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设计方案最新4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幼儿园设计方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设计方案 篇一

一、主题墙饰的设计

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中我们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角落设计

1、自然角

我们让孩子在种植园地、自然角中从种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豆豆发芽、钻孔的过程,从而让他们掌握种植的方法、管理方法;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区角

幼儿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的已有认知能力和经验正是在摆弄和操作过程中,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的启示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经验的积累。

三、空间及地面设计

按照教室的环境来布置小小就选择温馨的、可爱的形式来设计如果大大的 游戏室就空旷点没关系,但地板一定得铺上一层海绵,这样小孩即使摔了也不会受伤 ,最后一条,一定每个教室不同风格,可以五颜六色 也可以花样多,更要让小孩喜欢的卡通在里面。你可以给孩子留下一些空间,比如爱心墙,我的旅游印记,作品展览区,还有一些大众话的,比较简单的,海底世界,动物园,简单明了又充满童趣,比如小班还可以用即时贴剪些提高幼儿认知的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

四、盥洗室设计

小班幼儿盥洗的生活环境创设,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或画面为主。这样既能激发起幼儿对盥洗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其模仿盥洗的'顺序。因此我们在墙上贴上小动物洗手顺序的图片。来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的图片,以提醒幼儿及时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每个区摆放什么?怎么摆?墙角如何布置?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这样能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

托班区域游戏《给动物喂食》 篇二

材料及制作方法:

先在一块较大的塑料垫板上挖出大小合适的洞,再在方形废旧泡沫板上挖同样大小的洞相互粘合,以增加洞的深度,使之能盛下一定数量的弹珠;再选择一个略大于塑料垫板的盒盖作底板,并在与垫板洞口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孩子感兴趣的动物图案,使孩子在夹物品时有一定的情景性。然后在底板的相应位置上挖出与上述相同大小的洞,使抽动底板时,底板上的洞正好与塑料垫板上的洞重合。这样洞里的弹珠就能顺势掉下去。最后在底板上接一只大盘子,放置弹珠、食夹、小勺等材料。

玩法:

1.用小勺或食夹取弹珠并放入洞内,边夹边说:“我喂小狗吃某某。”“我喂老鼠吃某某。”……

2.等洞里放满弹珠后,抽动底板,“食物”便掉进盘里表示全都被“吃掉了”。

说明:

这套材料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每个洞的底部都有一张动物图片,使孩子直观地意识到“食物”喂给谁了。另外,可活动的底板能让“喂进嘴里的食物”消失,就像真的被小动物吃掉一样,这个细节让孩子始终充满兴趣。

建议: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提供不同的工具,如小勺、大勺、铁制食夹、木制食夹等,弹珠也可换成其他任何合适的材料,鼓励孩子边喂边说。

幼儿园设计方案 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环境四者间的互动频率。

一、环境创设理念

“儿童的乐园,成长的摇篮”是我园的办园宗旨,“让孩子今天幸福、明天幸福、永远幸福”是我园的办园理念,“礼”、“爱”、“智”是我园的园所文化。我园的环境创设把绿色的,自然地东西请进来,力求与办园理念相结合,融入园所文化,为幼儿建立一个生态和谐的生活、学习空间。让幼儿一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就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美丽的气息。整体环境设计围绕园所文化“礼”、“爱”、“智”这一中心,以互动环境为切入口,探索环境与课程、环境与教学、环境与幼儿以及环境与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践环境与家长、幼儿的“对话”。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在创设环境中丰富知识,增长能力,健康成长。

二、整体环境设计

创设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化的户外环境。

1、幼儿园大门口

幼儿园大门口的位置做成大型喷绘,简单的介绍幼儿园办园目标、理念、宗旨、园所文化等。旁边的橱窗是“教师简介”配以简单文字介绍,增加家长、幼儿对幼儿园老师的了解。 幼儿园内绿化

园内绿化是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园中种植树木花草,有沙池、水池等,开辟种植园地,让幼儿在一方土地上自己动手种一些较容易生长的蔬菜、植物。让幼儿在观察、欣赏中拥抱自然,得到美的享受。绿化面积不要太多,尽量留给幼儿大的活动空间。建造车棚,车棚整洁,有标语,车辆停放有序。

2、户外墙壁

墙面制作了富有童趣的喷绘,大走廊设立了幼儿涂鸦墙, 户外活动器械

展板

展板分为两块,一块为幼儿园简介,另一块为幼儿园各方面的展示。如:师幼风采、教育教学、领导关怀等

(二)、创设教育化、儿童化、艺术化教学楼环境

在色彩方面,幼儿园整体以柔和的“粉绿、粉红、粉蓝”为主要色调。从室内墙面色彩,到配套桌椅等设施设备,统一而

不同的色调,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带给幼儿愉快、自然的感觉。

1、 一楼突出“礼”, 以粉绿为主打色,代表着舒适。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学礼仪,行礼仪、传礼仪更是一种美德。以图片形式呈现,只点到礼仪习惯,不上升到说教。将孩子们上下学、卫生习惯等礼仪表现出来。使幼儿从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与人友好的交往、游戏、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1)教室外主题墙(1米以下)

我园一楼教室主要以小班为主,根据低龄孩子的特点,展示一些小班的良好礼仪习惯场景,一些点画、拓画、撕纸画等艺术作品。

(2)、楼顶吊饰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因此,礼貌用语作为楼顶的装饰,使幼儿时刻能看到“谢谢、不用谢、请、你好、再见、老师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等,以便加深孩子说礼貌用语的意识。使孩子逐渐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久而久之,家长也会不由自主地说起这些词语,同时为老师与

家长的沟通创造了契机。

(3)、教室对面墙

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于中大班幼儿差点,所以设计了关于幼儿好的行为习惯的动画形象图片,形状可以多样。

园长室旁边墙(明星宝宝展板),是为了表扬和鼓励幼儿进步,激发动儿积极向上的愿望。代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情况确立,如午睡之星,进餐明星,学习明星,守纪律明星,讲卫生明星等。在周末总评时,就可以比一比,谁的进步大,使孩子们能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2、二楼突出“爱”, 以粉红为主打色代表着温馨

在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相声梦中的一缕阳光能把心灵的冰霜融化,邮箱春雨能滋润心田,爱是无私的博大的。所以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是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

(1)、教室外墙 1米以下

教学楼二楼主要以中、大班孩子为主,孩子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楼整体环境创设以“爱”的教育为主题,主要是把国学经典融入到主题教育里面,以乡土特色装饰为大背景,通过“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 “爱生命”等主

题,凸显“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为孩子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空间。寝室对过为爱祖国,中一班、中二班对过为爱家乡、爱家人,中三、中四对过为爱生命(铝合金栏杆上)。

(2)、楼顶吊饰

楼顶以不同名族、不同国家旗帜图片装饰。

(3)、教室外主题墙(1米以下)

幼儿作品展示区

(4)、楼道玻璃

幼儿对于飞来飞去的小鸟喜爱非常,于是结合楼顶装饰,窗户玻璃上用即时贴点缀上各种姿态的小鸟。

楼道直对主题墙为孩子优秀成果展区

3、三楼以粉蓝为主打色代表着清新“智慧”,我爱科学”为大主题。通过科技发展的演变历程图片,激发幼儿探索、爱科学的兴趣。

(1)、大一大二班教室外1米以下为幼儿作品展示区。

(2)、专室门口为专室成果展示(音乐、舞蹈、美术)

(3)、东楼道对过主题墙为幼小衔接专版,展示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接轨的内容。

4、家园共育

该专栏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及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园信箱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

幼儿园设计方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能够看图讲成简单的小故事。

2、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梨子小提琴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要来了,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倒数五个数,欢迎它的到来好吗?(师幼一起倒数迎接小松鼠的出现)

二、播放课件,逐幅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的上半部分,让幼儿猜测讲述。

师:瞧!它是谁呀?它手里抱的是什么?大家来猜一猜,小松鼠抱个梨会什么呢?

2、出示第一幅图的下半部分,让幼儿边看图边欣赏小松鼠用小提琴演奏的音乐。

师: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好吗?(点击响音乐,音符随音乐的节奏缓慢出现)音乐好听吗?听到这样美妙的音乐,你想干什么?这美妙的音乐传到森林里,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讲述狐狸和狮子听到音乐后的变化。

师:瞧!狐狸在干什么?狮子在干什么?它们听到音乐了吗?美妙的音乐传到了狐狸和狮子的耳朵里,大家猜一猜,狐狸和狮子听到音乐后会怎么样?

4、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片边欣赏音乐。

都有谁被这美妙的音乐迷住了呀?(点击音乐中断,梨籽从小提琴上掉下来)咦?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小动物们看到掉下来的梨籽会怎么办?

5、出示第四幅图上半部分,让幼儿观察讲述。

师:瞧!它们拿梨籽做什么了?

6、出示第四幅图下半部分,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他们看到梨树上结了这么多梨子,又会怎么做呢?

7、出示第五幅图,让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师:都有谁在拉小提琴?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在拉小提琴,森林里会怎么样?

三、完整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了一把梨子小提琴,你们想不想也得到一把梨子小提琴呀?今天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老师也会送你一把梨子小提琴。

1、分组练习给同伴讲故事。

2、每组请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述。

3、请幼儿为故事起名字,只要幼儿起的名字适合故事内容,就让幼儿用自己起的故事名字来讲。

4、请个别幼儿在小提琴音乐的伴奏下,完整讲述故事内容,注意提醒幼儿先讲出故事名字。

四、欣赏小提琴演奏,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自制的梨子小提琴,跟随音乐演奏。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内容,体验和感受故事所表现的美好意境。

2、和幼儿一起欣赏用小提琴演奏的名曲,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

自我评析:

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孩子,将鼓励的目光投射给孩子,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我把评析与激励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在预想后果时的提问,对孩子思维起到了点拨的作用,点在了孩子思维的生长点上,让每个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异想天开”。使活动生动、有效,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出示图片的过程中,我巧妙地利用课件的播放,把讲述难度大的图片分成两部分出示,降低幼儿讲述的难度,当所有图片出示后,要求幼儿讲述,我采用同伴互相讲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活动时间短,而要讲述的人数多这一矛盾。幼儿在分组讨论讲述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开口讲,参与讨论,老师再进行巡回指导,既可以照顾个别幼儿,又可以面向全体。并且教师通过奖励方式激发幼儿讲述的热情。等到最后分组派代表讲述的时候,代表的讲述已经是全组幼儿智慧的综合了。这样做,每个幼儿都有讲话的机会,可以培养幼儿相互间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幼儿的需求。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图片的内容讲得很丰富,完整,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讲得很简短,只要表达清楚就行了,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幼儿园设计方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36 23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