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一

这个世界之所以灿烂,不是因为阳光而是因为你的微笑。

成为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来我参加了青协组织的多项志愿活动,并因也认识了许多以前素不相识的人。作为一名志愿者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和快乐。当我用心付出,用心感受时,便发现:其实,爱,无处不在。

还记得,20xx年的秋天,我加入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团队。我们文法青协与建工青协联手组织志愿者们去**十一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之旅。

爱的旅程,让我发现,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去的途中,我们志愿者在车上一起折爱心纸鹤、飞机等,还一起练习要表演的歌唱节目。这令我顿感人生的温暖,因为,心灵有了温度。一小时车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找到了各自要关爱的对象。我关爱的小朋友是五年级的小国慧,她非常懂事活泼。那天,我们一起玩游戏、赢奖品、包饺子……当我去到国慧家里时,她向我敞开心扉,讲诉了她的生活。倾听她得内心世界,看着她晶莹剔透的瞳孔,爱的泪水强行滑过脸颊。看着她那可爱的脸庞,我心里默默地感谢她教会了我成长。

带着不舍与她们再见,在回来途中,一路上,视力所及是湛蓝的天、洁白的**满眼的绿。这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为这次志愿行动付出了自己的真心、爱心和汗水吧。

几米说:"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相同的目的地,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化。但是,文法青协所组织的志愿活动如:探访敬老院、无尝献血、义务家教、废品回收、三下乡等都让我感到真情如雪片,纯洁、晶莹、凉丝丝。让我的大学生活不再枯燥和单调,让我的青春更有光彩。

我是个志愿者,我付出,我快乐!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生活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学业家庭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孩子有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渴望,他们最常说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忧虑使他们过早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有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未来,他们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我跟着我团队,走去走访。看了才真正体会到,城市小孩与向下小孩就是完全不一样。城市孩子干净整洁,但是也只是温室花朵;乡村孩子谁没有整洁外表,但是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自由。这就是城乡之间区别,包括环境,更包括孩子。面对着我们走进他们世界,他们明显没有城市孩子自信,有意识抗拒。但是我们花了心思去与他们游戏,与他们说话,他们才慢慢接纳我们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城市来大哥哥姐姐们。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也是从他们年纪里走出来。他们心思我们懂——他们缺少了一种关爱。

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帮孩子很想像电视里面那样,爸爸妈妈带着去玩,特别是六一儿童节那天,这是专属于他们那一天。而不是学校就放假一天那么简单。可惜有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老人更不可能会陪着孩子玩(指大部分)。城里面会有孩子父母带来广场或者去吃大餐,玩个痛快。也会有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过。而村里孩子最快乐地方就是田里地里和河边。慢慢他们缺少了一种特殊关爱。从而会使一些孩子变得叛逆和过度调皮。这将是对孩子们一种慢性心理破坏。所以我们从家里长辈入手开始我们第二项活动。

经过我们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我们这次更加深入到了村民们生活中,我们划分区域分工合作,随机调查,调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有机会便会与他们拉家常,感受他们几十年来生活变化从他们口中读出他们历经沧桑,从他们眼神中读出他们生活喜怒哀乐。这次调查也非一帆风顺,有部分村民还是不了解我们目,对我们还有排斥心理,我也尽所能去化解他们这种心理,这对我也是一种考验与磨练,用我所学知识去解释给他们听,这样不仅锻炼了我表达与应用能力,也锻炼了我人与人之间沟通能力。在我们努力之下,问卷调查终于如期完成。这既有我自己努力,也有我们团队分工协调,我不仅更加深刻认识到知识作用,也感受到团队力量。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以来首次亲身步入社会,尽自己能力将学到知识用应用出去。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知识。为以后社会生活积累了很多经验。最后希望我们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三

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参加这次“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国培,我感到非常荣幸。听了很多教授的课以后,我的心豁然开朗,对心理学的兴趣也更浓厚。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已经过去的一周里,我听了很多教授的课,每个老师的课都有他的特色,都使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课,是xx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坊,就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她的课与众不同,和我们平时上课差别很大她的课操作性很强,注重实际,非常实用,不像我们大学学习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宋教授上课时,教室里没有课桌椅,学员坐在垫子上。上课前期,宋教授为了让学员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做了很多准备活动。

比如说,她让我们所有学员围成一个圆圈,当她说“西伯利亚的大风刮啊刮,刮到穿红色衣服的身上”时,穿红色衣服的人要离开自己原来的座位,找到空位。如果最后谁没找到座位,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再比如说,为了让我们更加熟悉,宋教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石头,剪刀,布”。每个学员主动找人出拳,输者要跟着赢者,并且,输者要把手搭在赢者的肩膀上,一个接一个,最后连成一条长“龙”。

上课时,更是精彩纷呈。举个例子,宋教授让我们全体学员男女各站成一排,男女一一对应,先用遮眼布把男学员眼睛遮住,女学员当男学员拐杖,扶着男学员下楼梯,又上楼梯。后来,女学员的眼睛被遮住,男学员当女学员拐杖,扶着女学员下楼梯,走过草坪,又上楼梯。在整个活动中,所以学员不可以说话,但可以用动作提示对方。

通过这次活动,了解我们是否相信他人。如果被遮住眼睛的人走得稳,心理不害怕,不紧张,那么,说明他信任“拐杖”。反之,则说明他还没有完全把心交出去,不太相信“拐杖”。当我的眼睛看不见,被人搀扶着,一开始我的心理一点底都没有,不知道前面是不是平坦的大道,我不敢走下去,只是被人拽着走,但是走了一会儿之后,感觉也不那么害怕,心却没有完全放下来。

这个活动让我们了解了盲人的难处,痛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我们的力量去保护他们!

再举个例子来说,宋教授让我们写“人生五样”,这“五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可以是人,物,抽象的东西,等等。写好之后,去掉一个,并且用黑笔涂掉,直到看不见。一次去掉一个,直到最后只剩下一样,是最珍贵的。

取舍之间,真的很难。很多学员最后留下了孩子,因为对他们而言,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有的学员最后留下了父母,像我,因为我觉得,父母生育了我,又养育了我,所以,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父母。

有的活动很残酷,比如,宋教授说,假如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允许你在最后时间做五件事。当听到这里,很多学员的心一下子暗淡下来,有的学员甚至忍不住流下泪来。有的说想给父母洗一次脚;有的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和家人出去玩,在生命尽头,想陪家人出去好好地玩一次;还有得说,想给学生上最后一节课。我们静静地听着,很感动,觉得好像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的确,正如宋教授所说,人生中很多事都是未知的,所以,在我们有生之年,应该赶紧行动,应该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善待每一个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心理感受,这次培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仅要重视儿童学习成绩,身体状况,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希望看到这篇体会以后,老师们能够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四

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参加了淮海工学院“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灌云县下车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五

青春是美好的,你舍得挥霍吗?事实上,在这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走进社会,开阔视野。光阴似箭,很快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在这个七月酷热的日子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叁下乡活动,并深有感触。

在这次的叁下乡中,我们的目的地是在茂名化州市的东方红小学,我们的任务除支教以外,还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调研,因此这次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去之间我们做了一係列的準备,为东方红小学的学生準备了丰富的第二课堂节目,对社会调研也做了相关的準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充足的準备,我们于7月14日早晨我们一行誌愿者13人在理学院何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踏上了叁下乡的征程。

支教

顺利到达东方红小学,一个坐落在路边的小学。小学隻有一栋四层楼房,虽说算不上破旧,也能看出楼房建造有一段时间了,有的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已经坏掉并没有换上新的。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的设施还是落后的,但小学里的孩子的热情与激动却深深感染了我们。我喜欢他们热情地问我们从哪里来,他们在玩跳绳拍纸牌时开心的笑容,他们衝着我们笑着说老师好,这个美好的早晨也深深刻在我脑子里不能忘怀。

就在这个我们到达的早晨,孩子们的热情都感染了我们,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她们就围着我们问什么时候上课,这天要上什么课,哪个老师上课?每天早上下午他们都是早早到的,然后催着我们给他们上课。该上课的时候,她们都安安静静得坐在教室里等待我们来上课。也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但是也在我们教育下渐渐听话了。我们支教的内容包括有音乐、体育、武术、普通话、书法、折纸、游戏等,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非常的高涨活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我们与他们进行一係列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之后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

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带着尊敬叫我老师,他们好奇地围着我问各种奇观的问题,他们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笑容憨厚而朴实。我感受到了!感受到童心的无邪、圣洁、庄严!

在下乡的几天里,我虽不能说改变了他们,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让我收获了感动,也开始从心灵上回归童真,开始摈弃成人世界的虚伪。

调研

在支教之余,我们还组织了外出调研,我们拿着调研表跟随着孩子们去到他们家中。

在一次的调研中我们前往一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读叁年级了,每天她都很早就到学校了,而且都很听话。我们跟随她走在泥泞的路上,天下着小雨,有一些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就这样我们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她的家。到她家的时候,看到两层的房子,应该年代比较久远了。我们了解到,平常一般是她和她的奶奶在家,爷爷去世了,爸爸妈妈在外工作,虽说离家不是很远,也不会经常回家,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还在读书。我问她,家里离这么远为什么还想这暑假去学校啊?她隻是笑了笑,没有说。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家是比较困苦的,但是她还是很热情把家里的龙眼拿出来叫我们吃,后来还呆着我们对村子里年级差不多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和调研。我们在前往另一个孩子家中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上学,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我们问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都到外地打工了,要过年才回来。他的家隻有一层,我们在外麵往里麵看,几乎是看不到屋子里的布置。看着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及成长条件我们不由得有一种说不上的心酸。最深刻的是我们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的时候看到一个婆婆,婆婆的年级也不算十分大,但是她受伤的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番的交流下,我们也了解到了她悲惨的生活,婆婆说手是因为年轻工作时候折断没有钱医治造成的,尽管如此,她还是需要自己种田。

我们去家访调研的时候家长都是很热情地,很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现得很兴奋。除了跟我们说他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留守家庭孩子家中的情况。几天的调研,我们对当地孩子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并在支教期间因材施教。

生活

在这段下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学校里,吃住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我们在支教和调研之余,抽出时间到步行来回一个小时左右的地方去买菜,然后在厨房里生火烧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习惯,渐渐地我们也懂得了其中的技巧,厨房中几个人忙碌相互合作之下我们一起吃饭的感觉总是很快乐的。学校也没有这么多的宿舍,男生们 www.huzhidao.com 在教室里打地铺。

虽说我们的条件并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很满足。在这里,看着收割完的稻谷地,有一份莫名的舒心以及喜悦。每天晚上我们都开一个总结大会,总结一天的事项。总结会开完之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因此我们在有所悟的时候也收获了友谊。而我很珍惜这些天的生活,很珍惜着友谊。

几天的下乡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有许多的不舍,孩子们也是,给我们写了信,我们既意外又感动。这次叁下乡是一次收获之旅。艰苦着,快乐着;奉献着,收获着;传授着,学习着。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叁下乡的余香应该已经弥漫在我的回忆里了,芬芳一生,让我受益匪浅。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5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