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事迹心得感悟【精选5篇】

发布时间:

估计各位多多少少都了解过黄文秀的事迹,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黄文秀事迹心得感悟》,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时代楷模黄文秀人物事迹 篇一

1989年出生在广西百色的黄文秀,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8年3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6月17日凌晨,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从百色市通往乐业县的山路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淹没,黄文秀不幸遇难,年仅30岁。

她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曾有村民问过黄文秀:“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么会想要来这么偏远的农村工作呢?”黄文秀说,“百色是我的家乡,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驻村期间,黄文秀总是在奔波。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刚来到这里时,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她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运动服,逐一走访全村贫困户,绘制了“贫困户分布图”。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她都一一标注在笔记本里。

这是黄文秀的扶贫日记,里面记载着村里的“贫困户家庭分布图”以及入户走访了解到的内容(2019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海涛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百坭村村民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经过努力,全村种植砂糖橘面积从100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八角从600余亩发展到1800余亩。为打开市场销路,她还多次组织大家学习电商知识,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

驻村一年多,黄文秀带领百坭村88户418人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百坭村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文秀书记来后,引进了农业技术,找准了销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统茂在黄文秀悉心的指导和带领下,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同时,在黄文秀精神的感召下,班统茂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也想像文秀书记一样,为村里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她的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黄文秀利用周末时间回家看望刚做完第二次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看着天气突变,并且那段时间百坭村连降暴雨,她惦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便急着返回百坭村。父亲担心路上危险想挽留她在家待一晚。“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叮嘱了父亲一句“按时吃药”,黄文秀便启程回村。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她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一路上,黄文秀不断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联系,询问当地雨势和灾情,特别叮嘱要关注几个重点村屯,要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回忆起当晚的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几度哽咽:“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她想着的是村里的灾情……”

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百坭村的“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去向牌”上,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今日去向情况被标注为“请假”。村委主任班智华解释说:“村民与村干部觉得她并没有离开,所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怀念她。”

如今,百坭村里不仅屯屯通上了水泥路,惠及百坭村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也已贯通;新建的村级幼儿园也迎来了入园的孩子们,村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奔头。更令人欣慰地是,2020年底,百坭村脱贫摘帽。

“文秀书记”虽然走了,但是她的精神依旧由她的同事们延续着。身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的杨杰兴、黄旭先后接过黄文秀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投身到百坭村的扶贫工作。受到黄文秀精神感召的年轻人还有90后干部黄思薇。2021年3月,她成为了百坭村新到任的驻村干部……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黄文秀的好友、曾经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上蒙村担任过第一书记的路艳说,“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 篇二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白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

来自广西百色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黄文秀,从石头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工作,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白坭村申请到的路灯项目,让大家在走夜路时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户居民,记录本上清晰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黄文秀倾尽心力,克服困难把发展基层村庄的党建水平作为突破口和抓手,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程度。她积极钻研和实践,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子,谋划产业发展的路子,加强基础设置建设,加强产业的推动发展,不断提高贫困群对脱贫致富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质量,凝聚力量,一起努力改变落后现状。

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盘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确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她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

向榜样学习,不忘初心,每一名党员都要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岗位中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以榜样为力量,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牢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

生命宽度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之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完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生,无疑,勤奋者的人生更加绚烂。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就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地钻业务,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要义深刻领会并认真践行。

时代楷模黄文秀人物事迹 篇三

黄文秀作为一个普通党员、一个驻村第一书记、一个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其因公殉职之后被驻村干部群众、单位同事、所读大学师生、家人以及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高度评价、由衷佩服、深情缅怀,被授予各级各类崇高荣誉。所以如此,是因为黄文秀同志具有如下令人感佩之处。

(一)对党忠诚,政治坚定

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是对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有所作为的根本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集中、突出表现为对党忠诚。黄文秀同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由于家境贫寒,她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资助下得以完成学业,她的家庭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资助下得以如期脱贫。因此,她对党心存感激、无比热爱、热切向往,以至大学就读期间坚决加入党,以示对党的坚定信念。在驻村工作期间,她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而确保驻村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工作的推进、落实、完成。

(二)理想远大,具有境界

一个人要有境界,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更要有境界。一个人没有境界,不可能有远大出息,不可能获得人们的崇尚尊敬;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境界,不可能成其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不可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持续不懈努力奋斗,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欢迎、拥戴和支持。具有远大理想,是具有境界的根本表现和标志。黄文秀同志就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黄文秀同志自小家境贫寒,经历饱尝了人生的贫寒痛苦,很希望、很期盼通过奋斗改变家庭现状、追求美好生活。黄文秀同志的不同之处、不平凡之处,在于她不满足、不陶醉、不停留于追求个人人生目标、人生理想,而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紧密结合,通过致力改变国家民族人民命运去改变个人命运。她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活得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黄文秀同志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原本可以留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从事待遇优厚工作,最终还是毅然选择考取广西选调生,返回家乡百色市工作,矢志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矢志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这就是黄文秀同志作为一个党员、一个驻村第一书记、一个市级机关工作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因为胸怀上述远大理想和初心使命,黄文秀同志在家乡市级机关工作以及驻村工作中,才能不断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取得明显成效、骄人业绩,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和由衷称赞。

(三)爱岗敬业,不甘平庸

一个人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更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一个人缺乏事业心、进取心,必将陷于平庸、碌碌无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缺乏事业心、进取心,不仅自身陷于平庸、碌碌无为,还会损害党的形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党的事业发展。黄文秀同志不论作为学子还是参加工作,都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因而都不甘平庸、不甘落后,位居先进优秀行列。作为学子,她热爱学习,肯下勤奋刻苦之功,从而学业优秀,得过无数荣誉奖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把驻村工作不是当作走走过场、镀镀金,而是胸怀强烈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驻村期间改变全村面貌以及使群众脱贫致富,以至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当初她是这样立下志愿、下定决心的,最终她也努力去实现这样的志愿和决心。驻村一年多,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全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群众脱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生了很大变化,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公而忘私,甘于奉献

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是一个党员具有境界的一个重要表现和标志,是一个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重要要求和必要表现。黄文秀同志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从事条件好、待遇优越的工作,最终返回家乡工作。这意味着她必将失去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收入待遇、宽裕的物质生活。然而,为了返回家乡工作,以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她还是毅然放弃个人利益。在组织上安排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前,她父母年老患病需要照顾,她年纪渐大需抓紧解决个人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个人问题需解决。一旦组织上决定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愉快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把面临个人问题完全淡化忘掉,丝毫不向组织上强调提出。为了党的扶贫事业,她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这是她对党和人民的最大奉献。

(五)坚毅不屈,勇往直前

一个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在前进道路上,在实现梦想、初心、使命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轻而易举,难免遭遇面临各种困难、阻力、风险、挑战、曲折。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坚毅不屈、勇往直前的宝贵特质和优良作风。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由初心使命决定,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实现梦想的必然要求、重要保证。驻村工作之初,由于黄文秀同志给人以瘦小、文弱、秀气的印象,绝大部分村干和群众都陷于“以貌取人”的思维定势,质疑她担当驻村第一书记的能力、初衷、决心,因而都不愿意配合支持她的工作。对上门走访调研开展工作的黄文秀同志,有的群众干脆闭门不见、躲得远远的,有的就是见着了也不屑不愿沟通、多谈情况想法,有的甚至当面讲风凉话、不给好脸色。面对村干和群众的质疑、不信任、不配合,面对驻村工作的开局之难,尽管毫无思想准备、出乎意料之外,尽管深受委屈打击,但黄文秀同志没有丝毫畏难退缩之意,反而更激发坚定她搞好驻村工作的初衷、意志和决心。她在虚心求教问计所驻村老支书的基础上,采取软磨硬缠、主动帮干农活、打亲情牌等方式手段,拉近与群众距离、消除群众疑虑、培养与群众感情,最终获得了群众的接纳信任和配合支持。

(六)深怀感恩,懂得回报

我国自古就崇尚追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德情怀和优良传统。一个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不深怀感恩、懂得回报,甚至以怨报德、以仇报恩,那就有背道德、有背情义、有背天理,进而无以立足家庭、无以立足社会、无以立足党。一个人必须深怀感恩、懂得回报,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就更必须深怀感恩、懂得回报。黄文秀同志就是一个深怀感恩、懂得回报的楷模和典范。黄文秀同志子妹三人,作为在农村务农的父母把他们养育成人实属非易,付出了许多辛劳和代价,对此她深切感知、一辈念怀、总欲报答。黄文秀同志自小就深知父母的辛劳不易、体谅家庭的贫寒困苦,生活上不提过多过高要求,崇尚节俭朴素,为了减轻父母劳动和经济负担,在学校求学期间她经常利用寒暑假以及课余时间帮助父母干农活、搞勤工俭学。当读研究生以及参加工作之后,随着父母年事愈高以及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她对父母的关心照顾、孝敬报答更全面、更细心、更温馨。黄文秀同志对内深怀父母养育之恩,真诚极力予以回报,对外深怀党、政府、社会帮助脱贫、资助就学之恩,真诚极力予以回报。她不留恋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毅然返回家乡工作,就是对党、政府、社会之恩的最好回报。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0字 篇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用美好的青春谱写了新时代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之歌,用有限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勇挑重担、心系人民的初心使命。

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挑起了当地脱贫攻坚的重任。她深入群众,一户一户摸清需求,从点滴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她团结村里党员干部,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她顾大家舍小家,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没有时间照顾残疾母亲和重病父亲,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将知识落地生根,将先辈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

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的不幸,使她过早地离开我们,但是她对党忠诚,用奋斗锻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作风,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用毕生书写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的优秀品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党员干部,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要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她勇于担使命、攻坚克难的政治品格;学习她甘于奉献、饮水思源的赤子之心;学习她用心用情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学习她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为民情怀,切实把学习榜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将她的精神始终铭记于心,向她学习,把她的精神在每位党员干部身上传承下去,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黄文秀的精神之花永远绽放!

时代楷模黄文秀人物事迹 篇五

近日,以全国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为原型改编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热播。她的动人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在黄文秀短暂的一路旅途中,她寸草衔结,在基层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一心为民,在工作中与群众将心比心,打成一片;她奋勇当先,在脱贫攻坚战中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用青春和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她以感恩为“犁”耕锄“希望的田野”。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组给黄文秀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1989年出生在广西百色的黄文秀,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2018年3月,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黄文秀短暂的人生中有很多次出发。她从乡村出发去山西、北京读书,改变了她的人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她依然不忘家乡“哺育”的恩情,虽经历“万水千山”,却依然不忘来时路,所以她的出发是往返的,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的情感一直贴着养育她的土地和人民,不离不弃。在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她本着“不忘本”“不忘恩”的初心,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用短暂的一生来回报故乡的养育恩情。

心系群众、锐意进取。

她以真心为“种”播撒“丰收的希望”。黄文秀在她日记中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2015年,百坭村尚有103户没有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2。88%。如何精准施策、顺利脱贫?她白天遍访贫困户,晚上与绿色作文网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村屯分散,山路太远,她选择吃住在村。驻村两个月,她走遍全村贫困户,在扶贫日记里绘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图”,在她的带领下,百坭村2000多亩砂糖橘爆火大卖,八角、板栗、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她将“己心”比“群众心”,倾情投入、默默奉献,一心为民,以一点一滴的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出彩的人生。在百坭村丰收的田野上,承载着的是她那颗赤子之心,群众脸上绽放的笑颜,更是黄文秀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真实注脚。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她以担当为“肥”滋育“青春的花朵”。她说,“扶贫之路只有前进没有退路,只要确定了就义无反顾”。2019年6月,她利用周末的时间回家看望重病的父亲,天气突变,突降暴雨,她惦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便急着返回百坭村,最后被那场山洪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走在扶贫的路上。一个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可以做很多事情,黄文秀恰恰选择了最基层的脱贫攻坚事业。在百坭村,不懂方言、年龄较小、经验不足都是她前进的“拦路虎”,但是她没有丝毫害怕,为了见证党和国家越来越好,为了不辜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她选择了实干与拼搏。那本厚厚的驻村日记,是她为青春写下的与众不同的答案。在脱贫攻坚战中,她发扬钉钉子精神,立足岗位,咬定目标不放,锲而不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实干拼搏为“肥”滋育出新时代的“青春的花朵”,让自己的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出“别样芳华”。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黄文秀事迹心得感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62 6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