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方案【最新8篇】

发布时间:

1、 掌握phoshop7。0的启动及退出方法,认识phoshop7。0的工作界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微课程设计方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学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篇一

大学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本单元按照“预习自学课”与和学习结果展示分别设计,分3节课进行。前2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并制作学习汇报材料,第3节课由各组代表在全班做展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校本课程研制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理念;

2.理解校本课程及其研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把握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和策略,掌握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校本课程研制概述;

2. 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

3. 校本课程研制的策略;

4. 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

2、校本课程研制的策略;

3、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

四、学习过程设计:

(一)活动形式

1.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教材进行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分工制作学习结果汇报的课件;

3.汇报、聆听与提问;

4.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2.学会选择学习主题;

学会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和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

(三)学习进程

第一、二节——“预习自学”布置和展开

第一步:教师展示已制作好的PPT,简要讲解“校本课程研制”的基本原理。主要说明

本单元的基本教学方式“小组自学基础上的学生代表课堂交流讨论”。(5分钟) 第二步:教师讲解“小组自学准备”的要求:(5分钟)

1、结合教师提供的PPT,网上阅读“校本课程研制”的相关文章,提出提出本组学习的重点和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确定本组代表的交流提纲;

3、小组代表整理编制出“交流提纲”,并制作成PPT(视情况教学生制作PPT的`技巧),内容包括:

(1)展示和简要介绍案例内容,

(2)展示和简要介绍教材的相关内容,

(3)“我们组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4、各小组交流时间为8分钟以内。

第三步: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重点自学内容、参考文献选择和课外学习计划与分工。(5分钟)

第四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并随时提供帮助(持续至第2节课结束)

第三节课——交流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40分钟)

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引入(2分钟)——根据PPT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选择4个组——各组代表顺序交流,未上台交流的“相同组”准备补充——教师点评与适当补充——最后评选“最佳自学交流小组”。

五、学习准备

1、本课内容的PPT;

2、提前上传网络学习材料;

3、邀请对校本课程研制有自己看法,并能熟练制作PPT的研究生参加。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

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

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一张 脸 一只 灰雀 一棵 白桦树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

加进的词

②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

加进的词

三、探究练习

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三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四、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五、课堂结束

1、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教学反思

1、本课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课堂准备工作,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四

主题名称

时间介词in , on , at趣学巧记

选题意图

时间介词是英语学 习 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但内容分散在不同的课时。本微课旨在帮学生归纳知识点,理清思维。

内容来源

教科版广州新课标。

适用对象

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通过朗朗上课的诗歌形式,让学生正确使用时间介词in ,on, at

教学用途

□课前预 □√课后辅导 □其他

布置学生课后观摩微课,并完成练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7分钟左右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lead in(15秒)

同学,学完Module 2$3,你是否能正确运用时间介词呢?今天和老师一起学吧!

2、Prestenation

(一)初步感知时间介词

《Q版三国》中,刘、关、张是可爱的三兄弟,而英语时间介词中也有三兄弟。Children,Let’s learn together.

▲First,Read and think.下面句子中,你能找到时间介词3兄弟的特点吗?

1.I usually go running in the afternoon。

2.We have two PE lessons on Tuesday。

3.I go to bed at 10:00.

(二)逐一分辨in, on, at

▲ in,on, at 就是时间三兄弟,他们相近,但不相同。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吧

1、。Teachers’ Day is in September.

2、。I have classes in the morning.

3 。I take exercise in the afternoon.

4、。I do my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in 兄弟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与“较长的时间有关,:可以归纳为:,掌管“月、上、下、晚|”。我们以歌谣的形式读出来吧: 你也试试吧!

▲ 老大是in,老二呢?

(1)We have PE lessons on Tuesday.

(2)I watch TV on Saturday evening

▲on 兄弟性格鲜明,跟“天(day)”有关。简单归纳为: on是老二,掌管“天、某天的上、下、晚” 。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at”老弟吧:

1.I get up at seven.

2.I have breakfast at 7:30.

3.I see a film at noon

At seven, at 7:30是”时间的点”,at noon,呢?它是固定搭配,我们学过的还有at night.归纳为:at 掌管“点”,

还有“at noon, at night”两个好朋友。

3、Sum up

1.in是老大,

掌管“月、上、下、晚|”

2、 on是老二,

掌管“天、某天的上、下、晚”

3.at 是三弟,掌管“点”,

还有“at noon, at night”

两个好朋友。

4、Practice

。1.We have an art lesson ____Thursday.

2.My birthday is _______August.

3.What do you often do ___Sunday evening ?

4.I do my homework ____ six after school.

5、 I never do my homework _____night

6.Do you usually go running ___the morning?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 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

【问题一】

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

〖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

〖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

即:F合t=mV-mv=p`-p

〖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理解〗

公式中F合是指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 合外力为变力时,F合应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此公式是一个矢量式,运用时要取正方向。

(二)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师生共同归纳,学生举例)

第一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须缩短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硬碰硬”。

例如:用铁锤钉钉子、冲床冲击钢板、鸡蛋碰石头等。

第二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减小作用力,必须延长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缓冲”。

例如:体操运动员落地时的下肢弯曲、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蹦极的橡皮绳、鸡蛋落在海面垫上。

第三类:在合外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明显,力的作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不明显。

例如:以快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抽放在桌子边缘木块下的纸条,木块落地点距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同(快时近,慢时远)。

(三)通过例题让学生归纳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找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初速度。

3、选定正方向,表示出合外力的冲量和初末动量值。

4、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学生列举生活中可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

学生列式计算(先分析解题思路再做题)

质量是60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处跌下,由于系有腰间的弹性绳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伸长相对很小,安全带长5m,安全带的缓冲时间为1、2S,求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g=10m/s2)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动量定理内容特点,并会利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也可以利用其求解一些打击和碰撞类力学问题问题,进一步体会到动量定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教学形式多样化,有歌曲、歌谣、表演、游戏、TPR(全身动作反应法)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话题选择、内容安排、情境设计、活动形式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贯彻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新教材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TPR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有韵律的歌唱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应用语言。本套教材的每个单元是按A、B、C三个大课型设计的,A、B部分有故事教学、语言教学、任务活动、歌曲活动、文化介绍、单元检测等。C部分为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上均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形象思维,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三年级正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因此,歌曲、游戏、各种卡通形象人物等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本单元的内容发生在学校,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乐于学习本单元。在课堂中通过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巧虎的形象,模拟生活情境,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能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oodbye;能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询问别人的姓名,用“My name is …”回应别人的询问。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能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使用英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见到朋友、教师打招呼,道别说再见的好习惯,渗透尊重他人的思想。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通过歌曲what’s your name?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2 Think and ask

通过录像,引入卡通人物巧虎,创设巧虎要去见外国新朋友的情境,导入问候和询问别人姓名的话题。

师:Watch the video and talk about it.

A: Hello!/Hi!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Step3 Watch and match

播放有教学内容的Flash动画,将人物和姓名相匹配(如图1)。

Step4 Read and imitate

听录音,模仿人物的语言、语调。

Step5 Act out

根据对话,尝试小组表演。

Step6 Touch and gue

玩“瞎子摸人”的游戏,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如图2)。

Step7 Try to say

运用本节课的目标语来进行实际操练(如图3)。

教学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积极践行“崇尚自主,激扬互助”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地位,凸显同伴互助的重要性与意义,实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更好地成长。我们在设计中基于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基于实际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积极的尝试与实践。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因此,我们引入了卡通人物“巧虎”,视频中的巧虎也是现实中学生的化身,巧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正是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预设,开展教学。但是如何在课堂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互助学习,仍需我们今后不断研究。

设计亮点

1、采用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实际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微视频的设计中,我们借助巧虎去见外国朋友,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跟别人问候的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解决”的生生、师生互动中,在激发他们探究欲望、增强他们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

2、促进自主学习,深化小组合作

《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微视频中每个环节都安排了对学习任务的指导和检测效果的反馈。在最后的学习支持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三种方法去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再加上适时出现的手执Stop的巧虎标志,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这些都给予了学生学习的最大自主性。同时,在我们的视频中多次创设小组合作的任务,如act out环节中的小组互评、touch and gue环节中的游戏合作等,无一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3、灵活运用新知,提升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此次在微课程设计中,我们就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我们借助“改编歌词”的方式,将本节课的目标语“Hello!/What’s your name?/My name’s…”,无痕地融入到了歌曲之中,这样做不仅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和掌握。又如,在Let’s play环节,鉴于其形式呆板、机械,无法引起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欲望,我们将其改编成了“touch and gue”(即通过触摸来猜测对方是否“名副其实”)。显而易见,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提升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4、呈现方式生动,交互功能突出

我们在微视频中引入了歌曲What’s your name?和卡通人物巧虎,加之惟妙惟肖的配音,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再加上“瞎子摸人”游戏,使得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视频中,每个环节都安排了对学习任务单使用的指导和检测效果的反馈,加上适时出现的手执Stop的巧虎标志,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和学习,真正实现了微视频与任务单之间的无缝配套。微视频制作中,我们能够基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效借助摄像、PPT配音、录音等技术手段,配以简洁、清晰的解说,实现了多元教学资源的整合。微视频不仅解说到位,还做到了图文声像并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多感官参与,为他们营造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

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

(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测试题:

1、奇石又称(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A、观赏石 B、巧石 C、石玩 D、雅石

2、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灵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 B、雨花石 C、大化石 D、英石

3、清朝乾隆曾经为(A)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

A、灵璧石 B、太湖石 C、英石 D、昆石

4、灵璧石种类很多,主要有(AC)、五彩灵璧、白灵璧等。

A、磬石B、吕梁石C、龙鳞石D、菊花石

5、灵璧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ABCD)等方面。

A、声 B、色 C、质 D、纹。

进阶练习:

1、搜集1—2首描写、评价灵璧石的诗词。

2、搜集1—2个历史名人与灵璧石的小故事。

3、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观赏性奇石。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微课程让孩子自学掌握绘本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掌握简单的读书方法。

2、体会爸爸对子女的爱,同时也表达出子女也爱爸爸。

3、在听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读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并学会珍惜。

教学方法:

想象表达法;图画观察法

教学准备:

《我爸爸》ppt及绘本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结合微课程进行自学小展示。

1、感恩节导入,进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绘本,交流如何阅读绘本。

4、观看微课程,交流绘本是什么,以及绘本阅读的三个小游戏。

5、运动微课程所学,自己使用绘本阅读猜猜猜的方式阅读绘本,并进行全班交流。

6、引入绘本作者:安东尼·布朗,曾获得过安徒生童话大奖。

二、亲近文体观察想象

1、交流我爸爸怎么样?说说你的发现。

2、观看微课程第二段,自学绘本阅读的几个注意事项:文字上没说,图画上画出来了;文字上说了,图画上没画出来;文字的排列。

3、交流你的新发现:睡衣。总是穿着睡衣的爸爸你觉得他酷吗?

4、你觉得爸爸有什么特点?交流:勇敢、力大无穷。

5、交流跑步的爸爸:这一页上你有什么伟大额发现?爸爸累的汗都变成了云朵了。

6、仿写训练:爸爸好酷啊,爸他像——一样——。

7、小结:嘿嘿,这就是我爸爸,这么搞笑的,这么温柔的爸爸,心里好开心啊,这时候我心里又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8、主题升华:同学们,在最后,我们的作者还有一句悄悄话要告诉我们,但需要大家安安静静地去听:这就是我爸爸,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爱我们的爸爸,同时,我们的爸爸也是那么的爱我们,而且是永远爱我们!

三、交流感受,传授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书看完了,回到第一页,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看了那么多了,不知不觉中就像在脑子中形成了一个网,等到你们慢慢长大后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课外书。

师:同学们,书看完后 当然你不可能在脑子里把书上的每一个画面都记住,但是一定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说说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师:也许还有很多同学想跟老师交流你的感受,那我们等到课外再交流,也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能多看课外书、爱看课外书。

四、回顾微课程,重温绘本学习方法。

五、绘本推荐,绘本制作。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微课程设计方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36 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