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方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所谓家庭理财从概念上讲,就是学会有效、合理地处理和运用钱财,让自己的花费发挥最大的效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家庭理财方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家庭理财方案 篇一

4321定律

4321定律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72定律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滚利式的进行投资理财,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等于72除以年收益率。

如在银行存款10万元,年利率是2%,那末经过多少年才能增值为20万元?只要用72除以2得36,就可推算出投资银行存款需36年才能翻番。

80定律

80定律股票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等于80减去年龄的得数添上一个百分号(%)。比如,30岁时股票可占总资产的50%,就是说在30岁时可以50%的资产投资股票,其风险在这个年龄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岁时则投资股票占30%为宜。

家庭保险双10定律

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房贷三一定律

每月归还房贷的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家庭理财方案 篇二

指标一:流动性比率不应过高

公式: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

流动性资产是指在急用情况下,能迅速变现而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比如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该比例用来权衡你的家庭财务状态以及变现能力。 应尽量避免流动性比率过高现象,如果家庭收入稳定,该比率为3即可;如果家庭收入不稳定,则该比率应在6-8之间。

指标二:负债收入比应为30%

公式:负债收入比=家庭债务支出/当月收入

家庭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支出占家庭当月总收入的百分比应该为30%。如果负债比例过高,超过家庭承受能力,每月需要付出的利息费就会上升,会在家庭财务发生紧急情况,如失业、负担较大额度医疗费时,造成财务负担,甚至是“资不抵债”。这个比例也并非越小越好,从这个概念上讲,适度应用他人资金发展财富,也是一种能力。

指标三:盈余比率越高越好

公式:盈余比率=(当月收入-当月支出)/当月总收入(税后)盈余

这个指标反映出你把握家庭开支和能够增添净资产的能力。数值越大,说明你的家庭财务状态越好,家庭可用于投资、获得现金流的机遇越多。

指标四:投资比例最好超50%

公式:投资比例=投资资产/净资产

这一指标反映了你家通过投资增添财富、实现目的的能力。一般认为,投资与净资产比例坚持在50%以上为好。家庭未来越来越穷,还是越来越富,看看这个指标就会一目了然。

指标五: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应小于50%

公式: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债务/总资产

这个指标体现家庭综合还债能力。如果结果小于50%,说明家庭负债比率适宜;如果大于50%,家庭存在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

家庭理财四大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之一:收益风险相匹配

投资和风险都是相匹配的。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一定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设定想应的收益目标。

基本原则之二: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理财规划要综合考虑你的短期和长期生活安排,合理考虑现实承受能力与未来预期目标,不要盲目设定过高的理财规划。

基本原则之三:做足功课,不盲目投资

投资理财是非常专业的一门功课,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了解,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基本原则之四:控制欲望,不可贪婪

任何时候都要设定目标和限额,既有盈利目标也有止损目标,必须坚决制定,避免贪婪造成的恶果。

相关阅读—个人理财投资的方法有哪些 篇三

1、攒钱

如果你每年攒3500美元,连续攒20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0%,到时总额将超过20万美元。很惊人?良好的投资回报当然起作用,但攒钱也同样重要。其实,这其中有7万美元是你自己积攒起来的。

启示:要赚钱,你得有钱。这意味着每月要存一笔钱。

2、尽早起步

假设你的目标是攒20万美元,但你早10年开始攒钱。你不是每年存3500美元连续20年,而是每年存1200美元连续30年。结果如何?你实际存入的钱只有3.6万美元。

启示:你开始得越早,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达到你的投资目标。

3、购买股票

从长远看,股票的回报优于债券,而债券又好于现金投资,如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和储蓄。

启示:如果你想获得足以抵消通货膨胀的良好的长期回报,把钱投资于股票。

4、其他选择

股票的表现反复无常,比债券和现金投资更不稳定。据Ibbotson的统计,自1925年以来,股票市场的最低潮在1926年8月至1932年6月期间,当时股价猛跌83.4%(甚至包括红利在内);而中期债券的最低点出现在1979年6月至1980年2月,期间下滑8.9%。

启示:如果担心市场波动,或可能急需用钱,你就选择短期债券和现金投资。

5、始终如一

一些投资者想要占尽好处,既要从牛市中获利,又要避开市场风暴。但事实是预测市场变动是异常困难和代价昂贵的。

启示:在投资组合中,明确你的股票投资比例,然后坚持不变。

6、四面撒网

如果你只持有几种股票,你可能获得巨大收益,或遭受巨大损失。

当你在投资组合中增添更多的股票,你就缩小了获利口围,因此潜在的收益没那么耀眼,但同时,你的潜在损失也没那么严重了。

这样说来,投资多样化像是好坏参半。可它实际上是一份必要的保险。

启示:谨慎使你的投资多样化。

7、减少投资成本

当你进行一项投资时,你永远不敢保证自己是赢家。但如何承担较大的投资成本,那肯定会降低你的投资收益。

启示:为确保你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考虑选择低成本的共同基金,使帐户管理费降到最低,并减少经纪人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

8、自我控制

一个完美的投资策略可能被几个仓促的决定毁于一旦。

启示:保持冷静,写下你的投资策略。随后,在与家人或朋友讨论之前,不要改变决定。

家庭理财“亦步亦趋”风险 篇四

理财是有风险的,如果不敢冒险,而非要等到别人有了成功的案例后才进行理财投资,那么失败的风险会很大。实际上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投资方法,家庭理财可不能邯郸学步。

家庭理财方案 篇五

男女双方在结婚成家后,理财就成为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对于新婚家庭的每一对夫妇来说,如何面对家庭理财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家庭理财制度,把家庭稳定的收入变小为大,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呢?

一、尊重对方的用钱习惯。

每个人的用钱观念不同,夫妻双方应充分尊重双方的生活习惯。即使对方过于节俭或无度消费,也不要过分干预,而只能在今后双方共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造或适应。

二、结婚之初,先把双方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有经验的一方掌管运用,进行股票投资。

每年设定固定的收益率(以银行利息的3倍为宜,切莫心太贪),使自己的共同投资基金有更大的收益。当然,这笔钱不要随便动用,可以在购房或急用时派大用场。

三、自觉维护家庭的“财务体制”。

妻子不应设小金库,丈夫也不该存私房钱,这是至关重要的。为便于家庭的收支互相监督,可实行“双向”管理的方法:一方任“会计”,一方任“出纳”。比如,以丈夫名义存的钱,应由妻子保管,同样,以妻子名义存的钱,应由丈夫保管。

四、共同参加银行的零存整取储蓄。

结婚之后,夫妇双方根据自己的每月收入情况,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外,双方各从工资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共同参加银行的零存整取储蓄,可以使家庭每月花较少的钱,而在年终却拿到一大笔钱。然后,这笔资金可以去购买债券或投资人身、家庭财产保险。

五、应及早计划家庭的未来。

夫妻双方要订出长远计划,对诸如养育孩子、购买住房、购置家用设备等都需要周密地考虑,作出具体的收支安排。

六、对资金安排要有一个适应阶段。

不妨设立一本记帐本,通过记帐的方法能够了解每月的开支,以便改进为更合理的理财方案。如股票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帐目等,这样可以使双方都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合理用钱。

家庭理财方案 篇六

家庭理财规划方案:家庭理财合理配置三份钱

一般来说,家庭财产的规划都有一个按照收入进行有效配置的普遍规律,这也是理财规划师所说的4321定律: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具体来说,一个普通家庭除了日常消费外,应该准备三份钱——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基金,这些简单投资的共同特点就是流动性很强,可以随时变现赎回,可供急用;第二份:保命的钱,包括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等。这部分投资的共同特点是保本不赔,属于中期的一个家庭规划。第三份钱:投资的钱。如果还有闲钱,也就是说,五年到十年暂时用不到的钱,那么可以用于风险高的投资,包括买股票,投资房地产,和小伙伴合资做生意。现在多数80后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属于普通的“双职工”。从保障规划上来看,缺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可能都无力单独撑起整个家庭的责任。所以双方的疾病和意外等常见风险要首先规避。如双方都有较完善的医保、社保,在医保基础上加适当的商业医疗保险即可。但目前重大疾病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重大疾病保险一定要尽早购买。另外,80后外出乘交通工具较多,意外保障要配置足够。若双方医保不完善,则必须投保涵盖身故、重大疾病、门诊住院医疗、意外伤害在内的商业保险组合,全面覆盖各项风险。无论双方是否有医保,商业保险都是必要补充,只是保额和项目因人而异。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投保商业保险时,夫妻双方应互为对方投保并附加豁免险。这样双方任一方发生风险,都可免缴保费,保障利益继续,同时获得足够补偿,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生活品质不会变化。

家庭理财规划方案:家庭理财规划勿忘父母孩子

80后夫妻的父母,一般处在即将退休或刚刚退休的年龄,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健康。如果双方父母有社保和退休金,维持正常的医疗和养老生活问题不大,但一旦罹患重大疾病,社保必定力不从心,需要更多的资金补偿。没有社保的老人,风险更大。老人接近退休年龄,诸如走路摔倒,遭遇交通事故等意外风险也逐渐增高。所以无论是否有社保,都应为父母尽早购买至少涵盖重大疾病和意外医疗的险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险种的投保年龄限制使很多父母已无法投保。仍可投保的险种,费率也普遍较高。80后子女需仔细斟酌,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早为父母添加保额合适的保障。老人患重疾和发生意外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即使少买也一定比不买好。80后夫妻若已为人父母,要立即为孩子设置合适的保障计划。小孩子免疫力差,日常患病几率高于成年人,是最大风险之一。教育支出年年增长,孩子教育金储备越早越多越好。若目前尚无子女,小夫妻也切不可随意挥霍,过分享受,等有了孩子才去计划养老。而应该提前进行强制储蓄,既为孩子出生做准备,也为自己养老积蓄资本。此时在身故、重疾、意外保障齐全的情况下,视情况购买长期理财型产品,规划未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保险公司一般都有灵活的产品组合供客户选择,组合产品一般涵盖重疾医疗、养老保障、孩子教育等,既可起强制性储蓄作用,又有家庭保障和部分投资功能。一些产品还可添加夫妻、父母和孩子多方面的豁免功能。

投资回报不足的风险 篇七

家庭理财的目标是为了保值增值,如果投资了收益低于5%的理财产品,回报率过低,因此不适宜再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会因为投资了这一方面的理财产品,而导致没有闲置资金继续投资另一种理财产品,这样会浪费投资机会。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家庭理财方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36 15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