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课题研究方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具体目标的实现:

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努力求知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可以是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属于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温州所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这为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培养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学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课题研究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课堂,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创新的思维方法、创造技能、写课题报告等,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确定学习主题

学校教师根据社会及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科知识等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经自主考虑或教师相关指导后,在此选题范围内自己确定具体课题。最后由学校根据学生选题内容合并类似课题,确定学生分组名单,一般由2~4人组成课题小组(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选出组长,负责课题组人员分工。学校根据小组选题内容为小组指定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

(2)制定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以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在此阶段,学习小组要填写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人员分工以及具体的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展示等内容。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等工作,进行初步的交流。本阶段教师主要指导任务是确保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调节或其他必要的帮助。

(2)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相应表格。学生根据初步的活动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上交中期报告,并上交《活动情况记录表》和《调查记录表》。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完善中期报告,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课题结题后,要有相应的论文,还要有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要认真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体会,汇报研究思路、过程和成果。每位学生上交一份个人总结,主要描述个人的参与工作、贡献和体会。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4、评价阶段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在研究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开展,包括开题报告表、中期报告、结题报告以及相应表格的完成。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手段选择的有效性,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学生研究态度的主动性、协作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情况。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原始资料积累和整理情况、研究问题的表述、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指导老师负责汇总,将开题评审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学分认定依据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四是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

课题研究方案 篇二

一、研究背景

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能够以人为本,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天然的不足,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事可做,有目标可循,有发展的果子可摘。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关于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异步教学。

注重学情,改变传统的同步教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的学,老师科学的教。

2、分层教学。

分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通过自我鉴定和老师参照,把学生动态分为A、B、C三层。通过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等。促使学生从低层向高层攀登,然后再进行动态分层,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功。

3、异步分层教学。

主要是针对同步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异步分层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目的

①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又便于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②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讲堂”为“学堂”,保证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学习、研究、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转化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改革。通过课题实验与研究培养、锻炼语文教师队伍,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⑤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⑥本实验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实验最重要的形式是“小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中,实现性格互补,人格融合,意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是作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阅读与写作,两手都硬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本实验不仅注重眼前目标,而且注重长远目标,大力提倡“创新是灵魂”,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尤重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提供品质保证。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到最小程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样的教学条件下,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

①首先与学生商讨“异步分层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

②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为A(低层) (中层)、c层(高层)三层,也可发动学生用自我鉴定式来分层,同时,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异步推进达到的新层次,树立异步推进的目标。

③教师对分层的学合理搭配,构成小组内各层次的有机组合,为小组讨论作准备。

④在“指导预习”中,教师告诉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填写“质疑卡”。在充分参考不同学生的质疑,即完全了解学情的一半,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定“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争取有的放矢。这样的教学,每一个层的学生既有现实目标,也有长期目标。老师把教学任务分解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再让他们汇报交流,产生碰撞。甚至可以让C组的学生充当小先生。

2、拟创新点

①自主学习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填写质疑卡。这个质疑内容,有时候可以让其他层的学生解答。

②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在本组之内就形成了一个发展层级。

③动态分层,让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产生了动力源泉。

④促使老师关注学生,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四阶六步”及其变式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核心内容

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本课题组决定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异步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①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促进各个层面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习。

②落实“四阶六步”的教学模式,并开拓出各种变格的课堂,收集好各类课堂案例,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反思。

③摸索分层教学的规律,把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整体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④探索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探究学习等的有机结合。把异步分层教学和新课程衔接起来。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自主学习的理论创新。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现有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在异步分层推进的过程中,经常调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机的方法调整。

3、案例研究法。研究名师课例中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依据。

4、经验总结法。教师不断地发掘,及时总结提炼“评价促进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成功经验,比如对三有六让的提炼和总结。

五、研究人员

此微型课题为微型课题,由王开东老师担任组长,程媛和尹晖老师参与研究。

六、研究对象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3)(4)(5)(2)班,共215人。

七、研究步骤

⑴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在前期“三会”的基础上,统一认识,确立形成课题方案,选定进行实验的年级,规范异步分层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⑵实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3月,积极稳妥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异步分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⑶结题阶段:20xx年3月,准备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验收,促进实践结果的宣传推广。历时1年半。

八、预期成果

1、20xx年8月,高中语文异步分层自主学习各方面论文发表。

2、20xx年10月,语文异步分层教学实验课题结题报告完成。

3、 有关微型课题“高中语文异步分层自主学习”的专著出版。

课题研究方案 篇三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组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能力。从我校教学情况来看,可以说只重视了课堂体育教学,而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现象。然而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继续与补充,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校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明确,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目的也不强,而且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都不够,中学生可利用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也不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1、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时间短,练习时间少,动作难以成型。如果没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反复练习巩固,那么体育课学习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则会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深层掌握。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多,没有练习要求,学生在活动时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深度。达不到较好的运动效果,仅仅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练习兴趣势必减弱,造成学生活动量难以控制,练习的效果不高。如果课外体育活动适当与体育课的教学相结合,那么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学依据:学业紧张、考试、升学压力大,加之,学校、家长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数学生是以自发性组织和分散性组织为主,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相当不利,很容易形成体育锻炼的“疲惫症”。

(二)教育学依据:符合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消费比重占学生日常消费额偏低,而且,学生获取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的渠道狭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制定课外活动计划,探讨如何在课外活动管理和活动内容方面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目标

(一)学生们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有效的的缓解一部分学生盲目追随、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等现象,根据更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充分的认识自我,有效的发掘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

(二)锻炼学生们的大胆开拓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把做家务等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项活动,使得学生们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

(三)把课堂教学内容延续到课外,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与选择的机会,在监督的同时有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对体育课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长参与其中有助于随时掌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对策。

四、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本次课题的名称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探究

(二)关键词:课外 兴趣 态度

(三)课题解读:

1、发挥学生体育活动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有效的的缓解一部分学生盲目追随、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等现象,根据更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充分的认识自我,有效的发掘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同时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没有固定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使得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2、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没有限制,学生可以更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被鼓励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运动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大胆开拓精神和团队意识。把做家务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项使得学生们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

3、建立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模式。家长和学生共同记录,不仅增强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也增加了家长对活动的参与,是家长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在更好的监督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完成情况同时加强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本次课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把课堂教学内容延续到课外,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与选择的机会,在监督的同时有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对体育课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长参与其中有助于随时掌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对策。

五、研究内容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因此,对学生本身来说,能够在长期的锻炼中得到乐趣,而娱乐性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这些都是日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

(一)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如何让课外活动内容多样。

(三)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家长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

(四)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六、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通过国外与国内、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低,研究出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办法。

(二)教学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学实验法就是利用教学过程,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和实验。

(三)个体访谈法。通过选择个体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和爱好。

(四)问卷调查法。有针对性的拟定书面调研问卷,选择目标调研人群,进行问卷发放,统计得出目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趋向,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外体育教学活动。

七、实施步骤

根据确立的课题,我把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申报阶段(xx年12月):广泛研究、结合实际,认真选题,申报研究课题,制定研究办法及具体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xx年1月-4月):制定研究计划,分类设计调研问卷,进行个案研究,通过个体深度访谈、调查问卷调研、教学实验比对、多范围多角度比较研究,总结经验,提炼研究汇总,着手起草研究成果论文。

(三)评估阶段(xx年5月):把研究成果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评估总结提升。

(四)总结阶段(xx年6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和评估实践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八、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后,拟取得以下成果:

(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三)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

(四)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方案 篇四

一、 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二、 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 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有研究假设。

四、 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 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 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 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等);

2、课题操作的策略、措施等。

七、 研究的程序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等。

八、 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 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 经费预算情况

注:以上各项可根据需要选择,不一定全部包括。

课题研究方案 篇五

时间

20xx-xx-xx

立项号

xxxxxx-xxxxxx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负责人

xxx所在单位xxxxx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各样的一些教学方法涌现在英语课堂中。游戏就是其中应用最多的一个。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游戏与知识的结合,显然设计与操作成了重中之重。游戏教学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它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辞海中是这样定义游戏的: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就是指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亲身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我们要用游戏这种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堂。而每个游戏的设计,也都要考虑到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就学生来说,要有趣,参与性强。对于老师来说,要好操作,活动效率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通过研究,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的多样性时效性。

2:英语教研小组内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讨,再次实践,再研讨,总结等方式,解决问题。

3:具体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身边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充分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阶段: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游戏。

第三阶段:及时进行反思,定时在组内进行研讨。

第四阶段:将行之有效的活动应用于课堂。

第五阶段:组内研讨

第六阶段:各人小结,组长进行全组小结,并撰写教研论文。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教学反思;

随堂教学随笔;

自制教学用具;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游戏的华丽转身》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课题研究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教学科研是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只有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教科研这条途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也在于此。

二.实施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通过公开课或研究课,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形成趣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一般操作程序。

三、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基础理论,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

3、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对集体的兴趣进行四次调查,第一次对三年级进行调查,第二次对一年级进行调查,第三次对五年级进行调查,最后对四年级的个案进行调查。

2、我们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对音乐课中的各项内容感兴趣。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四、研究方法:

1、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最后一次调查,是对选定的年级和班级进行对比调查。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

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研室,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主要工作和措施:

为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优课率,充分发挥课改所带来现代教育教学课堂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我们根据以往学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效率不太高等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能促进我们围绕一个中心,有计划有重点进行研究性地工作,并有动力有信心研究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本学期,我校立项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已经从教育的大环境以及学校的实际论证了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将潜心学习,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作一些大胆的探索、延伸和发展,使我们的这项课题取得进展。

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学习是研究的开始,重点学习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理论学习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

集中学习的时间为秋学期第三周,内容为新课导入的相关理论,形式为教育教学沙龙。

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专著和报刊杂志、他人的经验性文章。

2、开设研究课以及形成过程性的研究材料

(1)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按年份分为春学期和秋学期两个阶段开课题研究课,展示阶段性研究新经验、新成果,并对这些课进行研讨、交流,剖析,找出优点,发现不足及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省。从而汲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开展。

(2)收集相关听课评课资料,以及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时统计分析,听取学生对研究课,特别是教学环节对学生吸引力的感想和建议。

(3)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音乐兴趣培养”的相关研究,如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分析和专题总结。

3、日常实践与反思

日常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黄金时期,以实践与反思的形式表现其研究的充分性和科学性。

(1)师生对课堂中各个环节的反思。教师的反思以反思教案、课堂教学随笔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反思以与老师谈心的口头问答形式进行,以说自己的课堂表现为主要内容,以对学习兴趣的认可度为参照,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心中对导入环节实施的满意和批评,以此进行反思,作为下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指南。

(2)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该课题中来,让他们成为该课题的主人和最终受益者,也让他们帮助我们认清不足,纠正错误。

六、研究步骤:

1、努力夯实教学实验的各项环节,为试验进行打好基础,

2、紧紧围绕课题进行试验,做好实验的各个步骤。

3、提高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4、积极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

课题研究方案 篇七

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音乐活动对班级退缩型幼儿性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普陀区恒力锦沧幼儿园 全 华

一、研究目的:我们班级有一部分小朋友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孩子由老人带着,整天关在家里让他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分地照顾与迁就,使孩子难以适应集体环境,以致性格比较内向、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平时上课的时候也不举手回答问题,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对待班级的各项活动比较被动,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们称这样的孩子为退缩型幼儿。孩子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引导,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发现班级幼儿特别喜欢音乐活动,每次的音乐活动小朋友都能积极参加,就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因此老师鼓励这些孩子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充分创造自由宽松的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歌唱、一起表演,并鼓励他们能主动进行表演。希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班级通缩型幼儿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增强自信,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集体环境,和小伙伴之间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二、研究内容:

本次课题研究以大班幼儿为主,教师根据自己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音乐的实际水平,自己立课题,从大班年龄幼儿入手,从各个层面上对音乐活动对班级退缩型幼儿性格塑造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内容为:

(1)歌唱、打击乐器活动对班级退缩型幼儿性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在幼儿园音乐歌唱、打击乐教育活动中,一切从孩子周围生活和实际水平出发,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为每个幼儿创造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2)歌表演活动对班级退缩型幼儿性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幼儿歌表演活动是综合性活动,是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做一些有规律的、富有美感的动作,具有乐、歌、舞为一体。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欣赏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能真正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

班级内性格比较内向的退缩型幼儿

四、预期成效: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加,能够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坚强不屈的性格。

五、研究的形式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观察法(个案记录)、情感熏陶法和训练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总结评价法等。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音乐的实结际水平,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调查法:初测,班级任意抽30%的幼儿进行抽样调查,并以统一的音乐内容对幼儿进行测试:其内容为:兴趣、性格、看图说话、听音乐的感受和描述或附加动作,根据调查情况加以分析,为实验和研究采取的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2、观察法: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依据幼儿园的心理状态和表现,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并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一系列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将观察过程记录撰写成退缩型幼儿观察个案,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3、情感熏陶法和训练法: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它的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的发展。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健康的个性,才能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知觉、美的体验与美的表现等方面,获得高度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在环境的创设中极为注意营造优美和谐的音乐氛围,激起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优美、愉快、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使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然而教师以有效的方法进行音乐舞蹈、节奏感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幼儿音乐欣赏水平,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

4、比较法:在实验中,根据对比班发展情况,进行各方面的测试,然后比较分析,再进一步的探索,不断的给予评价与总结,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了音乐教育个案、论文和总结。

六、研究进度:

1、第一阶段(20xx.3-20xx.5)

课题的准备和初步实施: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加强相关理论的积累。认真学习有关音乐研究的理论知识,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并进行课题研究的设计。

2、第二阶段(20xx.6-20xx.7)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年龄、与幼儿生活有密切关系、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活动,首先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理解音乐,喜爱音乐,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音乐水平。同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智力。在实践中对课题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调整,论证教学方法、形式的可行性。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案例,整理有效教育策略。确保本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性。

3、第三阶段(20xx.9-20xx.11)

在总结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调整、完善已有的教育策略。

4、结题阶段(20xx.12-20xx.3)

总结课题研究工作,完成课题任务撰写教学论文、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八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九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及目标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一门课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置,在于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检,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项目设计、社会调查、问题追踪、考察报告等。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应关注以下几点:

①研究课题的选择范围要向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开放,挖掘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蕴含的探究课题。

②无论学生确立的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努力实现三者的内在整合。

③注意转换研究的视角,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城市变迁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和人与人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伴互助、合作与交流、同学关系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

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1、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以课题小组合作研究为基本组织和实施形式。每组一般由同一班内的6~10人组成(条件成熟后可跨班进行建组),原则上每班不超过10个课题,一名教师指导课题小组数不超过3个。课题组内要进行课题分工和角色分工,即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如组长、协调员、资源管理员、信息技术员等,既各展所长,又密切配合,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2、时间安排: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时间统一安排每周一课时时间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周六、周日继续进行

3、实施步骤: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培训教育阶段(12月份):对于初一学生,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学校和班级应通过讲座、板报、案例介绍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论指导和必要的技术指导。

(2)选择课题阶段(次年1月—2月):由学生根据自身的

兴趣特长,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是学生的、必须是生活的、必须是可研究的。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

(3)制定计划阶段(2月份)。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预期成果等,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确定研究计划。

(4)研究实施阶段(3月—4月)。三月上旬,各班级要安排专门时间举行开题报告会,论证课题可行性。然后根据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要各司其职,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指导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好文字记录和拍照、摄像、录音、资料下载等工作。

(5)整理总结阶段(4月份)。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作出处理,如发现还缺少材料,要继续补充搜集。在此阶段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以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四月下旬,各班级要安排专门时间举行结题答辩会,评选出优秀课题,向年级组推荐。

(6)展示评价(5月份)。学校和年级组要提供平台,让学生通过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模型制作、主题演讲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与学生共同评价研究活动。

4、课程管理

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由学校政教处和年级组组织实施,班主任为本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外出研究活动要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预案。班主任和课题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定,并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四、课程学分评定

(一)评定原则

1、参与性: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重在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发展性:重在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增长情况。 4、规范性: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政教处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制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课题研究方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6 16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