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敏关于励志的演讲稿优秀范文精选5篇

发布时间: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俞洪敏关于励志的演讲稿优秀范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俞洪敏励志的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在座各位: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笑声)所以,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掌声)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掌声)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的岁月中间,你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贫困家庭,你不能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过去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去,因为北大是中国的骄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了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样叫做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考了九十七分。(掌声)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要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影响。我来讲两个小故事,讲完我就结束我的讲话,已经占用了很长的时间。

第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企业家和我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掌声)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谢谢大家。

俞洪敏励志的演讲稿 篇二

同学们:

什么叫活到点子上?就是觉得一辈子没有白活,幸福指数很高,心灵很充实,回头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的遗憾,如果让你再重新过一辈子,你还是愿意这样生活。

这就是活到了点子上。

我的一个朋友有很强的经商能力,他如果做房地产生意的话,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他梦想的生活是草原、天空和马,于是,在捞到第一桶金后,他立刻停止了商场的搏击,到内蒙古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草原,然后盖起一个很美的小度假村,养了十几匹好马。每当春天来临,他就去自己的草场,过起海子想要的典型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小度假村每年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收入,去掉运营成本后还能剩下十几万,用来作为家庭的花销。他找了一个自己深爱的女人,女人也非常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所以两人在草原上流连忘返。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本书,叫《背包十年》,是一个叫小鹏的青年的自述。小鹏是一个不喜欢工作但喜欢旅游的人,他最长的工作时间也就是三个月,每次工作只是为了给旅游筹资。只要拿到工资,他就立刻加入驴友的队伍,并以这样的方式走遍了世界各地。他的文字和摄影作品被一些国家的旅游局看上,他们给他提供资助,使他成了职业的旅行家。就这样,他圆了自己一辈子旅游的梦想。他有没有一个喜欢的女人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一定有爱他的人与他同行。

讲完以上两个故事,就可以来做一下总结了。一个活到点子上的人大概需要三个要素:第一,有一个自己真心真意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能带来经济收入。我的朋友喜欢草原,但同时还得靠度假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否则就活不下去;小鹏如果没有获得资助,也无法以职业旅行家的身份旅行下去。第二,对于财富、名望、权力没有过分的兴趣,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第三,有一个特别值得你爱的人和你同行。这个人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爱人。

具备这三个要素,你就算真正活到了点子上。我把这个观点放到微博上,后面跟了几万条评论,大部分人说这三个要素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太难做到了。这表明大部分人都没有活到点子上。只要能做到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生命就会减少很多遗憾。

俞洪敏励志的演讲稿 篇三

朋友们: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点头问好:“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样?”

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一条,问道:“水是个什么玩意?”

这便是美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的必备故事,演讲者由此便能展开寓意深刻的说教。这个故事似乎稍好一些,不比其他俗气的故事那么胡扯……不过,你们若以为我会将自己喻作智慧老鱼,向你们这些小鱼儿阐释水的含义,那还是省省吧。我可不是什么智慧老鱼。

这个鱼儿的故事要表达的观点很简单:最明显、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发现、最少谈论的。

当然,这句话说出来也是陈词滥调——但事实是,在成年人的日常之中,即便是陈词滥调,也可能攸关生死。或者,这大概便是我在这个清爽的早晨,想给各位的建议。

我做这样的演讲,主要是想给各位说说教育本身的意义,给各位解释一下,对于即将取得学位的诸君而言,你们所拥有的并非只是物质回报,更有实实在在的人文价值。因此,我们还是说说毕业典礼演讲上的那条最简单、最常见的陈词滥调吧——即,人文科学教育并非知识填鸭,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思考”。

如果此时的你们同大学时代的我一样,那肯定不愿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觉得这样的话语是一种侮辱,因为你们已经无需任何人来教你们如何思考了——既然已经获得了一流大学的认可,也就证明,你们早已懂得如何思考。可我要跟你们说,人文教育的这条陈词滥调毫无污蔑之意,因为,我们在这样的大学里应当接受的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并非关乎思考能力,而是对思考内容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能够自主选择思考的内容,觉得这样的讨论纯属浪费时间的话,我建议你先思考一下鱼和水的故事,随后几分钟,烦请暂且不去怀疑讨论如此显而易见之事的价值。

再讲一个具有教育意味的小故事。

在阿拉斯加一个偏远郊外的酒吧里,坐着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信徒,另一个是无神论者,他们正借着四杯啤酒下肚后的那股烈劲儿争论着上帝存在与否的话题。

无神论者说:听着,我不相信上帝,也并非全无道理。我也曾做过向上帝祈祷之事。就在上个月,我在离营地很远的地方碰上了暴风雪,什么也看不见,完全迷了路,当时温度有零下四十五度,所以我便试着祈祷。我。膝跪在雪地里,大喊着:上帝啊,我在暴风雪中迷失了方向,如果你真的存在,求求你,救救我,否则,我就要死在这里了!

于是乎,酒吧里的那位信徒望着那位无神论者,一脸迷惑地说道:“那么,你现在肯定相信了吧。毕竟,你坐在这儿,活得好好的。”

无神论者眨巴着眼睛,像看白痴一样看着那位信徒:“我可不信。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碰巧路过,引导我回到营地的方向。”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个故事并非难事:两个人若是拥有两种不同的信仰模式,会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从经历中获取意义,即使是一模一样的经历,他们也可能收获完全不同的意义。

我们鼓励相互包容,鼓励信仰多元化,因此,我们绝不会断言某个人的理解是正确的,而另一个人的理解是错误的,或是不好的。

这不打紧。只不过,我们一直都在不停地讨论,这些个人模式和信仰从何而来,即,从这两个人内心的哪个地方而来。

似乎,一个人对世界和对自身经历的意义的解读方式,就好像身高或者鞋码一样,是天生的;又或者像语言那样,是从文化中吸收的。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似乎并不是出于个人自觉的、刻意的选择。

那位无神论者十万分确信,爱斯基摩人的出现与他的祷告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许多有信仰的人似乎也都对自己的理解无比自信。

也许,他们甚至比无神论者更令人反感,至少对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如此,然而实际上,宗教教条主义者的问题与故事中的无神论者的问题并无二致——自大、盲目确信、思想封闭,就像一个彻彻底底的牢狱,狱中之人甚至不知自己已被监禁。

在此,我想说的是,这便是人文教育中“教我们如何思考”的真正含义: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因为,有许多我不假思索便确信的事,结果却是大错特错的。

我几经周折才终于明白这个道理,想必在座诸君也会如此。

俞洪敏励志的演讲稿 篇四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的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在大学整整四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是谁呢?他就是我。

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那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首先就把自己看扁了。我在想,如果我要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这种害怕阻挡了我所有本来应该在大学发生的各种感情上的美好。

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女生呢?就算你被女生拒绝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吗?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他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因为自卑,所以你就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讽刺打击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当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作为一个北大的快要成为教授的一个老师,马上换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浆糊桶,专门到北大里面去贴小广告的人,我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想这可都是我的学生啊,果不其然学生就过来了。哎俞老师,你在这贴广告啊。我说,是,我从北大出去自己办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一种贬低的眼神在看我,学生只是说,俞老师我来帮你贴,而且说,我不光帮你贴,我还在这看着,不让别人给它盖上。逐渐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也正是有了这样慢慢不断增加的勇气,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来。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最近这几天正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的朋友之一马云,他就比我伟大很多。马云跟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不是长相上相似,大家都知道,这个长相上还是有差距的,他长得比较有特色。

我们俩都高考考了三年,我考进了北大的本科,他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上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如何,我应该显得比他更加的优秀。但是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因为你考上了北大就优秀了,并不是因为你上了哈佛就优秀了,也并不会因为你长相更好看而优秀。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于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求那种火热的激情。马云身上这两条全部存在。

如果说在我们那个时候,马云能成功,李彦宏能成功,马化腾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我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更加丰富一百倍,你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我们要有勇气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往前走的脚步你自己能够听见。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想一下: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同学们勇敢地对你们的恐惧和勇敢地对别人的眼神,说一声No!Because I am myself。

谢谢大家!

俞洪敏励志的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xx:

大家好!

不要看轻自己,不要看轻他人

我从同学们的眼光中,看到你们对未来的期待,看出对自己未来的希望,看出自己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希望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信心,这个信心就像我讲座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

人一辈子有时会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你会断定自己没什么出息,你会说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农民,或者说我上的大学不好,不如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者说我长得太难看了,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来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我在北大的时候,基本上就这么断定自己的,断定到最后,差点儿把自己给弄死。因为自己断定自己没出息,变得非常得郁闷,最后得了一场肺结核。

第二个错误是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常常会判断别人失误,比如说你看到周围某个人,好像显得挺木讷的,这个人成绩也不怎么样,也没人喜欢,你就断定说,这个家伙这辈子没什么出息。

所以,这辈子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一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

面向未来,通常会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作为;还有一种是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未来成功的会是哪一种人?一定是前面的一种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是这样的动物,就是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你要是想走遍世界的话,你的心必须要向世界走。我为什么今天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讲话呢?就是因为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就是越过地平线,走向远方的一种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穿越。就像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万科集团的王石一样,他想要不断爬到世界最高峰,爬了一次,还想爬第二次。他知道,每一次征服都给自己带来一次新的高度,就是这种感觉。

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会没有梦想,没有一个会没有渴望,没有一个会说我这辈子就去种地算了,没有人会这么说。人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事业家,或者伟大的企业家等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就是因为做到的人,他一定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这辈子一定能做成事情。尽管我在北大的时候比较自卑,但是在这个自卑的背后,我还是相信,既然自己能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成北大的学生,我就能够从北大奋斗到更高的一个台阶,我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当然,这个相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狂妄,不是说别人都觉得你不是人,你自己还觉得自己挺是人的那种样子,而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在自信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刚才说的第二种错误你最好不要犯,犯第二个错误你会更加危险。为什么?你会失去一个可能是未来跟你合作的事业伙伴。比如说,你看到周围的同学,可能觉得班内最后几名基本上未来不会有出息,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北大曾经对全班前五名的同学和全班最后五名的同学,毕业二十年后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全班最后五名的成就不次于前五名的同学。全班前五名的同学的成就一般是教授或者是科学家,当然这个不能算不大,但是许多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甚至政治家,都是来自班级里名次不怎么样的同学中。所以,你千万不要看轻你班级里的同学,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那些同学,我们班的同学当初在北大就千篇一律地在我身上犯了这个错误。

我在北大的时候,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又是农村出身,当初长相比今天差远了。同学们,越长越有魅力的男人,一定是越来越有出息的。所以,我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很土的那个样子,大家都应该能够想象得到。尤其我们班的女同学,基本没有正眼瞧我的。我进北大的时候,我们年级有25个男生、25个女生,我听完这个数字,还挺开心。为什么呢?24对配完了,剩下那个是我的,总而言之有我一份啊。但是没想到,女同学追男朋友的时候,都去追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人物去了,有时候一个人被好几个人追。像我这样外表朴素、平凡,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没有一个女生看上的。你永远不要去预料自己这辈子到底能做什么,只要你成长,只要你勇敢地往前走,你就一定能做出你自己想象不到的事情来。

人生奋斗是一辈子的过程

人生像一年四季开放的花朵,有的花在春天开,有的花到了夏天才开,有的花要到了秋天才开,有的花要到了冬天才开。春天有樱花,夏天可能会开荷花,到了秋天以后会开菊花,到了冬天,像南京就有著名的腊梅花。开放人生也是一样的,有的人在青春时期洋溢出了光彩,有的人到了中年时候才闪闪发光,有的人要到了老年以后才像定时炸弹一样爆炸出来。当然也有这样的人,青年、中年、老年都很厉害,比如说著名的杨振宁教授,在青年的时候就在美国名牌大学读书,到了中年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到了82岁的时候又结婚,这样的人生让人无比地羡慕。

我本来到了40岁就觉得生命已经是不惑之年,从此以后就这样慢慢地过吧,但是听说了杨振宁教授结婚的消息,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修改自己的人生计划,一直修改到了83岁。同学们,人生奋斗是一辈子的过程。比如说,齐白石先生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他做木工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木工,据说他打的椅子只要往上一坐就散架了。但是他在家具上面画的画却是如此美丽,以至于家家户户请他到自己的家具上去画画。有人就跟他建议说干脆去画画吧。结果一直画到了70岁以后,他的画才开始有名,他的真正最值钱的画都是在80岁—90岁之间画出来的。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谈论自己有没有成就还太早了。人生不是百米赛跑,如果是百米赛跑,你比我早跑一两秒钟,我可能就追不上你了,因为总共就一百米。人生是看不到头的马拉松,你一走就是一百年的路程。现在我们只要注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基本上活到一百岁是不成问题的。同学们,拼的是耐力,拼的是专注,拼的是持久,拼的就是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你现在有多少跟别的同学的落差,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同学们想过没有?是为了让你跑,为什么人的腿比许多动物的腿都长,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所以,大家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个点上开始跑。

努力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我们自己成长的道路是我们自己来选的,跟你的大学没什么关系。有同学说,我身边没有资源,我的同学都是什么部长的儿子,隔壁的是市委书记的女儿,他们俩还隔着我眉来眼去,就是没我什么事。还有同学说,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真不公平,别人有的东西我都没有,你看他身上穿的名牌服装,我就没有,他用的是苹果电脑,我就没有,他用的是iPhone,我连手机都买不起。这都不是你能抱怨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过,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只要一旦有剩余的物品,就从来没有公平过。即使在原始社会,剩余的物品都给那个最厉害的老猴子了。这个世界上资源是流动的,它不是静止的。什么叫资源流动?比如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的父母都不认字,我身无分文,我进了北大,我认字了,文化资源流动到了我身上。进了北大以后,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同学有的是部长的孩子、教授的孩子,他们什么都有。每个星期五,部长的孩子都是让奔驰280加长车接回去,星期日晚上,奔驰280再把这个孩子给送回来,我们往那个汽车旁边一站,油光闪亮,都能照出我们的影子来,可是我们连个自行车的轮子都买不起。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资源是流动的。

资源再分配首先需要你自己成功。你如果自己都不成功,你分配什么啊?你就等着别人分配给你。一个等待别人分配给你的生活是不值得你过的。

为什么?你没有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权。但是,你不要认为这辈子只能得到别人分配,只能等待老板给我开工资,只能等待在我失业的时候给我发救济金,完全不是这样的。你永远不会想到,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这辈子到底能做什么?我在大学的时候靠着国家每个月22块钱的助学金过日子,还要剩下一半的钱来买书,因为当时北大图书馆借书特别难,我又比较喜欢读书,我就把那22块钱的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另外一半用来买饭菜票。我算好了饭菜票11块钱,每天差不多花掉4毛钱,这样可以坚持一个月,当时4毛钱,其实能吃得不错了。一个土豆烧牛肉满满一盆不到一毛五分钱,一个大馒头是两三分钱。当时的书也特别便宜,我记得特别清楚,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上下两册只要8毛4分钱。大家稍微想一下,平均每一本书是4毛钱,我11块钱可以买多少本书啊?可以买20多本书了。所以,我在大学整整四年买了800多本书,平均每年200本书,而且我把这800多本或多或少都读完了。所以,贫困的生活也带来美好。

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现在同学们常常有一种毛病,钱太多、选择太多,所以不珍惜。你有没有发现,你玩一个手机玩了一个月,这个诺基亚N95没劲了,然后就是诺基亚N97没劲了,iPhone又出来了,iPhone还没用完又有别的出来了,所以你就老换,这样你会对你手头拥有的东西都不珍惜,因为它不是你挣来的。

第二个不珍惜是你父母给你的钱,你感觉很容易花,或者你父母有的时候还要故意纵容你,就是说你要什么你父母就给你什么,这样的结果是毁灭性的。我们在座的同学,不管你家庭多么富有,请记住不要随便伸手向父母要钱,一定要有一个限度。比如说你跟父母说,我就是每个月总共要多少钱,在这个基础上,你来计算这个钱怎么花,想办法挤出钱来去买手机,去买你需要的录音机等,练英语口语这样的设备,那个时候你才知道这种生活其实更加有意思,更加值得珍惜,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意义了。人生最伟大的幸福感、成就感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像现在有些男孩子未来想找富婆的,千万别想;很多女孩子想嫁富翁的,千万别想。为什么?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两个贫贱的人一起,最后奋斗出财富,这样最好。因为你的生命这个时候值得回忆,你自己做过的事情值得回忆。

同学们,人生在于一种过程,不在于一种结果,你一下拿到那个结果,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你想要iPhone就拿到iPhone,想要房子就有房子,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我讲一个十年前我所遇到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十年前,一个农村孩子想要出国,想听新东方的托福班和GRE班,这两个班加起来要两千多块钱人民币,但是他根本就没这个钱。他来找我,不是说让我免费给他听课,这个农村孩子很懂事,他说:“俞老师,我想听你的托福课,因为我想出国,但是我付不起学费。我知道你暑假的时候会招聘教室管理员,你能不能让我来当教室管理员(教室管理员就是查听课证、扫地、整理课桌椅)?我干完教室管理员的活以后,你能不能让我走进教室免费听课,我不影响我的工作。”我说“这个当然应该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就行。”然后,这个孩子又提了另外一个要求。“俞老师,我上托福课发现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都要用听力,我没有录音机。”录音机当时流行小型索尼随身听,要400多块钱,算是最先进的听力设备。他说:“能不能这样,如果你觉得我这个暑假活干得特别好,你能不能给我开一笔工资,就是这个录音机的工资,比如说就400多块钱?”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这个孩子后来干活干得无比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课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最后奇怪的是全班同学都到他那去抄课堂笔记,因为他做的笔记最认真。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来之不易。暑假结束以后他就来找我,我给他开了一千块钱的工资,他拿着钱就跑出去了。过了半个小时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索尼的随身听,当着我的面把盒子打开,把机器拿出来,把磁带放进去,然后把耳机戴在自己的耳朵里听英语。我就看到他的眼泪往下掉,我也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我就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一定有出息。果然,过了两年这个孩子到了美国名牌大学去读博士了。

所以我刚才说,人生是你自己闯出来的。他为什么能够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生命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你看看奥运会的冠军登上领奖台的时候,第一时间一定是眼泪哗哗往下流。同学们,他们那个时候流的眼泪是什么眼泪?是感动的眼泪和幸福的眼泪。你要分析眼泪的成份的话,80%是感动和幸福,20%是对过去为了拿到这个冠军经历过的痛苦和回忆。我曾经问这些冠军为什么流泪,他们说:“俞老师,在这一瞬间,我们是不可能控制自己的。这一瞬间,身上的伤疤,过去的多少次摔打,一秒钟全部涌入我们的头脑,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秒,如果这一秒达不到,我们这辈子将终身遗憾。达到了,我们流下的眼泪就是幸福的眼泪。”

决定人生未来三要素:智商、情商、逆商

这个世界上能决定你未来的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叫做智商,第二大要素叫做情商,第三大要素叫做逆商。

智商是什么概念呢?正常的智商就是在头脑正常范围之内。什么叫正常范围之内?就是除了超级天才和低级白痴,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今天凡能听懂我讲话的同学,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在正常范围之内,智商还会有高有低,但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因为正常范围内智商的高低,就像正常范围内的身高一样,不能决定你是不是成功。比如说,美国的前总统小布什,连美国人都说他的智商比较偏低,世界战争、海外战争是在他任上出现的,他老子就开始打,到了他这里还继续打,最后临下台还弄了一个世界金融危机。但现在的这个总统,你一看就是智商比较高,你看奥巴马,目光炯炯,英俊潇洒,讲话滴水不漏,上任基本上没出错,一点点在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倒不是这两个总统智商高低带来的后果,我想说的是不管他们智商高还是低,他们都变成了美国总统,也就意味着奋斗和努力能达到你自己预期的地位。当然,一个人的智商、天生的才华,对于一个人未来成功的重要性最多只占到了三分之一的分量。在学校学习,智商显得更重要,但未来走向社会,还有两大其他的“商”对我们的成功起到作用。

其中一个我们把它叫做情商。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你在这个社会中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且用你的能力和智慧,结合别人的力量,来创造一番事业的能力,这叫做情商。我从小到大,发现我的情商一直占据比较优势的地位,智商屡屡证明了不够用,比如说,我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从来没有得过全班前20名,当然在农村中学也无所谓,但我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这已经看出来智商有点儿问题。我第一年英语才考了33分,第二年英语考了55分,在连续三年的努力之后我的英语考了90多分,这也证明了努力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进了大学以后,我才发现我的智商是真的不够,原因很简单,北大进来的都是全国各个省的高考状元,而且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所以我发现跟北大同学比,我这个智商是比不过的。我在北大的时候学习极其努力、极其刻苦、极其认真,但是最后毕业的时候,是全班倒数第五名毕业的。但是,我今天依然站在这里讲话,是因为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另一个是蜗牛。雄鹰是靠自己的翅膀飞上去的,因此它有天分;蜗牛既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必须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爬上去,所以蜗牛也许爬到金字塔顶端要比雄鹰多花出几十倍或者是几百倍的努力和时间。但是,如果蜗牛也到达了金字塔的顶端,它所看到的世界和雄鹰看到的世界是一模一样的;它所看到的地平线,也是和雄鹰看到的一样的。而当雄鹰和蜗牛开始写回忆录的时候,雄鹰只能一声叹息,因为靠自己的天分一下上去了,很容易,因此就写不出回忆录来了。而蜗牛可以写出非常丰富的令人感动的回忆录。因为蜗牛是通过自己的一路奋斗,每天留下的辛酸、每天留下的痛苦登上顶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生命过的是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结果不管好坏,对人生都没有影响,原因是不管我们活多久,我们都将死去。不管你是有成就的死去,还是没有成就的死去,在你死去的那一瞬间,绝对不会因为你有没有成就来决定你自己的一辈子,而是会回忆自己一辈子的过程过得合算不合算。

同学们,假如说有医生告诉你,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现在再回忆过去二十年生活的时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划算还是不划算?你如果说划算了,那说明你的生命过得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不划算,那就记住了,未来的几十年的生活你一定要把它过得划算。什么叫划算?不是吃喝玩乐,最重要的是你觉得这个生命很好玩,很有意义,也能让自己骄傲,也能让自己幸福生活,这叫做“生命是一种过程”。至于说最后你成不成没关系,新东方难道就必然会不断发展吗?我自己都不确定。新东方也许可能结束得比我还要早,对吧?中国百年企业是很少的,我会努力把新东方做一百年,但能不能到一百年不是我说了算的。南广学院也许能够做一百年,因为大学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盈利性的、最后可能得到社会捐款和支助。但新东方是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市场经济是你死我活的经济,所以新东方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没有了。但是没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享受到了新东方从零做起,把它作大的过程。我享受的是这个过程。同学们,如果说新东方没了,我照样可以来做演讲,只不过换一个题目就是了,《我是如何把新东方做没的》,保证比我今天讲的更加精彩。生命不就是求一个过程吗?所以把每一天过好了,就是把一辈子过好了。

任何一个今天,太阳落山以后,就变成了昨天;任何一个明天,太阳升起以后,就变成了今天。你如果今天什么都没做,你过去的历史就是一片空白。今天你又睡了一天,你写的日记就是又睡一天,你玩了一天游戏,你写的就是又玩一天游戏,你总结的都是生命中这样没有意义的消耗。但是如果你今天背了十篇英语文章,画了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用所有的心血把这幅画变成了你心中最满意的一幅画,它就有可能变成你未来绘画史中的第一页精彩,历史就这样写成了。没有历史也不会有未来,未来的每一个今天都是走向未来的更高台阶。你今天不努力,你未来怎么会有成就?所以努力今天很重要。怎么努力呢?同学有跟我抱怨的,“俞老师,现在这个日子不好过,太忙。”我说:“你忙什么呢?”他说:“早上起来就有十几个同学发短信问候我,我就回短信吧,然后这样一回,两个小时没了,真的忙。你说过情商很重要啊,我这是情商的表现”。我说:“好,那你还忙什么?”他说:“要上电脑上看看世界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样一忙,又两个小时没有了。”我说:“这个好象也要做。”最后朋友们一起吃吃饭吧,又两三个小时没了,说不定还要喝醉就四五个小时没了。回到宿舍,同学晚上睡觉以前总得聊聊天吧,等到睡觉的时候,躺那儿一想今天怎么这么忙啊,再回头一想今天什么也没干。时间是不是就这样过去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尽管我们要应付一些事情,但是应付是有限度的。

你要讲人情,你要学情商,但是你总要有一个度吧,总得抓住重点吧,一个人如果抓不住重点,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的。适当的和同学交往,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比什么都重要的。大学时代是最纯洁的四年,大学四年毕业以后,想要找到这样的24小时都是你自己自由支配的日子是不可能的。

最后讲逆商。逆商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灾难、不幸、挫折,你所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一个有逆商的人会把困难看作是老天对自己的考验。挫折感,我们生命中永远会有这样的东西,关键就看你面对这样的东西有没有逆商。有的人被一棍子打下去再也起不来了,但有逆商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不绝望,因为他在黑暗中能看到满天的繁星。我算是一个逆商不错的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吃苦耐劳早就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同学们,逆商是什么?我有一个定义叫做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还要快。如果你摔倒了以后爬不起来,那就是一条虫,但是你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快,你永远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永远就是站在天地之间的一个人,天地之间人为大。你如果站不起来,就永远是躺在天地之间的一个失败者。

有同学问我说:“俞老师,你看我长的这个样子,我怎么样能够成功?”我说:“邓小平同志长得好看吗?邓小平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是充满气质、充满风度、充满气概、充满英雄的感觉,明白这个意思吗?伟大领袖啊。”中国企业家中有个马云,长得好看吗?我们把马云叫做外星人,他照样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这个话并不意味着长的英俊好看的就不能成事。比如说百度的老总叫什么?对,女孩子说的最快,李彦宏。他长得英俊,所以很受女孩子关注。比如有一拨女记者在采访我跟马云,这时候李彦宏走进了采访室,女记者哗啦一下就跑他那儿去了,我身边还能留下两个,马云身边是一个都没有了。但你看马云多有魅力,也是一个充满了领袖魅力的人物。在中国企业家中间,我还有一个比较佩服的人是史玉柱。当初巨人集团整个公司就都倒闭了,欠了好几亿的债,他到处东躲西藏。最后想想藏不是办法,还得再起来继续做一个事业把钱还掉。最后他站起来了,从脑黄金、脑白金做起,又做了游戏公司,然后上市。一个已经被追到了神经崩溃状态的男人,最后又重新挺立在中国企业家的舞台上,这是伟大的。史玉柱充满了逆商,能够顶天立地地站起来的精神,这是为什么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刚才我讲到的侯斌,残奥会上,最后跳出了一米高度,我们两条腿也跳不了这么高。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也是逆商起的作用。所以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如何站起来的能力,最终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有所成就。

同学们,一定要在你的路上坚持走下去,你能走多远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就是“我们很多人都想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个世界上几乎从来没有过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因为只要是路,就一定有人走过了,所以不在乎你选的哪条路”。

常常有人问我:“俞老师我是考研好还是出国好,还是工作好?”其实哪条路都通,关键是你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要走得比别人更远,要走得比别人久。你如果比别人走的更久,你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如果走的比别人更远,你就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风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觉得这辈子过得真值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感觉,就算一辈子没有白活。谢谢大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俞洪敏关于励志的演讲稿优秀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49 3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