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注重家风,培养家国情怀为题的演讲稿(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以注重家风,培养家国情怀为题的演讲稿》,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家国情怀演讲稿900字 篇一

今天我们在直播课上学习了《邓稼先》一课,我被课文内邓稼先那深深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心怀强国之梦,毅然舍弃了美国提供的优越条件,在获得博士学位7天后就回到祖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的科研事业,不顾当时艰苦的环境,为我国的核事业默默奉献十多年,他把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为祖国抛弃了个人荣誉和家庭幸福,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世人所敬佩。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主席也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又不同。”家国情怀从古至今已广为流传,有众多的中华好儿女为创建美好家园而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要弘扬的家国情怀,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有宋朝名将岳飞的精忠报国,近代刘胡兰英勇就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正是这些人饱尝艰辛而不屈,才成就了如今富强、繁荣的新时代。他们心中深厚的爱国情怀,一心一意为着祖国的发展事业所努力,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仰,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在当今,自然灾害、瘟疫频发,给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涌现出一批批为了“国”而放弃了“家”的感人事迹。在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涝灾害,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威胁,无数的解放军官兵和抗洪群众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用血肉之躯去构筑防洪之堤;2003年的SARS疫情,无数的医务工作者们逆向前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救治伤患;还有今年春节前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令我们更是揪心,又有无数的白衣天使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逆向前行,深入武汉核心疫区救治病患,他们为了节省防护物资、防止病毒感染,有的一天顾不得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累了就在休息区席地而卧;各路口值班的警察、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他们放弃休息,不顾严寒,做好24小时把守,就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无数的工人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还有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湖北,他们都在舍小家为大家,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已的微薄之力。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消灭病毒,保卫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我深刻的意识到,只有现在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长大后才能更好的去回报祖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家国情怀演讲稿 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从不惊叹火轮高吐的艳日,从不欣赏潇潇暮雨的满片江天,更从不应和着说什么高山的锋利,谈什么流水的清澈。因为我知道,在这天地茫茫的广阔土地上,最值得惊叹的,不是日月,最值得歌颂的,不是山川,最值得庆贺的,不是逢年过节的喜事,不是众人的欢呼

我要说,热爱国家的人,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角。如果没有了他们,日月再辉煌,也不会有人赏识,山河再壮丽,也只能孤零地立在那里,爱国者用他们“万物皆我友”的情怀,铸就了这山河的妖娆,这鱼的鲜活,万物的富丽。

中国人,是雄伟的传奇,他们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把生命绽放的如此美妙——人民当家做主了,把物质生活的理想大门打开了。在我的记忆中,奥运、神六、疾病、地震……有喜也有忧,自然的灾害一次次席卷了华夏大地,无数人在这黑夜里起誓:“中国既然发展起来了,就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

“挺住,挺住!”这是一个中国人最伟大的勇气,看远天上粘住的枯草,能让人痛苦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中国人,就是不断在喜悦中鼓励自己,在哀伤中激励自己。岁月的悠悠鉴定了这一切,中国人自信,乐观,有梦想,不怕困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名言鉴定了这一切,在这披荆斩棘的岁月里,在每个爱国者的劳动下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着。这一切的变化,至今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志愿,“我们会永远的报建设祖国的重任传递下去!”

如果要问中国的发展为什么会如此朝气,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追求。这是一种伟力,能让人历尽万难而无悔,可以带着中国人拼出了辉煌。中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追求?——“我们都是爱国人,他们都期望自己的祖国有朝气,这样我们才能抬得起头,可以扬眉吐气,感到振奋自豪”

在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中,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充满奇特、雄心、博大的,他们团结友爱、共同努力、快乐学习、举创成果。他们生命的五线谱,是律动的,是钢劲的。每一个音符,都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自由盘绕在壁墙,又幸运地吃着青苔……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是美好的,也时时刻刻都牵挂着我们的祖国。从开天劈的的诞生,每一个中国人,都用它炙热的心灵去建设祖国。隋堤上,又听见工人们在朗诵:“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当春波温柔地拍打着堤岸,岸上这柳树依依,夕阳又稳稳地西沉……我们不经要问,是谁把祖国建设的如此和谐?是爱国人,谱写了这曲曲和谐……

如今,让我们作为一个爱国人,去祝福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阔步向前

家国情怀演讲稿700字 篇三

悠悠笛声传入长安,我带着唐诗穿溯千古,品味千年史诗。

诗人杜甫游历已十余年,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我带着《望岳》来到洛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当日,诗人落第,失落走在街上时,我连忙上前。“你是?”杜甫说到,我看向他,满脸英气,朝气勃勃的样子,我真的很难想像他老年的悲惨命运。“一位求学的壮士,”我笑道,“我想向您拜师。”他看起来很诧异,却也并未多说,可能是太失落了吧,我想。

洛阳城的繁华转瞬即逝,眼前开阔,脚下已是绿油油的一片,天边青绿与泥土映衬出黑色,好似一幅水墨画。泰山的轮廓近在眼前。我与杜甫同行二十余分钟,我见到无法形容的壮阔,那刀削的山被云裹住,直冲云天,一眼竟无法望穿。青松与苍柏长与峭壁之上,数不尽的山峰连绵起伏,占尽了眼界。我们的路途迂回弯绕,从一座峰到一群峰,似乎源源不断,同行的杜甫也久久说不出一字,神情也是震撼不已。我们站在千丈高的巨石上眺望,高山巨谷。杜甫眼观此景,情到深处作诗一篇,我见证了《望岳》的诞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那一日,我们分别,转眼已过数年,唐玄宗天宝年间,我见证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叛军所经之地一片荒芜,原野上,万千铁骑踏过,一路都是血迹和尸体,民不聊生,我来到一座荒山,山上传来了嘈杂的声音,马蹄声呼啸而过,我向山顶望去,一群披金甲的士兵驱赶着俘获的百姓。

站住!一个士兵好似发现了我,我没有做任何反抗,任他们驱使,我和普通百姓一同行走,万幸的是,我看见了杜甫,他的脸上或喜或悲“怎么连你也……唉。”他已经白了头发

数个时辰后,我们被押到了长安,所有人都疲惫不堪,在城门前歇息,起身环顾四周,谁都无法想象长安此时的样子:天阴着可是没下雨,明明是春天,却连绿色都暗淡的像灰,烟笼罩了太阳,城中只剩乌鸦在鸣叫了。

杜甫愤愤不平,挥墨而下,落笔成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 篇四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吟诵着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来到了华清池。

“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建成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现在的华清池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时沐浴。而在唐代,这里是一个皇家园林,唐明皇时期华清池的规模是现在的10倍,那时名叫华清宫。想象一下,唐代的华清宫该有多么大啊!

感慨华清宫的规模宏大,感叹华清池的传奇佳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就在骊山的高峰上;清代慈禧老佛爷携溥仪逃至西安就暂居这里;一带军阀蒋介石也在这里办公过,西安事变也在这里发生……而最最传奇的要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星辰汤前的玉像杨贵妃是那么的曼妙,不难知道为什么唐明皇那么宠爱她。唐明皇送给杨贵妃的第一份的定情信物,就在华清宫——海棠池。在海棠池,那小小的海棠形的汤池承载着唐明皇对杨玉环的爱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爱情是对还是错?从冰雪隆冬到春暖花开,二人一直在华清池度过,不顾苍生,不问朝政。安史之乱爆发,“惊破霓裳羽衣曲”,杨玉环被迫自缢马嵬坡……这究竟是杨玉环红颜祸水,还是李隆基沉迷美色?

时空交错,一眼千年。千年历史封存,即使揭开,也是烟雾笼罩。而今马嵬坡只余下杨贵妃的衣冠墓,贵妃是生是死,千古成谜。后人传唱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款款告白情深似海,可惜佳人已逝。繁华落尽,烟云渐散,一曲《霓裳羽衣》荡气回肠……

思接千古,胸罗宇宙。华清池,到底是儿女情长的浪漫还是家国情怀的反思?儿女情长虽美好,家国情怀更重要。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有爱才有未来的美好。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 篇五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有梦方能追梦。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诚然,2035年的一切与现如今大不相同,中国将更加进步,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但这并不意味着砥砺前行,圆中国梦这一追求会褪色。那时的世界不仅仅是未来的我们的,更属于年轻的你们。新时代的你们要有新的梦想和追求,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加辉煌的中国梦。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家国情怀演讲稿1000字 篇六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诗书万卷,字里行间无不见“家国”。无论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誓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奉献之情,还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大胸怀,大境界……一切的源头都是深埋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的家国情怀,其早已渗入每个人的血液,流淌着,代代相传。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及其文化带着深深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其中带着对家,国,的深情大爱。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好,家亦好。

而家国情,永存国人之心的原因,正是“自信”。直至2019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的两倍多;完成史无前例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世界第一三峡大坝;杂交水稻的成功培养,获得巨大增产,养活更多的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祖国航天奇迹惊讶世界;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神舟飞船,两弹一星,北京奥运,中国女排……等等的国家荣誉,赋予了每位国人强大的自信,我们自信于世界,于祖国,于家。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家国情,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厚流光”,其灿烂悠久的历史,对每一个华夏儿女影响甚大,《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故事印在人们心中,使我们懂得,孝敬,就是最大的道德。屈子的《离骚》感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教会后人要为坚持高尚品节,不惧生死的忠贞之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指导着我们,我们又怎会不从心底自然而然地生出家国情?

家国情,还藏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于百姓幸福康健的生活中。人常说“没有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中国,正是一个支持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在中国境内,没有战乱纷争,没有民族危难,没有社会动荡。若是问有什么,那自然是安定祥和的社会,安居乐业的人们过着舒适祥和的生活。2018年九月,日本台风“飞燕”破坏了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连接外界的唯一桥梁,瞬间机场成为海上孤岛。中国的救援人员以及大使馆人员迅速到达该地,护送我国子民安全撤离。中国的担当,不仅表现在国际大事上,还体现在心系群众,关爱子民上。历经接近七十年,每个国人心中,对祖国的爱,不言而喻。

人们的家国情,是骨子里抹不去的,对祖国家园的热爱深情。爱大家,并不是要求我们抛弃小家,而是要我们自“小”到“大”,由心而发,流出名为爱的涓涓细流。

关于家国情怀的讲话稿 篇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 篇八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天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能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脉脉相传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历史,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深厚家园情怀的写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史宗姐妹的事迹

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的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要更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正待我们激情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为中国强,只有青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世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踊跃不前,不思进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家国情怀演讲稿900字 篇九

站在围头的海岸,迎着习习海风,回望身后的那片土地,金井的甘泉,学堂的尖塔,校园的钟声,哪一样不是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所在啊。三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的眼中是爱,是家与国,闪烁着思念和回忆,以及满满的感恩与回馈。

就在那古井甘泉之旁,在巍巍教堂之侧,屹立着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名字叫“毓英”。踏入毓英中心小学,很多人忍不住会为它独具匠心的设计赞叹。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矗立眼前,细长的橙色条形外墙砖,赏心悦目。30年前,老人在厦门偶见此种精美外墙“三色砖”,“此砖当为我母校毓英所用!”为了这一想法,他历时三年,奔波厦门、上海、晋江三地,从采购烧制到施工监工一手包办,为母校打造了两座堪称“东方巴黎”式的建筑。

这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教学楼,镌刻出这位老人的家国情怀。老人的名字叫吴尊仁,一位旅菲华侨。儿时就读于毓英小学,近80年过去了,而今已不复少年,但毓英园里那一草一木的气息,那云动风起的余晖,哪天没有在老人的心中起伏呢。

每一次回到家乡,吴尊仁爷爷必定要来母校走走看看。2018年的一个秋日,86岁高龄的他第122次回到母校。我有幸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向吴爷爷献花。即便到了行动不便的地步,他也要拄着拐杖,在校园里踽踽前行。他的背影虽有些弯了,但却愈发让人觉得高大起来。吴尊仁爷爷有一句流传于金井的名言:为家乡教育事业多贡献一份力,就为国家多培养一个人才。在创建学校的过程中,他事必躬亲,竭尽财力。听闻傅瑞珏老校长讲过,有一次,雨天路滑,吴尊仁爷爷为了亲自到学校监督施工,不慎摔倒,锋利的石片割破了他的左脚,留下了尺把长的伤疤。有人笑他痴傻,有人怨他方正,但吴尊仁爷爷却用他的行动在我们代代毓英学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家国情怀的精神种子,生生不息。

书声琅琅,海风习习,寻一处坐定,“毓英学校我慈母,谆谆循循诱导我……”老人内心欢喜,百年前的校歌在他口中喃喃哼唱着。校史馆里陈列的“戛戛独造”、“闳中肆外”两块承载着毓英荣耀的匾额,又何尝不是吴尊仁老先生爱国爱乡爱校的一生写照呢?

如今,斯人已逝,但吴爷爷的精神化作一粒粒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的埋在我们心中。我们将不负期望,肩负使命,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家国情怀演讲稿800字 篇十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确实,科技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万物都在变化着,而不变的是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心,不变的是我们的家国情怀。

春节总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这是一种节日的风俗习惯,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家乡的变化。不再是以前那样偶尔有几个路灯,街道上稀稀落落的,倒是显得冷清。和城市相比,也已经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夜幕降临之时,灯火通明,每盏路灯上,都挂有一串灯笼,更是显得红红火火,透露着浓浓的年味。这不再是昔日的小城镇,它在逐渐向着大城市发展。家乡在变化着,共同富裕促进着家乡慢慢发生变化。我们也总要在春节、清明节回家乡看看,观察家乡变化,感受共同富裕。

不仅家乡在变化,我们的家也会有变化。不仅交通上可以体现出共同富裕,在我们家里也有共同富裕的影子在。年夜饭上,总会有青蟹的影子。而家乡为塑造培育“小海鲜大品牌”大力推进小海鲜品牌发展战略行动分层分类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合作品牌等,擦亮打响“中国小海鲜之乡”这块牌子。同时也继续创新,推进“农渔文体旅”共融,以小海鲜的“小”带来百业兴,小海鲜的“鲜”带来百家旺。创新养殖技术,培育发展新品种。这才有我们丰盛的青蟹。这就是共同富裕所带给我们的。提到年夜饭,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大年三十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是传统习俗。疫情以前,我们都是在酒店里团聚,而发生疫情后,只是在家里简单的吃个晚饭,并没有那么多人团聚在一起了。虽然不能够团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不出门感染,不给社会添乱,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我们的家乡的环境在变化,我们的家也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对于春节的热爱,对其传统仍有的敬畏之心不会改变。我们在变化之中依然坚守着不变。我们依旧会回家乡过年,依然看春晚,依然在零点准时放烟花来庆祝,依旧贴对联,在门上贴福字,依旧在凌晨去寺庙,依旧会给晚辈发红包……属于春节的传统习俗全都未变,我们依然遵循着传统习俗。更加坚守传统文化。

在无数的变化之中,吾辈更应当坚守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家国情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以注重家风,培养家国情怀为题的演讲稿》,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49 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