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要学习杨善洲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差异网为您带来了3篇《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杨善洲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一

6月20日参加XX化工党委“七·一”红色教育,来到杨善洲干部培训学校,一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杨善洲同志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他是不忘初心,奉献人民的优秀代表。

杨善洲同志1952年入党,入党六十年来,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领导干部,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户口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助人为乐上和大亮山义务绿色作文网植树造林上。1988年4月他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森林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

学习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受启发。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在公司不断发展中不惧挫折,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成为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杨善洲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二

杨善洲,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

6月19至21日,云能化工党委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到保山杨善洲干部学院学习杨老先进事迹。这次学习受益匪浅,善洲精神记忆犹新,我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楷模,学习他“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学习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学习他“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

学习他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

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在他为官一任的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学习他“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凡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走下工作岗位以后,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在大亮山林场工作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不求一分钱的回报。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善洲精神“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一名云能化工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杨善洲事迹心得体会 篇三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女儿,乡镇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面对着最为普通的老百姓,她们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不会有太大的报复,只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当秋收粮食丰收时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属于即得利益群体。近几年来,国家的惠农,利农政策相继出台,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等足以说明我们党的心中是有百姓的,可是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是千差万错,总有一种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就拿现在搞的节水项目膜下滴灌来说吧,几年的干旱,使我们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对于我们这个以山坡地为主的乡镇,更能体会水的重要性。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搞节水膜下滴灌,按道理说应该能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可是事实上却相反,而是我们的干部把它当成是一项硬性任务,天天蹲点,帮助老百姓去完成,农时不等人,种了这么多年地的老百姓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件事是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多年的来的事例,让我们的老百姓怕了,失去了信心了,所以只要是政府组织的事就心不甘,情不怨,那是怎么立上项的呢,是我们的村干部报上来,乡里觉的行,就上报了呀,以往的项目都是这样的呀,缺少民意基础,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搞调研吗,搞,只是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种养大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来决定一个村的经济发展,或是要求村干部报一下自己村的发展,可是我们的村干部也是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利益,在那漫无边际的吹嘘着报,真的缺少事实基础的,再加上我们的村干部素质有限。

读了杨善洲的事我才明白,只有沉下去,真正的听一听老百姓的心声,才能取得民心,只有更深入一步的调研,才能找对发展本乡经济的支撑点。那时我们的工作可能就好干了。杨善洲在接到原地待命,有重要领导来访时还能深入田间地头,这样的官,老百姓能不记的吗?我们的党能不记得吗?所以才有了“心为人民原不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的提词,诚然幸福一词被写入十二五,成为两会的热点,要想老百姓幸福,只有让他们心服口服,真正感到党和政府是为他们着想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常深入基层,真正沉下心去了解百姓的心声呀!我们中有的干部说“只要集中精力干好手里的活,其它时间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试问这和钟点工有什么区别,那还要这一级组织做什么呀?这也不能怨我们的干部,是我们的组织体系,工作模式所决定的,所以都争先恐后的当官或是往旗里调,当然我个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们普通,所以在百姓面前说话也没有什么份量,想干点事,也是空头支票,纸上谈兵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真希望多一些像杨善洲这样能沉的下去的干部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62 5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