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

发布时间: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 篇一

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心理学**形态的确立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因为“精神分析**不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内部产生的,它的发源地是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在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把***转向文化时它便获得了社会心理学意义,直至成为一种足以引起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不管是***还是赞成者)都给予****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与人性本能的关系的考察上。之后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这些后期精神分析理论家手中,精神分析运动全面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总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论还是后期理论,都是由于对文化因素的高度关注和对文化研究的****,才使得这一理论学说真正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从而也确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会行为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上采取什么立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视的是社会群体及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则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两种取向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全部解释。因此,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这是正确地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社会的男性和女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动,完全看这个社会中的文化是如何对他(她)们提出要求和有什么期待的。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结语

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众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过文化人类学来实现的。文化人类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已经被有机地组合到了社会心理学之中,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解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点之一。当然,作为一个**的学科,文化人类学是在本世纪初才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文化研究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属性的必然选择。

社会心理学 篇二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大学生;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144-01

1、研究目的

虽然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卫生保健等因素使现代人的躯体健康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又使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身心疾病。特别是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们初进象牙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差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这些差异伴随(差异网☆www.chayi5.com)着许多社会心理因素正是引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几种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它们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进而解释社会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生理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脑和心肺的功能均达到成人水准,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正处于最佳阶段,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但心理却存在滞后。有学者对全国12.6万在校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近20.23%的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有50%是出于心理疾患。事实证明,许多人在学业的途中就被自己绊倒了。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也说明: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的高定位使其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从上大学起才真正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等诸多事件常常使大学生们感到忧虑和困惑,由此所带来的大学生身心疾病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

3.2、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个体自我观念与大学生的健康知觉

健康这个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属于生理学的范畴,而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在内的综合概念。正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蒂所提出的: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个性、稳定的情绪是紧密相连的。[2]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是否健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似乎都无法准确地回答,这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健康的知觉受到了许多个体自我观念的影响。

(1)自我复杂性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Patricia Linville(1987)的观点,自我复杂性是一种将自己看作有多方面不同特点的现象。通俗的来讲,自我复杂性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认同自己的观点的多样化程度。一般说来,一个具有高度自我复杂性的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他不会一味的沮丧,而是从他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得的成就感对之进行补偿。反之,若一个具有低自我复杂性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否定自己所得的成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无法转换自我角色,所以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自我复杂性可以起到对压力和与压力有关疾病的缓冲作用。而许多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转换能力还不够。

(2)自我差异理论

大学生们常想象自己是接近于完美的,聪明、机智、头脑灵活、工作能力超强等,但是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长久存在差异。据社会心理学家Tony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人们经常将对自我的看法比作一种内化的标准叫做自我向导。自我向导就是人努力奋斗想要取得的标准。研究证明,真实的自我与自我向导之间的不一致可以为减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程度差异常导致烦乱,罪恶感、厌恶自己、抑郁等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可能导致失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无助、甚至绝望的感觉,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也叫坦白,就是与他人交流信息[3]。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在一些方面我们对自己暴露的越多越好。如果有时偶发性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而个体又努力抑制这些损伤性信息,结果不仅增加了压力而且还会伴随着产生许多与压力有关的身心疾病。这是因为一方面适当的自我揭露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互动中的亲密性水平增加,因而增加一定的社会支持来帮助减少压力。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揭露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自我揭露的主体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到达减少压力的目的。由于很多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定位较高,认为与他人过多的交流是不成熟和依赖性较强的表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总闷在心里,从而增加了心理压力。

4、结论与建议

个体的自我复杂性、自我差异理论、自我揭露等社会心理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大学生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调整自我心态,建立完整的健康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行为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戒烟、减少饮酒等。其次,应做好对各种生活事件充分的应激准备,及时调节情绪,尽量保持头脑清醒,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社会心理刺激所带来的压力将到最小。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而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康的行为对于消除大学生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们应当学会适应现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释放和缓解压力,调整自我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必要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事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 孙彩丽等,试论社会心理刺激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J].教育与职业,2008(10):120- 121.

社会心理学 篇三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心理学在*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哲学、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 篇四

实际上,一些天灾、人祸等社会性事件会时有发生,只是地域不同或给不同群体的人们带来压力,不足为奇。但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而我们个人力量也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让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减缓我们的恐慌和焦虑,保持健康心理,正常生活。以下诸点或许能使我们在应对此类事件中有些帮助。

1.正确认知事物

正确认知事物是减缓焦虑的良好方剂。对某一事件,常常由于我们自身的模糊认识和非正确或非理性的看法,导致忧虑甚至不得解脱。遇到涉及广大公众的事情,要科学地分析会对自身及其家庭有何影响,不清楚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和专家(政府)的观点。如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事件,听信谣传就越发心理恐慌、焦虑,自觉或不自觉地抢购食盐。笔者曾看到某报载的一则评论:“武汉一市民高价抢购了650HD多公斤食盐,‘谣盐’风过,退不掉、运不走、卖不了。”这样,反而由此生出另一种更大的焦虑。政府已明确地告知国人,食用盐大部分来自矿物,而非海水,明白此理,也就无从听信谣传盲目抢购了。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明辨是非确有一个知识问题,“谣言止于智者”。具有焦虑易感素质的人,为此会更加焦急不安,忧心忡忡,实无必要。

2.尊重客观实际

仅凭主观想象或听信谣传不能辨别是否是客观实际,常常从坏的、不利的方面去考虑,从而形成“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负面信息,助长社会性恐慌心态的出现。如一时期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地震,有些人认为是“超级月亮”之故,是否科学又不清楚,然而网络等先进技术又使其迅速传播,怎能不令人生疑,促使人们恐慌心理的出现。当然,具有防震意识、做好抗震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偏离客观实际。对心理素质较差者来说,有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寝食难安。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才可明辨事理,不致于由此过度焦虑。

3.避免盲目从众

从众是一种心理倾向,人常有之。比如一个人站在道边上,向某个方向的天空张望,另一个或两个人过来也会同样地张望,其实,什么也没有,再过来人也会出现同样的举动,直到大家都散开去为止。除被好奇心驱使外,就是由于从众心理所使然。再如,一个商贩摊位前,本来较长时间无人光顾,这时你过去买东西,另一位路人看到后也会过去观看或购买,随后其他的人看到了也会接踵而来,一时间摊位前热闹起来,商贩甚是高兴,这也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在大灾大难面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人们关注度高,就更会发生“看见别人跑自己也跟着跑”的非理智的从众行为。遇事要冷静勿恐慌,要学会独立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比如发生地震,看见别人往外跑你也跑,结果外墙倒塌将你砸伤,而没有跑出的人在屋内躲避反倒未被伤及。故对待某一件事是否“随大流”,冷静思考很重要。想一想,从众是否有道理,再决定是否“跟进”切勿盲从。

4.主动适应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就是由于除其生物学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人是社会之人,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社会,社会才得以前进和发展。社会是变动的、发展的,对人会形成压力。人要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就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否则,会被压力压垮,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怨天尤人,甚至不可自拔,患上精神或心理障碍。

社会心理学范文 篇五

【关键词】:社会心理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普罗文学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文艺则属于观念上层建筑。但是,社会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这一上层建筑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进行过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一中间环节,社会经济基础并不直接对上层建筑发生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文艺理论家如普汗列诺夫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在普氏的“五项因素公式”中,“社会心理”被明确的提了出来,它作为一般中介在经济基础与文艺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顾名思义,即“一部分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1)它是指社会群体(包括创作群体)的日常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自发形成的人们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就产生映象和思想感情。在这些思想感情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就叫社会心理;有一部分只是个人所独有,就叫个人意识或个人心理。”(2)社会上有很多集体,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心理,所以社会心理有很多种,“社会心理”只是一个总称。社会心理虽然有多种,但主要的只有阶级、阶层、民族、时代等四种心理。

二从“中间环节”理论来探讨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论根源。

要弄清文学艺术(以下简称文艺)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就不得不了解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告诉我们,“哲学、宗教、文艺等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3),那么在这些思想领域与经济基础之间就离得比较远,就存在一个辽阔的空间,在这个辽阔的空间就必然存在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的“中间环节”。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过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旧指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4)这个“中间环节”十分重要,这就意味着社会构成的因素不是决定者(经济状况)和被决定者(意识形态)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的因素作为过渡的桥梁。因此,像文学、艺术这些“更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就不直接与经济状况发生关系,而只与政治、法律、道德、心理等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样,“如果我们要求得出对文艺现象的解释,就不是首先从社会的经济状况去寻找,而首先要从‘中间环节’中去寻找。”(5)这就是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

那么,这个“中间环节”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终支配文学艺术,而这种支配恰是通过艺术生产过程来实现。正是艺术生产沟通了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正是艺术生产把社会经济状况与艺术联结起来,因此,艺术生产是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是一个中介。而艺术生产是人的全部身心的投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中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即强调主体的人及其心理的能力。因此,艺术生产这个“中间环节”是人和人的心理能力的充分展开,人和人的心理是中间环节的关键。“人的心理,人的社会心理就像一座桥梁,社会存在作用于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要反作用社会存在,经济作用文学艺术或文学艺术要反作用于经济,都要通过这座桥梁。”(7)

由上可知,文艺反映现实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一环节。文艺要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现实。但文艺作品所直接反映的又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社会心理虽是意识,却客观的存在于思想家和作家的头脑之外,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就成为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作为掌握世界的四大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无疑首先反映的就是社会心理。“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艺术家以社会心理为原料创作出来的。”(8)作家、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心理氛围之中,首先把这种社会心理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其次再在自己选定的特定的创作题材中实现出来,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场景也体现出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具有某个时代心理氛围。

三普罗文学时期的社会心理

普罗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兴起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1920—1929)。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新文学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任务主要侧重于“现代明族文化的重建与明族人格的重铸。”所谓“普罗文学”即以描写革命为指归的文学。1928年前后,普罗文学成为锐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刊物(如《创造月刊》、《大众月刊》)等大量刊登普罗文学作品以蒋光慈(1901—1931)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凭着革命的高度热情和对背叛了革命的反动阶级的无比痛恨,要创建一种表现工农革命斗争的“新兴的文学”。在他们看来,这种文学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因此他们便去寻找自己的创作路线,这便是“革命浪漫谛克”或曰“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谛克”。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它的兴起阶段,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文学青年作家创办文学社(如太阳社、创造社)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普罗文学作家的“自我批评”阶段,以华汗为代表的作家首先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倾向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所造成的普罗文学的种种弊端,而为了文学的发展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肃清”。最后一个阶段是普罗文学在经过一段曲折道路后获得新发展的阶段,它是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派”的出现为标志。普罗文学的这三个阶段性特征恰是当时社会心理的反映。

第一,普罗文学兴起时期的社会心理。早期的普罗小说以及作为它的主要特征的“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倾向)”,在1927年至1928年间出现,并且迅速成为一股潮流,不是偶然的。首先,政治形势上。“四一二”反革命以后,不少曾经投身于实际行动的作家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打击,身心倍受摧残,胸中埋藏着待喷发的火山,在义愤与忧患中酝酿着革命低潮中的文学运动,探索文学如何反映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特别是共产党单独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反动派实行的屠杀政策,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与仇恨。群众需要宣传鼓动,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产生了这种渗透着时代和当时无产阶级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思想感情的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无形的压力下,普罗文学诞生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一种社会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无形的压力,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去遵守它,传播它,而不管它与你个人的心理是一致还是相反。”(9)例如蒋光慈早期出版的《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四十一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发誓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

其次,意识形态上。当时马克思主义加紧传播“革命文学”,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着作大量引进,这使得一些青年作家的思想异端活跃,越来越多的小资产阶级进步青年走向革命,客观上要求充满激情的革命文学作品。例如柔石(1902—1931)的短篇集《疯人》就透露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以极其浪漫的笔调将当时社会人的心理展现于众。

再次,文艺创作现实上。由于倡导者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在理论上受到苏联拉普派与日本福本和夫主义的左倾影响,加上当时党内革命左倾路线的盛行,促使急进革命者滋长了浮浅而又狂热的“革命浪漫谛克”情绪,片面的自信“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永远站在时代前列”,而普罗文学极力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时代情怀”。(10)

为什么“革命浪漫谛克”会得到漫延和传播呢?因为这种“时代情怀”已成为当时的一种心理。社会心理的普遍性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群体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对群体越信任,对个人的意见就越怀疑,(尽管当时也有作家清醒认识到这种情怀的错误性,但他们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于是认为遵从群体是值得的。这可从两发面去看。其一,当时的普罗文学作家或借用或照搬外国的文艺表述,不加分析的提出“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并将“有资产阶级艺术”定义为“欺骗的、麻醉的”,而将“无产阶级艺术”定义为“宣传的,煽动的,革命的。”因此小说创作中充满了标语口号和叫喊。其二,由于众多作品纯粹是一些“宣传”和“叫喊”,使得小说中人物缺少个性,忽视典型性格的塑造,情节也多属梗慨式,少有真实生动的细节,生活实感不强,结构松散,语言多是说教。例如蒋光慈的早期小说之一《少年漂泊者》一味追求“宣传”的效果和“武器”的作用。小说通过佃农家庭出身的汪中在十年中的流浪经历,展现出此期间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洋溢着分明的爱憎和拜伦式反抗的浪漫主义激情。

第二,普罗文学“自我反省”时期的社会心理。由于“口号式”的革命文学不断受到其他小说家的否定性批评,以华汗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首先开始迈出自我批评的第一步。这些普罗作家逐渐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表现为“理想主义”,没有真实的生命;在思想上则表现为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则讲究机械的去布置故事安排情节。作品不过是“时代精神”的号筒。如华汗在读了太阳社的冯给《丽沙的哀怨》等作品全面肯定的书评后,立即撰文批评冯“这种十足的观念论的批评”,其后他又严肃批评了蒋光慈的创作倾向并及时纠正了理论批评中的错误。

第三,普罗文学新发展时期的社会心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建立了军阀统治,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思想混乱,文艺思想界也出现了消极、动摇,甚至无所适从的情况。革命实践要求对中国社会加强认识,不仅要认识革命的性质,又要了解社会的性质。这便是当时创作家的心理。这在茅盾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茅盾的《子夜》以三十年代民族工业的历史处境和悲剧命运的叙写,揭示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后来茅盾在他的《再来补充几句》一文中多次表白过《子夜》“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关。”(11)又如茅盾的《蚀》三部曲以其广阔的场面、恢宏的气势,描述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斗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从胜利到失败后的部分历史面貌。书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社会政治体验和情绪体验,显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总之,在普罗文学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但在整个时期内却是固定的,它的革命时代性和现实性始终贯穿于这一文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直接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心理决定着文学艺术;社会心理不仅是文艺直接反映的内容,同时又是文艺反映现实的折光镜。

【参考书目】:

①普列汗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②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

③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④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⑤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8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⑦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4页

⑧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发映现实的中介》

社会心理学 篇六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启发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0日

作为我国主干课程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非常重要。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即集中时段实行课堂上课,学期结束对主干课程进行考试,期末考试结束后该课程的学习也宣告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称为快餐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适合学院的便捷管理也方便教师集中授课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是集操作和实验于一体的,以这种方式教学是否违背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我国本科、专科社会心理学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特性和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仅根据教学进度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以本土化的思维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满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可操作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研究,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和知识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对现行社会心理学教学时间制度进行改革,将教学时间分段利用,把整个课程教学时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讲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重点讲授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理论成果;指明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见解和看法,最后拟定第二时段学生进行可操作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的题目;第二时段为学生可操作实验阶段。在该时间段,学生就自己选定的题目展开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第三时段为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简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互动,开展辩论。在辩论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授课教师再做中肯的点评,指出研究报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对研究成绩优异或有发展潜力的学生,鼓励进行后续研究,并可以此为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通过课堂采取的相关创新措施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具体的可以由任课教师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视班级人数情况来定),每个小组8个人,然后任课教师再讲基础知识和理论划分出单元布置到各个小组作为教学任务。各组员接到教学任务后开始深入学习,相互探讨,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合作和集体备课的方式写出高质量教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单元内容,回答同学们的提问。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各个小组的成员间形成彼此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气氛。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全班产生浓厚的研究型学习的局面。

2、启发性教学:强化认知训练。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教学并非否定了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第一时段运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是很必要的。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因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以不同形式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探索新知真识的认知方法训练就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因此启发性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认知训练可以分为基本认知训练和创新认知训练。

基本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逻辑和思维法则,学会合乎逻辑,进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师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提炼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正式辩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充分掌握把握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思维运行特点,辩论结束后做深刻点评。这种基本任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鉴别诸如武断、仅从个人偏见出发或仅从最后结论出发等常识性错误。向学生阐明思考与研究问题只能从事实出发,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出发点的原理,使学生明白收集支撑观点或主张之事实材料的重要性。

创新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对现有的课题进行创新,这对于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任课教师可以用如何去创新现有课题的示范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课题的方法和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认知训练是比较复杂的课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研究学术界各个思想大师、重大发现、发明及各种知识、理论等作为基础,并总结、提炼、创新这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思维和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或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尽管向学生展示这些发生在他人头脑中的具有内隐性的创新认知过程及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教师不是不能做到的。如果有抱负的教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地不懈探索,奋力在新知真识获取上、在新思想新理论的建构上大有作为,那么,把其自己创新认知过程向学生示范出来就是难能可贵的。

二、结语

以上分析论述的教学原则和各种具体方法并非是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关联、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因此,社会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和适时的调整,努力使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浅析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而且适用于高校的许多课程,希望笔者的探索对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7.

社会心理学 篇七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现在不单单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是90后,从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长大,对网络也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新时代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人的那种新鲜感,也不单单是时不时地把照片“晒一下”、时不时地写篇博文、日志“吐个槽”的那种网络达人时尚耍酷了,这**着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这就是网络人际关系。处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最大感受就是只要有网,哪怕是一部手机,就能与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我们像被无线的东西给连了起来,也不管你自愿不自愿,没有选择,你已经“入了网”。自然而然地,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我就选择几个方面简单叙述:

一、网络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触式的交往障碍,比较**随意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交往双方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考虑双方的身体外貌特征、社会地位、性格层次甚至是性格层次上的东西,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交往。那么,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的群体在网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机会。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交流双方往往会应用网上比较流行的模式、语言,比较公***。我们大学生在网上和好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往往喜欢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随意地和电脑的另一端的生人进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时候的顾虑、冲突问题。

但是,这样的交流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因此沉迷于这种随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显得更为拘谨不顺畅。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网上的好友,有什么问题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很少也很难。甚至甲乙两人在路上碰见也不会打招呼。

二、网络是开放的世界,网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隐蔽性

前面已经表述过,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区,很多情况下双方可能并不认识,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名,这样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B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等等虚拟社区中,都以一定的规则指导网民进行交往。交往双方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掩盖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简单的例子,和淘宝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选好了商品,有问题可以登录旺旺咨询下网店老板,之后付款、快递送达,方便快捷。这些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式,你不必考虑对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虑自己身份会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红遍网络的“门”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这种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规则被违反或者不存在了,那么会直接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候隐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涉及网络公民的个人隐私,涉及交往双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这层纸捅破了,那么直接侵害相关网民的个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在BBS、博客、贴吧上面公开说脏话、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问题大放厥词,完全不够后果。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堪入目。

三、网络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网络关系并不稳定长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交流,比如对一个热门帖子的回复,往往都是由相同爱好的人完成。网络交往双方在一开始就是兴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双方会交往是因为这个,之后这种交往关系的保持可能还是因为这点,所以网络关系可能并不长久稳定。进入大学以来,我们都利用飞信这个*台进行一些通知的宣传,相当方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快速将信息反应给很多人的需求,“飞信”这类新兴产物将没有市场可言。我的飞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里没有什么接触,更不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有的时候,正是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促成了很多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惧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交往关系都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可靠。很多网恋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双方不能给出现实的承诺。所以,更多的人在网络交往时会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并不会充分信任对方。

比如说,一位大学生喜欢玩某个大型网络游戏,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位同样喜欢这个游戏的网友,两人一同做游戏中的任务,但是如果涉及双方利益上的事情,双

方往往不会信任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网上结识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么当你发现他一走了之头像变成灰白色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在意。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变得不太“真诚”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大学生在入学后,与家庭的联系会有所减弱。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他们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网民侃侃而谈,而在网下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网上交友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你无法确定一个人言语的真伪,因此,当网上交友发展到网下时,就会有种种状况发生。因互联网而受骗、受害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危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网络中的**多数是怀疑一切的。这就使人际交往缺乏了真诚的基础导致友情的冷漠。那么面对有些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树立起一种待人的原则,不要随意附和网络上的模式、观点。我们可以真诚对待网络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机智、防范。因为毕竟网络道德原则体系、行为规范体系长期缺失,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着怎么样的人,出于自我保护就要有一种防范的意识。另外,碰到网络上很多“围观”事件我们不要从众,盲目地跟随网民群体们。我们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其次,我认为就是加强自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要沉迷、依赖网络,培养自己现实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络人际关系毕竟是虚拟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时生活中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那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走上社会后,我们大学生尤其要培养自己沟通交往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注重自我实际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科技**,我们要很好地应用它驾驭它,而不是被它**、牵制甚至**。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

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最后我认为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人际关系的产生并不会替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关系。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努力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2 6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