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最新6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设计方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设计方案 篇一

一、创业思想

通过记录忙碌一天的妈妈到晚上还不忘给奶奶洗脚的。场景,这个场景给在门口观看的儿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妈妈以身作则,她的孝顺给还是年幼的儿子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促使儿子即使年幼也懂得了孝道,也要给妈妈洗脚。

二、设计理念

1、颜色:场景大都采用粉红色等暖色调可以凸显出家的温馨,使人感到温暖,身临其境。

2、构图:构图简洁明了,仅运用几个场景的镜头就勾勒出家里大致的轮廓,以及故事的大致情节。

三、设计过程

1、关键技术:运用了引导层动画,传统补间动画,骨骼工具,和摄像机工具,黑闪、白闪转场。

2、制作过程:

1、找相关范例,视频。

2、制作各种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原件,找各种素材,图片。

3、将原件进行拼装,引导。

3、界面描述:

(1)妈妈给奶奶洗脚突出家的温馨

(2)儿子在旁边偷偷观察突出孩子的天性——好奇

(3)最后妈妈被端来水盆来给她洗脚的儿子所感动

四、心得体会

体会到了制作动画的困难以及自己技术的匮乏和生疏的手法,图文并茂的作品才有更好的艺术效果,短短几十秒的动画,我们做了三周,而且细节方面也做得不够好,经过这个动画,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个动画的内涵是孝道,百善孝为先,从这个角度出发更能打动观众的内心,目的也是弘扬孝道,传播传统文化。

五、小组分工

制作原件:干庆宇,范硕

视频制作:

前半场,干庆宇:元件制作,寻找素材,各个视频片段的衔接融合。

后半场,范硕:制作元件,做后半程视频,提供素材。

设计方案 篇二

摘要:

作为平安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校园正在大力的发展中。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校园火灾、盗窃等案件时有发生,公安部和教育部都要求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学校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师生安全。

关键字:

系统,校园,信息,安防,报警

目前,校园内建设的系统很多,包括安防、消防、交通等等,但是由于建设时间不一,导致各个系统都相互独立;这就使得各个系统的信息都是零散的,系统之间融合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管理;最终导致在用户使用时,针对校园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只能针对每个系统的流程独立使用,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师生安全。

一、设计思路

本方案是以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利用各种技术资源,整合各类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形成的一套能对校园各类事件进行全方位监测、预警、决策和调度,为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对校园安全进行全面有效监管的监控系统。该系统智能化程度高,综合防范能力强,具备事前智能预警、事中联动处理、事后高效查看等特点。

系统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智慧安全环的监测、核实、解决、优化等多个环节的配合来打造智慧型平安校园。系统通过全面检测、准确核实、快速解决再到持续优化,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监测网络,真正落实我们的智慧安全环。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视频监控、报警、周界系统的被动监测与人工巡逻等主动监测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校内环境监测网络;当发生报警时,利用GIS的快速定位、现场视频的准确核实,快速鉴别真实报警和误警,降低误警产生的工作负担;对于真实发生的警情,通过应急指挥,迅速查找附近巡逻力量,到达事发地段,对现场问题进行快速处置;同时,将事件线索通过时间点和地理信息等关键信息进行串联,关联分析案件相关信息,以关键信息为主轴,实现事件全过程的时空呈现。事后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我们的系统。系统通过统计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制定更有效的预案,改善校园布控,增强预防、控制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校园安全时间起到预防作用,真正保证校园安全。

二、逻辑架构

平安校园解决方案将整体设计逻辑框架分为接入层、管理层、应用层三层结构,接入层负责视频、巡更、报警等系统接入实现各系统的整合。中间的管理层,通过对于底层信息整合和服务整合,并通过运维系统,实现对接入层的统一管理,并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支持。在应用层,我们以业务流程为核心,以业务应用为切入点,从事先的重大活动安保及校园巡逻,到事中的报警联动与应急指挥,到事后的时空分析与辅助决策,真正实现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设计,彻底打破底层原有系统的限制。

逻辑架构图

以校园肇事逃逸案件为例,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按动报警铃,报警中心联动接收报警信息。警务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利用校园GIS快速定位报警地点,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现场视频数据,核实报警情况是否属实。若报警信息属实,联动校园巡逻系统,确认巡逻人员的巡逻路线及现场情况,并迅速调集就近巡逻人员到达事发地段,维护现场秩序。校园巡逻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学生受伤并汇报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联动校园120,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联动校园智能交通系统,查找肇事车辆,肇事人信息,锁定犯罪嫌疑人,进行校园布控。

系统通过联动各校园安保系统,将事件线索通过时间点和地理信息等关键信息进行串联,关联分析案件相关信息,以关键信息为主轴,实现事件全过程的时空呈现,并据此确认犯罪嫌疑人及可能逃跑路线,同时将相关视频发给各个监控点。若嫌疑人还在校园内,可通过控制校园卡口及交通系统,一旦发现嫌疑人出现,即进行扣押。事后,通过总结案发地环境及内部原因,结合其他校园肇事案例,找出此类案件最优处理方案。下次发生类似案件时,可及时做出准确决策。

三、设计特色

(一)系统集成

通过系统集成,将现有的视频监控、巡更系统、GIS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融合,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在刚才的案例中,我们就融合了视频监控、GIS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校园巡更系统、校园120系统等,来实现对事件的快速处理;

(二)统一管理

在系统融合之后,我们又提供了统一的管理,首先就是信息的统一管理,对视频、消防、报警等信息的统一获取和分发,可以让使用者轻松获取实时的完整信息。

同时,我们整合的各种服务,能够实现对于异构数据的统一存储,快速的检索和定位,比如知道车牌以后,我们可以检索到该车的出入信息,所有出现该车的视频和图片,以及该车在校园内的行驶路径等。

再先进的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运维体系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那么这个系统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能力。该方案提供全面完整的运维能力,对视频质量,设备状态,设备及服务参数等多种信息的行监测,对系统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尽早发现故障隐患及性能瓶颈,保证系统可靠、高效、持续、安全的运行。

(三)全流程业务应用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业务应用才是系统的真正核心,从事先的智能预警及跟踪,事中的系统联动和实时智慧,事后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整个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系统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才能真正打造智慧型的平安校园。

四、总结

校园在诉求平安,建设热潮在政策带动下蔓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不仅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通过结合国内外的高校安防现状,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定制化地开发校园应用,可以弥补传统监控的不足,为学校、为老师、为学生打造平安校园,智慧校园。

设计方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掌握百分数的特征,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3、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渗透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师:同学们,前一阶段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什么?(生:第十四届亚运会)师:对,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取得了令对手望尘莫及的金牌数(150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第十四届亚运会结束20xx年10月14日。)师: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20xx年10月师: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图中的数叫做百分数,你们见过百分数吗?在哪里见过?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4、 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04页的例题。思考:(出示)(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2)用百分数比较有什么好处?(3)什么叫百分数?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同座同学议论思考题。

2、集体反馈,揭示意义。(出示表格)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要用百分数进行比较?(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2)在这里,比率这两个字怎样理解?(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级呢?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成下表: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六年级17100 五年级30200 =(4)用百分数表示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5)用百分数进行比较,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能约分的要不要约分?(揭示: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6)表格中,两个百分数的上面一格应填写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7)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例题中应把什么人数看成一个数,什么人数看成另一个数?谁能说一说表格中的和表示的意义?(8)百分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3、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⑴中国十五预期将保持的经济增速。⑵七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同比增 。⑶根据人事部提供的数字,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⑷一根光缆长千米。师生讨论:(1)这四句话中哪些是百分数?为什么?(2)千米为什么不是百分数? (3)师:这四个数都是分数,而前三个才是百分数。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数百分数 意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后面通常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1、为了区别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后,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2、教师示范书写百分数,引导学生写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数。

3、教学读法。指出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齐读百分数。

(三)揭示百分数的特征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2、只表示倍数关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教师投影出示下图,(用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然后用蓝色画出32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后提问:你还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

2、选择练习。出示一组百分数。6%3.9%120%98%100%(1)提问;这一组百分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两个最接近?(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1)课上,由于学生们认真听讲,学会同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2)大同小学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占学校买图书钱数的50%。开展节约活动后,只占()。(3.9%或6%)(3)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120%)(4)由于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个单元考试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100%)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0%。(3)一本书已看了40%。(4)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

提问:

(1)第一、二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2)一本书已看了40%,说明还剩百分之几没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一定看了40页?如果是看了4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如果这本书有200页,已看了多少页?如果有300页呢?如果有1000页呢?(3)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计划的60%,这样,全年的计划完成了吗?是正好完成,还是超额完成?超额了百分之几?(20%)你是怎么算出来的?(60%+60%-100%=20%)

5、再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读出图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游戏

请这节课学会的同学举手,(全班54人都举起了手)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明现在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这节课学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假设四个组的人数同样多,其中一组同学举手,举手的人数可用什么百分数表示?(25%)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两组同学举手呢?三组呢?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百分数:25%,说:25%表示第一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可放下手?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接着,又板书一个25%,提问:这个25%表示第二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又可以放下手?又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还剩下两组同学,提问:老师再写一个什么百分数,大家都可以放下手?(50%)这个50%表示谁是谁的50%?学生回答后,宣布下课。

设计方案 篇四

一、教材解读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的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差异网§www.chayi5.com 意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方法:

教师从整体入手,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读中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品读欣赏,体会感悟

1、阅读标画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想办法深入理解。

(学生边读边画出句子)

2、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通过反复研读、思考、交流讨论,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总结出理解句子的方法,同时渗透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推敲句子的深刻含义,同时注重了句子理解后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深化感受,不断完善、升华各自的认识。从安静身上,感受到一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课后安排了一篇阅读链接,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阅读短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文中的“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顽强生活,珍爱生命,勇敢的向厄运挑战,创造出很多业绩和奇迹。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按照课文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五、板书设计:

安静 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设计方案 篇五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在刻苦的锻炼过程中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长绳短绳

学习步骤:

(一、队列练习、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齐步走的队列练习

3.组织反口令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积极的完成齐步走的队列练习

2.完成反口令的队列练习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能够很熟练进行短绳练习

难点: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很好的衔接

教师活动:

1.提出长绳的练习的要求

2.分发长绳、分组别、指定场地

3.组织练习

4.组织进行3分钟的长绳练习。

5.提出进行广播操的复习

6.组织广播操的练习

7.讲解“拉马”的练习方法

8.组织2人一组的拉马练习

9.组织50次短绳的练习

10.进行一分钟的短绳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的完成长绳的练习,提高和同伴的连接能力

2.积极的参与到3分钟的练习

3.在广播操的复习中要使自己的动作到位。

4.和同伴合作完成拉马的练习

5.争取在一分钟的短绳的练习中取的好成绩。

组织:

三、组织方法、提高机体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放松的要求

组织放松:教师指挥

学生活动:尽情的放松机体

组织:

场地器材:长绳和短绳若干

课后小结:

1、在练习长绳的时候,存在着个别水平的差异性,为了更好的完成练习任务。在分组的时候注意把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聚在一起(即进行按水平高低进行分类),这是不至于使水平一般的学生在练习中同高水平的同学进行正面的较量,使他们保留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同时也有利于水平一致的同学间的切磋和较量,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等技术一般的学生练熟练后再分到水平较高的小组中去。这样逐步的提高水平。、

2、在练短绳的时候很多的同学已经开始在练习双飞,表现的很好,这样自觉的进行创新和进一步要求发展,这种精神很可贵,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

设计方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演示实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三、教师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新生儿出生哭泣的图片。

展示新生儿出生哭泣多媒体图片,以此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思维: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学生的交流、问题的提出等都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驰骋的空间,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是享受,乐学亲师。

2.合作交流,讲授新课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师展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结构图,说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深深地吸气,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

测量方法:3~4人一组(男女生分开)、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然后计算胸围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完成后进行讨论:

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请找出原因。

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1.同学间的胸围差有差异。这同性别、年龄以及是否经常锻炼等有关系。

2.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膈顶部的下降和回升使胸腔的上下径发生变化,也可以影响胸廓的容积。

教师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

学生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然后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并进行讨论:

1.呼吸运动时,主要有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4.请尝试完成下表: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缩小,气体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

教师进一步引导讨论: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香味能由近及远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这样,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得出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浓度低)的地方。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资料分析”,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答案:

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照的作用。

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最后师生总结: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肺与什么结构与这一功能相适应呢?

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引导学生总结出: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学生讨论总结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

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思考后回答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学生联系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

3.巩固小结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用知识树或网络的形式进行总结。

呼吸的全过程:

4.课堂练习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咽

C.气管

D.肺

2.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

A.腹部肌肉

B.肋骨间肌肉和膈肌

C.胸部肌肉

D.背部肌肉

3.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里运输

B.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增加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

4.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会吸水呈海面状

C.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

5.人体生理活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地方( )。

A.肺泡

B.血液

C.细胞

D.组织液

6.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升高的原因和结果( )。

A.呼吸肌舒张,肺回缩 呼气

B.呼吸肌收缩,肺扩张 吸气

C.呼吸肌收缩,肺回缩 呼气

D.呼吸肌舒张,肺扩张 吸气

7.下列与吸气无关的活动是( )。

A.肋间肌收缩

B.肋骨上升、外移

C.膈肌舒张

D.胸廓扩大

8.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精华】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设计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36 19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