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下乡感悟(家长)(5篇)

发布时间:

进城下乡感悟(家长 篇一

“进城下乡”感悟

今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三班的“进城下乡”活动。虽然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有余的时间了,但孩子们在劳动时汗流浃背的身影、劳动后开心快乐的画面仍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这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们在沟通感情的同时收获了知识,在体验劳动的同时收获了快乐,在一起合作的同时收获了信任„„。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这其中也总会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回想在这次活动中,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快乐、一起交流的一刹那,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童真童趣也瞬间迸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活动中,通过与孩子们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使我懂得了他们真正缺失的不是漂亮衣服,而是父母的理解、支持、关心和关爱;真正需要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父母的鼓励、信任、温暖和在乎。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能够讲真心话的知己。在这次活动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中的一员,真正融入他们,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开心,一起完成任务,他们自然就把我当作朋友,自然就愿意向我吐露他们的真实想法。于是,我就能够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导教育他们。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父母只有在平时多花点儿时间与孩子们真诚沟通,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彼此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这次“进城下乡”活动,还让我和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美丽风光、享受劳动成果带来喜悦、收获人生最真挚亲情和最难得教育的同时,目睹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艰苦,感知了食品安全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之,这次活动对我和孩子们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相信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下乡感悟 篇二

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周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周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周家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城下乡活动感悟 篇三

进城下乡成长感悟

这一厢无限的温柔

昌乐二中11级31班赵璐璐

时间让我不断成长风月无声的流逝

望尽人生的漫漫长路

经历

沉淀

却只剩下成长后留下的这一厢无限温柔

生命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河流,时时流逝,不着痕迹。未曾想到,自己也会

有一段黑暗的日子,在高三面前的些许畏惧。确有风吹起这段黑暗,伴着耳边

缕缕青丝慢慢荡漾开去。

这种经历,不再只是感悟,而是让心灵在这一段日子有了别样的悸动,无

限惬意。

人生终究是一场不断经历不断享受的过程。青岛之旅,让我们在陌生的环

境里学者走进社会;让我们在一个无助的环境里学会怎么去求助别人、去达成我们的目标;让我们第一次在没有家长的带领下走进这座城市,体验大学生活、领略大海情怀。所有曾经遇到的困难,只要我们手牵手一起走过,只要我们一

起去客服,总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目标一

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面对即将来临的高三,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现实又遥远的目标。走

进海洋大学的那一刻起,让我喜欢上了生命里有一种完美的期待感。在灿烂的阳

光下,享受着缓缓吹动的风静静悠闲的栖居着,仿佛让自己看到生命有一种升

华的完美感。

大学,让我许下了一份期待,容纳了我这可安静的心。

目标二

大海

我坚信大自然能为所有人带来慰藉,是生命更加完美领悟为人处事的真谛。

沙滩上的自己第一感觉到无压力、无拘束,放下了自己早已压抑好久的阴

霾,一颗心找到了自然的幸福感。

望着你们早已湿透的衣服和纯净的笑脸,我在想,我们是否早已找到本次

活动的真正意义?

近观本次活动,充满温馨的感动,点滴甘甜渗入心头;

遥望人生壮阔,洋溢既往不咎的豪迈,收获信心面对未来。

我早已感动,被这无限的温柔。

家长进城务工证明 篇四

家 长 进 城 务 工

证明

青神县实验初级中学:

兹证明,你校的(称呼)同志(家长姓名),身份证号:,自年月起,在本单位务工至今。

暂住地址:青神县

特此证明

(用工单位盖章) 20年月日

下乡感悟 篇五

下乡感悟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暑假,一个充实的暑假,我跟着新离子服务队下乡了。这次下乡收获颇多,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也有很多难忘的事,让我回味。

第一次接触宣传这个工作。“宣传”这个词儿听得是多了,可是真正的去做这些工作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做手绘海报,第一次负责拍照,第一次负责发微博,第一次布场。其实我的绘画和手工都挺不好的,当初听到我在宣传组的时候还有点没底,毕竟我从没接触过宣传组所要做的工作。很幸运,师兄师姐们都很照顾我,也没嫌弃我什么都不会。在这个组里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让我深深体会到——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也许很多东西你从未经历,但总有第一次,经验是可以积累的,学习是可以不断的。

第一次兴奋地收拾行李准备下乡。15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开完怀集凤岗的车,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也许你会觉得途中没什么好回忆的,那你就错了,我们途中可是又小插曲呢——司机走错路。司机本来想抄近路的,可谁知来到桥头,被两个大石头堵住了去路,没办法只得重新找路,狭窄的小径没法倒车,司机就开倒车直到可以转弯。平时都是看着窗外的风景向后流去,这次是看到他们一个个向前走去。那可是不一样的体会呀。走错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去凤岗的心,它正给了我们枯燥的车程增添了几分色彩。

第一次让我自愧不如。踏上凤岗这片土地,看到了一张张青涩的脸庞,让我感受到好像回到了中学时代。在这里,我认识了雷懿淇,还有好多的小朋友,他们羞涩,天真。可就是在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下却都有着一颗懂事的心。中学时代的我心里只有读书,玩耍,不会想着为家里做点什么,这里的孩子都不是这样的。记得有一天一个女孩哭着对我们说他明天不能来上课了,要帮家里收稻子。一个年仅13、14岁的小孩就要帮家里做农活,他们真的很懂事,知道为父母分担,而我们何曾想过为父母做些什么,这让我自愧不如。

第一次感受上课的快乐。这次下乡我本没有课的,零时交给我一个任务——教唱《爱的翅膀》这首队歌。其实我也不太会唱的,刚开始还准备浑水摸鱼的,接到这个任务后打起12分精神,带着10分的热情开始学习这首歌。以前从没想过会这么快就会走上讲台,下乡的日子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也就只能抽时间来备课,就在上课前一分钟都还在查资料,想着呀怎么样教他们,第一次面对学生讲课,刚开始还很紧张,后来感觉到他们对唱歌的热情,我也就放开了。这一次授课给了我很多快乐,也让我感受到老师备课的不易。

第一次让我看到了小伙伴贤惠的一面。下乡的日子里,我跟进了后勤组半天,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在清晨6点,我们后勤组的小伙伴就迎着第一缕阳光出发了。小镇的宁静被鸟鸣打破,我们来到了市场,和乡亲们做着第一笔交易。小伙伴仔细挑选,与小贩讨价还价,十足的有着一股贤惠范儿。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他们满载而归,便开始准备一天的伙食了。后勤组的工作相当的枯燥,每天除了洗菜做饭还是洗菜做饭,如此循环,他们和小朋友接触的时间也很少,基本上都呆在厨房了,真是辛苦他们了。这也让我知道,人生不是尽如你所愿的,很多工作都是在无限的循环中进行的,是极其无聊的,但是不能因为枯燥就放弃,每一份工作都有其价值,你放弃了的,也许会是重要的环节。

第一次感觉到孤寡老人的无助。在18号上午我们去了敬老院,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去敬老院。早上,穿着整齐的白色的华师校服,飘扬的队旗在前面开路,我们在学校整队出发。大概半个小时,我们步行来到了凤岗敬老院,院长热情的致辞,语言不通也没能成为我们沟通的障碍,我们现场学了怀集话“阿公阿婆,好”,说得很蹩脚呢,但是爷爷奶奶的脸上还是扬起了笑容。我们还为老人带去了冬衣,带去了水果,吃罢,我们还为他们表演了节目。节目表演完,也意味着我们要离开了,在离开之际我们齐声说了“阿公阿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离开了,心中些许有些不舍,老人们在那里家人探望,只能孤独地在敬老院度过余生,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增添了几分喜悦,可我们走后呢,小院只会是恢复往日的无人问津。这些孤寡老人是社会的弱者,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我们的关心。

第一次感受到教育的地区差异。记得有一节趣味数学课,教的是代换问题,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他们全都不会,这堂课也就上失败了。还有就是给他们批改日记,词不成句,句不成章,毫无逻辑结构可言,要一字一字地看,慢慢猜他写的是什么,记了什么事,这是一个初中学生应有的水平吗。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农村教育的落后,一个初

一、初二的学生竟连城市的小学生水平都赶不上,这只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当然,在农村的小孩学习条件是比不上城市小孩的,他们不能一心就读书、学习,他们还有帮家里做事,在这个天真的年纪却要想着为家里分担。其次,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中只有年迈的老奶奶、老爷爷,这些没有文化的老人又怎能教育好小孩,为小孩解疑呢。因此,农村教育质量不好绝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事,我们有关部门对农村孩子的关心是否到位呢。教育是国家头等大事,一个国家的未来要靠孩子们成才,但教育孩子决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家长,有关部门也要多多配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结束了,相信大家都会怀念那段逝去日子,这次下乡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虽然条件艰苦,但同时也磨练了我的毅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进城下乡感悟(家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4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