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感悟心得(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写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触都记录下来。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清明节感悟心得》,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清明心得感悟 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扫墓活动,奔牛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全体同学将要步行到十公里外的横大路桥烈士墓扫 m.huzhidao.com 墓。中午12点50分,我们开始了行程。一路上,乡间的小柳树挥舞着刚刚长出来的嫩柳条,仿佛在炫耀它那嫩绿的柳叶;乡间那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盛,绿油油的小麦镶嵌其中。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却无心观赏,内心无比沉重。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只见一块大墓碑上刻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这块墓碑下,是十八位烈士的安息之所。这些烈士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渐渐地,渐渐地,一股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烈士们的崇敬油然而生。辅导员沉痛而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在抗战时期,有一支抗日大队在附近驻扎,日本鬼子知道了,就派兵去围剿他们。我们的战士们打退了日本鬼子那一波又一波的袭击,此时,情报传来,日本鬼子的大队已经快要把我们的战士包围住了,战士们的处境十分危险!就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刻,身为团长的匡连长果断下达命令:大队分为三个小队,分别由三个队长带领,趁着敌人没注意,悄悄地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突围过程中,匡队长带领的队伍被敌人发现了,匡队长为了大部队能够安全地脱离险境,便带着手下的十七名队员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于,大部队在匡队长的掩护下顺利突围,可是匡队长和其他的队员却英勇地牺牲了。当地的老百姓含着眼泪,趁着夜色把这十八位烈士的遗骸埋在了这里。我听得热泪盈眶,向墓碑献上了白花,并在心里悄悄地说:“英雄们,安息吧!”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是我知道,他们融进了抗日的滚滚铁流。我们会永远地记住你们的!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通过这次扫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重于泰山”的意思,这些烈士们死得重于泰山,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新中国,我们也不会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胸前的红领巾,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好好学习,好好度过每一天吧,现在,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将来,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感悟清明》 篇二

转眼又要到清明节了。

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一手安排着进山给两位红军爷爷扫墓的事,而且他每次必到。

大概有四五年了吧,父亲没有了直接参与,只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见他坐在门前发出声声的叹息。

是的,他毕竟是90岁的人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清明节前的好一阵子父母都在张罗着进山的事,那年月家里条件很差,在每次进山前母亲都要给兄弟几个换上一身虽然很旧但却洗的十分干净的衣裳。

按照母亲的话说,一年只见一次爷爷,不要让他老人家看着他的后代显的是那样的可怜。

那样他的心里是会不好受的。

我曾不解地问过母亲:爷爷他能看见我们吗?为什么我们却老是看不到他呢?面对我幼稚的难题母亲只有一脸的茫然。

其实,那时候我也知道人死了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我虽然在那时不能完全体味母亲说的话,可我心里还是知道,那是对已故长者应有的虔诚和尊重。

那一刻没有谁去想投个什么回报,只是想与久违了的亲人在每年的那个时刻去悄悄地说一说那内心许多无声的话,或喜、或悲、或愁、或乐都在那灰飞烟灭之中化为一丝丝袅袅的青云。

爷爷的墓地是在离家一百多公里地的邻县——岳西。

下车后,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显的十分粗旷而又十分野性的山峦。

那里山高路险,不说能行车,就是让一个劳力空着手爬上一天,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记得有一年清明的前夕,父亲的老胃病发作了,便血了好多天,脸色苍白的如同一张纸。

一连好多天父亲都绻缩在床上,我们兄弟几个当时心里既担心又高兴,担心的是怕父亲好不起来,我们不能没有了他。

高兴的则是父亲不能行我们就不用再去爬那令人腿发软、心发慌的大山了。

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两天后的父亲像是换了一副精神,清明节头一天夜晚,他和母亲照旧准备了半宿。

那一日父亲艰难跋涉的身影像是一幅凝刻在心头永不退色的画,更像是一把锐利的刀剪划开了我那混沌而又迷惑的心结。

我至今不知道父亲是靠什么毅力去完成那二十多里山路的。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路父亲始终是拄着棍、弓着要三步一歇,五步一停地走的。

一路上他怕我们耐不住性子而发生意外,还时不时的给我们说上一些根本谈不上是故事的故事。

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我只有一种感觉,父亲对他的父亲太好啦。

每次在爷爷的坟前,父亲并没有多少话说,总是虔诚的跪在那里,轻声的说上一句“儿子又来看你了”。

然后一把抹除那潸潸的两行老泪,把手中的黄表纸一张张的投向升腾的火焰……

父亲是二十岁那一年目送着爷爷兄弟俩从容走向敌人刑场的。

听父亲说,一九三五年冬,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尺余深的积雪,根本无法让人挪开步。

他端着一碗从好心人家里要来的早已被冻得拨不开米粒的饭想凑上前给两位上人喂上一口,却被一位国民政府当官的一把将他扇倒在雪里。

那时候他不仅不敢说他是红军的后代,就连放声大哭一场,他都无法实现。

也许从那时起,在父亲的心里就深深的埋下了一颗永远无法收回的愧疚的种子。

在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逐步开始了解“清明”在我家庭里的内涵。

它不仅仅只是生者对逝者的追忆,更不是一种迎合节令的时尚,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无声的心灵补赏,是一种乘前启后的心灵撞击。

我想,父亲是想用他的行为真切地为我们去解读“清明”,那就是:清清楚楚的办事,明明白白的做人。

好多次望着父亲清明前独坐门外失神凝目的样子,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仅管大山里通车已有好多年了,但它却只能载去父亲绵绵的思绪和无尽的牵挂。

那一刻,他心里究竟想得是什么?我们是很难知晓的。

也许他在默默祈祷,愿天下所有的人在清明那绵绵心雨的日子里,要留心看看“牧童”所指的地方吧。

清明节感悟心得 篇三

今天是清明节,天上下着小雨。跟往常一样,我和爷爷、爸爸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公公。

我们在清明节前一天买好钱纸、蜡烛、鞭炮、香。准备在清明节时给公公送去。早上,吃过早餐后。我和爸爸、爷爷就把昨天买好的东西用袋子装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坟地里。爷爷把蜡烛和香点燃,把蜡烛插在墓碑前,然后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爷爷自己一份。然后对着公公的坟鞠了三个躬,爸爸随后也对着公公坟前鞠了三躬。然后爷爷把我拉到坟前,也鞠了三躬。

然后叫我把袋子里的钱纸全部烧完。我在烧钱纸的时候,一直在心里念叨:公公,我给您多烧点,但愿您在下面过得舒适。烧完钱纸,爷爷把鞭炮摆在旁边,点燃后,我们躲在另一边。放完鞭炮后。我们三个又把公公坟旁边的杂草砍掉。

弄完了。我们三个又向家里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这一生都在为我们后代着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让公公在下面替我高兴。到家里,奶奶在厨房忙着。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奶奶摆好了碗筷,我准备去夹我的最爱,可是,奶奶叫住了我,然后,把好菜夹到一个碗里,把筷子插在饭里,然后鞠了一躬,鞠躬后还留了一个空座。

吃完饭后,我望着天上的雨,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感悟清明 篇四

清明,草长莺飞,小雨声稀;清明,抚今追昔,缅怀先祖。

清明,我们饮水思源,修坟祭祖,敬奉先人。

那垒在坟茔的一锹锹泥土,那飘向空中的一缕缕青烟,那虔诚之至的一个个叩拜,表达的是后人的心意,彰显的是我们对先辈的敬重与怀念,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是感恩与追思的日子。

千百年来,清明节已成为人们恪守的扫墓祭祖、瞻仰先人的日子。

清明节,短短的法定小假日,缕缕思亲之情和浓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在九州的天空和大地上弥漫。

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祭奠先烈,感谢先贤恩师;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有的不远万里,认祖归宗,回乡扫墓。

如今,人们逐步抛弃了一些陈规陋习,鲜花祭祖、网上祭奠等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中华民族“根”的意识、“孝”的文化在清明节得到了真切而文明的诠释。

国家的法定假日,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和特定价值观念的使命。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没有忘记这个感恩节。

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更多的是在感恩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真理。

值此清明节之际,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人和事。

让我们的老人安享晚年生活,让我们的子女懂得感谢生活与亲人,去读懂那或慈祥或深沉的'父母之爱,让我们与爱人彼此体贴关怀,让我们与朋友真心相处。

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拥有,善待亲人,也善待自己。

清明,它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

清明时处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切皆清洁而明净,到处生机勃勃,是一个极富诗意的节气。

欧阳修有诗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垂髫孩提扑蝶追逐,年轻的朋友踏青赏花,耄耋老人悠闲放纸鸢,好一场春天的嘉年华会!人们亲近自然,自由吸纳大自然的纯阳之气,享受着春天的无限光明。

清明是我们与春天的约会,是生命飞扬激发的季候,它充满着对生命的祭奠与感想。

清明是俏丽温柔的,更是孝顺的。

清明,让我们多一点昂扬,少一点低沉;多一点悠扬,少一点凄凉;多一点感悟,少一点追悔。

让我们在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同时,更多的拥有感恩、责任与使命,让清明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永久的传承,并赋予它更加文明的新内涵。

清明节感悟心得 篇五

为缅怀革命先烈,树立崇高信念,传承民族精神,继承与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促进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人民路小学东校于3月30日早上8点,利用线上升旗仪式,开展了主题为“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活动。

升旗仪式上,三(4)中队的队员邵佳妮做了发言并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不辜负先烈们的期盼,最后发出了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的倡议,少先队员们纷纷在网络签名寄语献花来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最后,各中队的队员们还通过手抄报、作文、画画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先烈们的敬意。

通过本次主题为“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活动,我校少先队员们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深切领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清明节感悟 篇六

清明节的来历还得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晋献公的妃子设毒计谋害申生,申生自杀。他的弟弟,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起走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他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烤熟了就送给他吃。等他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人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他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去请介子推受赏。可是,他已经和老母亲躲进了山里。于是放火烧山,最终在山上找到了他们的尸体。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并定位这天为“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天上就会飘飘起一点雨丝,好像是在祭奠死去的人。我和父母一起在姥姥的墓前祭奠。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声在我身旁响起,好像在对死去亲人的祭奠。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先用白色的布擦干净墓碑上的灰尘和杂草。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再买一些花束放在墓碑前。再用买来的纸钱来烧。最后在墓碑前磕头,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尊敬。今天我站在这里,一想到以前姥姥对我种种的好,两行热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妈妈在旁边对我说:”别哭了,走吧!“我擦干了眼泪。在那愣了好久,才慢慢反应过来跑了几步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在走的时候,我们回了回头再次向她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清明节感悟简短 篇七

清明,一个宁静的日子,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朦胧的晨雾中,细细的雨正在下。雨水在清明时似乎散开了,化为一缕薄薄的水雾。盛开的花儿上顶着水珠,一滴一滴地落下来。青青的柳树刚冒嫩芽,门前青石板上,有一个个小小的水洼。

朦朦胧胧间,可以看见一把油纸伞。伞是青色的。在水雾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还在下着,不停。前方,一片白色的梨花。梨树下,有一块小小的石碑。油纸伞在此处停下了,静静地,只听见轻轻的雨。岁月如梭,时光不会待人。人生死之间,仅一线之隔。朦胧的雨打在青色的油纸伞上。油纸伞下的人,脸上流过一行雨水。雨水模糊了双眼,淡淡的忧愁,浓浓的思念。正如这清明的雨,朦胧间,似乎并不朦胧。泪水打湿了衣衫,雨水顺着石碑流下。他伸出手,抚摸着上面的字。时光造就了生命,生命消失在时光里。粉红的杏花,在雨中更显美丽,模糊的一片粉红,点点撒在山坡。不知多少人,现已沉睡黄土。更不知多少人,尚在生命之初。白茫茫的雾,细细落下的雨,一抹粉红的杏花,一方小小的坟墓。清明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是那一缕雾,是那一丝雨,是那一方坟,更是那一点淡淡的忧愁。

清明,一个宁静的日子。空气中散发着春的气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淡淡清明淡淡雨,雾云之中朦胧。是非成败转头空,一日终归黄土。人生几何?何必活得辛苦?生命无缘永久。

一年一度,“清明”又悄然向我们走来,这是世人与故人对接的日子,我想起了时下国人的殡葬文化。

清明节节日心得感悟 篇八

在清明节期间,下了很多雨,路人都快死了。问当地人在哪里买酒并担心?牧童笑了,没有回答杏山村。

清明节让人怀念祖先,让人怀旧,让人悲叹,让人振奋。它包含了许多他们祖先的故事。当他们被埋在地下时,他们的故事将会结束,剩下的只会被记住。

据我所知,4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就会上升,这是春耕和播种的好时机。因此,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种树,不过清明节”等农业谚语。然而,清明节也有一个习俗。在清明节,烟花是不允许的,只有冷食可以吃。

清明节,又称清明节、鬼节和鬼节,与7月15日的中秋节和10月15日的元旦节合称为三个鬼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根据古老的清明节习俗,当人们参观墓地时,他们应该把酒、食物、水果、纸币和其他物品带到墓地,在他们的亲属的坟墓前提供食物作为祭品,燃烧纸币,为坟墓耕种新的土壤,折几根嫩枝插入树枝上,然后磕头、敬礼和崇拜,最后吃了酒和食物回家。

“听风雨”当然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死。问当地人在哪里买酒并担心?牧童指着兴化村杜牧在这首诗中写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感悟简短 篇九

清明节。纪念先人的日子,忘记这天的中国人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年叱咤风云的革命烈士,因为是他们用双手给予我们今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叔公,他也是一位烈士。就在_年代,陕西省渭南市红林村陷入了干旱的危机,我叔公自告奋勇,为红林村挖井,结果因为长期干旱而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没错,他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好战士——_。

虽然红林村仍然处于干旱之中,但是他这份热爱祖国,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瞻仰还有凭吊,怀念……每个人都要铭记烈士的名字,铭记他们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解放和幸福做出的贡献。

烈士纪念碑是战士们为我们创造未来的证明,代表着对祖国的忠诚。假如烈士们还生存在世上,我想对他们说:“伟大的烈士们,你们胜利了,你们是真正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活的充满意义,我们新一代少年会继承你们爱国的情怀,愿为国牺牲的精神,我会努力去做的。”

我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可以为祖国献出生命。面对帝国的残忍,他们毫不惧怕,仍然手持大刀,与敌人血拼,誓死也要保卫祖国。他们很英勇,很忠诚,很倔强。

只要想起烈士们为祖国牺牲的事情,我就觉得我们很幸运,烈士们为我们开辟了新中国,所以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美好。如果没有烈士们的艰苦的斗争社会,怎么可能会有我们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清明节。我会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我会献上一朵白色的百合,以纪念他们当年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许笑,谁也不许笑,难道烈士就不值得我们大家去为他哀悼吗?因为他们很伟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我们换来如此幸福,如此美丽,如此丰满的明日早晨……

愿大家也跟我一样,去祭拜他们。

希望烈士们能再天堂过得好好的,下辈子不用再与敌人血拼,和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的人生……

清明节感悟 篇十

今天是清明节,我坐在电脑前,用写网文达形式来表达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昨天,是我们姐弟去给父母扫墓的日子 ,遗憾的是,我却不能去,因为我感冒了,在发烧。真的很想念他们,不知道两位老人在天堂过得幸福么?我想一定的,因为他们终于能够在一起相依相伴一辈子了。

清明节是一个特别伤感的日子,每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会在今天,格外的思念自己已逝的亲人朋友,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每到这个时节,我的思绪就会随着春风,飘到了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他们都在我的身边,父母那慈祥的笑脸,时时刻刻的在我眼前。

如今,一切都已经再也不复存在了,我再也看不到他们,至今我始终无法相信,她们已经离开我,离开我们每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记得妈妈下殡那天,我们进入吊唁厅。

送妈妈的情景,我们哭着,当时真的好想再摸摸她的脸……好想再拥抱她一下,仿佛那是最后的诀别,进了那扇门,人就真正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灰尘…

周围的一切我都听不见,只听见那家人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包括我…

今天却没有去看望你们,我躺在床上徐徐的向窗外看,心中依旧是不平静的,此时此刻,眼前又浮现了她们那张笑脸,还是那么清晰,她们好像在对我说:“什么时候再过来看看爸爸妈妈,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姐弟们好好相处 呀。

爸爸妈妈,我不能去给你们扫墓了,希望你们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想去看你们的。,可是我在发烧呀,妈妈,虽然是4月了,虽然是春天,可是天气也还是凉,你一定要多穿点衣服…生前你们一生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朴素了一辈子,现在和父亲在天堂,你们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不要让儿女惦记…

爸爸我真的很想念你…真想吃您做的虾米饼,您做的糖葫芦,还有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疙瘩汤…可是你都不能再做给我吃了…

4月,春风吹拂,黄花遍地;天空阴郁,春雨连绵,而我的思念,随着那微微的风,早已飘到了有我最亲最爱的亲人的地方……

爸爸妈妈,天堂保重,我知道你们在天上会看着我…… 女儿在这里哭拜二老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清明节感悟心得》,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62 6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