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情绪管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谈情绪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一

情绪的问题,是育儿的过程中常遇到的,也是父母自己常常困惑的。虽然题目是孩子的情绪,其实几乎是适用于任何人的。正好很多父母对此认识模糊,所以索性一次谈个够。

对于情绪的基本规律,我以前写了一篇博文:轻松了解情绪的奥妙,可以供参考。但是具体如何情绪管理,还需要做系统的'阐述。

一、什么样的情绪是合适的?

什么是我们情绪调节的目标?是一直平和淡定?还是一直快乐?

我个人认为,在合适的情况下有合适的情绪是最好的,要有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禅宗)的精神。 入世是指投入其中,出世是指超脱其外。就是既能沉浸、享受情绪,又不为之所伤,超脱其外。比如看电影,可以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心忧伤着急,但是不要过度,看完电影半天缓不过劲来;此时如果太超脱了,就少了很多乐趣。又如我喜欢看CBA青岛双星的比赛,比赛中我会为主队的精彩表现激动呐喊,但是输了,只有些许遗憾,还是比较平静。如果无论比赛如何都很平静,就不要去现场看球了,看看NBA的电视转播最好。其实,这与我既努力又顺其自然的核心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要看是否过度,是否困扰了你。大人和孩子都是如此。我下文讨论的所有情绪,都是指过度和造成困扰的情绪,这些是需要管理应对的。

二、负面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找到情绪的原因

孩子的情绪有时不好捉摸,有的妈妈说莫名其妙,其实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所以,正如我一贯的思想,首先是理解孩子,理解他的情绪。

情绪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当孩子困了、饿了、累了到时候,一点儿小事就容易引起他发脾气的;而且孩子已经有了情绪之后,可能会变得不讲理,一点儿小事就会激发更强烈的情绪。而且在情绪的作用下,人会不那么理性,成人也是如此。参考轻松了解情绪的奥妙。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发脾气不要觉得莫名奇妙。此时要敬畏情绪的力量,不要用平常的原则来要求孩子,更不要火上浇油,使之升级。

有时发脾气是有深层次根源的。一笑心晴举了一个笑笑发脾气的例子:笑笑同学与爸爸妈妈玩组词接龙的亲子游戏,由于接错了词,理应接受“刮鼻子”的惩罚,可是笑笑忽然莫名其妙地耍赖哭闹,并以排山倒海之势痛痛快快地发了一通脾气。后来一笑心晴找到了根本原因。笑笑想赢,想第一,不想输。所以发脾气不是莫名其妙。此时,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如果这个不改变,无论多么高明的接纳、宣泄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是苍白的。

另外,孩子有一个要求,已经有了想实现的欲望,此时断然拒绝当然会使孩子难以接受;即使是平静地拒绝,有时也不如变通、妥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所以,此时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方式让孩子难以接受。所以,重点在于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是自己也能接受的,如果领导这样对你,你喜欢吗?所以,应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满足”和“拒绝”,而是你的方式是否是他能接受的。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有一个认识,“哭”,是孩子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手段,这有些道理,因为孩子可以体验到哭是有用的。所以,很多父母应对的方式是不理孩子,不让孩子觉得哭是有用的。但是,情绪发生的时候,孩子却并不总是那么理性的。这里要具体看,如果孩子边哭边偷偷看,那肯定是为了达到目的。但是孩子大哭、发飙,虽然也有达到要求的成分,但其中无奈、怨恨、愤怒的成分已经很多了。所以,对这些不理睬,就不太合理了。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斗智斗勇的对手,喜欢从故意捣乱、想达到要求的角度看孩子,其实孩子的表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他自然的流露,你可别想得太多了。

三、情绪的接纳、宣泄和转移注意力

1、情绪的接纳

前面说了,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的情绪不是捣乱,只是他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所以,对情绪的接纳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的哭泣,很多妈妈对孩子哭很反感,不让孩子哭。

为什么不让哭,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因为孩子哭会让自己心烦;有的是觉得孩子哭好像显得脆弱,想让他坚强;或者觉得男孩子总哭不像话,不应该哭;或者觉得自己没面子。一位妈妈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让他哭,结果孩子内心的紧张、焦虑、无奈、愤恨在积累,最后有了抽动的症状。

更有甚者,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有的父母使用更大的脾气喝止孩子。结果孩子吓得不敢发脾气了,但是内心的愤恨却没有消失,只是被压抑在那里。这种情绪积累得多了,早晚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那时后悔已经太晚了。

成人也是如此。对于情绪问题,首要的是接纳,不要因此而再添一层烦恼。比如抑郁症,抑郁本身是个问题,但是对抑郁的恐惧、烦躁也是个问题,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这个现实,然后做该做的事情:包括治疗和正常生活。我二十年前有一些心理问题,我首先做的就是接纳,把这些当做正常的现象,然后慢慢解决它们。

接纳的基础在于理解。知道孩子这样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和表现,孩子也无法自控,就不那么排斥、反感了,这是正确应对的第一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纳是对于现状的一种接纳,是接受现实,不为此再增加烦恼,并不是说学会享受过度的情绪,享受痛苦。

也不是接受孩子一直如此。孩子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马上改变,所以,对于现状接纳。而长远一些的目标是促成孩子的改变。比如孩子发飙,在当下总是要接纳,但是不希望他经常发飙,需要想办法去改变。成人心理问题也是如此,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当下的心理状态接纳,同时寻求长远的改变。

2、关于负面情绪的体验

不过,我个人认为,一笑心晴所建议的认识情绪、体验情绪、描述情绪是孩子自然就可以学会的,有意识去培养当然没坏处,还可能使学习的进度加快一些;当然不留意这方面的培养也可以,孩子自然也会学会。而且负面情绪曾经有过一些体验就可以了,不必每一次发生时都充分体验。有必要每次孩子大发脾气时都让他体验个够吗?

如果说以负面情绪为驱动,让孩子自己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个我是赞成的。比如小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不高兴,让孩子自己尝试去解决,这个是有益的。

孩子越大,体验情绪的必要性越少,如果有了过度或者困扰的情绪,只考虑宣泄、转移注意力或者去改变。因为他已经有过很多次体验了,继续体验意义不大。

这里有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每次都让孩子充分体验,没有必要,体验过一些就可以了。

(2)、内心的真实感受不等于合理、喜欢的感受。其实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就很清楚,我们任何过度、困扰的情绪都是内心的真实感受,但这没有任何神圣之处,我们自己并不喜欢这些。孩子有时能自己解决问题,有时体验了对解决问题却没有帮助,所以,正如一笑心晴所说,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我们的帮助和安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毕竟我们有情绪问题时,自己常常都不会解决,怎么指望孩子能够全部自己解决呢?

(3)、最忌讳有意制造痛苦让孩子体验。这和以前盛行的挫折教育一脉相承,人造痛苦弊大于利。

3、情绪的忍耐、宣泄和转移注意力

忍耐和克制虽然不是一种效果很好的管理情绪的方法,但还是一道方便使用的防线,无论是孩子和成人不是有了情绪就应该马上宣泄,所以适当的节制是需要的。忍耐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别人施加的压抑。孩子越大,就越需要自制,但也不要过于克制,不要让自己觉得不大舒服。孩子小的时候,也不必有意训练忍耐,孩子自然会知道一定程度的忍耐。等逐渐长大,对自制的要求就要高一些了。尤其是在可能伤害、影响别人的前提下,适度提倡忍耐。

宣泄对舒缓当时的情绪是管用的,如果情绪让自己不舒服,可以适时以适当方式宣泄。如果只是让情绪在内心郁结,对心理很不好。所以,想哭就哭吧,想发泄就发泄吧。参考:培养孩子的宽容,也鼓励宣泄

转移注意力是一种一直有效的方法,无论什么年龄。其原理是,当你注意的焦点不在那些让你困扰的事情上时,情绪因为没有持续的动力,自然会平息一些。参考:“转移注意力"是个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具体方法很多,看看动画,逗孩子一笑,运动。.。.。.。因为一般来说,孩子并不会缺乏对情绪的体验,所以没有必要担心转移注意力会使他缺乏对情绪的所谓“洞察”,难道性格乐观、快乐、乖巧的孩子情绪洞察力就很差了吗?。

其实无论宣泄和转移注意力都是一种暂时缓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目的是使你不受负面情绪的掌控,与压抑无关。

4、共情

共情是一种缓和孩子情绪的一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感到你很能理解他,所以愿意和你倾诉。因为遇到“知音”之后的倾诉,宣泄是最顺畅的。共情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其意义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如果孩子情绪不是因你而起,尽量按照共情的要求去做,对孩子情绪缓解很有好处。

四、情绪的应对

1、最好是考虑如何不让负面情绪发生

孩子发脾气不是必然发生的,很多情况下有内在原因,或者父母的方式孩子不易接受而造成的。所以,改变孩子或者改变自己是情绪管理中最重要的。参考:孩子脆弱敏感怎么办? 、如何应对孩子的要求 。成人的情绪管理也是如此,善于接纳、宣泄和忍耐虽然是需要的,但都不是上策,最好的是改变习惯性思维,使负面情绪不产生。参考:我的心理修行之路 ,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让自己心平气和——认知疗法 。

2、抓好开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在情绪发展的初期是容易控制的,一旦开始发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魔鬼”,都是不可理喻的。在上一部分我说过,有了情绪之后,一点儿小事就可能激发更激烈的情绪。所以,此时不是讲理的时候,适当的妥协和变通是必要的。

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一个事情:妈妈奖励给孩子一元钱,爸爸让孩子自己去拿钱,那里有一个一元的硬币和一个五角的硬币,于是孩子就都想拿走。孩子爸爸不让拿,可是孩子不听,最后孩子爸爸应从孩子的手里抢过了所有的钱。这样孩子就坐在地上不上学了。爸爸就一直用话语激孩子,说什么迟到了什么的话,结果孩子就倔强地说不上学啦,结果孩子爸爸大打出手,还用皮带抽打了孩子。

这就是一个情绪逐渐升级的例子。孩子想多拿走一个五角钱固然不大好,但是父亲把孩子所有的钱都抢走也是不对的。爸爸没有宽容孩子,做了不理性的事情,导致孩子不高兴。已经有了情绪,父亲不去缓和情绪,反而火上加油,自然让孩子更加生气,变得倔强不讲理;最后演化为打孩子,两败俱伤了。

我在如何应对孩子的要求第四部分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开始没有处理好使孩子有了情绪,有了情绪也不及时去平息,使之逐渐升级,母女都变得很不理性了。

3、负面情绪很强烈

此时,孩子已经不理性了。所以,要敬畏情绪的力量,此时更不能用平常的要求来对待他,就不要去讲道理了,更不能用更大的脾气去喝止。适当的宣泄是可以的,但是此时往往不能平和情绪,所以不如采用移注意力的方式,使之情绪较快地缓和。转移注意力针对的是情绪,而不是孩子的要求,只是等他平和下来再去讨论他的要求。

总结一下,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在负面情绪产生后,当然要接受这个现实(接纳),如果可能伤害、影响别人则适度提倡忍耐,如果不舒服可以通过宣泄,转移注意力直接去缓解情绪。

如何控制负面情绪 篇二

保持清醒,人生之中遇到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遇到不开心的事也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什么事是会十全十美的。

学会思考,人生就像路,就像河流,有上坡下坎,有平缓急流,遇到爬坡,要思考如何才能好爬上去,怎么才会省力省时。

要相信未来,把所有的不好都交给明天,今天的种种,明天又还会是这样吗?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时时刻刻都变化着,想想过去,是否也有过伤心难过,是否也会雨过天晴。

学会忘却,人之所以会痛苦,全是因为人有记忆。之所以会觉得幸福,也是因为有记忆,遇到不好的,要学会忽略,不要一直在那个思想的城墙内兜圈子。这样只会把自己的悲伤一遍又一遍的放大。

客观的看待,有些事情的发生,那是无可避免的,我们无论怎么努力也是改变不了的,对于这些,淡然的看待就好了。

初中生如何学会控制情绪主题班会课 篇三

01

班会背景

1、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心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情绪起伏大、变化多也是青春期学生的普遍现象。

2、现在的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加上繁重学业、父母期待等各方面较为沉重的压力,他们内心对自由快乐的生活更为渴望。如何帮助青少年掌握调控情绪、感受快乐的心理方法应提上日程。

3、心理课与班会课结合适合高中德育教育实际。

02

班会目标

1、认识快乐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了解并掌握改变认知法、积极暗示法、比较法三种情绪管理方法的使用。

2、感悟当前拥有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快乐,珍惜当前的快乐生活;能够在日常生活和紧张的高中学习中应用课堂介绍的方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正能量状态生活。

03

课前准备

1、授课PPT。

2、学生阅读文字资料打印稿。

3、微信调查(也可采用班级课前问卷调查)。

04

班会流程

环节一:快乐初体验

1、导入:我们的快乐是有你相伴(播放一张集体照)

照片背景:一张集体照,照片上的学生个个笑容灿烂,也有笑得东倒西歪的——因为作为拍摄者的我连拍了好多张集体照,不管怎么引导,他们都笑得很婉约,高中学生放不开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灵机一动告诉他们,刚才拍的所有照片都没有存储下来,因为相机里没有放储存卡,他们惊讶地笑我傻,然后我得到了一张他们笑得真实开心的集体照片。

教师:这帮孩子对我的评价是——我们的快乐是有你相伴,看着这张照片能感受到他们很快乐,心情很不错。那什么是快乐呢?老师在朋友圈里进行了一个微调查,看看老师的朋友们对快乐是如何理解的?

2、探讨:你的快乐是什么

展示微信调查结果:你的快乐是什么?(播放图片和文字资料)

(1)快乐对我而言就是幸福感,而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具体来说,看见别人生病的时候,觉得身体健康才幸福;在我没钱的时候,觉得有钱才幸福;儿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时候,也觉得幸福。哪哪都是幸福。总之一句话,具象的事情让我觉得舒服就是幸福!——高中同学,医生

(2)快乐是搂着我的“小情人”晒太阳!(说明:小情人就是他的两个女儿)——大学同学,教师

……

教师:刚才大家看了那么多人的快乐,接下来,你们也来谈谈属于自己的快乐。

学生交流小结:跟爸爸妈妈每天饭后的散步,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教我学骑车,做出数学题的爽快感,成绩进步被老师表扬,放假时的好心情,出去旅游,朋友互相信任,帮助他人……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快乐都不同,因为快乐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各有各的快乐。

环节二:快乐的途径

教师:快乐是一种主观体验,我们怎样才能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属于自己的快→www.chayi5.com←乐,或者说尽量让快乐随时相伴呢?其实,心理学上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快乐。

1、改变认知法

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内容如下:我国著名画家俞仲林因擅长画牡丹而闻名遐迩,有一次,他刚刚画了一幅《牡丹图》,就被人买走了。此人买到了俞仲林的《牡丹图》,很高兴,将画挂在了大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来访问他,看见这幅画,大呼不好,说牡丹花没有画完,缺少了一边,牡丹花代表富贵,这岂不是意味着“富贵不全”吗?此人一听,大吃一惊,顿时也觉得牡丹残缺一边不好,因此沮丧不已。于是将画退给俞仲林,请求他重新画一幅。俞仲林哈哈一笑,说:“牡丹代表富贵,所以要缺一边,这是‘富贵无边,吉祥祝福之意’呀。”买主听了俞仲林的解释,心花怒放,又甜蜜蜜地捧着画回家了。

教师提问:故事中买主先前不高兴,后来甜蜜蜜,在这个过程中,画发生变化了吗?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学生:看待问题、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获得的主观情绪不同。

教师:对,就是认知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法,获得的情绪体验就不一样。这就是情绪ABC理论。

教师介绍情绪ABC理论:教师:我们应用一下这个方法来体验情绪的变化。

学生小组活动:改变认知法运用。PPT提供情境:当“我”遭遇了如下情况,请使用改变认知法帮助“我”快乐起来。

(1)我的凉白开被人喝掉半杯。

(2)我实在太矮了。

(3)我考试考了最后一名。

学生讨论后给出看法:(附学生主流观点)

(1)嘿,真好,还给我留了半杯。

(2)浓缩的都是精华,我是精华所在。

(3)我上升的潜力巨大,进步空间数我最大。

教师小结:不错,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太多的状况,只要我们用积极的`认知方法就可以有更多的快乐心情陪伴。

2、积极暗示法

(1)图片展示:努力跑步——借“体育很差的我,要参加12分钟跑测试”的案例。

教师:你看,体育很差的我在进行12分钟跑测试,在同学们的鼓励中,我告诉自己,我能行,最后通过啦!

请问,我用了什么方法通过了测试?

我找了一张图片,巧妙地借上面“体育很差的我,要参加12分钟跑测试”的案例过渡到暗示法,承上启下。

(2)漫画展示——一个胆小孩子的养成。交流后得出观点:消极暗示法的消极影响。

(3)如何“积极暗示”?

教师:你有过考试焦虑吗?你暗示过自己吗?如何积极暗示自己?

学生思考回答小结:你肯定行!考出平时的水平就好!过程我很认真,结果当然不会差!重过程轻结果!……

教师追问:从心理学上讲,怎样的积极暗示最有效?学生再看“努力跑步”图归纳:积极暗示语的特征。

教师小结:积极暗示语的特征主要是正向、肯定、简短,也就是正能量的语言。

3、比较法

展示图片“鹌鹑蛋与鸡蛋的对视”——

鸡蛋:我有白皙肌肤,美不可言!

鹌鹑蛋:我有天然斑点花衣,省去不少着装费!

教师解析:不拿人家的长处跟自己的短处比,认可自己的优点与不完美。

教师展示一组心理漫画:跳楼女孩所看到的……

教师简要解说(网上有故事概要,针对高中生主体,适当改编):

一位漂亮女孩觉得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充满了各种磨难,活不下去了,于是她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身体慢慢往下坠时,她看到了10楼以恩爱著称的夫妇正在互殴;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8楼的阿妹发现床上躺着的亲人突发疾病奄奄一息;7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6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5楼受人尊敬的王老师为了减肥节食得了厌食症,瘦骨嶙峋;4楼的Rose又在和男友闹分手;3楼的孤寡阿伯每天盼望有人拜访他;2楼的莉莉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的照片。在这个女孩着地的那一刻,她恍然意识到:在我跳下之前,我以为我是世上最倒霉的人。看完他们之后,我深深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现在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我想他们看了我以后,也会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

环节三:感悟与应用

教师展示幻灯片:《若有所悟,豁然开朗》让我想到……我想我现在……

学生思考:请回忆你经历过的影响你情绪、让你感觉不快乐的一些事情,并思考以下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情?

(2)当时你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

(3)今天学习了“寻找快乐——情绪管理方法”后,若再次遇到相似的事情,你将会如何调整自己当时的不快乐情绪?

教师准备好卡纸发给学生,人手一张。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学生书写——学生交流。(找几个愿意分享的学生分享,若不愿意,决不强求)

教师与学生交流总结:

(1)快乐的人生中也会有不幸,真实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曲折,重要的是在不幸中看到希望,坚定信念,追寻快乐与幸福。

(2)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必等到完美的自我出现,要把握当下的快乐。

(3)快乐不是比别人多拥有什么,而是怎样看到自己拥有什么。

(4)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快乐的基石,自己的快乐能感染到别人,那是更有意义的快乐。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快乐的话题,在这堂课中老师足够快乐,那是因为有你们的真诚相伴,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学每一天都能“够”快乐!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篇四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情绪管理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