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策划书【优秀8篇】

发布时间:

农业生态观光园策划书 篇一

农业生态观光园策划书(参考样本)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前言

20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稀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的规划原则与要求,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整个园子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于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出现了。

农业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绿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方案

二、项目单位

XX公司

三、项目地点、规模、主要内容

1、项目地点

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西登瀛村

2、项目规模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聘请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总面积约为1000亩。

3、项目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自然生态区、文化体验区、绿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和科研教育区。

四、公司目标和宗旨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把游客的利益作为公司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一个集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建设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的,可供人们一年四季观赏游玩的度假胜地。

第二章 市场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体验。农业观光园凭借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俗风情浓厚等独特特点,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此外,在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重庆、山东等地都有成熟项目案例。

二、SWOT分析

S:

(1)观光园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

(2)观光园位于崂山区沙子口,属于城郊,地价较低,可以为开发建设节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3)沙子口依山傍水,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4)四季如春是观光园最大的亮点。

W:

(1)在市场的细分和观光园的管理方面还缺乏进一步的认知和经验;

(2)在招商引资上存在一定难度;

(3)周围村民的安置问题。

O:

(1)依托青岛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青岛是一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数据显示 2009年青岛市接待国内游客3903.4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1.41亿;

(2)生态农业观光园与青岛的城市景区形成旅游的差异性互补,发展潜力大;

(3)各级政府均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并给予大力支持。

T:

(1)同类观光园数量激增,竞争激烈;

(2)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遗失,失去原滋原味的特色;

(3)投入过大,利益难以管控,可能存在风险。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三、政策规定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

2、2010年,山东省投入近8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果菜产业项目,承担了67个国家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任务,推动引领全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3、2011年07月25日出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四大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园区带动,打造四大基地建设的示范载体。一方面分类打造重点园区,“十二五”期间,在全市规划建设100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提高园区设施装备水平,完善园区运行机制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专业大户等投资建设农业园区,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经营机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订单生产,推进农超对接和连锁经营。

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

一、项目内容

1、畅游农业长廊

2、果蔬采摘

3、奇花异草观赏

4、走进动物园及观看动物表演

5、参观立体农业模式

6、观看太空农作物生长视频

7、农业知识大比拼

8、体验民俗文化

9、在欢乐谷中挑战自己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分

1、自然生态区

该区占地200亩,包括农业长廊,绛珠仙葩,动物园三部分。农业长廊在各个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保证四季长青。一方面可以供游客一年四季游览观赏,另一方面,每个季节都有采摘活动,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体验到农家的生活。绛珠仙葩种植着来自各地不同的珍奇花草,每年每季景色各异。动物园里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此外,还有幽默的动物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

2、科研教育区

该区占地150亩,包括研发中心和展览馆。

研发中心内设研发基地。园区引入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有智能温室和高档日光温室,使园内品种丰富又有特色。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果基鱼塘,养鱼的水灌溉果树,鱼的排泄物也能成为树的肥料,同时树为鱼提供氧气,既环保又具观赏性。

展览馆内设有太空农作物图片展和百科知识智能机(通过闯关来获取知识的游戏机),让游客在玩乐中学习知识。

3、文化体验区

该区占地80亩,建有地方特色的民宅,农家庭院式的风格,村落的形式,整体上中心集中、周围分散,墙体有展示沙子口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以及青岛各个节日的来历传统和习俗的图文,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岛,同时可以为外地游客提供住宿。

4、绿色餐饮区

该区占地50亩。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农家宴,风格分为清真和非清真。同时,建有面积广阔的餐厅,提供中西式餐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休闲娱乐区

该区占地100亩。利用地形,建设游乐场,有丛林探险、迷宫转转、旱冰场、跑马场等,还有高尔夫球、台球、SPA等俱乐部,将田园与城市融为一体,使游客充分享受观光和健身的乐趣。

6、其他

医疗中心位于园内中心处,以便意外发生时救护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停车场建设在地下,节省了路面相当大的空间,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园内配有接客车,游客可以凭借门票免费搭乘。

7、总体设计

从上空看,观光园是一个橙子的形状,各区道路相通,路两旁围上绿篱,或种植松柏树,营造一种林荫小道和田园小路的氛围,行走其间,有如体会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静谧、幽雅,让人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回归自然。

模拟平面图:

三、管理、服务、保障

1、现代化的管理:与附近村民合作承包,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案,统一管理与责任分配相结合。

2、人性化的服务:宽敞的地下停车场、清洁的公共卫生间、服务咨询台、可供休息的长椅、导游服务等设施和服务,给游客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3、全方位的保障:保卫室和医疗中心保障了游客的安全;超市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民宅住宿接待解决了外地游客的住宿问题;游客投诉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市场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以“四季如春”为营销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定位,主张绿色满园的营销理念。

二、营销活动

1、适时举行采摘竞赛,可依据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组、双人组、家庭组或者依据参赛人员的年龄分为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

2、定期举办农业知识竞答;

3、在媒体上刊登一些农业科研新成果等,扩大知名度;

4、在适当的时间在观光园组织野营,举行篝火晚会;

5、针对游客喜欢边游览边拍照的爱好,可以举行游客摄影展,题材是关于观光园的风景、人物等;

6、在农地里,可以体验农耕机械的使用,体验乡村劳动;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7、在相关报纸、户外、电视、网络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其“四季如春”的差异点,准确定位,形成差异化营销;

8、在六一儿童节或者重阳节等节日,可以组织免费观光或者以优惠价。

三、营销资料

门票、旅游手册、折页、书签、手提袋、展板、碟片、园区的吉祥物或者纪念品

四、网络行销

制作高质量的主题网站,实现网上游览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发布旅游信息,实现网上预订,支付和结算等功能。开辟专栏,让游客对观光园的服务、设施、感受等进行投票,提合理化的建议,针对建议的可执行性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观光园发展。

第五章 预算与收益

一、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估算(万元)备注自然生态区 2000文化体验区 600休闲娱乐区 1500科研教育区 400绿色餐饮区 600绿化工程 300 设备采购

800道路规划 200 停车场 300水电工程 150营销费用 5其他 145合计 7000万元

二、项目收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符合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有利于崂山沙子口街道区域环境的改善,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项目盈利分析

本项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绿色餐饮、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根据本项目的经营能力,估计年接待游客可达30000人次(据官方统计,2009年国内到青岛旅游的人数达到3903.42万人次),在餐饮消费上,以每人次40元计算,则年收入可达120万元;在生态观光方面,以每人次消费2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60万元;在本项目的特色民宅里上,每人次消费50元,则年收入达150万元;在休闲娱乐区,以每人次消费10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300万元。综上分析,本项目的年收入保守估计将达到630万元。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本项目的前景十分可观。

第六章 项目评价

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也代表了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出现,为游客提供了绿色空间,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在崂山区沙子口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增加崂山区的旅游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要素结合起来考虑,本项目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经过项目收益分析与项目评价后,可得出本项目的研究结论:绿缘农业观光园项目具有可行性。

二、建议

工程建设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实际相结合。有关论证、设计、施工紧密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同时,学习其他具有类似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经营,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观光园的设计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积淀,在内容上应有主次之分,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定位准确,实现差异化经营。

注重宣传,扩大观光园的知名度,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游客的认可度。

附录

资料来源:互联网

参考资料:《怀化树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观光农业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篇二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发展现状;对策

一、我国生态农业概况

1、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定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野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更、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

2、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寻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掩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

3、生态农业评价系统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程度的基础和手段。

二、生态农业的基础内涵与特点

1、中国生态农业的基础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剂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工程系统。

2、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综合性;二是多样性;三是高效性;四是持续性。

三、发展现状

1、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学术界的开辟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次,通过实行生态农业,改良了农民生活质量,增长了收入。一些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由于贴近百姓,具有多种功效,深受农民欢迎。

2、生态农业供求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的耕地却在不断减少,因而农产品的供需矛盾不断激烈。由于生态农业是高产循环的经济模式,它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要想消除这种矛盾需要不断加大力度的推广生态农业,直到我国彻底的摒弃传统的农业,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形势的分析

1、优势与劣势分析

1.1 中国农业历史底蕴丰富。但是,我国生态农业在理论上不成熟,科学边界不明确,没有形成自己的技巧系统:在实践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有必定规模的生产资源(如土地、水域)、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多元化技巧和较高的成熟度、有国家相干政策的支撑、有必定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等。

1.2 中国幅员辽阔,总耕地面积大且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气候等件。但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成绩就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减少、温室效应、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农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格的来自资源环境的挑战。

1.3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迈进了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崭新时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将保持前进的势头。

1.4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显著。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导致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较为显著。但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单薄:强地区性和多元文化对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供给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又客观地形成了一些障碍。

2、机会与威胁分析

2.1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市场门户大开,国际上大批生产成本低、质量高的农产品涌入中国,而没有关税政策保护的本土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这无疑对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加入WTO使中国充分享有成员应享有的利益,改善出口环境。但是,国际贸易壁垒及标准化的普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威胁。中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而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红色壁垒等更是让中国生产者应接不暇。

2.3 中国优势农产品市场扩大。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国际贸易壁垒及标准化的普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威胁。中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而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红色壁垒等更是让中国生产者应接不暇。

2.4 外商投资力度加大,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但是汇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威胁。

五、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

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不仅是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摸索、技巧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是改良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急切需要,是建设资源节俭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2、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进步宽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掩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3、加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履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损坏,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干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国民的生活问题: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掩护工作改良农业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方针,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应加强农业相干基础科学技巧的研究,如污水处理利用技巧、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象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教导事业,进步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导,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情势的职业技巧教导和成人教导,有针对性地造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巧,这样既有助于新技巧的迅速推广,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强打算生育,把持人口增长,进步人口素质。

生态农业策划书 篇三

生态农业策划书

生态农业策划书

一、基本情况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

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

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

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 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祝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转载自百分网。oh100.,请保留此标记。)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

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

+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

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附送:

生态可行性报告

生态可行性报告

工作报告 可行性报告 生态可行性报告 生态可行性报告

工作报告 可行性报告 生态可行性报告 生态可行性报告

首先农村有大量的可开发生态资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汽车尾气`工业污水`城市噪音`各类磁力线的辐射让人苦不堪言,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夺和破环也日益加剧,地球的生态健康日益恶化。土地荒漠化扩展、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与干旱频发、全球变暖、物种灭亡加速等等,无不威胁着人类的存亡。生态灾害、生态危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际事物最敏感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甚至引发战争。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自然资源的紧缺性,国内的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所以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组建现代化农业生态基地将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森林生态系统更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中之重,是该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一种生态系统,也是功能最强大、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能源库。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努力构建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果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林业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其他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保障。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本身就是巨大的经济循环体。传统经济是一种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为模式的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其主要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即大量利用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又将污染和废物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利用方式。而循环经济体的流程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追求对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小。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内部物质循环和外部物质能量交换系统,其循环过程为

“森林——利用——培育——森林。我们可以完全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性、多效益性、低污染和高循环性。

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篇四

绿色生态观光园

策 划 书

绿色生态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一、项目名称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方案

项目规模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聘请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总面积约为*****亩。

项目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自然生态区、绿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

公司目标和宗旨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把游客的利益作为公司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一个集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建设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的,可供人们一年四季观赏游玩的度假胜地。

市场分析)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体验。农业观光园凭借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俗风情浓厚等独特特点,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此外,在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其他地区都有成熟项目案例。

(1)观光园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

(2)观光园位于城郊,地价较低,可以为开发建设节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3四季如春是观光园最大的亮点。

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

一、项目内容

畅游农业长廊 果蔬采摘 奇花异草观赏 参观立体农业模式 体验民俗文化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分

1、自然生态区

该区占地**亩,包括农业长廊,绛珠仙葩两部分。

农业长廊在各个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保证四季长青。一方面可以供游客一年四季游览观赏,另一方面,每个季节都有采摘活动,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体验到农家的生活。

绛珠仙葩种植着来自各地不同的珍奇花草,每年每季景色各异。2、绿色餐饮区

该区占地**亩。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农家宴,风格分为清真和非清真。同时,建有面积广阔的餐厅,提供中西式餐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休闲娱乐区

该区占地**亩。利用地形,建设游乐场,有丛林探险、迷宫转转、旱冰场、还有台球、乒乓球、SPA等俱乐部,将田园与城市融为一体,使游客充分享受观光和健身的乐趣。

4、其他

医疗中心位于园内中心处,以便意外发生时救护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停车场建设在地下,节省了路面相当大的空间,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园内配有接客车,游客可以凭借门票免费搭乘。7、总体设计观光园各区道路相通,路两旁围上绿篱,或种植松柏树,营造一种林荫小道和田园小路的氛围,行走其间,有如体会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静谧、幽雅,让人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回归自然。

三、管理、服务、保障

1、现代化的管理: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案,统一管理与责任分配相结合。

2、人性化的服务:宽敞的地下停车场、清洁的公共卫生间、服务咨询台、可供休息的长椅、导游服务等设施和服务,给游客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3、全方位的保障:保卫室和医疗中心保障了游客的安全;超市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民宅住宿接待解决了外地游客的住宿问题;游客投诉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市场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以“四季如春”为营销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定位,主张绿色满园的营销理念。

二、营销活动

1、适时举行采摘竞赛,可依据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组、双人组、家庭组或者依据参赛人员的年龄分为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2、在媒体上刊登一些农业科研新成果等,扩大知名度; 3、在适当的时间在观光园组织野营,举行篝火晚会; 4、针对游客喜欢边游览边拍照的爱好,可以举行游客摄影展,题材是关于观光园的风景、人物等;

6、在农地里,可以体验农耕机械的使用,体验乡村劳动; 7、在相关报纸、户外、电视、网络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其“四季如春”的差异点,准确定位,形成差异化营销;

8、在六一儿童节或者重阳节等节日,可以组织免费观光或者以优惠价。

三、营销资料

门票、旅游手册、折页、书签、手提袋、展板、碟片、园区的吉祥物或者纪念品

四、网络行销

制作高质量的主题网站,实现网上游览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发布旅游信息,实现网上预订,支付和结算等功能。开辟专栏,让游客对观光园的服务、设施、感受等进行投票,提合理化的建议,针对建议的可执行性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观光园发展。

项目评价

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也代表了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出现,为游客提供了绿色空间,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要素结合起来考虑,本项目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经过项目收益分析与项目评价后,可得出本项目的研究结论:绿缘农业观光园项目具有可行性。

二、建议

工程建设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实际相结合。有关论证、设计、施工紧密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同时,学习其他具有类似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经营,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观光园的设计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积淀,在内容上应有主次之分,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定位准确,实现差异化经营。

注重宣传,扩大观光园的知名度,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游客的认可度。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篇五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广西贺州;八步区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6-03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特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贺州市是桂东区域和辐射桂湘粤三省(区)的重要商埠,市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建设基础好,工业“三废”污染少,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2009年贺州市政府开始谋划建设“森林之城、田园都市”,2010年规划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市。八步区是贺州市重要城区,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农业稳区”的理念,持续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工程、生态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等项目,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推广农业新科技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

1发展现状及成效

现已建立了莲塘、贺街、桂岭、信都、仁义等生态富民示范镇5个,建成生态富民示范村20个,拥有生态富民示范户1 102户,生态区耕地面积4万hm2,人口超过83万人,生态区农业总产值30亿元,农民生态产业人均收入2 000元,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1.1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得到推广

自2003年以来,八步区组织实施了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等工程,把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采取多种措施,成立专业施工服务队,做好沼气开发,现已建成县级服务建设点1个,镇级服务建设点14个,村级服务建设点57个;同时加大资金扶持,投入7 000万元的补贴资金,平均每座沼气池补贴1 700元,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目前全区14个乡镇(街道)累计完成沼气池4.14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51%;其中非贫困村沼气池完成3.303 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39.99%;65%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全区无沼气建设空白村。由于农村清洁能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对石油气等资源的依赖,也减少了对森林等资源的破坏。

1.2秸秆综合利用初见成效

八步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一项主要工程。按照“以疏为主,堵疏结合”的方针,广辟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大力扶持秸秆综合开发产业,全区200万t作物秸秆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2%。

1.2.1秸秆青贮发展养殖业。以贺州西牛牧业等企业为龙头,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动群众利用秸秆青贮大力发展黄牛、水牛、奶牛、淡水鱼养殖等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八步区已发展成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畜牧水产业年产值13.75亿元。

1.2.2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通过连续多年的宣传示范,做好秸秆还田免耕抛秧技术、“腐秆剂”、秸秆堆腐还田技术[1]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工作,秸秆还田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普及,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每年的秸秆还田面积达1.2万hm2,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的施入量。

1.2.3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引进和扶持了深圳天华、贺州惠农公司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创建了八步区农科所等多个秸秆食用菌重点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群众有效利用作物秸秆发展蘑菇、香菇等食用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区2010年食用菌生产为110万m3,年利用秸秆10万t,年商品菌产量6 500 t,产值2 700万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八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1.3推广土肥新科技,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通过多年持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连年实施种植绿肥、“沃土工程”等,土壤肥力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耕地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推广秸秆还田8.3万hm2,秸秆还田率达51%,种植绿肥6 666 hm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应用相关技术面积达26.7万hm2,作物施用配方肥2亿t,覆盖率达80.9%,地力逐年提高。同时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莲塘镇仁化新村、信都镇平龙村无公害西瓜、沙塘桔园等基地均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生产。目前全区在蔬菜、西瓜、果树等优势农作物上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面积达6 660 hm2,节水499万m3,节肥690 t,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也减少了水肥浪费。

1.4清洁生产工作扎实开展

一方面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资企业经营行为[2]。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施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全区累计实施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10万hm2,其中灯诱面积1.3万hm2,性诱5 333 hm2,1 333 hm2;在水稻、蔬菜、果树作物上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4 000盏,黄板250万张,果实蝇性诱器1.8万个。2010年在桂岭、信都等乡镇成立农作物病虫害机防合作社,组建机防队6个,实行统一购药(多选生物药剂)、统一器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配药等机制,切实保证了植保新技术、生物新农药的推广普及,相对减少了用药次数和农药的投入量,尤其是减少了中、高毒农药的使用,目前全区统防统治面积达2万hm2。同时投入资金1.2亿元进行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区有广西无公害蔬菜、水稻、水果等无公害产地认定5个,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通过自治区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63万hm2。

1.5示范推广了一批循环农业模式

1.5.1稻―牛(猪)―菜―灯―黄板―生物农药。将稻草收集发展养牛业[3],牛粪循环利用发展沼气,沼气可照明或烧饭,沼池净肥用来种菜,在菜地挂置频振式杀虫灯、黄色板诱杀害虫,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作物害虫,生产无公害蔬菜,实现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循环。

1.5.2果―沼气―灯―生物农药。利用果园杂草、农作物秸秆,发展沼气,用沼气池净肥发展种植水果业,在果树上挂置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果实蝇性诱捕器诱杀害虫,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防治害虫,生产无公害水果,确保食用安全。

1.5.3稻―灯―鱼―鸭。在稻田挂置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灯光捕杀稻田螟虫,被捕杀的虫子喂鱼,稻田养鸭,利用鸭吃食稻田虫子,通过生物链依赖关系,减轻农作物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公害粮食。

1.5.4猪+沼+果(菜)+灯+鳖(蛙)。应用诱虫灯诱捕虫养蛙,收集有害生物福寿螺养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猪粪尿,沼气池里的沼液作有机肥种果种菜。如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黎家寨村建成沼气池96座,78户农民饲养“福寿鳖”、青蛙,养鳖、养蛙池3 500 m3,年养成鳖4 000只,鳖苗7 000只,虎蛙2.69万只,每年消耗福寿螺100 t,养殖户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万元。

1.6休闲观光农业得到初步发展

贺州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八步区积极推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现已建成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旅游业获得突破发展,年约接待游客86.8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 000万元。

1.6.1乡村花园。在邻近城区的阳光生态休闲农庄、莲塘镇仁化新村等建成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内设有停车场、露营烤肉区、精致餐饮店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享受。

1.6.2乡村民宿、生态农家乐园。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和民俗,在莲塘客家围屋、黄洞瑶族风情村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庄建设乡村民宿、生态农家乐园,游客既可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体验优雅宁静的乡村生活,又能享受丰富的人文风情和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

1.6.3观光农园。建成神仙湖观光园、莲塘青梅园、步头三华李观光果园、黄洞月湾观光茶园、临贺故城观光菜园,信都、仁义无公害西瓜观光瓜园等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各种农家园,开展观光休闲旅游,游客可观赏田园美景、体验采收农特产品乐趣,还可以下到田间地头感受种植农作物的辛甘。

1.6.4休闲牧场。建成贺州西牛牧业休闲牧场,在牧场内游客能体验到亲手饲养水牛、奶牛的乐趣,也可以品尝牛奶、牛肉等,舒心享受南国牧场的清美风光。

2存在的问题

八步区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水平还远未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无论是示范规模上,还是优良模式推广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产业化水平不高,与以色列、日本等国际先进的生态农业差距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认识不够,影响生态农业发展

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农业认识不够,多留在过去的常规生态农业方式上,没有大生态、大产业的概念,只注意到了其中的某一些环节。如有些村镇只注重发展沼气等能源开发,而在生态种植、养殖方面配套不够;生态农业模式不多,产业化程度不高,致使多数地方的生态农业建设至今仍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次,建设的内容也局限于沼气的建设、使用等,影响了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2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其硬件建设、生态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发展休闲旅游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投入不够,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规模小,速度慢,生态、农业新科技很难深入贯彻落实,生态农业、生态效果很难得到发展和提升。

2.3缺乏协作合力

近年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缺乏整体意识,部门协作不够,有些部门各自为战。如有些村屯道路硬化,却忽略改厕、建沼池、治理污染等;而且由于各部门实施的技术、资金缺乏有效整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欠佳。

2.4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多方制约

受多方因素制约,八步区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许多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致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业科技进步乏力。

2.5农业面源污染依然存在

农作物病虫防治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存在隐患;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和水富氮化、磷化;大量的山塘、水库人工养殖鱼、鸭等造成水质污染。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策

同志认为,“21世纪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必定是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之一,而且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设置了各种绿色技术壁垒,使农产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4]。面对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1部门协作,齐抓共建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应多部门协作,整合资金,共谋共策,全面规划,整体设计。对生态种植、养殖、沼气池建设、太阳能推广、村屯道路硬化、改厕、新农村建设等纳入总体规划,达到整体生态环保效果。

3.2加强宣传,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全民意识

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加大宣传,提高生态全民保护意识。另外,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技术骨干的培训,促进生态农业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3.3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品牌化、产业化

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高科技和高效益的理念指导生态农业建设。根据各镇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能人等参与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培植和发展生态农业优势产业,建设高规格的生态农业商品基地,构建具有较大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群、产业区。力争做到一乡一至两个重点,一村一两个主业,打造知名生态农业品牌,真正把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4增加投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社会事业工程,要出台更多惠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能源等新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培养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专业化人才。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机制,认真筛选一批重点生态农业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吸纳外资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加大资金投入,使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民成为生态农业建设投入的主体。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树立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企业效益,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3.5加强技术创新,丰富生态农业建设内涵

各乡镇、各部门在大力推广现有先进、成熟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设计、试验、组装、提升各种生态农业新模式和新技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劲。通过试验和技术组装,逐步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化。同时,认真做好广大农民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使农民能熟练掌握各种生态农业技术,以加快生态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3.6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规范农资市场,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规范山塘、水库养殖业,并引导养殖场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4参考文献

[1] 孙学亮。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6.

[2] 陈宏金,梅淑芳。金华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6):4-8.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篇六

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近年来着力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在基地挂牌成立了“黄河三角洲优质抗虫棉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良种博士科研工作站”;2013年基地被总部列为“全军高端生态农业示范点”;2014年基地被山东省列为“渤海粮仓示范区”;2014年8月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基地的猪肉、瓜果、酒、面等36类食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食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特别是基地的“军垦绿洲”放养黑猪产品获得了山东省近10年来首个肉类“绿色食品”认证,并率先实现了东营地区肉类品牌“绿色食品”零突破。标志着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因此,加强基地生态农业建设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2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基地拥有107万余亩的黄河滩涂淤积土地,可用于农副业生产的良田60余万亩。农业用地成方连片,便于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待开发的土地面积大、无污染,很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2.1军垦绿洲,基地历史悠长

基地的前身是军马场,始建于1963年部队发展骡马化时期,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老马场人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成为支撑基地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作为军队单位,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令行禁止的步调,说一不二的风格,为基地建设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2.2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

基地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右邻310省道、左依疏港高速,前靠油田海港码头,后有东营民营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基地所属土地属于黄河冲击淤积而成,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保水性能强,适耕期较长,基地周围为纯农业种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无任何污染源,境内河流均为近代黄河入海流路,水质优良。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水浇条件良好,完全符合生态农业的排灌需求。

2.3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厚

基地区域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气温适宜,光热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1.4℃以上,平均无霜期在202d以上,年平均降水量548mm左右,年日照时数2730h,日照率为62%,光能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特别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2.4原始天然,植物资源丰富

基地辖区内,多为天然形成的绿色湿地,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工种植槐花林10万余亩,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黄河三角洲天然氧吧。当下,种植区域内水土保持良好,路、渠基本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树木、植被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害虫天敌:七星瓢虫、草蛤、步行甲、赤眼蜂、青蛙等有20多种,为基地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3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

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在理论研究上还不够全面,科学边界定义还不够明确,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体系,使得很多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被动的层次上。另一方面,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起步比较晚,传统农业结构和生态模式,对干部群众的影响还很大,很多职工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家对生态农业环保意识、绿色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很足,还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2农业生态系统还比较脆弱

虽然基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多地理和自然优势,但是,由于基地辖区内陆地和草甸植被形成时间太短,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高而易透,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加之多年以来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等化学制品的重复使用,给基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10年来,基地各农业分场已经不再耕种,大部分土地实行对外承包,且主要采取一年一租赁的承包方式,使得很多承包户,不顾生态环境和耕田地力的持续性保护,采取掠夺式种植方式,只注重当年的农产品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造成了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同时,由于基地紧靠渤海,一年四季,狂风不断,每遇大风,沙尘四起,马场曾经一直流行着很多顺口溜:“马场的风,九点钟,一年刮两次,每次刮半年。“关上门,堵上窗,沙土照样飘上炕,锅碗瓢盆天天刷,还是要喝牙碜汤”。

3.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年来,随着基地招商引资和合作经营工作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基地农业和营区环境的生态破坏。一方面,一些外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生产技术设备陈旧,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有些企业甚至以牺牲基地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非法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基地内部的第三产业发展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各类集体或个体养殖散户,没有正规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导致一些猪、牛、羊鸡等粪便直接倒入或流入沟渠、水塘,日积月累变成了臭水沟。

3.4科学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

与现代农业相比,支撑生态高效农业的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动力不足。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试验论证阶段,导致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还比较滞后,全基地所属30多个基层单位,土地经营管理各自为战,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科学的、规模化生态经营发展模式,还缺乏一支精干的技术人才队伍。

4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基地农副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基地驻训官兵和基地广大干部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安全食品。

4.1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人翁意识

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很多地方和地区已经形成比较成熟、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基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自觉形成生态环保意识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参观见学,学习培训,用鲜活的事例和生态农业理论引导大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效益的理念。摒弃建设生态农业与发展经济相对立的旧观念,实行科学种养,积极投身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中去。

4.2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组织体系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原则,建立建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各农业团、农业分场为主体,认真落实基地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整合资源,依托山东省农科院和地方业务部门,成立科研组织,进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3高起点规划,科学实施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

根据建设生态农业的要求,结合基地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牵引、整体打造、规范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利用三年的时间重点实施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生态观光旅游等生态农业区域建设。

4.3.1强力推进生态绿色种植

根据基地现有农田基本情况着力抓好5个生态功能区建设。一是高端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引进种植各类环保、绿色、优质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示范区自2014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初步成型。二是优质生态水稻种植区。规划利用3年时间,发展生态水稻种植8万亩,主要布局4个农业团的黄河大堤以南滩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生产便利,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种植,2014年全基地水稻种植3.8万亩,2015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37万亩,2016年实现8万亩的规划目标。三是绿色生态蔬菜种植区。规划面积1.2万亩,依托一团二分场现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分3个片区,采取设施栽培和露天种植两种模式,打造绿色蔬菜,供应驻训部队官兵、基地干部职工及油田和地方群众。四是瓜果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2万亩,依托基地原有的“千亩示范园”,种植适宜基地土壤特点的名、优、新、特瓜果、苗木、花卉等。五是生态粮棉牧草轮作区。规划面积1.2万亩,主要布局在4个农业团的刁口河流域,重点发展粮食、棉花和牧草规模化种植。

4.3.2突出抓好生态养殖

重点规划三大区域。一是淡水生态种养区。规划面积4万亩,主要布局在基地一团、四团、黄河北大堤两侧,以莲藕种植和黄河大闸蟹养殖为主。二是盐田和海水生态养殖区。规划面积20万亩,主要布局在二团、三团,桩埕公路以南、孤北水库两侧和黄河南的青坨农场,该区域海拔低、距海近、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利用发展盐化工和生态海水养殖。三是畜禽养殖区。规划面积10万亩,充分发挥基地林业资源优势,以基地“军垦绿洲”黑猪基地和各农业分场现有黑猪和禽类等养殖为基础,逐步壮大特色养殖规模。“军垦绿洲”生态黑猪基地计划到2016年沿黄河故道两侧选择优质刺愧林新建养殖分区3个,放养面积达10万亩,年存栏黑猪2万头。

4.3.3下力抓好生态观光旅游

借力黄河入海口风景旅游区,以刁口河和神仙沟为轴,发挥两岸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生态观光、摘采、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现已建成万亩槐花林公园、军博园和神仙岛生态园等景区。

4.3.4稳妥进行工业项目招商

规划面积1万亩,依托基地食品综合加工厂,重点引进低碳、低能耗、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4.4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农业旅游策划 篇七

建筑风格不匹配风险,建筑风格同样会为项目带来风险,因为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而消费者由于其文化背景、欣赏角度的不同,同样会对不同的建筑风格抱有不同的态度,因此要解决建筑风格风险。必须对潜在消费群体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并挑选杰出的工程师进行设计。

目前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

1.欧陆风格 “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这种所谓欧陆风格的建筑类型,主要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反映在建筑外形上,较多的出现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石膏线脚饰窗等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在色彩上多以沉闷的暗粉色及灰色线脚相结合,另外,这一类建筑继承了古典三段式的一起表象特征,结合裙楼、标准层及顶层、女儿墙加以不同的装饰处理。

2.2.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 “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4.异域风格。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 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5.普通风格。这类建筑很难就其建筑外观在风格上下定义,他们的出现大概与商品房开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或开发商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开发实力有关。建筑形象平淡,建筑外立面朴素,无过多的装饰,外墙面的材料也无细致考虑,显得普通化。

6.主题风格。主题型楼盘是房地产策划的产物,2000年流行一时。这种楼盘以策划为主导,构造楼盘的开发主题和营销主题,规划设计依此为依据展开。本题为多选题。从调查中发现成都市民的偏好为:欧陆47%>异或43%>新古典主义37%>新现代主义35%>主题风格23%>普通风格18%04.4.3项目属性不匹配风险 本调查也对于生态农业和房地产项目相结合关注的项目属性因素进行了调查(图4-7,为多选题。成都市居民的看法是:最为关注工程质量、后面依次为地理位置、价格、升值空间、内部园林景观、建筑风格外观形象以及安全系统。

本次调查与以往调查的区别在于,工程质量排在了第一位,这可能源自于地震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由此也就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在开发生态农业地产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意向并结合开发商的优劣势对项目属性进行认真的思考。如果建筑项目能够很好地与消费者心理想匹配,那么就能很好地将风险进行释放!

生态农业项目策划书 篇八

生态化农业种植与营销策划书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已经不仅仅再局限于满足温饱阶段,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更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似乎无所不能,转基因大米、转基因食用油等一系列高科技食品不知不觉地侵入到千家万户。我们餐桌上丰盛的美食无不都是科技的结晶,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人们生活好了,体重上去了,肥胖增加了,但体质却每况愈下,抵抗能力下降,怪病多发,新生婴儿先天畸形现象增多等等一系列令人恐怖的后果,使得人们不得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追求安全、生态、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首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当前我国的农业现状:

1.常规农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在我国非常突出。从农业背景分析,环境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无节制的投入,以致水、土、气农业环境和食物链遭受污染。

中国每年化肥施用量高达4100多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化肥中氮肥素肥料达51%,其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作物对氮肥素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或更低,而70%进入环境。也就是说,每年进入环境的氮肥量达1464万吨。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国民经济的损失,更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大城市近城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更为突出的是南方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和农业部的材料表明,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奉献率高达70%。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常导致农田环境和食物链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全国癌症患者高达160万人,患者年龄趋向年轻化。心血管病也是如此。世界各国都有类似情况。

另外,关于农药污染问题也是突出的。我国年产农药居世界第二位。国产农药多以杀虫剂为主,占总产量的70%。其中又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占70%),高毒有机磷农药量又最多达到70%。而且往往不按施用规则施用,这既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又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消亡,削弱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土壤生物活性。施用的农药大部分落于土表,过量农药进入土壤已成为降低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可持续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我国生态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4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究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于年在该所成立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OFDC)。

199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负责开展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绿色食品分为AAA级别。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组建了“中绿华夏有品认证中心(COFCC)”,并成为在国家认可的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1999年3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2003年该中心更名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登记。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组织的有机生工的基本标准,参照许多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协会或组织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于1999年制定了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2001年5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成为行业标准。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正式颁布并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除了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外,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也进入我国。1995年美国的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MIC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国外认证机构认证企业数超过500家。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发展较快,但发展很不均衡,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各省区,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等省规模最大,东部省份有机产品发展很快。

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约50大类,400-500个品种,有机农产品主要为初级原料,加工产品较少,主要为蔬菜、水果、豆类、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近年来,部分地方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机企业中,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加工企业数量增加。随着2003《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实施,有机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的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到年底,中国约有1 600个企业,获得不同认证的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169.4m2(包括捕捞水域、放牧区域),产量307万换认证面积61万hm2,产量181万t。野生208万hm2,产量5万t,有效认证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均食品消费总额计算,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常规食品销售。08%,比2003年增长了4倍,而发达国家平消费水平达到2%。

4.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公司+农户”是目前中国有机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形式。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农户”就成为生态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一个贸易公司,特别是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的公司与小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小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

目前“公司+农户”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一是公司和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订单式;二是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简称合作社式;三是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

“公司+农户”有机生产模式管理的难点是克服农户在有机生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公司不可能确切掌握每个农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就是农户自主组织生产的全过程,农户可能凭借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有可能不完全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偷着施用化肥和农药。公司(信息劣势)无法事先确切知道农户(信息优势)是否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信息甄别和监督农户的成本太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中国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5.中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与贸易

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是先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发展过程。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持续高增长率,推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在1999年之前,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根据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归家的需求生产的,其中95%以上出口到国外。根据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为2亿多美元,出口有机农产品总值1亿多美元;200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2006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值为3.5亿美元,占中国食品出口总值的1.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此后的几年中,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2006年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额达到56亿人民币,国内消费量超过了出口量。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新鲜蔬菜、茶叶、大米、水果和蜂蜜等。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城市的超市里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买到认证的有机蔬菜,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有数十家商店都在销售经过认证的有机茶。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都已初具规模,未来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有机农业面临最大的挑战。能否通过提高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度以及扩大农场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有机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国内有机市场,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是中国有机农业能否进很大的风险,政策支持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目前来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中,用于有机食品项目建设还比较少。

6.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树立品牌战略,发展生态经济作物

从国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粮、棉、毛不具备价格优势,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具有价格优势,另外速冻蔬菜、脱水蔬菜、食用菌、果汁、坚果、茶叶、杂粮、杂豆等国际市场前景极好。

(2)统一认证标准,减少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数量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于1999年8月颁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目前,我国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的机构与单位不多,进行有机食品认证的生产单位规模还很小,通过认证的产品的种类也不多。只有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的产品认证制度,规范生产,才能保证农民确实生产有机食品。消费者才能安心地选购有机食品,祖国大陆的农产品也易于在国际有机食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引进农业直接支付制度,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于发展生态农业时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比无机农业高的多,存在农作物产量下降引起的效益问题,所以发展生态农业从技术、营销成本等也比一般的农产品高的多,所以目前生态农产品主要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规模十分有限,农民发展生态健康农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建议政府可在税收、认证费用减免等方面支持,保证农业产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

(4)加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生产的培训

我国目前尚没有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体系和平台有进一步改善环境,优化体系,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科技知识和生态农业的操作规范,使农民了解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现代育种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病防治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理论和高新生物技术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只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生物肥料技术等,才能为生态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5)建立与国际相符的农业标准,建立国际承认的农业认证机构

建立生态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减少国家认证机构的数量,树立认证机构的权威性,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加强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

二、生态农业的实施过程:

1.在远城区寻求上规模种植基地,专门种植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白菜、茄子、黄瓜、豆角、辣椒等等。

2.在种植方式上,合理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种植比例;肥料主要以施用农家肥为主,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温室控制气温,整个过程主要要采用人工物理的方式来处理,真正达到生态无公害。

3.整个过程都实施全程网络监控,并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组织消费者进入基地实地参观。最终成果将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的等媒体上允予公开,接受消费者监督。

三、产品销售: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销售对象。网上卖菜并不像菜市场那样,可以针对每一个消费者。网上卖菜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企业食堂和有孩子的家庭主妇。企业食堂使我们的主营对象。众所周知,现在世界是经济时代,高速度时代,做事总讲究速度效率。速度效率,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食堂也一样。网上买菜,方便了食堂,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另外大额订单,网上卖菜才更有利可图。有孩子的家庭主妇,卖菜很不方便,对于网上买菜就有一种潜在的需求。而我们网上卖菜给消费者的就是“网上买菜,送菜上门”的服务,极大方便了家庭主妇的需要。

只有明确了我们的销售对象,我们才能来谈谈产品的销售方式。之于大额订单,销售方式是比较明了的,人工采集,送货上门,将就的是要及时速度、保质保量。对于家庭主妇这些分散的个人消费者,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消费渠道是必须的。我们开始之初的网上卖菜,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成本问题。要想在各个地方设立品牌专卖店是不大现实的,而“加盟”这一营销方式正好可以解决我们的成本高、区域范围小的顾虑。菜贩子的加入,大大拓宽的我们的经营范围,可以让我们做到及时速度的送货上门,并且保证新鲜。同时传播了我们的绿色农产品,提高我们的品牌价值,并增加了菜贩子的收入。这样的双方共赢,何人不为?但加盟这种方式,我们要防止适得其反。总之,做好加盟前的条款约定,加盟后问题应该不大。

逐步建立我们的营销体系,是我们网上卖菜的关键。多层次、完善的营销体系,才能让我们成功建立自己品牌。

四、可行性分析:

市场方面不是问题,因为生态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群体的首选,但却存在一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因为种植方式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控制尤为重要,否则将增加生产成本。

(2)种植基地的选择:

由于销售和配送以及蔬菜产品鲜活性的特殊要求,交通的便利与否关乎到产品能否及时售出。因此交通的通达度可以说是决定这一方案成败的决定因素。

(3)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标准:

建设品牌种植基地,扩大影响力,形成自己特有的生态品牌,形成自己特有的生态品牌,走品牌化发展之路。这对种植基地的发展壮大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4)能否保质保量

说道网上买菜,有些人就会问“送过来的菜能保证新鲜吗?”这一点我们考虑过,我们网上卖菜分小区域经营。但开始之初,这样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加盟的方式来经营。菜贩子的加入,一方面解决了网上卖菜导致范围过大而夸大自己能力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帮菜贩子增加销售渠道,提高销量,何乐而不为呢?

五、竞争优势

针对我们的创业条件和消费群体定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业项目,分别满足部分农户及希望食用生态农产品的人们需要。同时推出以农副产品种植、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主、陆续会开发以下项目农业技术研发、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加工及购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开发、加工、销售、农资销售、农林开发及中草药种植、农业基地开发、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及配件、工程机械、预包装食品销售等,通过广告等方式让更多人群了解并认可度,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六、综合评价:

目前,对生态食品的追求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成本,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创造起自己的生态品牌,那么这种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巨大的。

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生态化农业种植与营销

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策 划 人:油气储运112班

策划日期:2012年6月20日 联系电话:***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生态农业策划书》,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36 23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