歇歇气,可又怕把磁砖摔碎,又怕无法放到背上去,真的有点前怕狼后怕虎的了。

我只得咬紧牙关,出动自身所有的潜能来应付眼前的危机,如同现在世界面临的经济危机一样。最后实在不行了,便站在原地梳理梳理气息。现在想来,我站在那里,背上是作威作福的磁砖,身子几乎弯成九十度,满头淌着汗,活像一个被侮辱与被压迫者。

当我来到目的地,在放下磁砖时 www.shancaoxiang.com ,很想把自己也平放在地上,成为一个“大”字,张大着嘴出气,像那涸辙之鲋。我只是一屁股坐在磁砖上,好像翻身得到了解放,要把过去的苦痛全吐出来似的。我的心在隐隐的作痛,好像养尊处优的它此时却是累得最厉害的,这连我自己都颇费解的。那汗水,纷纷从体内钻出来,好像一个潜水过久的人,如若再不浮出水面,就会被憋闷致死。我没想到我有如此众多的汗水,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我觉得,男人才真正是水做的,不然哪来这么多的汗呢?

我先还用手地额头刮,面前便下起了雨。后来,我把我的斯文像甩汗水一样甩在了地上,这是在干力气活,那斯文是用不着的。我便撩起衬衣,很大气地擦汗,结果那衬衣也能拧出水来了。

我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不得不照着我认为最笨拙,而小哥却认为是最佳的方法去做了。我把磁砖抱在胸前,胸前很是突兀,远胜过十月怀胎的孕妇。不过,难看是难看,却很管用。在现实生活中,实用应是第一位的。不然,即使在好看,一点儿不管用,像那绣花枕头,像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橘,会遭到人们的鄙弃的。

这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休息方便。你只要把一只脚在前面弓着,为磁砖搭建起休息的平台,你大可放心地把磁砖放在上面,你便从不堪重负中解脱出来,等气喘得稍稍匀了些,便又抱起磁砖“更上一层楼”了。

曾如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现在是“三而竭”的了,我很害怕看到那磁砖了。因为我一看到它,我就知道,我又将在苦海中浮沉挣扎。于是,我对小哥说:“莫搬那么快,多歇会儿,不要累倒了,我都已经来不起了。”说着,我便坐在磁砖上休息,直喘粗气。

小哥倒很理解我,他说:“你没做活路的,当然来不起了!”说完他就下楼去了。

我坐了一会儿,站起来时,却发现那包磁砖纸板湿湿的。当时我还有点纳闷,这纸板怎么会湿呢?是那来的水呢?但我马上想到自己的汗水,我看了看裤子,发现裤子已湿了,这时,我才了悟道:原来自己的“水份”竟然会这么多。

终于把磁砖搬完了。我一松劲,整个人就瘫软在椅子上,整个人好像把骨头抽掉了一样,脑子里昏昏噩噩,没有了思想,心里有着被掏空了的轻松。

后来,我跟小哥下楼时,我调侃自己道:“要是天天都这么锻炼,那身体肯定好!”

晚上,我躺在床上,浑身隐隐的发痛,此中滋味,连我自己都解不开的。

我想到那些从事体力劳动之人,他们每天所干的活比我干的还要繁重得多,他们的人生就是在这艰难困苦中度过的,我们是敬重他们,还是同情他们,抑或是鄙视他们?

我想到了《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劳动散文 篇八

国庆节放假了,我陪妈妈回河北的老家,探望妈妈的“妈妈、爸爸”,呵呵,就是我的姥姥、姥爷。汽车刚刚驶离城市,望见窗外一片片整齐的庄稼地,心里倍感亲切,好想一下子飞到姥姥姥爷的面前。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姥姥的门前,轻轻推开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玉米。没有按照之前设想的和姥姥拥抱的场面,我一下就窜到了“玉米山”上。可能是我的动静太大,姥姥被惊得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玉米山”顶上的我,笑得合不拢嘴,嘴里喊着:“小宇,快下来,玉米上有虫子!”“虫子?”我的屁股好像被火烧了一把,立刻从“玉米山”上滑到地上,嬉笑、幸福地扑到姥姥的怀里。

金秋十月是庄稼收获的季节,我第一次看到收获的场面,心里十分激动,顾不上休息,就加入到剥玉米的劳动竞赛中,舅舅家的弟弟和妹妹虽然年龄比我小,却是剥玉米的“老手”了,十分钟的比赛,他们前面的“玉米山”被挖了个“山洞”,身子左面的玉米皮儿很快高过他们的头,右面的玉米穗像一条金色的长龙。三个人的比赛,我荣幸地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的真是惭愧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听到电三轮“嘟嘟嘟”发动的声音,我一骨碌爬起来,喊上二姨家的姐姐追上姥爷要一起下地收玉米。姥爷怕我受不了苦,说什么也不让我去,经过大家的“软磨硬泡”,又向姥爷做了各种保证,才得以乘坐姥爷的电三轮,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奔向自家的玉米地。路上的风景可真美呀,一排排成熟的玉米,一朵朵洁白的棉花,一行行整齐的花生,让我目不暇接。终于到了自家的玉米地,我们每人分两行,左边掰一个玉米穗,右边再掰一个,然后放在自己的背篓里,背篓满了,再倒入三轮车里。才一会儿,我的胳膊就被玉米的叶子划了好几道口子,肩上还磨出了小水泡,看着大人们在前面飞快地掰玉米,我没有把痛喊出来……

这次国庆节放假参加劳动,我既收获了成熟的庄稼,更收获了内心的感悟,让我真正懂得了一定要珍惜粮食,农民姥爷干活多累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劳动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62 4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