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精彩4篇)

发布时间:

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 篇一

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他强调,党的以来,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了党、国家、人民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这一棒。这是历史担当精神的鲜明表现。

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勇于担当,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不忘肩负的神圣职责,勇挑打赢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

能够担当,就是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要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的促进工作开展。

敢于担当,就是要有负责担当的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于你。

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 篇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七一”重要讲话,通篇充满了历史担当精神。面对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员干部应当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树立担当精神,勇于担责、担难、担险,努力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

担当精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党性觉悟、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正如习所言,“95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穿越革命战争的硝烟,经历建设激情的洗礼,把握改革时代的脉动,共产党人在历史前行的脚步中不断彰显担当精神。当前,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当代共产党人必须担负起的使命。

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和品德。好干部贵在敢担当,不敢担当就不是好干部。新的历史时期,看一个干部称不称职,是不是“好干部”,关键要看他在大是大非前是敢于亮剑,还是置若罔闻;在矛盾纠纷前是敢于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在危难关头是挺身而出,还是畏缩不前;在失误失败前是敢于担责,还是推诿塞责;在歪风邪气前是坚决斗争,还是消极对待。

“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首先要善于学习。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能不能做到坚持勤奋学习,不仅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责任问题。干部只有注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面对困难时有解决的棒法、有担当的勇气。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克服浮躁之风、浮夸之风,努力让心沉下来,把身子弯下去,不被华而不实的东西所蒙蔽,透过现象看本质,摸清实情干实事。

强化能力提升担当,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关键。法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信仰法治、亲身示范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楷模与表率。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需要党员干部,在宏观决策上增强法律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确保推动都市区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依法依规、合法合规,经得起社会的监督,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一种魄力,需要无私无畏的勇气,在急难险重面前带头勇挑重任,最能体现领导干部的担当。领导干部要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当第一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作出正确的处置,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

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努力形成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大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健全完善鼓励担当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好“为官不为”的问题,切实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勇担当、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风尚。

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 篇三

提出好干部五项标准之一的敢于担当,是对所有领导干部政治品质的普遍要求。敢于担当,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是一个重要达标项。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无数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敢于担当”分多个层次。一是有所作为,即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是基本要求。那些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只图虚名不出力的人,缺乏担当的资格;二是“敢”字当头,不当“太平官”,遇难题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遇矛盾和危机挺身而出,对歪风邪气坚决抵制,对失误敢承担责任;三是能够担当,具备担当的胸襟、胆识、水平、能力、谋略。

有所作为、敢字当头、能够担当这三者统一不可分,而“能够担当”处于关键位置,它是“敢于担当”的基础条件。“能”者一般为“敢”者,不“敢”大多因缺乏“能”。改革发展大业中,有无数的新问题、新矛盾,需要破常规、动真格、啃“硬骨头”,这对思想智慧、行动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心无主见、遇事无策者,谈不上担当;思想平庸、不敢创新者,担当的效果差;懵懵懂懂、浑浑噩噩者,盲目“担当”,只会逞匹夫之勇,把事情办坏。

具有好品质、好身手的政治家和先进模范,是敢于担当的榜样。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之所以能担当历史大任,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源于他们高超的理论水平、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刻的洞察能力、非凡的政治才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治党、治国、治军,在党的建设、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等多方面攻坚克难,神州大地出现许多新气象,这源于等领导人立党为公的政治本色、“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高尚觉悟、卓越的战略眼光、亲民爱民的情怀。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也是因为“担当”的品质过硬:对党和人民忠诚,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担当者需要厚实的底气。胸怀决定担当的高度,领导干部具备心忧天下、心中有梦、心中有“道”、视人民利益大于天这样的宽阔胸怀和气度,其担当就自然有高度、深度、广度;眼界决定担当的方向,担当者既要提高系统思维、综合决策、驾驭全局的本领,也要跳出本部门本单位圈子,善于从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看问题,增强识大局的能力;实干决定担当的分量,实干贵在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励精图治的实干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才能为担当者谱写精彩华章;正气决定担当的境界,正气是担当者的精神之“钙”,“钙”质充足,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担当就有了聚集传播正能量、以廉树威、凝聚人心、指挥千军万马向着共同目标奋进的全新境界。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力争做合格的担当者,提升思想、提升业务、提升境界,有了应对“本领恐慌”的紧迫感,练就了“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的素养,我们的改革发展事业就一定能够顺利达到目标。

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 篇四

习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把习这一重要指示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需要具备什么?

政治上始终坚定,是敢于担当第一位的要求。做不到这一条,敢于担当就没有任何意义。党员干部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指示上,一定要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不能犯糊涂、做错事;在执行政治纪律上,一定要更加严格、更加自觉,坚决杜绝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敢于担当就要有敬业负责的工作精神。敬业体现了一种事业追求,一种勤恳态度,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单位当成家来建,把干好工作当成日子过,每名党员干部无论担负什么职责,承担什么任务,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拿出最高的标准。负责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应有的品格,组织把我们放在一个岗位上,负责有关工作,我们就要对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所属人员负责,始终有责任重如山的境界和积极负责的精神,在其位谋其政,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好每项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组织赋予的任务,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去做好,落到实处,确保高标准高效率。

敢于担当就要有坚持原则的无畏勇气。无论是机关工作还是基层工作,政策性、法规性和纪律性都很强,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有很强的党性观念,严格按原则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名合格称职的党员干部,首先是一名党性原则很强的干部。否则,工作中随意搞变通、打折扣,上级决策指示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就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形走样,不但影响工作的落实,还会引发矛盾、影响稳定。党员干部虽然分管业务不同,但都有一定的权力,做每项工作、干每件事情,都要把坚持党的原则放在第一位,敢于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做到以党性原则处理事务,认真遵守法规制度,加强请示报告,严格程序规定,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不出格、秉公用权不出轨。

敢于担当就要有破解难题的素质能力。干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工作中的难点棘手问题,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也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检验。难点问题突破了、解决好了,就能带动和促进其他工作的落实,就能起到抓局部带全盘的作用。因此就要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本事、解决问题是水平”的观念,在遇到艰巨任务时,要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在碰到难题时,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处理好,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看到困难往后躲;在出现问题时,要主动负起责任,积极稳妥地解决,不能上推下卸,不能回避问题、上交矛盾,更不能干那些有了功劳抢得很快、有了成绩表功卖好、有了矛盾问题诿过于人的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关于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发言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49 1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