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意见【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反馈意见书 篇一

关键词二语写作教学同伴反馈学习型词典支架

一、 引言

在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反馈对于提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写作反馈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计算机网络反馈。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写作课堂中,教师反馈占主导地位,同伴反馈和网络反馈使用相对较少。”(周一书2013)现有研究“虽然提及在教学中应考虑依赖多种来源提供反馈,但对教师反馈之外的来源(如同伴反馈)探讨不深”(邢加新,代尊峰2014)。事实上,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1]是两种不同机制的反馈形式。其中,前者一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它所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对学习者写作结果(product)的权威评价。而后者则是维戈斯基(Vygotsky)“最近发展区”(ZDP)理论与过程写作教学(process approach)相结合的产物,凸显的是“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和互动合作等学习理论的精髓。同伴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70年代格拉斯哥大学的相关探索,但其真正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则主要是最近20多年(李彩林2012)。相关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参与评价写作的重要性。……同伴评价作为学生参与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被更多的人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来”(邵名莉2009)。与此同时,“学习者对同伴评价的态度以及这种评价方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邵名莉2009)。然而,关于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效用,不同研究者基于各自的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

具体而言,一些研究者持赞同态度,认为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有诸多积极效用,如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增强学习者的互动合作意识并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等(Caulk 1994; Jacobs et al. 1998; Paulus 1999; Villamil & Guerrero 1996,1998; Guerrero & Villamil 1994,2000; Tsui & Ng 2000;莫俊华2007;Zhao 2010;蔡基刚2011; Rouhi & Azizian 2013; Yu & Lee 2014)。另一些研究者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效用非常有限、不完全适用,甚至不可行等(Leki 1990; Carson & Nelson 1996; Connor & Asenavage 1994; Zhang 1995; Sengupta 1998)。鉴于此,学界有学者开始探究影响或制约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效用发挥的因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Rouhi & Azizian(2013)指出的影响同伴反馈效用发挥的四大问题,即: (1) 学习者因二语能力所限无法给同伴提出具体适用的反馈信息或反馈信息质量参差不齐;(2) 学习者因二语能力所限仅能关注到同伴写作中的浅层错误;(3) 学习者因对同伴反馈理解有误而有抵触或对同伴批评过于严厉;(4) 学习者因来自不同母语语言文化背景而给予同伴不适当的写作质量评判。综上可见,二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策略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馈主体――学习者自身的二语水平与写作能力。要发挥同伴反馈的积极作用,作为二语写作教学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学习者必要的引导和培训。这方面,目前已有学者开始探讨相关问题。比如Carrie Yeahuey Chang(2015)基于实证研究指出,在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习者实施同伴反馈的必要培训,使学习者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能。而且,研究数据分析表明,这种同伴反馈方法的培训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有关学习者同伴反馈方法培训的研究中,反馈中介的重要工具之一――辞书的作用却基本被研究者所忽略。究其原因,研究者对当代学习型词典的二语写作辅助功能缺乏充分认知,加之传统意义上的辞书在课程教学中的长期缺位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拟借鉴二语教学研究中的“支架”(scaffolding)概念以及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二语写作反馈模型,探讨学习型词典作为同伴反馈“支架”的合理性及基本功能类型,为今后的相关实证研究做初步铺垫。

二、 二语写作反馈模型与学习型词典的反馈中介定位

在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除上述对教师反馈或同伴反馈各持己见,有鲜明倾向的一批研究者外,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将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反馈教学效果(Tsui & Ng 2000;杨苗2006;许悦婷,刘骏2010;于书林2013)。其中,于书林(2013)重点探讨了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的差异与融合问题,他还借鉴社会文化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视角,思考并构建了二语写作反馈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这个“反馈活动系统由反馈主体、反馈中介、反馈客体、反馈规则、学习共同体、劳动分工和成果几部分构成”(于书林2013)。通过图中的互动箭头可以看出,反馈中介分别与反馈主体、反馈客体和学习共同体这三大部分有直接的互动关联。正如该系统模型构建者所述,“中介工具包括物理工具和心理文化工具,在反馈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于书林2013)。具体来看,在反馈中介中,主要有反馈的载体语言(母语或二语)、辅助资源(书、词典)、活动路径(网络、反馈表格或符号等)。这其中,毫无疑问,第二类是真正有效提升反馈信息质量的辅助工具,尤其对于同伴反馈活动而言。学习者由于自身二语习得水平与写作能力所限,对中介工具中辅助资源的依赖,既有实实在在的信息获取需要,也有心理文化方面增强自信的需要。“调查表明,水平越好的学生压力越大,因为他们不想‘出洋相’,都竭尽全力改好文章,而水平差的学生为了不被同伴嘲笑,也不敢懈怠,往往为了一个词反复查词典或问其他同学。”(蔡基刚2011)然而,遗憾的是,该模型的构建者在阐述教师和学习者在使用反馈中介工具的主要差异时,恰恰疏漏了在第二类辅助资源中介方面的不同之处。这实质上也反映了学界对学习型词典的语言文化认知辅助功能缺乏应有的重视或了解。

Carrie Yeahuey Chang(2015)在对同伴反馈进行界定时指出,同伴反馈就是指学习者互相交换写作草稿,彼此提供反馈建议的过程。具体到同伴反馈所涉及的信息类别,主要包括两大类: (1) 全局或综合性(global)的写作问题(比如写作内容、语篇衔接、篇章结构等);(2) 局部或单一性(local)的写作问题(比如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通常来说,教师反馈更多关注全局性问题,而同伴反馈则更重视局部性问题。因此,研究者认为,在对学习者进行同伴反馈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习者对全局性或综合性层面的写作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相关实证结果也表明,经过引导和培训,学习者在同伴反馈时确实能够做到对两大类问题的更多兼顾,而要真正能够就上述两类(宏观和微观)写作问题提出适当有效的同伴反馈,则学习者自身的写作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习者有更多的写作经验和技巧积累,同时也还要有更多的词汇知识与能力。而这方面,致力于辅助二语学习者语言习得和文化认知的学习型词典正好能够提供适当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型词典在同伴反馈的中介工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二语写作教师在过程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型辞书工具,那么学习者不仅提供同伴反馈的信心与质量会有提高,而且同伴反馈者自身的二语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促进。对此,笔者将在今后展开相关的实证研究,这里暂不讨论。

三、 学习型词典的设计特征与同伴反馈中介需求

在词典学研究中,词典设计特征(design features)至关重要,它涉及内容特征、结构特征和技术特征三个主要方面(魏向清,耿云冬,卢华国2014)。在近一个世纪的不断探索中,学习型词典编纂与研究者立足词典使用者不断变化的实际学习需求,充分借鉴吸收现代语言学、语言教学以及二语习得等领域的理论成果,在设计特征方面推陈出新,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说,随着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学习活动由先前的解码型为主(decoding)逐步发展为解码和编码(encoding)并重。二语教学的重心也更偏重“听说读写译”中的“说”“写”和“译”的语言产出能力培养,其中二语写作已经成为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点之一。相应地,我们也可以看到,英语学习型词典各家族同样也顺应这一二语的教学与研究趋势,致力于编码信息的内容表征和结构与技术处理。近些年,英语学习型词典中不仅陆续推出了致力于二语写作辅助的专项类学习词典,比如朗文系列的《英语写作活用词典》(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美语类义词典》(Longman Thesaurus of American English)、《朗文简明写作活用词典》(Longman Essential Activator),以及《朗文常见写作错误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mmon Errors)等;又比如,牛津系列的《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Oxford Learners Thesaurus: A Dictionary of Synonyms)、《牛津学术英语学习词典》(The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Academic English)等;再比如麦克米伦系列的《麦克米伦搭配词典》(Macmillan Collocation Dictionary)。与此同时,各大品牌英语学习型词典均高度重视二语写作教学的实际需求,在通用语文词典中也凸显了一些辅的新设计特征,对二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的资源辅助需求也有很好的针对性。

根据较大规模的实证研究,王文宇和俞希(2008)发现,在英语二语写作过程中,“学生在二语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都感到有困难。……在内容方面,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内容的深度和新意。……在结构方面,学生认为在谋篇布局(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心句与主题句的运用、文章的条理性、段落及句子的衔接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在语言方面,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词汇的缺乏。因为缺乏词汇,学生不能充分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常常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用词单调,学生常常重复使用同一个词”。很显然,学习者二语写作的障碍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全局性的问题,也有局部性的困难。如果二语写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鼓励同伴反馈在上述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评价性反馈并提出修改建议,那么学习者的受益也将是多方面的,将最终对整体的写作质量提升有帮助。因此,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上述的学习者二语写作难点视为同伴反馈可能的反馈中介需求信息。这对二语写作教师在给学习者进行同伴反馈培训时将是有用的启示。

四、 学习型词典作为写作同伴反馈“支架”的主要功能

语言教学中的“支架”理论(scaffolding theory)源自建筑领域“支架”概念的隐喻借用,它强调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较高水平学习者可以通过积极指导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提供有效辅助。“支架”理论自1976年被引入教学领域以来,其有效性已经为学界所普遍认同,诸多“支架教学法”也应运而生。“维果斯基认为: 提供支架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同伴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提供丰富、有效的概念支架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意义建构的有效方法。”(转引自梁爱民2010)在本研究中,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需要借助中介工具使用,才能更加有效。这类似二语习得或教学过程中的“支架”效应。所不同的是,这种“支架”不是来自教师的言语辅助,而是从词典中可以获取的相关知识辅助。换言之,借助学习型词典查阅所进行的同伴反馈,其实质就是一种“支架”式反馈(scaffolded feedback)(Hyland K. & Hyland F. 2006)。

就辞书作为同伴反馈的中介工具性质以及它所承担的辅助写作的主要功能来说,本文认为,学习型词典所承担的反馈支架功能可以进一步细化,使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更加明确。如上文所述,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同伴反馈需要兼顾全局性(global)(比如写作内容、语篇衔接、篇章结构等)和局部性(local)(比如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写作问题两方面。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鉴于此,我们可以将同伴反馈所需的词典支架功能描述为: (1) 内容反馈支架(content scaffolding);(2) 结构反馈支架(structure scaffolding);(3) 语言反馈支架(language scaffolding)。二语写作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学习型词典资源来对学习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支架信息(scaffolding information),进而对同伴写作文本做出可靠而且有效的反馈。

1. 内容反馈支架

据相关实证研究,现有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往往存在如下全局性反馈不足的局限,比如,“中国学生反馈意见中约60%―80%为微观层面”(张立2008);“只注意表面错误等‘低层次的问题’,而忽视了诸如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高层次问题’”(包著红2010);“学生往往易选择形式上如更多给予语法,词汇,标点,大小写等表层结构的反馈,忽略和回避内容上的评价和建议”(樊惠君2011);“很少有学生能评论文章的主题陈述、主题句、文章结构安排、连贯性及语言的清晰度、风格、逻辑思维等问题,在如何使文章更有层次和内涵方面更是束手无策”(赵金桂2012);“只是评改文章的某些方面,而不能对文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周一书2013),等等。当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的发现与上述结果相左,比如“同伴反馈较多关注篇章结构、总体评价和内容意义层面,而教师反馈较多关注表层修改,如语法规范和格式等细节问题”(杨苗2006;许悦婷,刘骏2010)。对此,本研究不做主观评价。事实上,就大多数研究发现而言,同伴反馈在内容层面的不足是比较普遍的。

就二语写作而言,由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足,往往存在“词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情况,影响了其内容表达的“深度或新意”(王文宇,俞希2008)。一方面,学习者可能对相关话题的思想认识比较粗浅;另一方面,学习者在二语表达过程中力不从心。这方面,旨在帮助二语学习者提升写作能力的学习型词典均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朗文简明写作活用词典》为例。这部以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的写作学习词典就充分考虑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针对学习者写作内容表达粗浅平白的问题,该词典设计了30个话题性写作词库(word bank),所涉及的写作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广告;银行;书籍/文学;计算机;法院/审判;人物描述;驾驶;;教育;环境;体育锻炼;节假日;电影;闲暇时光;政府/政治;住房/住所;邮件、电话和传真;医疗;音乐;报刊;警察;宗教;餐馆/饮食;体育;奇异事物和事件;科技;电视/收音机;戏剧;旅游;交通”。这些写作话题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二语基础写作的主要内容,会给学习者提供内容层面的有效帮助或启发。同时,同伴反馈也能够基于上述话题素材的词汇内容激活相应的反馈内容。

我们仅举一例来说明。比如,有关环境(environment)方面的话题写作,该词典就提供了如下的丰富内容: 首先,该词典将可能涉及的写作内容分为两大板块――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2) 解决方案(some solutions)。在第一个板块中,词典编纂者先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简要的描述,主要包括污染问题(pollution)、汽车问题(cars)、温室效应问题(greenhouse effect)、臭氧层洞的问题(holes in the ozone layer)、酸雨问题(acid rain),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破坏问题(the destruction of habitats)。在第二个板块中,词典编纂者就解决方案进行了较为简要的描述,主要包括有利于环保的交通方式(alternative forms of transport)、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废物回收利用(recycling),以及抗议活动(prot<www.chayi5.com>esting)等。无疑这些词典编纂者基于大型语料库分析统计而精心筛选的内容,为学习者的相关写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写作内容素材。

紧接着,词典编纂者还提供了相关的英语表达核心词汇,比如: acid rain, air quality, alternative, the atmosphere, car pool, CFCs, congestion, electric car, endangered,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nvironmental grou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xtinct, fertilizer, flooding, fumes, global warming, green, greenhouse gas, the greenhouse effect, habitat, organic, the ozone layer, pesticide, pollutant, polluter, pollution, power station, protest, protester, public transport, rainforest, recycle, recycled, renewable energy, skin cancer, smog, solar power, species, sustainable, source, threaten, toxic waste, ultraviolet light, wave power, wild life, wind power, woodland。这些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可用词汇”(available vocabulary)将有利于学习者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该词典还通过参见的方式,补充了可能会涉及的相关写作内容及“可用词汇”,即陆地与海洋(land and sea)、问题(problem)、意见(opinions)、抗议(protest)、交通(transport)、破坏(damage)、毁坏(destroy)、保护(protect)等。显而易见,这样一个同语义场的话题内容和词汇网络的建构,给二语学习者的写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内容和词汇。这些不仅有利于同伴反馈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针对性反馈,而且反馈者本人也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写作资源,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当然,这需要二语写作教师对相关辞书的使用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五、 结语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模式强调学习者通过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所习得。并且,研究表明,随着学习者任务完成能力的提升,其相关领域知识的获取也会随之不断增加。(Marczok, Braukhoff & Amann 2015)学习者“在阅读同学的文章时,能实践‘评价标准’,体会自己文章的问题”(黄静,张文霞2014)。显然,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同伴反馈活动就体现了这种“做中学”的理念。这其中,学习型词典对二语写作同伴反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支架”作用。基于辞书使用的二语写作“内容反馈支架”“结构反馈支架”和“语言反馈支架”这三种反馈支架的积极搭建,既有利于同伴反馈的顺利有效实施,促进被反馈的学习者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在过程中提升了作为同伴反馈主体学习者的相关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可谓一石二鸟。这种基于学习型词典“支架”功能的教学模式探索,要求二语写作教师对学习型词典的学习辅助功能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学习者予以积极的培训和引导。当然,这种支架式同伴反馈的实际教学效用还有待笔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附注

[1]在现有的二语写作教学研究文献中,除同伴反馈(peer feedback)外,还有同伴反应(peer response)、同伴评论(peer critiquing)、同伴评估(peer evaluation)、同伴编辑(peer editing)以及同伴互评(peer review)等相似概念的不同术语表达。为研究表述的规范一致,本文将采用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同伴反馈”(peer feedback),并将上述近义术语表达视为同义术语,不做区分。

[2]详见《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序言。

参考文献

1. 包著红。“最近发展区”概念与大学英语写作同伴反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174―176.

2. 蔡基刚。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外语界,2011(2): 65―72.

3. 樊惠君。二语学习者写作同伴反馈制约因素分析。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 盖淑华,周小春。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同伴反馈实证研究――社会文化观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 36―40.

5. 龚晓斌。英语写作教学: 优化的同伴反馈。国外外语教学,2007(3): 49―53.

6. 黄静,张文霞。多元反馈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修改的影响研究。中国外语,2014(1): 51―55.

7. 李彩林。同伴反馈研究综述: 研究结果差异探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 60―79.

8. 梁爱民。“可理解性输入”与“最近发展区”概念支架类型研究。济南大学学报,2010(4): 33―36.

9. 莫俊华。同伴互评: 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35―39.

10. 邵名莉。同伴评价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 47―53.

11. 王文宇,俞希。大学生二语写作难点的一项调查。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 31―35.

12. 魏向清,耿云冬,卢华国。双语学习型词典设计特征研究。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3. 邢加新,代尊峰。《第二语言习得与写作中的书面修正性反馈》介评。现代外语,2014(1): 137―140.

14. 许悦婷,刘骏。基于匿名反馈的二语写作反馈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44―49.

15. 杨苗。中国英语写作课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对比研究。现代外语,2006(3): 293―301.

16. 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现代外语,2013(2): 70―76.

17. 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7―39.

18. 张立。在EFL写作教学中中国大学生对同伴互评的认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141―144.

反馈意见书 篇二

1.高校图书馆意见处理与反馈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校均有其自身图书馆管理制度,以往的管理制度在不断选择、不断更新的进步着,虽然都有对读者的意见进行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往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对于读者给予的意见处理的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大多从容易着手的意见进行,其余的大都不予实施;读者给予建议的渠道虽然比较多,但是不够直接,反应系统很慢;新兴的网络时代虽然运用比较方便,但是对于读者的要求其素质、知识更多;很多图书馆网站的建议箱都比较繁琐,很多都要注册完才能给予意见;大部分读者的意见没有收到及时的意见回复,使得读者提意见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不满;很多图书馆对于读者的表扬兴奋接受,但是对于更多不满批评之言不予理睬或者处理不及时;很多读者的意见一样时,没有足够重视,或者相关人员对图书馆的新的管理制度的不了解,认准旧的制度和读者针锋相对,产生纠纷;一些意见具有阶段性,意见未纳入工作计划中;很多意见本身也存在着矛盾或者对立,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直接抛弃;读者的意见处理等和图书馆有关部门协作有一些问等等。

2.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反馈机制的原则

2.1 客观和及时原则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所以图书馆更多的也朝着更完善的网络化发展。网络时代变化不停,信息量也是越来越大,所以对应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反馈机制就必须要求及时,一旦不及时,有可能一个好的意见就错过,也有更大的可能是读者的意见越来越多,就会降低选择优秀意见的质量。其次,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之一,图书馆读者的反馈意见就是最贴近实际的,如果不够客观来处理这些意见,必然会导致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历史记录越来越远,不利于优秀图书馆的建设。

2.2 系统原则

做好了网络时代的高校读者反馈的客观及时原则之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成一个很大的反馈系统,不仅是对及时和客观原则下的补充,更是对于图书馆的工作的一个很好促进措施。包括着从收到意见的及时处理;也包括这图书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必须各个相关部门做好本分工作,再加上协调合作,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好读者的意见。

2.3 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读者原则

一般图书馆的读者爱可以根据读者反馈的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喜欢反馈意见的读者,另一种就是不喜欢反馈建议的人。其中,选择沉默的读者占大部分,这些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当遇到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很少反馈;这些人一般不会告诉图书馆,他喜欢和不喜欢什么,他们更多地就是喜欢就以后多来一点,不喜欢的话以后就少来甚至不来。那些经常向图书馆反馈意见的读者,特别是提出一些消极的反馈意见时,就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这些意见,应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4 图书馆反馈制度化、日常化原则

现在的高校人群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每一年都有新的学生进来,自然也有很多学生毕业离校,所以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也在更新换代。伴随学生的成长,图书馆中的需求和兴趣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伴随着图书馆学生的更新,每一个不同年代的学生,需要的信息也随之变化。所以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的反馈制度就应该保持着日常化。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无处查询。所以一个好的图书馆,就有着自己一套完善的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是一个图书馆运行的基础。随着每一年面对着不同群体的学生,完善的制度也需要做符合实际的调整,根据这高校生源的变化规律,有规律地开展定期读者调查,建设一个固定的渠道反馈,这样可以保持着传承性,时刻关注反馈信息的变化。在这些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高校图书馆制度。

2.5 读者调查与读者反馈相结合的原则

读者的反馈信息整体呈现着零散状态,对于图书馆进行决策有一定的推动,但是要进行真正大型的决策时,光有读者的反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有着整体读者的意见,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定期的读者调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问卷调研,及时整理有用的信息,加上读者在读书馆学习过程中反馈建议,才能做好决策,使得读者和图书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有效沟通。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意见反馈的途径

3.1 学院(系部)牵头联系的途径

根据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馆员的自身学历专业情况,可以设立一些学科馆员,在各学院(系部)设立负责联系,及时从学院(系部)师生对图书馆产生的意见进行总结,读者可以先反馈到学院(系部),再从学院(系部)反馈到这些馆员,再汇集到图书馆关于建议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于师生意见的进行最终接受并吸收。

3.2 在图书馆内设立咨询台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日新月异,学生需要最快时间内了解到新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咨询。第二,如果学生有好的意见可以直接提出,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加以记录。

3.3 网上参考咨询模式

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意见箱,放在醒目之处,师生只要一进网站,如果有意见就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站上给予留言。

3.4 图书馆建立“馆长接待日”

为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避免馆员在工作时的不足,建立“馆长接待日”可以从更深层次地了解最实际的情况,也可以让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读者意见反馈的重要性,也能更为完善地建立本校的图书馆读者意见处理与反馈机制。

3.5 图书馆开展专题活动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专题活动,有利于让师生了解给予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意见的重要性。秉承“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管理理念,也让更多学生熟悉图书馆,将宣传推展活动常规化、进一步建立了宣传长效机制,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深入、高效的服务。

反馈意见书 篇三

(二)开会座谈。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集中听取意见建议。分局将分类别、区块召开四次座谈会。

(三)书面函访。分局区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各派领导、副处以上老干部、各乡镇(街道)书记、主任、街道分管城建工作副主任和村居书记、主任等发放征求意见函。

二、走访对象

(一)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派领导。

(二)区级机关干部、特邀纪检员与监督员、离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代表。

(三)乡镇(街道)和村居主要负责人,重点是矛盾多,需要建设部门解决问题多的乡镇街道和村居。

(四)各类企业代表(包括重点工业企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

(五)城市居民代表,重点是居委会负责同志和服务对象。

三、时间安排

从9月10日开始,到10月15日结束,集中走访时间10月左右,其中征求意见表由局行风监察室在9月12日前寄发,征询到意见的书面反馈函要在10月30日前寄发。

四、意见反馈

(一)上门走访意见的反馈。按照“谁走访、谁负责”和一人一回复的原则,由走访单位起草回复函,交局办公室审核后,由局行风监察室统一寄发。

(二)座谈会意见的反馈。由各责任科室和单位汇总形成综合反馈意见,交局办公室审核后,由局行风监察室分别寄给与会同志。

(三)书面征求意见的反馈。由局行风监察室分类交办到各责任科室和单位,由牵头单位按一人一回复原则起草回复函,交局办公室审核,由局行风监察室统一寄发。

五、工作要求

(一)重精心组织实施。开展走访月活动是推进行风升位工程的有力抓手,也是争创人民满意机关的有效载体,要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责任单位要制订相关方案,确保走访月活动的有序开展。

反馈意见 篇四

某同志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参加省公司党委举办的专家讲课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和学习辅导材料,他深刻认识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意义重大,是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具有一定领导责任的共产党员,他积极参加活动,自觉地把学习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增强党性的过程。

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对照党章中国共产党产党员的标准,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指导,某某某同志认真地进行了个人的党性分析,对存在问题查找准确,比较全面,对自己突出的问题,原因分析切合实际,态度认真诚恳,教育了自己,也教育了大家。

同志们对某某某同志实事求是、中肯地进行了评议,认为某某某同志入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能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积极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工作求真务实,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勤于学习、善于钻研,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他作风踏实、不图虚名,廉洁自律,奋发向上。曾经被评为省公司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现在仍然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的不足就像他自己分析的那样,还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时有急躁情绪,不能平和地循循善诱做工作。下一步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精神,提高修养,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主动积极主动,发挥专业才能,干好本职工作,带领职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反馈意见》,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1 6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