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开始了,你看了有什么心得感悟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3篇《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习在脱贫攻坚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丰衣足食的人儿唱着幸福的歌儿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看走访敦煌的综艺节目认识了民谣歌手张尕怂。他用一张银行卡做拨片弹着三弦,满脸都是笑容,蹲坐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抓几把黄土嗅一下。节目走遍了今时今日的兰州、莫高窟、敦煌,我们旧时在教科书纪录片里看到的黄土中的老古董现在都焕发了新生。唱着西北小调儿的张尕怂也戴着一副墨镜,有一些“混搭”的“洋气”。从他的歌声里你就确确实实听到快乐,真真切切听到生活的富足。

“一个嘟嘟腊肉挂满了枝,一个嘟嘟鞭炮就落了地。”综艺也好、短视频也好、社交平台上的一张纸照片也好。什么叫“精准扶贫”?什么叫“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什么叫“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什么叫“祖国大家庭”?我们知道这些词语,但也许从来没有如此切肤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有时候,卫星影像上哪怕一个像素点的变化,可能是地面上一条道路、一片农田、一座学校、一幢房屋。它们的背后,是扶贫干部们不知多少日夜的努力,是贫困家庭不知何其巨大的命运变化。无数愿意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们,头顶上存在千百年的“隐形天花板”被打个粉碎。那些曾因贫困而沉寂在夜色中的地方,正在被一一点亮。

“一个嘟嘟桌一个嘟嘟菜,一个嘟嘟做来一个嘟嘟食。”贫困本身是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脱贫任务不但重,关键是何时才能成功呢?既不能停下大部队朝着伟大复兴快速前进的步伐,也不能放弃搞脱贫攻坚,关键是还要保证每一个人不掉队。在八年时间内,让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难了。贫困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教育跟不上,家庭突发变故等。这些困难,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可中国人是不信邪的,从建国以来一直在抗争,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一直在努力改造世界,一直都比较重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一直是接力下来的,没有中断过。不过,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最系统、最精准、最彻底、力度最大、标准最高,所以叫做攻坚战。力度最大毋庸置疑,进行了全党总动员,每个干部、每个单位都有扶贫任务;投入也最大,8年间投入了1.6万亿、选派驻村干部300多万人。

“一个嘟嘟酒盅端在了手,一个嘟嘟拜年声说不住。”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农业农村部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人物榜展播活动中,民谣音乐人张尕怂、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国家一级导演张忠等为我省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作出默默贡献的甘肃籍代表人物上榜。“乡村振兴人物榜”主题晚会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本次活动围绕中央三农工作重点和三农领域中的重大事件和新闻热点,推选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实践者,展现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的崭新风貌。其中以西北著名民谣音乐人张尕怂为代表的甘肃籍入选上榜的3名代表性人物,多年来均积极投身、主动参与甘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一个一个像张尕怂这样的人,或是亲手加入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去,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外面的世界,这篇神奇而伟大的土地上,有多少勤奋和努力的人们在创造怎么样的奇迹。那可是一亿人脱贫啊,人口过亿的国家又有多少个呢,想想看这是何等壮丽的事业。

现在每当我在电视里看到黄土变成耕地、沙漠变成绿洲,我总想起张尕怂在敦煌的土坡上笑着弹琴,那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篇二

今天我们走在铺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小康梦,今朝一举梦圆。时间如惊鸿一瞥,短短8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以坚定不移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斗志、苦干实干的姿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党中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庄重承诺,看到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感人至深的帮扶场景,看到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绘就苍生大爱的盛世图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亿万人民成功打赢脱贫的背后,凸显的是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夙夜在公,发扬钉钉子精神,想办法、找路子,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是他们身体力行最多的事,他们用生命的灯火为“亲人”照亮摆脱贫困的天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总书记的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与到这场大战中的人们,他们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增收,都在为这人间奇迹贡献无穷的力量。

信心如虹,担子在身,书写无愧人民的扶贫华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困难重重的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众多扶贫工作人员的磨砺与考验。如何破除这“拦路虎”,他们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以身许国,用热血诠释心中的信仰。四川凉山州扶贫干部蒋富安曾说:“我的快乐来源就是乡亲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将村民的事一件件地记,一件件地办,却忘记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古蔺县扶贫干部将自己和人民比喻成种子和土地,在群众中深根发芽,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为群众送电视机的扶贫路上;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走她心中的长征路,替百坭村申请道路硬化项目,新建蓄水池,转变传统砂糖橘产业模式,实现了百坭村的凤凰涅槃,却将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了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一往无前,无私奉献,才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决心如铁,责任在心,勾勒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更要以此为基,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基础、打底子、通路子,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村庄的高颜值和表子,还要注重村民的钱袋子和里子,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输入持久的动能。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1921年到2021年,党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GDP迈上了100万亿元大关,未来的我们更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华夏文明。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心得 篇三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当前,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战贫史诗”,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为世界“反贫困”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绝对贫困“见底清零”,并不说明扶贫工作就此结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继续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保证“扶上马”还要坚持“送一程”,守护好“战贫”成果,为确保“脱贫”不再“返贫”提供坚强保障。

抓好党建,打造一座扶贫“铁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全国脱贫摘帽,抓好农村党建丝毫不能放松。要把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后扶贫时代”有机结合,守护脱贫攻坚成果。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要选好“领头雁”。以这次村(社)“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正确导向,扩大选人视野,即可以村内选优、县乡派强,也可以社会招贤、能人自荐,确保把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又有致富能力的人选出来、用起来。要继续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要建好“活动场”。完善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突出“服务”功能,打造便民服务项目,把村卫生室、快递站点、超市和文化广场集中起来,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要栽好“摇钱树”。要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发挥人才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结合实际跑路子、找项目,切实增强“造血”功能,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

扶志扶智,激发脱贫人员“内动力”。脱贫攻坚贫困户是主体,防止“脱贫”不再“返贫”不能一味地“输血”,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把扶志和扶智作为“后扶贫时代”的工作重点,切实激发贫困户“内动力”。要做好脱贫人员思想工作“扶其志”,让他们明白摘帽后现有帮扶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但靠帮扶只能“脱贫”,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致富”。只有树立信心,认识并发掘自身潜力才能彻底摆脱“等、靠、要”。要在增强脱贫人员致富能力上下功夫“扶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用好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做好技能培训,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除了请专家授课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田秀才”作用做好“传帮带”。有政策、有信心、有本领,就能奔小康。

做好衔接,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脱贫”只能满足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生活美好”才是最高追求。要想方设法做好脱贫)www.chayi5.com(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乡村全面振兴成为“脱贫”成果的“守护者”。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有序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让农民告别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62 5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