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优秀7篇)

发布时间:

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推荐】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两弹一星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过去的一周,我有幸和大家一起参加了此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培训班。从梓潼到绵阳,从绵阳到北川,再从北川到中江,回顾培训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想从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我的培训感受。

第一是感受伟大

在中国“两弹城”,我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军事战略部署。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毅然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当时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党中央一声令下,我们举全国之力,调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集体攻关,成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深刻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让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直腰杆。学习的“两弹一星”精神,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加坚定了我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决心。

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和中国科技城创新中心,我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伟大发明创举。在这些军工企业里,一批批、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始终秉承“科技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凭着奋进的激情、创新的智慧、严谨的作风,做创新科技发展的先行者,开发出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为我国进一步巩固国际地位、谋求更加广泛的对外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他们的标准意识和创新精神,让我进一步坚定了走好中国特色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不动摇,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注入创新实践的力量。

在北川地震遗址和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我感受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伟大历史成就。倾斜的房屋、塌陷的楼层、悬空的楼梯、破碎的玻璃,我们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给北川、汶川留下的巨大创伤。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13亿颗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抗震救灾下,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我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坚定信心。

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我感受到了战斗英雄们的伟大牺牲奉献。感受“不怕牺牲”精神的伟大。在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自觉主动请求摧毁敌人火力点的艰巨任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艰巨完成使命。学习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初心使命,激发了我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终身的豪迈激情。

第二是感恩付出

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英雄们、科技工作者们爱岗敬业、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换来的,但也是他们背后默默无闻的亲人们的默默支持、牺牲奉献换来的。在参观过程中,有几个故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中国核事业,付出了前程、生命以及亲情,做出了伟大的牺牲。而他的妻子许鹿希,在整整28年中,照顾公婆,独自将孩子养大,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同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另一个是战斗英雄黄继光。1951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亲手给儿子戴上大红花,把他送上了朝鲜战场。一年以后上甘岭战役打响,年仅21岁的黄继光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黄继光的母亲悲痛不已。在革命年代,多少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主复兴、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而在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的亲属为他们的“舍小家为大家”而默默奉献,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辉煌成就。

第三是感谢学院

此次培训工作,市政府培训中心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后勤保障等工作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通过精神解读、旧址解秘、故事诉说、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教学方法,让我们全方位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锤炼能力素质。特别是组训团队,以等不得慢不起的态度、行动和作风,加班加点,积极向外宣传培训信息,展现我们培训班的风采。你们爱岗敬业,细心周到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在此,让我们在这里对组训团队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本次培训班传道授业的教师们和班务保障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四是感召力量

这一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和“加油”,在我们今后工作的道路上必将发挥深远的作用。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参训学员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的以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的指导,坚决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的能力素质,凝聚起奋进新时代,改革勇超越的强大力量。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消防救援事业,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李书记用两个小时为大家讲授了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专题党课,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钱学森、于敏、王大珩、朱亚光、邓稼先、郭永怀等元勋的生平、功绩以及爱国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有所成就,且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毅然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他们充分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革命精神。

如今的中国和平稳定,人民幸福,都是一批又一批的先辈们无私奉献、努力攀登的结果。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之以前已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们不畏艰难险阻,攻坚克难地完成组织交代任务的担当精神,并将先辈们刻苦钻研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认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 篇三

六十多年前,“两弹一星”科研人员怀揣着初心和使命,舍弃他国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环境,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在贫穷落后的艰苦岁月中,他们身处荒漠戈壁,别离亲人,隐姓埋名。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他们把最赤诚的热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铸成了大国重器,为祖国实现了伟大梦想。

想想我们现在工作生活条件这么好,应该认认真真在思想上进行一次认真的反思,对照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和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检查我们在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先辈们为榜样,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奋图强,做好每件事情,为自己争光,为单位争光、为国家争光。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几天的学习内容丰富饱满,形式多样新颖,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党性的震撼之旅。

一是从学习课程中逐渐丰富了“两弹一星”知识。来此之前,曾从课本、新闻中听说过于敏、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功勋和原子弹、氢弹等国之重器;来到这里,通过参观两弹历程馆,了解了两弹的研制背景、基地变迁、科研人员居住环境,聆听了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等功勋,张爱萍将军、李佩先生等人的事迹,让我全面了解了两弹研制时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二是从学习内容中逐渐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曾昭雄教授的专题教学让我初步感受了科研人员的艰辛与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唐惠龙、林银亮教授的访谈教学让我进一步感受了他们“献完春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英勇无畏,《英雄·丰碑》情景教学加深了我对科研人员们的敬佩。在茫茫戈壁滩上“两弹”元勋们不怕风沙,不惧严寒酷暑,在山沟沟里忍受风湿侵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缺少资料便刻苦钻研,科研人员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实现两弹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惊人业绩,生动诠释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警示着吾辈要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情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作为中国人,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为祖国发展不懈奋斗;作为共产党员,要树立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永葆昂扬向上、激情满格的干劲,勇于把实干担当扛在肩上,把清正廉洁刻在心里,把无私奉献融入血脉;作为检察干警,要秉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要把法律监督职责扛在肩上,坚持高标准,凝神聚力、矢志不移,干好岗位上的事、主业上的事、责任内的事,要干出实绩。

两弹一星精神认识和感悟 篇五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元勋们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联系一起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大者”,认清发展大势,找准职责定位,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不辞辛劳、克服艰难、经受考验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不断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好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发挥好坚持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奋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更大成效。

两弹一星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篇六

两弹城里,最撼动人心的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帮大牛科学家,为了国家安全,隐姓埋名到大山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值得一辈子骄傲,值得用生命的全部去换取。“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永远是“两弹城”里不变的使命和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中。

没有核武器的国家,永远处在威胁和恐吓之中,就更谈不上发展。愿世界和平,也让我们铭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祖国而努力,才有今天中国的强大,才有我们的太平盛世。

两弹一星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篇七

半个多世纪前,金银滩上升起的蘑菇云,太空中奏响的《东方红》旋律,不仅记录下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伟大壮举,也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中国大地上,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精神价值引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砥砺前行的迫切需要。中组部开展援青工作10年来,约有800多名青年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先后到青海基层一线服务锻炼,接受“两弹一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洗礼,把汗水洒在艰苦扶贫援青的舞台,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进原子城,倾听那段历史,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越发能感受到巍峨精神的丰碑、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做爱国奉献有担当的新时代传人。科学研究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和毅力及恒心,研制核武器更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们之所以被国人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国内先列的惊人成就,还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听从党的召唤,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层层阻碍回到祖国,隐姓埋名,淡泊名利,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相联,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只有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才能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的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将爱国之情根植于心,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人生价值的天秤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更是人生勇攀高峰的恒久动力。甘于奉献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更应是新时代青年不懈的追求。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克服内心浮躁,修养“人生有限,奉献无涯”的思想境界、沉稳的品格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智,发扬奉献精神,用青春、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诠释奉献,把脚印留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做砥砺前行的新时代传人。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研制基地创建初期面临着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运输条件限制、生活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离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只身来到遥远的陌生环境,投身研制会战。他们以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与筚路蓝缕、自强自立同行,最终建成了中国的“原子城”。“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千山万水已跨过,但仍需跋山涉水。与研制“两弹一星”时代相比,今天我国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国防科研生产条件获得很大改善。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代虽然不同,但艰苦奋斗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任何时候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坐享其成的“馅饼”,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畏艰辛,埋头苦干,积极投入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就出彩人生。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态度,做协同创新的新时代传人。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是一项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研究、生产、试验、使用等各个部门。我国研究当时尚处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任何帮助下,先后有效调动26个部(院),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两弹一星”实验,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充分彰显了“团结就是力量,力量越大团结越紧”的精髓所在。

团结协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团结协作之功,就难有集体成功和荣誉,也就谈不上社会和谐发展。“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面对如今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坚持把集体放在第一位,坚持个人服从集体,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年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本。青年恰逢人生中最美好、最富有朝气的时候,敢于去尝试,去冒险,去试错纠错,打破常规,进行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充分发挥自身那股青春昂扬的战斗精神,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决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以敢拼敢闯的昂扬斗志,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今年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道“加试题”,新时代青年更需争做精神时代传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带领群众朝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大踏步迈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推荐】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