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优秀4篇)

发布时间: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差异网为您带来了4篇《幼小衔接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2022幼小衔接个人培训心得 篇一

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一、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几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

二、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三、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四、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2、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二、活动准备

1、大班教师从本学期初就应该注意与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5—10分钟),减少游戏时间;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一些常用字。

2、在环境创设及日常教学中要涉及小学方面的内容及知识(如儿歌、绘画、教唱有关的歌曲等)

3、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好,对幼儿进行入小学前的教育,特别在时间观念上要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

4、与小学进行联系,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参观准备。

三、活动步骤

1、大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座谈(就往年大班幼儿初入小学,未做好准备而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的方面)进行交流、总结,有利于大班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

2、教师为幼儿入小学参观做好铺垫,提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小学参观,能使参观活动更有明确的目的。

3、教师带领幼儿走入小学参观校容校貌及低年级小学生的上课情况。参观内容主要包括:

(1)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4、回园后组织幼儿继续讨论,帮助它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表达向往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案 篇三

一、活动目的:

1.小朋友观摩小学生上课、下课的活动情况,了解在小学读书的有关要求。

2.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推进幼小衔接无缝接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16日(第8周周一)上午8:30—10:30

三、参加人员:

中心幼儿园师生、家长义工,我校一年级班科任及部分教师代表、文员、当值保安等。

四、具体安排:

(一)上午8:40中心幼儿园5个班小朋友到达学校,我校接待人员8:35在门口接待。

接待安排:中心幼大1班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二)8:50—9:20 观看升旗仪式

观看观看升旗仪式的位置:因考虑尽量不要影响学生出队的位置,请负责接待的老师把小朋友先带进运动场的草地上,待各班队伍稳定后再安排位置。

(三)9:40—10:20 观摩一年各班学生上课(彩灵级长落实细节)

(1)带班观看教学活动(10-15分钟);(随堂听课)

一年(1)班:语文

中心幼大1班

一年(2)班:英语阶梯室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一年(4)至(6)班:综合科(音乐、体育)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2)各班课前精彩2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就读小学后的变化与收获(由班主任落实)

(3)课程环节中体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我校师生的互动。

(四)9:40—10:20带小朋友参观校舍与功能室

(五)10:20—10:40 各班孩子大合照、返程回园。

(六)教学研讨

(1)数学学科:xxx

(2)班级:一年(1)班

时间:(待定)

(3)参加人员:中心幼儿园教师、我校一、二年级数学老师、班主任

五、细节落实:

1.新闻报道:一年级

2.学校门口LED:xx(热烈欢迎xx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老师们、家长们莅临我校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3.拍摄:惠苹

4.升旗仪式落实:xx、体育科组老师

5.各功能室场的开放、清洁等:杨主任及室场负责人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篇四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重视和理解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宣传活动目的

今年的宣传月聚焦学前教育十年砥砺奋进之路,系统回顾宣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重大成果、辉煌成就,以及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的新实践、新经验,全面展现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新面貌。

二、宣传活动主题

我们与学前教育改革这十年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四、宣传月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

五、具体措施

1、动员阶段:宣传发动、细化分工。

开展宣传月启动仪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了解本次”宣传月的”活动重点、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要求全体教师引起高度重视。

公布“板王幼儿园宣传月活动方案”,把各项工作细化分工,落实到个人,确保每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2、实施阶段:有序开展、落实。

教师围绕“科学保教促幼儿健康成长”主题,书写自己的感悟。

教师和家长谈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进行六一节日活动,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园节日活动中来,家园合作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3、总结阶段:彰显成效、及时报送。

微信编辑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将学前教育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编辑成微信放至幼儿园公众号。各活动负责人整理资料,形成活动总结按时上报。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幼小衔接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62 5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