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精选7篇

发布时间:

项目实施方案也叫项目执行方案,是指正式开始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过程的方案制定,是企事业单位项目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差异网为您带来了7篇《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为活动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促进全市“体育、艺术2+1”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接力跑、蛙跳、单脚跳接力、兔子舞等高效性体育活动。

4、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正副班主任,体育组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内容

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和零形跑三个部分,在作息时间表规定的30分钟内进行。

遇雨雪等异常天气,由各班正副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做眼保健操和手指操。

五、活动流程

1、大课间活动(30分钟)

⑴学生有序入场及广播操(8分钟):出操音乐响起,各班学生迅速在室外走廊站成两路纵队,随音乐依次有序下楼,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做广播体操。

⑵体育活动(15分钟):由学校统一安排,各班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⑶放松活动(2分钟):各班学生伴着音乐,统一做放松操。

⑷学生有序离场(5分钟):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六、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具体负责,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有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实行量化评分。

(三)成果展示

学校将于每年4月—6月和11月—12月开展体育节,全面检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质量。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政教处、教导处、正副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日教师和执勤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八、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教体局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文件,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二

一、实施形式:

1.学校统筹与班级自主相结合。

学校统筹安排;具体活动内容由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自主确定。

2.学校管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学校教务处以班级为单位,将所有任课教师划分到所任课班级中,全过程参与该班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做好活动组织、纪律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高质量、高标准、有条不紊的正常开展。学校所有行政人员确定责任班级,准时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当天记录行政检查手册。

3.体育活动与艺术赏析相结合。

在活动内容上,要将德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赏析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体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中要尽量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实施要求:

1.学校在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室内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项活动。

2.各班要高度重视室内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在班内进行科学分组,并配备好指导教师。

3.各班要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所制定的班级活动计划既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根据春冬季和夏秋季的气温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要充分发挥本班教师的特长,把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4.各班的活动开展要有组织、有步骤;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5.所有教师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6.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班级自主活动项目(推荐):

1.综合实践类:

编织、折纸、剪纸、科技制作、扎染等。

2.艺术类:

合唱、独唱、绘画、硬笔书法、小舞蹈、乐器表演、小品表演、小相声、影视欣赏等。

3.室内体育小游戏:

如:趣味报数、钩肘站立、击掌传球、大小西瓜、游戏乒乓球、负重蹲起、两人一条心、手指拔河、传口令、报数比快、写反字、钓鱼、拉绳比赛、俯卧撑等。

4.文学类:

演讲、故事会、诗朗诵、颂读等。

四、说明:

以上项目只提供给各班安排活动内容时参考,各班可根据本班教师和任课教师实际进行选择,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尽量呈现各班特色。

五、建议:

①综合实践类考虑到活动量较小,建议尽量安排在比较炎热的夏季和秋季节开展,而把体育小游戏安排在春冬季。

②综合实践类的所有活动成果要求各班要整理和收藏,建议定期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和作品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艺术类、文学类可单独作为活动内容,也可与室内趣味体育小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活动,以表演性质作为体育小游戏的辅助部分,具体安排各班自行考虑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三

一、活动内容:

1、每周一课间操时间参加升旗仪式。

2、每周三、五课间操时间练习广播体操。

3、每周二、四下午第八节在操场按要求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跳绳、踢毽、呼啦圈、羽毛球等)

二、具体安排:

1、上午课间操时间,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一起参加本年级活动,班主任为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

2下午第八节课体育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一起参加本年级活动,班主任为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所教班没课的任课教师到操场参与所教班的大课间活动,并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

3、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和监护学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

4、活动要求:

①一切活动必须服从学校、年级组、体育组的统一安排和指挥。

②班主任老师必须督促本班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去,可以师生同乐,带学生按组参加活动。班主任主要在教学楼跳绳区域。

③班主任老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强调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碰撞及摩擦时,强调学生要及时找班主任或其他相关教师,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及时协调处理的同时,通知年级组。禁止学生之间以不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5、活动区域:主要在操场。

三、下午第八节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

周二:八1至八10班;周四:八11班至八20班

2、各班场地位置:

以操场南侧的第4棵树起每班占三个树空,按八1班至八10班(或八11班至八20班)的顺序由南向北分布。

3、各项目具体位置:

为跳绳区,向西依次为呼啦圈区、踢毽区、羽毛球区。

4、活动过程:

①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学楼西侧指定地点集合。

②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以班级为单位带入本班指定的活动场地。

③各任课教师必须提前到达指定场地,认真组织好活动及参与活动。

④学生全员参加,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的在本班一侧看管本班物品。

⑤学生必须按所报组别参加活动,禁止串组、串班,否则一经发现按违纪处理。各组安排正、副两名组长、一名纪律监察员,负责组织和监督本组活动,并及时向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反馈情况和化解矛盾。活动时学生必须做好准备活动,不做危险动作并时刻注意自己身边的情况,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⑥学生必须按作息时间进行活动(结束由广播统一通知),学生中途不能离开场地,不得提前结束活动。在活动课中要认真遵守校纪校规,不得追逐打闹、说脏话,不得携带任何食品、饮料、矿泉水等进入场地,否则依违纪情况严肃处理。

⑦每班准备一个物品储存箱,学生在自己的物品上标注好班级及姓名,活动结束后,各班所用器材统一收回,由班主任妥善保管。所备大课间使用的体育用品只有在大课间活动时才可以使用,其他时间不准用器材活动。器材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解决。

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如出现意外情况,各组组长要及时向班主任和相关教师汇报,班主任及时与年级组和家长联系,妥善解决问题。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体系,促使开展大课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并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团体操(校操)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组织机构

组长: 高惠娟副组长:滕金花

检查协调组:李芳、张建良、陈艳芳

体育指导:柏秋香、金艳东、宋菊英、吴蕴雯

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采用“先集中——后按项目以班为单位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乐学习,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五、实施方法

(一)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及各环节的要求

(二)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与各环节要求晴天见表一,雨天见表二。

六、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

2.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负责值日的行政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因学校资金有限,体育器材各班让学生自己配备些。

5.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活动。

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活动对象:

四一班全体学生

三、活动目的

为丰富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四、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五、活动具体安排

周一至周五上午大课间,活动内容为学校竞赛项目;下午:周一:快乐健身——踢毽子、夹球接力、丢沙包等

周二:快乐健身——跳绳、跳皮筋、夹球接力等

周三:挑战类活动——踢毽子计时、跳绳(花样)等

周四:快乐健身——拔河等

周五:快乐健身——各种儿童游戏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六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间操质量,检阅各班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效果,展示各班的精神风貌,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学校决定于3月份举行广播体操、“跪羊图”手语操和文明礼仪操比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增强学生的体质,规范广播操的动作,同时增强同学们的班集体主义感和荣誉感,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甘树森

副组长:宁明猛 梁英春

组 员:李开昌 卢庆梅 李友昆 杜月英 廖 飞

梁新亮 卢小丽 黄美锋 各年级组长

三、比赛时间:

XX年4月17日下午(星期二)

四、比赛地点:

学校操常

五、参赛对象:

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比赛项目:

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跪羊图”手语操和文明礼仪操

七、奖项设置:

1.本次比赛分年级分进行。分别设一等奖(9.5分),二等奖(9.2分),三等奖(9.0分)。(不达到9.0分不奖励)

2.奖励待定。

八、比赛要求:

1.各班可选1名领操员。

2.领操员整队: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报数。

3.领操员报告:整队完毕,领操员向后转成立正姿势,跑步到裁判台前立定站好,向评委报告人数(“报告评委,×年级×班,原有××人,参赛××人,缺席××人,报告完毕)之后,领操员再向后转成立正姿势,跑回队中指挥比赛。

4.服装整洁、精神饱满、口令和动作一致、动作规范、节奏感强(领操员的要求也是如此)。

5.参赛项目每班只做一遍。

6.各班在籍学生全部参加(身体残疾的除外)。

7.听从大会的统一指挥,各班按体育组指定位置坐好,保持卫生,秩序井然。

8.本次比赛各班主任承担组织本班参赛的各项工作。

九、评比细则

(一)、进退场(1分)

1.进场要做到快、静、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

2.指挥员(领操员)口令清晰洪亮。

3.退场要、快、静、齐。

(二)、队列(1分)

1.进场后队列成四横队散开。

2.口令和动作一致、动作规范、整齐。

(三)、广播操及“跪羊图”(6分)

1.动作要求:准确、到位、舒展、大方、有力度5分

2.节奏感强及柔美1分。

(四)、服装(0.5分)

要求服装统一。

(五)、出勤情况(0.5分)

学生无故缺席每人扣0.1分。

(六)、领操员(1分)

要求同广播操的整体要求。

十、工作人员安排

1.评委:拟邀请金陵中学、那龙小学、金腾小学体育教师,社区领导、家长委员会代表担任本次比赛评委。

2.主持人:卢庆梅

3.场地划分:体育组

4.音响:李开昌

5.主席台布置:总务处

十一、活动要求

1.活动期间教师考勤按平常上课同等对待。

2.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进场出场,维护本班纪律,注意比赛期间学生安全。

3.各教师要尽职尽责完成学校所安排的工作,确保本次比赛顺利进行。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七

一、制订方案的意义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尤明杰

副组长:杨文建、赵继成

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务人员、校学生会和团委会等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加;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4、开展大课间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

课间操:

组织形式: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跑操活动。

大课间活动:

组织形式:以学生的爱好分跑步、乒羽组、篮球组、足排球组、踢跳组。

课外体育活动:

1、全校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下午第三节课后没有课的班级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2)具体内容:冬季长跑活动,1500米以上,其他季节以趣味跑、技巧运动、球类运动、跳远、乒乓球、羽毛球为主。

(3)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

(4)集合地点:田径场

(5)负责老师:初一、吕明芝、孙建国。初二、魏亮、李媛媛。

初三、吴建、杨庆奎。

备注:①跑步是每位学生必须进行的练习;

②除安排的活动内容外,如果场地许可,可增加活动的项目或内容;

③为了缓解学校场地合器材的压力,鼓励学生自带练习器材;

④在开展活动时,除体育教师外,班主任也是当然的责任教师等。

2、班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

(2)具体内容:各班自定。

3、个人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

4、校运动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

5、体育社团: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唤起学生的巨大能量。鉴于此,学校学生会和团委会要成立体育社团,设立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乒乓球、课间操质量考评等支团,在校领导和体育组的支持下(主要是资金和技术方面),行使研究制定该项活动与竞赛计划;组织各单项比赛等职责。使它成为一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

6、体育教师教师分工:

星期一:魏亮、李媛媛。

星期二:吴建、吕明芝。

星期三:杨庆奎、孙建国。

星期四:吕明芝、李媛媛。

星期五:魏亮、吴建。

五、课外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和安全措施

课间操——

1、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不宜过大;

2、应以轻松愉快的活动为主;

3、动作要正确、到位,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幅度。

课外体育活动——

1、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以防受伤和便于恢复;

2、器械练习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活动场地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注意安全。

七、激励机制

1、将各年级、各班级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有关参与人员要计算工作量,对失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竞赛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初,体育组即制订出全校的学期竞赛计划,并下达相关单位,

备注:各竞赛的具体办法见相应的“竞赛规程”。

八、场地安排:按区域划分

1、跑步(负责人)全体体育老师

2、乒羽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及排球场地周围(负责人)魏亮、李媛媛

3、踢毽子、跳绳区:(场地)小广场(负责人)吕明芝

4、“沙包类游戏”组:(场地)操场跑道周围(负责人)杨庆奎

5、篮球:(场地)操场篮球场地(负责人)吴建

6、足球:(场地)操场足球地(负责人)孙建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6 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