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最新4篇】

发布时间:

关于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习雷锋,文明花开》。

花开花落几时,明媚三月又来临。在初春的三月,我们需要一种精神来消融冬天最后一丝寒意!我们要用内心的爱与真诚,使周围温暖起来!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一个充满着春天气息的名字,一个倍受崇敬的名字,犹如春风,唤醒了人们,犹如春雨,滋润了人们干涸的心灵。

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第49个纪念日,48周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在这份爱的感恩中延续。这也掀起了我们学校三月份“学雷锋精神”的帷幕。在此,我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

一、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在班级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班级事务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

二、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要亲切关心老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三、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打架,不骂人,不讲脏话粗话,真正做到讲文明、讲礼貌。

四、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同学们,时代在变迁,雷锋精神已经有了更多新的诠释。也许我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行为并不引人瞩目,但爱心存在于每一个人胸间。当我们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去美化时,我们能否为此忙碌起来,让灰尘不再飞扬,让垃圾不再堆积,让我们携起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明净;让我们洋溢灿烂的笑容,挥洒劳动的汗水,收获文明和谐的希望。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展现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要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将雷锋精神永远传递!

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是攻坚的最后堡垒、最难啃的硬骨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党员干部要勇当急先锋,善用“攻守之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攻坚中之坚、守脱贫之效,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继续啃硬骨头,勇当攻坚克难“主心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突袭战,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冲锋一线、勇挑重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脱贫攻坚有序推进并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拿出脱贫摘帽必胜的决心和毅力,下好脱贫攻坚“多手棋”,当好攻坚克难“主心骨”。具体来讲,就是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要针对困难群众需求,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指导,大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全面推动复工复产,采取各种惠企政策“破难点、通堵点、解痛点”,稳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困难群众有工作可做;要牵线搭桥,采取网上招聘、“点对点”接送等方式,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互相联通,无缝对接,让贫困劳动力快速就业,充分释放勤劳致富潜能,不断提高“造血能力”,攻克脱贫致富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继续守固成果,勇当脱贫致富“摆渡人”。判断群众是否脱贫,既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也有“收入账”超过贫困线的标准。因受疫情影响,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因此,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党员干部切不可忽视返贫风险,要及时“回头看”查摆漏项,在“补齐”短板、稳住成效上下苦功夫。要按照进一步真帮实扶再精准,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要求,强化预防返贫监管,找准痛点抓整改、补差距,最大程度减少意外返贫现象发生;要帮助在家困难群众发展适合自身的种植、养殖等各种产业,解决产品销售途径,让成效显现出来,让群众更有干劲和信心;要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举措,各种补贴、补助金等既要按时、足额发放,又要根据疫情影响的程度,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人都不落下,当好脱贫致富的“摆渡人”。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百米冲刺阶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战愈加紧迫。党员干部要做到“攻”与“守”结合,既要攻得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也要守得住已经取得的成果,还要向前看“扶上马、送一程”,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确保今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

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三

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最终要体现到推进振兴发展的实践中,反映在振兴发展的成果上,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里。我们要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抓落实的坚定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把智慧、力量和行动凝聚到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学思践悟,学是基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真学为先。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总揽全局,是常学常新的,我们要不断开创学习新境界。在前一阶段学习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继续带着真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持续深入地学习重要讲话,努力在“常”和“长”上下功夫,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创新方法学,始终保持学习自觉和学习劲头,努力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努力使重要讲话这一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在扎实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解矛盾、排除风险、开拓前进的进程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切实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一定要发挥关键作用。要坚持学在先、干在前,努力在“落”和“实”上当先锋、作表率。辽宁振兴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复杂形势,任务伟大而艰巨、紧迫而繁重,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把辽宁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考量、去谋划,既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心,又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敢闯敢试、敢抓敢管,绝不能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要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胸襟,多在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上用功用力,努力使抓落实成为各级干部的高度自觉,确保重要讲话精神在辽宁落地落实。

到20xx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干部作风转变上取得新成效。美好的愿景要靠拼搏赢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强化抓落实的系统性协调性,搞好总体设计,强化任务分解,哪里有问题就向哪里发力,哪里是难点就向哪里聚焦,看准的事就盯住不放,定下来的事就一抓到底,运用好考核与问责的重要“武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振兴发展各项事业。

现在,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已经有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这是压力更是动力,是方向更是希望,是信心更是力量。辽宁振兴发展事业的“舞台”广阔,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工作往细处抓、往实处落,切实形成抓落实的合力,以实际行动回报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脱贫攻坚座谈会,既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以“真、善、美”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怀着“真”情实感,切实“真”抓实干。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各级党员干部要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要把身子投入,把情感融入,不能“蜻蜓点水”式地浮在表面,要一沉到底,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去。要时刻站在困难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寻求对策,把政策用实用活,把扶贫资金用到刀口上,真扶贫,扶真贫,让困难群众栽上“摇钱树”,端上“金饭碗”,永远去“穷根”,彻底摘“穷帽”。

着眼“善”始善终,致力“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瞄准目标任务,不仅要有好的开端,更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去抓好落实,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必须要善始善终,决不可虎头蛇尾。要在“善作”上下功夫。俗话说,“有了金钥匙,不愁锁不开”,要制定和采取有效管用的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以“四两拨千斤”的实干巧干,确保“一子落而满盘活”。要在“善成”上见成效。党员干部既要深谋远虑观大势,又要脚踏实地抓具体,必须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要善于抓住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在关键环节上求发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以确保脱贫攻坚最大效益。

展望“美”好前景,书写完“美”答卷。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已不足300天,由于疫情的影响,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难度很大。作为党员干部,决不能被困难吓倒而裹足不前,要瞄准美好前景,树立坚定信心,迈出坚定步伐。要抓好产业扶贫,千方百计解决复工难题,帮助困难群众就地就业。要拓宽销售渠道,突破贫困地区的农畜牧产品销路“瓶颈”,解决农产品“卖出难”问题。既要扶贫,还要“扶智”,为贫困地区大力培养实用人才,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性,高度警惕返贫致贫,确保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能“一脱贫就撒手”,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永不返贫,以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完美答卷。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62 6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