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可行性分析【5篇】

发布时间: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方案可行性分析》,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篇一

1.企业概况5

1.1企业基本情况5

1.2科技力量5

1.3产业化及研发环境7

1.4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及目标8

2.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项目论述9

2.1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9

2.1.1国际市场现状及产品分析9

2.1.2智能检索技术的概述10

2.1.2.1协调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技术造就的个性化服务10

2.1.2.2检索服务的个性化22

2.1.2.3自动收集技术22

2.1.2.4自动定点观测技术22

2.1.2.5系统的综合23

2.1.2.6系统的运用形态23

2.2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25

2.3项目实施方案26

2.3.1开发实施方案26

2.3.2营销计划实施方案28

2.4项目实施目标28

2.5投资估算28

2.6经济、社会效益分析28

2.7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28

4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项目论述29

4.1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29

4.1.1开发背景29

4.1.2平台模式29

4.1.3开发方案31

4.2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33

4.3项目实施方案33

4.3.1开发实施方案33

4.3.2营销计划实施方案33

4.4项目实施目标33

4.5投资估算34

4.6经济、社会效益分析34

4.7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34

5WBT(Web-BasedTraining)系统项目论述35

5.1WBT(Web-BasedTraining)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35

5.1.1WBT系统的诞生背景35

5.1.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36

5.1.2.1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实现模式36

5.1.2.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有模式37

(1)CBT(Computer-BasedTraining)模式37

(2)初级WWW模式37

(3)具有管理机能的WWW模式38

(4)统一规格的具有管理机能的WWW模式38

5.1.2.3WBT(Web-BasedTraining)系统模式的规格39

(1)AICC(AviationIndustryCBTCommittee)39

(2)IMS(InstructionalManagementSystem)39

(3)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39

(4)ADLNet(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40

(5)WBT(Web-BasedTraining)系统模式规格之间的关系40

5.1.3WBT系统的构成理论41

5.1.3.1CMI的管理体系41

5.1.3.2WBT规格下的CMI等级42

5.1.3.3CBT机能42

5.1.3.4CBT,CMI的界面42

5.1.3.5WBT系统实装形态43

5.1.4WBT的应用范围47

5.1.5WBT的特点48

5.1.6WBT发展现状48

5.2WBT系统的构筑平台系统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48

5.3项目实施方案48

5.3.1开发实施方案48

5.3.2营销计划实施方案49

5.4项目实施目标49

5.5投资估算49

5.6经济、社会效益分析49

5.7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49

1.企业概况

1.1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一家由海外归国人员和国内的计算机界精英共同创办的追求高科技、重视实际应用的公司。

企业的法定地址为××××××××

××××××××公司现有员工××××××××人。

注册资金为××××××××人民币、总资产为××××××××人民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1.2科技力量

(1)主要人员构成情况

职务姓名学历主要经历技术专长

××××王立群博士11980至198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984至1989

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31989至1990

日本日立制作所

41990至1992

夏普多媒体研究所

51992至1994

富士通网络事业部

61995至1996

日本NTT软件公司

71997至2000

日本NTT通信研究所

82000至2001

日本共达网络有限公司

92001至2002-2

北京共达公司总经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物流系统,MIS系统,CRM系统,M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高洋大学本科11994至1998

北京大学

21998-8至2001-5

日本UNSYS有限公司

32001-6至2002-2

北京共达公司董事兼系统开发部部长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物流系统,MIS系统,CRM系统,M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李发春大学本科11994至1998

北京大学

22000-8至2001-6

日本共达网络有限公司

32001-6至2002-2

北京共达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物流系统,MIS系统,CRM系统,M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吴涛硕士11994至1998

北京大学

21998至2001-4

中国科学院

32001-5至2002-2

北京共达公司产品开发科科长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物流系统,MIS系统,CRM系统,M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戴永继大学本科11994至1998

中国北京大学

21998至2000-5

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

32000-5至2000-4

日本共达网络有限公司

42000-4至2002-2

北京共达公司工程开发科科长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物流系统,MIS系统,CRM系统,M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公司的主要人员均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并具有较长时间的国内外研究开发实践,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不断关注掌握国外技术新动向,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发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实用产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企业科研队伍知识结构、人数、科技成果、新产品开况。

公司现有科研开发人员****名,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并伴随公司的发展,计划从现地陆续招收优秀人才。

公司的主要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实践,通过长年学习和调查的日积月累,通过较长时间的讨论和实验,已积累了下述2个项目的大量资料和代码。公司准备用1到2年的时间,在承接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同时,完成这2个项目的产品化。

项目1: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

项目2: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

1.3产业化及研发环境

企业生产地址、研发地址××××××××

研发环境主要是计算机及其关联设备。

1.4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及目标

前2年为稳定基盘阶段,后2年以扩大发展为中心。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人数10人20人30人40人

销售额(RMB)180万250万500万1000万

第一年以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企业网构筑框架为中心,承接国内的企业网开发项目,并不断完善企业网构筑框架,使其成为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

自主产品首先以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和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为主进行投入开发。

2.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项目论述

2.1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2.1.1国际市场现状及产品分析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有2种不同概念的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2种不同的高速公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法。其中,一种是现实生活中交通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的高速公路(Highway),另一种是信息社会中的交通要道——情报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WWW技术即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化,情报高速公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与此同时,情报高速公路的完善反过来也极大地促进并影响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这种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终于造成了本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

据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的统计表明,中国国内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数达到了892万台。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互联网服务商)和ICP(InternetCommerceProvider,互联网商务贸易商)的数目达到了数万个,其客户数达到了2250万人。到2005年,我国联网计算机将达到4000万台,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亿户左右,上网人口普及率将达到15%左右。

但另一方面,从至今为止ISP所能掌握的技术和其所能提供的服务来看,各家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因此,各家服务商围绕着通信速度、用户所能享受的磁盘空间、特别是上网价格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随着硬件成本的不断下降,最终必将导致价格之战的恶性循环。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没有鲜明特色的ISP,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经济概念上的ISP必将向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应用服务商)的方向进化,这也就是ASP成为现今的热门话题的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能提供满足用户千变万化的要求的真正的服务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

据某些分析资料,在二十一世纪IT产业将流行三个不同的C。第一个C是EC(ElectronicCommerce,电子商务)。第二个C是Communication(情报交流)。第三个C是Customize(灵活多变)。在本可行性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的着眼点直接涉及到了Communication和Customize,并间接影响到了ElectronicCommerce。这个系统的目标是把强大的生命注入到ISP中去,使其进化成具有鲜明个性的ASP,从而使单纯的价格之战转化为互联网服务内容和水平的高层次的胜负较量。

2.1.2智能检索技术的概述

2.1.2.1协调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技术造就的个性化服务

背景: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诸如WWW,Netnews,Mailinglist等各种各样的情报源不断涌现,使得人们有可能从更多的情报源中收集信息。与此同时,大量的情报造成了信息的爆炸,使人们为了获得所需的情报不得不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从而使情报收集变得近乎失去了意义。

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办法和方案。但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想要获得的情报虽然并不存在,但由于用户无法判断而还在执迷不悟地检索;

想要得到的情报的确存在,然而由于方法不当而找不到这些信息;

在情报检索过程中,收集到大量的洪水般的多余情报致使有用的信息被淹没;

至今为止,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有情报检索、情报过滤和浏览等几种方法。简述如下:

①情报检索

情报检索,即对检索关键字不断调整,判断其检索结果并将其反馈到关键字中去,最后,特定到所需的情报源之上。

用户所指定的关键字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检索。数据库系统将符合条件的数据抽取出来送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去判断检索结果的满足度。用户的要求得到满足后,情报检索宣告结束。否则将会再次修正关键字,再度检索数据库力争逼近理想的结果。这个处理周而复始,整个过程就形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情报检索。

对于情报检索来说,每个用户,每次检索过程都互不相关,完全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关心同一类情报的用户之间并不能交换情报,所以也无法形成信息共有,情报检索的效率完全依赖于检索者个人的知识和熟练程度。

②情报过滤

情报过滤是指对所获得的情报而设定优先度,比如Mailinglist就是一例。加入者众多的Mailinglist,一个用户在一天之内完全有可能收到100件以上的电子邮件,而用户查看这些邮件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情报过滤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出的技术。

情报过滤是这样一个过程:用户可以事先指定代表不需要情报的关键字,过滤系统则将含有这些关键字的信息源排除出去。除此之外,用户亦可指定所需情报的关键字及优先顺序,过滤系统将根据这些要求把收集到的情报标上优先顺序再提供给用户。情报过滤系统就是这样一个选择情报的收集方法。

和情报检索方法类似,使用情报过滤系统的用户,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无法实行有效地情报共享,也做不到高效率的情报收集。用户根据自己的水平决定关键字,稍有不慎会导致将实际上所需要的情报拒之门外。综上所述,情报过滤与情报检索相同,欲实现高效的检索必须具有相当的熟练经验。

③浏览

浏览是指相关于Hypertext(即互联网的网页)的情报收集方法。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对各种WWW主页的检索。浏览的一个特点是某些场合下用户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在对各种主页进行浏览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明确目的的情报。

浏览属于最困难的情报收集方法的一种。首先,用户并不知道他所需的情报是否存在。其次,用户很可能找不到他所需的情报。用户通过各种连接方式(Link)去寻找情报,但对Link的选择可能导致他离所需情报愈来愈远。这个问题的发生,同样是因为浏览亦是相互之间独立进行的缘故。

因此,从上述网上获取情报的3种方法的说明上可以得出结论,独立进行情报收集的做法,造成了即使是关心同样内容的用户也无法实现情报共有/共享。而在现实世界里,对于关心共同话题,共同内容的用户来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进行高效的情报交流和共享。但是十分遗憾的是传统的手法实现这种共有/共享是不可能的。相互间独立的情报收集是现有各种主要检索软件的致命伤,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互联网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用于信息收集、具有智能的检索支援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出现了协调过滤这样一种崭新的方法。协调过滤法充分利用了他人的知识进行情报收集。而这些知识常常包含了间接、甚至直接解决问题的重要信息。这种做法大大减少了收集情报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更具体地说,根据用户的爱好和要求,系统自动提供/推荐各类信息,也即推荐服务(RecommenceService)的方法。

以下是日本的「日经网络商务(NikkeiNetBusiness)举办的第9回互联网用户调查的结果(调查期间1999年11月18日—12月2日)。

调查提问。作为检索服务的一种,以用户输入的检索关键字为基准,向用户介绍有关网上商品销售网站(WebSite)的推荐(Recommence)型服务已经开始了。你想使用这类服务吗?

请选择下列合适的答案。

回答年月1999年12月1999年6月1998年12月

还从未使用过,看起来很方便,今后想利用。38.9%39.5%37.9%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服务,无法表态。26.7%25.4%22.9%

还从未使用过,因感到不必要,今后也不打算利用。18.8%20.2%24.0%

已经使用过了,感到很方便,今后也准备继续利用。11.2%10.4%9.8%

已经使用过了,感到没必要。今后不再利用了。3.7%3.9%4.6%

其他0.8%0.6%0.8%

互联网活跃用户调查(日经BP出版社)

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实际上用过情报推荐服务的用户占全体的14.9%,作为刚开始不久的服务来说这个数字不算什么,但想利用的用户占50.1%,将全体的一半。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推荐服务将在互联网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各种情报的收集活动中,通过使用协调技术,可以提高收集活动的效率。体现协调特点的情报收集的一个例子是mailinglist。关心相同内容的用户参加mailinglist,相互之间交换情报。请想象某用户就某个问题向mailinglist的参加者进行询问,而参加者们或直接回答问题,或提供能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情报及提示。这个过程即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与单独的情报收集相比,相互协调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检索效率。

技术构成要素

协调过滤方法是基于情报流通传播,以提高收集效率为目标的情报收集的方法。情报流通是指

①为持不同问题的用户自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情报;

②向持相同问题的用户提供推荐服务;

①需要寻找关注某特定问题的用户群,进而得到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②则是将这些用户的特征归纳起来,做到情报的交换。协调过滤方法则将上述的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所以,我们可以为协调过滤做以下的定义。

协调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

从人类的情报收集活动中,归纳抽象出其所对应的爱好,关心,意图等形态意识,并通过获取的收集情报及归纳抽象出的形态意识,对人类进行分类,实现类似人类间的情报交换的手段。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方法。比如,1996年出现的协调过滤法研究系统Grouplens(协调过滤法最有名的研究系统之一),其开发者之一PaulResnick有过如下的说明。

“Guidingpeople’schoicesofwhattoread,whattolookat,whattowatch,whattolistento(thefilteringpart),anddoingthatguidancebaseoninformationgatheredfromsomeotherpeople(thecollaborative)。”

可翻译成下文:「以从其他用户收集到的情报(协调部)为基础,向每个利用者提供“应该读什么”,“应该关注什么”,“应该看些什么”,“应该听些什么”等建议(过滤部)

从上述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对各种各样的情报来说,人们的评价及这些情报在社会中的影响可以被用来判断情报本身的价值,以及决定是否值得被推荐,这也就是协调过滤法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正是基于这点,有时也称其为社会过滤法(SocialFiltering)。

作为协调过滤方法的一种,为实现能从洪水般的情报中抽取用户必要的信息,推荐系统(RecommenceSystem)常备使用。另外,为能实现利用者爱好的自动追踪及判断,Agent系统(Agentsystem)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利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协调过滤法用到的算法有以下几种:

I.ActiveCollaborativeFiltering(ACF)

最初的协调过滤系统是Xerox公司的PARC研究所的电子邮件系统,由DavidMalts等人开发研究的InformationTapestry电子邮件系统,该系统被LotusNotes中的Printer部分所采用。

该系统的特点是:彼此相识、指定范围内的用户通过相互指定,可以做到指定人与其认可的某一领域专家(被指定人)间的情报同步。

II.AutomatedCollaborativeFiltering(ACF)

正如其名称所示,系统会根据用户已有的评价值,对尚未处理的情报进行自动评价(预测),将得分高的情报主动向用户推荐。自动评价的预测值则是根据其他用户和本用户的评价情报,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等相关算法而计算出来的。

这种方法有它的缺点。由于归根到底是靠用户的评价值而进行推荐的,如果某个情报谁也没进行评价则永远得不到推荐。另一方面,评价数据不足时推荐的精度也受影响。另外,情报量和用户数(评价数)差距较大时,难以找到附近的用户等。

MIT(麻省理工学院)的音乐情报推荐系统Ringo,明尼苏达大学的Netnews推荐系统Grouplens等许多协调过滤系统都采用了这一种方法。

III.FeatureGuidedAutomatedCollaborativeFiltering(FGACF)

根据用户的爱好,从事的领域各不相同这一现实,采用把作为过滤对象的项目群赋予属性情报,从而缩小问题的范围,提高推荐精度的方法即为FGACF法。FireflyNetworks公司(现已被MicroSoft公司收购)的Firefly采用了这个方法。

纯粹的ACF基本上不考虑情报的内容,在情报量不断增大的时候仍把各种情报一视同仁,很容易造成错误的推荐。另外,存在着随情报量增大计算时间也增加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事先把各种情报通过赋予属性情报的方法进行分类(FeatureGuided),根据属性情报分组,将爱好相近,领域类同的有用情报尽早地向用户推荐。

-BasedCollaborativeFiltering

当主要以Web网页,Netnews信息等文章情报作为过滤处理对象的时候,同时结合情报内容(Contents)过滤处理和协调过滤处理两者长处的作法也逐步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以互联网的各种Web网页作为过滤处理对象,从文章中出现的各个关键词组出发,对系统中新登录情报进行预测评价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事先将各种情报分组的方法,达到提高协调过滤处理精度目的的手法得到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产品Fab,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Dept.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attheUniversityofMinnesota)的NetPerceptionsInc.的产品Filterbots等都是文章情报基础的协调过滤系统的例子。

上面提到的作为Netnews的推荐系统Grouplens也在把成为推荐对象的文章分成Newsgroup方面下了大的力量,所以从广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个FGACF系统。

除此之外,世界上各大学和公司也在研究利用情报的属性进行多变量解析的Cluster分析法自动地把项目分组,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和精度。

以上各种算法的实现,基于大量的传统数学模型,一种算法中可能包含有多种数学模型,也可能是某一算法对应于多种数学模型候补。从类别上可分成类似算法数学模型,分组算法数学模型,自然语言分析数学模型等三类。

关于这些数学模型情报,我们在下一节中有较详细的记述。

协调过滤法的特点

下表列出了协调过滤法的主要特点。

优点缺点

不依赖于情报的内容

可解决仅靠一般方法而解决不了的情报过滤问题初期评价的问题(earlyraterproblem)单纯的协调过滤法不能对新登录的情报进行评价预测。另外,对于登录的情报及新注册的用户而言,推荐的精度较差。

易于发现重要情报

互联网情报内容(contents)基础上的过滤法是对所有的情报不加区分,一视同仁地处理的。相比之下,协调过滤法,则可自动判别这些情报是否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稀薄性问题(sparsityproblem)

能使协调过滤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理想条件是存在大量的,得到众多用户评价的情报。但现实往往是只能收集到很少一部分受到评价的情报。

评价情报的反馈

用户对情报的评价可将系统运营者的利益(如判断登载哪一类广告等)和用户的利益(获得有益情报)直接连接起来。孤独用户的存在问题(graysheep)

特别是在中小规模的网络内使用协调过滤系统时,有可能存在着与多数用户意见不同的孤独的用户。

结果不够明确

因为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预测评价值,所以无法保证100%的准确性。由此而造成错误的过滤。

由上表可知,想开发成功的制品,就需要扬长避短,在前述的技术构成要素之上施行细致的调整。可以这样说,怎样将各种技术要素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本系统商品化成败的关键。

当今世界中协调过滤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做为取代传统的想方设法地搜索信息的方法,开始出现了一种从情报源主动向用户提供情报的方法,即推荐服务的方法。更值得注目的是以著名的,规模大的互联网提供商提供的检索引擎和电子商务(EC)服务为中心而逐步展开的个人服务。这些服务针对每个用户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从而形成因人而异的情报提供方式。

个性化服务和一对一服务(One—to—OneService)具有相同的含义。这类服务建立了Web网页提供商和用户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出发,进而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做为推荐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核心技术,协调过滤技术在1996年左右就被研究开发出来了。但目前的现实是该技术的研究开发仍是以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

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学模型

系统内部使用的算法如下所示,所有算法都属于古典统计学的范畴之内。

i:类似算法数学模型

类似算法:对某个对象而言,从对象集合中找出与其相类似的对象的算法。

以下列出各算法的方程式,并对各个符号一一说明。

χi=(χi1,χi2,......,χip);

χj=(χj1,χj2,......,χjp);

(χmax,χmin是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cmn:if(χmn==0)then{cmn=0;}else{cmn=1;}

以下的计算结果为d的时候,值越小表示二者越类似;计算结果为r的时候,值越靠近1表示二者越类似。

①平均尤库里多距离的二乘法

②平均距离法

③最大值距离法

④二值距离法

⑤DiceCoefficient法

rij=2x|Kij|∻(|Ki|+|Kj|)

⑥Jaccards’scoefficient法

⑦皮尔森相关法

γij=Coυ(χi,χj)σiσj

⑧限定皮尔森相关法

γij=Coυ(χi,χj)σiσj

⑨斯皮尔曼相关法

⑩改良二值距离法

MapI(χmn)=cmn

MapU(χmn):{

if(χmn==0){

MapU(χmn)=0;

}else

if(χmnintopN){//如果为重要属性

MapU(χmn)=BIG;//BIG是大于”1”的定数。

}else{

MapU(χmn)=SMALL;//SMALL是小于”1”的定数。

dij=1∻rij

ii:群(Clustering)算法

即将相类似的对象归为同一个群的算法。

以下涉及的7种群算法都将分两步实现。

第一步:对各个基本要素,使用10种距离计算值之一求出二者之间的距离。距离最近的两个

基本要素成为一个新要素。基本要素被称为叶,新要素则被称为分支。

第二步:实行递归处理。利用以下的方程式计算出与新要素间的距离,进而生成新要素。

下面用到2个基本方程式,方程式和系数的不同组合形成7种不同形式。

dxc=αadxa+αbdxb+βdab+γ|dxa–dxb(1)

dxc2=αadxa2+αbdxb2+βdab2+γ|dxa2–dxb2(2)

方程式表示从a和b出发,生成新要素x,并求出与要素c的距离。

①群平均法

利用方程式(2)。

系数:

αa=na/ncαb=nb/ncβ=0γ=0

②重心法

利用方程式(2)。

系数:

αa=na/ncαb=nb/ncβ=ー(nanb)/nc2γ=0

③最长距离法

利用方程式(1)。

系数:

αa=0.5αb=0.5β=0γ=0.5

④可变法

利用方程式(2)。

系数:

αa=(1-β)/2αb=(1-β)/2β=定数γ=0

⑤介质法

利用方程式(1)。

系数:

αa=0.5αb=0.5β=-0.25γ=0

⑥最短距离法

利用方程式(1)。

系数:

αa=0.5αb=0.5β=0γ=-0.5

⑦Wood法

利用方程式(1)。

系数:

αa=(nx+na)/(nx+nc)

αb=(nx+nb)/(nx+nc)β=-nx/(nx+nc)γ=0

iii:分组(Grouping)算法

即将相类似的对象归为同一个组的算法。

从现有的组里抽样获取要素,利用类似算法求出对象与组之间的距离,找出最为类似

的组并将该对象归入该组。

iv:自然语言解析算法

自然语言解析是指将对象文章按单词的单位分割,并将其生成一个个的标签(tag),

进而选出必要的名词(如已知和未知的名词),计算出其出现频度,考虑其在文章中的位置,

文章的长度等因素,并进行关键字重复度处理。在必要的时候,可提供禁用词汇的管理机能

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没有特别意义的名词不予登录(象对禁用语的处理一样)的机能。

预计开发产品的特点

①关于算法

在对2.1.2中介绍的协调过滤系统的各种算法和上一节中介绍的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后,我们在前期开发中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

首先,协调过滤的算法可以分成3类。

其一,ActiveCollaborativeFiltering。利用这一技术,互相了解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指定,(当然有安全保密上的限制),获得彼此有用的信息(包含电子邮件)。可以和这个领域之内的专家保持同步。这次列在预计开发范围之内。

其二,AutomatedCollaborativeFiltering和FeatureGuidedAutomatedCollaborativeFiltering。从效率和精度的角度多方分析的结果上看,FeatureGuidedAutomatedCollaborativeFiltering遥遥领先。因为本次开发准备採用FGACF。

其三,Content-BasedCollaborativeFiltering。这次准备分阶段实现。首先是以文章情报为对象,然后再考虑其它的媒介。

其次,对算法中使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

在Cluster诸算法之中,Wood法和群平均法的精度较好。

分组计算方面,基本上是利用类似算法。分组所使用的类似算法中Jaccard’sCoefficient

法,平均最小二乘距离法,改良二值距离法的精度比较理想。

Clustering方法和分组算法的目的是相同的。Clustering的特点是精度高,但处理速度较慢。分组算法则恰恰相反。可以靠系统控制参数来平衡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根据系统的规模灵活调整。

判别类似的对象有4种,即用户(属性)对用户(属性)的类似,文章(属性)对文章(属性)的类似,用户(属性)对文章(属性)的类似及关键字的类似。判断的对象不同,评价结果也各不相同。对于用户间的类似和文章间的类似来说,按Jaccard’sCoefficient法,平均最小二乘距离法,改良二值距离法距离法,皮尔森相关法的顺序,计算精度比较理想。而对用户和文章的类似来说,则按改良二值距离法,Jaccard’sCoefficient法,平均最小二乘距离法,皮尔森相关法的顺序,为计算精度的顺次。关键字的类似考虑用统计学的方法去实现。另外,由于必须确定提供范围的域值,所以同距离算法相比,相关算法要适合得多。如果将上面几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相信还会进一步提高推荐精度。

②关于提供的服务

对一般用户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推荐服务:寻找和对象用户的相似用户,把对象用户未访问过的文章向其推荐;

・提供类似文章服务:提供和对象文章类似的文章的一览;

・检索结果的过滤服务: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检索的用户的爱好,对结果进行挑选。

・新到情报的推荐服务:根据各个用户的不同要求,在一定的时期内,把新到情报提供给用户;

・用户特征指定服务:允许用户将其关注的单词/文章等在系统里登记或删除;

・类似关键字的提供服务:系统可提供与检索用关键字相类似的关键字一览表;

・热门网页的提供服务:提供受欢迎的网页的地址;

・个性广告的提供服务:对互联网服务商(ISP)来说,可根据用户的特点、爱好而主动提供恰到好处的广告;

为管理操作的方便,同时也向系统管理员提供机能丰富的服务。

③关于体系结构

・采用适合于互联网WWW服务系统开发的Java语言,以Servlet的形式开发;

・协调过滤系统属于Multi-Agent系统的一种,所以必须具有其分散处理的特性。本系统将采用计算机分散技术的标准-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来实现分散化处理;

・采用DBMS对情报进行管理。并利用JDBC与本系统其它部分相连;

・自然语言的解析处理会占用系统相当多的时间,将尽可能采用C++语言,以库函数(LIB)的形式提供。与本系统其它部分的连接准备使用JNI;

・本系统允许事先设定用户的特征情报,同时如即使不作任何设定,可根据用户操作处理的轨迹,系统将自动推测出用户的爱好及其迁移。但同时不准备以单纯的访问操作或检索关键字影响用户爱好的迁移,为此计划提供控制情报和相应的控制处理。另一方面,也将考虑系统的规模及负荷;

・管理者可同时进行大批量文章的收集、保存处理,抽取文章的属性并对其管理。亦可从检索结果中,通过一般用户的访问操作来实现上述处理。但保存与否,可通过访问次数来控制;

④关于其它

本系统在参考2.1.3所介绍的协调过滤的特点和2.1.4所介绍的世界中使用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各种制品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实现自己独特的调整手段。

2.1.2.2检索服务的个性化

(1)背景

至今为止检索服务的用户接口对所有的用户都是一视同仁的。提供检索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商有各种各样的特点,比如对技术情报擅长,或对新闻情报擅长等。而本系统开发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一个满足用户个性要求的接口。

(2)本系统在实现个性化方面的特征

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做为缺省,提供分组化的检索引擎类(检索服务商);

・自动追加新的检索服务商及删除消亡的检索服务商;

・检索目的类型(例新闻,技术等)的登录/删除机能;

・检索服务商的组合指定机能;

2.1.2.3自动收集技术

(1)背景

现行的各种浏览器的收集机能基本上是以文件为单位,不能作灵活的调整。如能在指定时间指定的网站,对所关心的文章的类型进行自动收集,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2)本系统在自动收集方面的特征

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可指定网站的位置,支持登录及删除功能;

・收集对象的类型的指定;

・收集时间的指定;

・保存场所的指定;

2.1.2.4自动定点观测技术

(1)背景

假设某个用户,对所关心的网站的不同位置的情报很感兴趣,并进行了访问,收集了所需情报,但是情报源在不断地更新,如果能有观测机能将会给用户提供很大的方便。

(2)本系统在自动定点观测方面的特征

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可指定被监视网站的不同位置,并可登录/删除;

・指定被监视对象的类型;

・指定保存场所;

・指定监视时间;

・浏览被更新的情报及新到的情报;

・自动收集被更新的情报;

2.1.2.5系统的综合

上述4种技术的组合而达到系统的综合化。本系统的目标之一就是想通过灵活的调整做到突出用户个性化,也即是从ISP到ASP进化的一个具体的步骤。

2.1.2.6系统的运用形态

・对于中小规模的ISP,因为其负荷不很重,可以细致地管理用户爱好的迁移;

・对于大规模的ISP,因为其负荷有可能很大,可以对用户爱好进行较为粗旷的管理,同时在分散处理上多下工夫;

・可形成社内教育,社内管理系统的运用形态;

・可形成Mailinglist系统的付加服务的运用形态;

系统构成的示例如下所示:

2.2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代表性的研究系统一览表

系统名称研究机构特点研究時間

TapestryXeroxPaloAltoResearchCenter最早的ACF系统。需要事先指定情报交换小组的成员。因为是靠由获得情报的一方明确指定情报推荐者和评价值,来实现过滤过程的,所以仅适用于小规模网络。1992

GroupLensDept.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attheUniversityofMinnesotaGrouplens是推荐网络新闻(Netnews)的过滤系统。用户需要了解其他的用户。用户针对某个新闻可赋予5阶段的评价,系统则会向具有与该利用者相似爱好的其他用户自动推荐,并可对其他的新闻施行预测评价。1994~

Ringo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Ringo是音乐情报的推荐系统。用户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喜爱的作品赋予7个阶段的评价值,而系统则将根据其他用户的评价值向该用户返送有可能得到其较高评价的作品一览表。Ringo的过滤方法与Grouplens没有大的差别,但相关算法有所改进。1994

FabStanfordUniversityFab是同时利用互联网资讯过滤和协调过滤技术的Web网页的推荐系统。它实装了多体系结构。用户对得到的情报进行7个阶段的评价并返回给系统。1996~1997

YentaMITMediaLaboratoryYenta是采用多技术的中介系统。系统寻找具有相同爱好的用户,为他们建立联系实现情报共有。该系统不设服务器,各用户各自的计算机(Agent)之间1对1(peer-to-peer)连接,实现过滤处理。1997

FilterbotsDept.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attheUniversityofMinnesotaFilterbots是Grouplens研究小组为提高协调过滤的精度而开发的自动评价系统。她以互联网资讯过滤处理为目的,针对典型协调过滤处理的2个缺点(“随着情报量的增加,造成评价情报分布不均,而找不到附近的用户”和“无人评价的情报形不成推荐对象”)进行了改进。系统(Filterbots)对新登录的情报会自动对其进行评价。1998

有代表性的互联网服务

服务名经营组织URL

Myyahooya

MovieCriticAndromedia,Inc./

AlexaAlexaInternet(Inc.)/

,Inc./

,Inc./

DirectHitAskJeeves,Inc./

有代表性的产品

制品名开发公司名价格

FireflyFireflyNetwork,Inc.(現MicrosoftCorporation)700万日元~

One-To-OneBroadVision,Inc.2,000万日元~

GustosGuideGustosSoftwareLLC需要咨询

LikeMindsAndromedia,Inc.10,000美元~(10,000用户)

NetPerceptionsNetPerceptions,Inc45,000美元~

OpenSesameProfilingServerBowneInternetSolusions25,000美元~

互联网咨询协调过虑器及智能检索支援系统的产品还主要局限于国外,而且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电子商务,研究机关,网站等,国内在此方面的应用还较少见。由于本系统有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组合性,自主产品性等特点,所以预测可以开拓一定的市场。

2.3项目实施方案

2.3.1开发实施方案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科学,数字式图像监视系统的开发也应遵循软件工程进行。

软件工程是将软件开发过程视为一个工程项目,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与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软件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使用软件工程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通过使用各种工具,从支持开发各个阶段的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技术,以保证软件质量。1969年FritzBauer给出了软件工程的早期定义,他认为:制定并使用合理的工程原则,从而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可靠的、能在机器上高效工作的软件。

软件工程包括3个主要元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从这3个要素入手便能控制软件的开发,并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高级和高质量的开发基础。

方法是提供怎样去建立软件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项目的计划和评审、系统和软件需求分析、数据结构定义、程序结构、算法、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工具是为软件工程方法提供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支持。目前上述每一个方法都有支持工具,如果将这些工具集成起来,那么由其中一个工具产生的输出信息就可以被另一个工具使用,于是便创建了支持软件开发的综合系统——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过程是使方法和工具相结合的粘合物,它使得软件开发任务能够经济地、准时地、快速地完成。过程定义了一系列步骤,并规定了每一步骤应使用的方法和应交付的文档及报告,以及用于帮助保证质量、协调变化的措施,还定义了能使软件开发人员了解进展情况的一些里程碑。

BD是BasicDesign的缩写,完成“本系统要做什么”,即系统的分析阶段工作;FD是FunctionDesign的缩写,完成本系统功能块的划分,是“怎么去做”的第一阶段工作,即系统的设计初期阶段工作;DD是DetailDesign的缩写,完成本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工作,是编程阶段的准备设计阶段;MK是Making的缩写,即具体编程实施阶段;UT是UnitTest的缩写,即单元测试阶段;CT是CombineTest的缩写,即结合测试阶段;ST是SystemTest的缩写,即系统测试阶段;PT是ProductTest的缩写,即商品测试阶段。

UML是UnifiedModelingLanguage的缩写,UP是UnifiedProcess的缩写,是国际上最新的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的方法论。在承接面向对象的应用项目开发时,我们曾经使用过80年代国际上流行的BOOCH方法(由GradyBooch发明)、OMT方法(由JamesRumbaugh发明)、OOSE方法(由IvarJacobson发明)。但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最新的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由Booch、Rumbaugh、Jacobson联手发明)及UP(UnifiedProcess,由Booch、Rumbaugh、Jacobson联手发明)。

UML+UP的开发方法是通过使用下列图示中的3种概念(从用例视图出发的概念,视图构造中心的概念,反复同时向上发展的概念)将9种设计图形详细贯通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系统实装完善的过程。在以往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了全部的3种概念及9种图形构件的5至7种图形构件。

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控制”UML+UP”方法论规定的每一个步骤的生产物。

2.3.2营销计划实施方案

采用自主和合作并行的方针。

2.4项目实施目标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套数2520

2.5投资估算

准备投资30万人民币。

2.6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产品投入市场后,年内收回投资。

由于为使用者提供从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取有价值情报的手段,所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另外,主动向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调查研究及学习更加有效。

2.7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由于我们在国外完成过类似系统的实装,并有解决几乎所有核心技术问题的方案,所以我们认为上述的方案是可行的和实际的。

3.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项目论述

3.1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3.1.1开发背景

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的目的和理念是将业务逻辑和控制逻辑分离。

依据模式技术发明之父、国际著名模式技术专家亚历山大-克力斯多夫提出的理论,“所谓模式,是对我们周围经常发生的问题以及对这些发生问题解决方法要点的记述。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样,你就能一次又一次的使用该方案而不必做重复的劳动。”。亚历山大-克力斯多夫认为,各行各业的控制逻辑均是可归纳的,且数量是有限的,对这些有限数量的控制逻辑进行各种组合,就可以实现对某一行业的完整控制。计算机软件设计模式的权威专家ErichGamma、RichardHelm、RalphJohnson及JohnVlissides四人(后来被人们亲切的称为GoF()),对现实世界的数百种成功的系统和项目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计算机界软件设计模式的23类;计算机软件架构模式的权威专家FrankBuschmann、RegineMeunier、HansRohnert、PeterSommerlad及MichaelStal五人,通过多年的实践、调查与研究,归纳总结了计算机界软件架构模式的8类;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系统正是充分利用了软件架构模式和软件设计模式的理念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系统有如下特点:

可提高再利用性;

有利于将共通对象同特殊对象分离;

可利用专家的知识;

可以减少设计上的失误;

可提高应用系统的坚固性;

可以容易理解他人的设计产品。

业务逻辑是应用户的需求不同而千差万别,但却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对于Web类型的人机会话的管理信息化系统,特点更为明显。归纳如下:

对数据库SCHEMA的依存度极高;

对服务器端的文件目录结构有一定的依存;

操作的80%以上的对象目标是数据库表格的某些域,限定条件也是如此,操作类型为增删改查;

有部分对文件的操作;

有部分对打印的需求;

输出要素是可归纳的、有限的和可数的。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资源积累,研发出了Web应用系统的业务自动生成工具(内部开发用产品),该工具提供的功能如下所示:

对数据库SCHEMA的XML描述文件提供读入和分析功能:数据库的设计和构筑工作使用RationalRose进行,利用本公司的程序模块将数据库的SCHEMA输出到指定的XML文件中。工具对数据库SCHEMA的XML文件进行读入和分析功能;

提供对服务器端的文件目录结构的操作;

提供对数据库表格的某些域进行增删改查的复合操作,限定数据库任意表格的任意域的组合;

提供打印的功能;

提供输出要素的选择和运算处理结果的挂钩;

业务逻辑通过上述步骤确定,结果分层次(分系统层、业务层、问题领域层和数据层)和类型(应用逻辑层和描述表现层)保存到相应的XML业务逻辑文件中。

3.1.2平台模式

MIS系统平台模式大体上分为4种: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和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B/S)。

主机终端模式由于硬件选择有限,硬件投资得不到保证,已被逐步淘汰。而文件服务器模式只适用小规模的局域网,对于用户多、数据量大的情况就会产生网络瓶颈,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现代企业MIS系统平台模式应主要考虑C/S模式和B/S模式。

网络应用绝大部分都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表现层、事务层、数据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在C/S结构中,表现层和事务层都放在客户端,而数据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则置于服务器端。这种组织安排带来诸多的限制:

1、客户端很庞大,以至于应用程序升级和维护时十分困难且耗资很大;

2、事务层不能与跨平台的客户端共享;

3、孤立了不同的逻辑组件;

4、没有统一的数据逻辑层来提供不同种类的数据存储层;

5、C/S组织结构不支持Internet。

做过C/S结构下的MIS开发和维护的人们对第1点体会颇深:对应用程序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必须通知或亲临每一个客户端去更新;新增或升级一台机器,都要把应用及其相关的文件安装在客户端上。如果整个系统有成千上万客户端,可以想象维护的工作量有多大。

B/S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它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而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假设一个企业的决策层要开一个讨论库存问题的会议,他们只需从会议室的计算机上直接通过浏览器查询数据,然后显示给大家看就可以了。甚至与会者还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联上会议室的网络插口,自己来查询相关的数据。其次,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系统的开发者无须再为不同级别的用户设计开发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了,只需把所有的功能都实现在Web服务器上,并就不同的功能为各个组别的用户设置权限就可以了。各个用户通过HTTP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用Web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现代企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对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更新与调整也变得逐渐频繁。相对于C/S,B/S的维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当形势变化时,它无须再为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应用程序升级,而只需对Web服务器上的服务处理程序进行修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还省去了维护时协调工作的不少麻烦。如果一个公司有上千台客户机,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点,那么便于维护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再次,它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对于C/S模式,客户应用程序有自己特定的规格,使用者需要接受专门培训。而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操作层的人员都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这种特性,还使MIS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最后,B/S特别适用于网上信息,使得传统的MIS的功能有所扩展。这是C/S所无法实现的。而这种新增的网上信息功能恰是现代企业所需的。这使得企业的大部分书面文件可以被电子文件取代,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行政手续简化,节省人力物力。

鉴于B/S相对于C/S的先进性,B/S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MIS系统平台。各软件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Internet方案,基于Web的财务系统、基于Web的ERP。一些企业已经领先一步开始使用它,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所述,平台的模式准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N(4)阶层B/S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N(4)阶层的B/S结构

其中,P是Presentation的缩写,AL是ApplicationLogic的缩写,DL是DomainLogic的缩写,D是Data的缩写。Client限定为统一化的用户接口Browser。

N(4)阶层B/S结构的核心技术是WEB技术,Web平台是一个调度任务集中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平台;它是一个分布式、开放、适用性强、高性能、端到端的平台;它使企业利用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JAVA语言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具有以下的特性。

与数据库服务器的结合性;

与企业现有网络的配合性;

开发Web页面的难易程度;

安全性;

稳定性;

可重复利用性;

支持分布式;

易学性;

建壮(无指针、垃圾收集、界限判断)性;

中性结构(与平台无关);

可移植性(严谨);

快速的解释型机构;

高性能性;

多线程。

上述特性决定了JAVA是与WEB技术结合的最好的语言,利用JAVA的应用模式是MIS系统实装的最佳选择。

所以,我们准备开发的中小型规模的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的软件实装模式如下所示。

JSP应用模型2

上述的模式是JavaSoft提倡的JSP应用模型2。是目前中小型规模网站或企业网应用建模的业界标准之一。应用模型中出现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结构理论是美国施乐公司的Smalltalk早年提出的产物。Model体现了应用的对象,View体现了用户界面的表现,Controller完成的是对用户界面的表现和应用的对象之间的控制。

由于JavaServlet拥有对逻辑处理非常强的特征,所以担当Controller的角色非常适合。

JSP是为画面设计者提供的动态信息语言,所以担当View的角色非常适合。

JavaBean的完整性,独立性,灵活性,可再利用性等优点使其所以担当Model的角色非常适合。

我们准备开发的中大型规模的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的软件实装模式如下所示。

JSP应用模型1

上述的模式是JavaSoft提倡的JSP应用模型1。是目前中大型规模网站或企业网应用建模的业界标准之一。应用模型中的JSP体现了与用户界面的接口,EJB完成了对应用逻辑的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接口。

Java的面向对象性,与平台的无关性,安全性,坚固性,与WWW技术的适应性等优点使得我们采用了上述的应用模型。

3.1.3开发方案

我们首先将中小型的MIS系统进行通用化的分析,依据业务构筑出业务类Servlet集合,业务类Action集合,业务类Controller集合,业务类DataBean集合。并对于每一类,作为静态束定要素提取出抽象的类BasicServlet,BasicAction,BasicController,BasicDataBean。作为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设定方法,我们准备提供业务逻辑描述工具,用来生成各种动态束定方法的描述文件。各种描述文件的格式准备采用XML实现。其中业务事物描述文件完成了业务类Servlet集合和业务类Action集合之间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关系,业务逻辑描述文件完成了业务类Action集合和业务类Controller集合之间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关系,业务数据描述文件完成了业务类Controller集合和业务类DataBean集合之间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关系。另外,通过对业务类HTML文件和业务类DataBean集合的指定,自动生成和用户交互的业务JSP。

中小型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设计图

对于大中型的MIS系统同样在进行通用化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构筑出各种业务类的EJB集合。作为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设定方法,我们准备提供业务逻辑描述工具,用来生成各种动态束定方法的描述文件。各种描述文件的格式准备采用XML实现。其中业务事物描述文件完成了业务类JSP和业务类EJB集合之间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逻辑关系,业务逻辑描述文件规定了业务类EJB集合的业务逻辑细节,业务数据描述文件完成了业务类JSP和业务类EJB集合之间动态束定要素连接的数据关系。另外,通过对业务类HTML文件和业务类EJB集合的指定,自动生成和用户交互的业务JSP。

大中型管理信息化系统通用化平台及业务逻辑自动生成工具设计图

3.2调查和需求预测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化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革,而企业管理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数众多的企业正在或准备实施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众所周知,开发企业管理系统难度很大,且周期较长。公司主要人员通过很多MIS及物流系统等的开发经验,勾画了自动或半自动生成企业管理系统的概念。

该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本公司在开发企业管理系统时的要求,还可以提供其他的制作商甚至企业自身。预计需求十分可观。

3.3项目实施方案

3.3.1开发实施方案

参照2.3.1

3.3.2营销计划实施方案

采用自主和合作并行的方针。

3.4项目实施目标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套数51030

3.5投资估算

准备投资30万人民币。

3.6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产品投入市场后,年内收回投资。

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开发MIS,物流等企业管理系统的工具。促使企业能快速地进入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的轨道上来。

方案可行性分析 篇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227-03

一、对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案例教学法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法,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开案例教学之先河。20世纪80年代末,案例教学法开始被介绍到我国,此后,我国的高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尝试案例教学。但究竟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如何进行案例教学,人们的认识还不统一,做法也不一样。为了避免认识上的误区,本文首先要对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什么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

(一) 案例教学法的界定

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并不统一,归纳总结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 (2)案例教学法泛指通过案例或实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重视实际操作能力为主,通过具体案例或实例的处理或操作,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应用学科的教学上,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况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4)所谓案例教学法,也称为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核心,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多种手段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但笔者认为,其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均不够全面,也未能正确的解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第二,要有针对性强的具体典型案例;第三,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分析案例(特殊情况下,还包括旁听审判和模拟法庭等)。基于此,本文对案例教学法作如下界定: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学科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典型的案例,采取组织学生全面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讨论方式,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尤其是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较而言,具有如下特点:(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教学活动是单向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双向互动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不再是主导性地讲授,其更多的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案例,学生与老师通过互相讨论、争辩的方式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交流,这种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也使得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是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为了解决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亲自查阅与案例有关的资料,独立地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与核心。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关键,首先要求真实生动,其次要求能够营造一种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向难题进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完成对知识的获取。(4)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我们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主要在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在发表自己意见和与不同意见争论的过程中,其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其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因此,不能盲目地不看对象地随便应用这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法的成本高,投入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如果一学期内采用这一教学方法的课程多,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因此,一学期内不可能安排较多的课程同时采用这一教学方法。(3)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条件要求高,教师需要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组织不好,引导不力,这一教学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也不一定高,甚至还可能影响教学进程,影响学生学习。案例教学法虽然存在上述局限性,但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法和学生见习等其他教育方法不具备和不能代替的。所以,在具备条件的课程范围内开展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行政法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行政法学》是高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中唯一一门集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十分广泛,是法学主干课程体系中比较难学难考的科目之一,涉及到以行政、行政主体、行政权、行政行为、行政责任、行政程序、行政救济等为内容的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等领域,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习的难度很大,被同学们认定为最难学的法学专业课之一。

当前国内法学教育以传统教材授课为主,传统的行政法教学一般依次介绍行政法的概念、原则、体系等基础理论,然后结合一些具体法律介绍行政法学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如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等内容,在大多数的授课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操作技巧,不能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所接受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意义如下:

(一)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法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法学原理分析说明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学生而言,收获很大,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也会相对深刻。比如,在介绍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时候,涉及到很多有关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理论问题,比较枯燥,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如果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学生对案例进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的过程,既是学生运用原理、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过程。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学生必须要开动脑筋,苦苦思考,这样学生判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学生在讨论、归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而且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是的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行政法是调整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法,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却很难将行政法的理论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比如,行政处罚是一种很重要的行政行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如交通违法被警察罚款,但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什么和行政法有关,同学们却很迷茫。而通过案例教学就可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学习行政法基本原则――法律保留原则这一理论时,同学们感到很抽象,认为跟实际生活没什么关系,这时如若让学生分析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理解行政行为基本原则的要求,就会大大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四)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问题。它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知识。而且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内容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复杂的概念、理论。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在《行政法学》中的运用,以行政处罚为例,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一) 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内容,也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1)所选择的案例应有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应和教学内容相吻合。(2)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生动性。(3)所选择的案例的应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案例要涉及行政法的多个领域的内容。(4)所选择的案例的应具有理论性。案例教学选编的案例要将适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融汇于具体实例之中,或者明确地指出案例剖析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及准则,以便于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对实务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从而有效演绎出复杂实务问题的处理程序与措施。根据以上原则的要求,在行政处罚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我们就要在新近发生的行政处罚案件中挑选有影响的大家都感兴趣同时又有争议的典型案例。比如,就可将2014年5月北京市公安局对著名影星黄海波予以行政处罚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这一案件涉及到行政法多个领域的问题,如:行政处罚的实体与程序问题、行政法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正当程序原则的问题,还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问题,这个案例兼具针对性、新颖性、真实性、生动性、典型性、综合性及理论性的特点,应该是一个合适恰当的案例。

(二)教师介绍案例,提出思考题,推荐参考文献,学生进行准备

案例教学法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的知识讲解不再是教学的重心。但是为确保教学效果,案例分析前,教师首先要简明扼要地讲授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对分析评价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简明介绍,以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案例。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课下进行准备。以黄某某案为例,老师首先要通过一定方式介绍案情,比如口头介绍或将案例进行编写打印交予学生,让学生对案例有个详细的了解,然后提出分析讨论的问题,如北京市公安局对黄某某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并分析原因以及黄某某可如何救济自己的权利等问题,最后推荐一些与此案有关的法条与文献让学生去阅读,如《治安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等法条及书籍与文章。

(三)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从自身角度来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不要去猜测教师的思路、评价结论,或实际做法,不要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应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案例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不同意见鼓励相互辩论,形成热烈的探讨气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干涉,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只是适当维持秩序。

(四)课堂发言,全班交流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在老师主持下案例的正式分析讨论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另一方面要在案例讨论中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问题展开,不要轻易参与讨论。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角,一方面要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言要求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言简意赅;另一方面还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结合自己的观点,从中汲取并总结出更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五)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情况独立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理由和根据。这是达到全体学生能力普遍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教师归纳总结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讨论和分析报告完成后,教师应对案例进行总结。首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新颖独到的见解,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其次,教师要对案例本身结合理论进行讲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经得起推敲的明确的结论,让学生对案例及案例所涉及的相关法理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最后,可以再留一些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运用在本次案例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论证。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卓有成效,应该广泛运用。

注释:

[美]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裴国智。法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反思与重构;李文燕主编。走向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三

第一章:总 论

1-1、项目背景情况及投资买车的必要性

随着2004年5月《道法》的实施,2004年7月《条例》的出台,国家相关部门整治“双超”的活动在逐步的有序的展开,在这种新的政策环境下,运输物流企业如何调整盈利模式,如何在激烈的运输市场中赢得竞争脱颖而出,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已经是国内众多物流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这给传统的运输营运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传统的运输业务过程中,大部份分成了两级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输行业,其一是运输信息行业,其二是运输实体行业,前者以收集货物运输信息为主,一般不具备货物实际的运输能力。后者以货物实际运输为主,一般也不具备掌握货物运输信息的来源,而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互相合作,相得宜彰,各自谋取各自的利润,这种违背物流本身规律的情况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厂商原本可将产品直接交由运输实体承运的货物,却被专门收集货运信息的行业人士掌握,货物运输运费由信息行业人士与厂商协定。信息行业人员再将与厂商协定的运输费用压价后转交运输实体承接。这种多头的衔接其实直接的增加了厂商的物流成本。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国家整治“双超”活动的开展,逐步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治“双超”直接导致了运输价格的上涨,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大量货物的滞留,厂家的货物要尽快的流通,尽快的到达客户、消费者的手中。货运成本也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种矛盾必须要得到尽快的解决。

如何提高厂商货物的流通速度,如何降低厂商货物的物流成本,如何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在无需超载、超限的情况下又能充分的获取利润。如何在这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体现竞争优势,这给众多的物流运输企业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

让货运信息与货运实体相结合,购买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完好率、低耗损的大型运输车辆无疑是现在物流运输行业潜在而强烈的市场需求。我们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市场景况中已清晰的预测到它将“横空出世”的必然结果,这是市场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我们不能坐失良机,尽快购买大型、重型运输车辆就显出了它急需的必要性。

1-2、该项目的总体运作思路

建议在购买了大型、重型汽车后,应尽快发展以长途快运为主。仓储、零担、快递配送为辅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在有了重型大卡这一平台后,可对现在运输市场的三大服务体系与国内目前的几条运输热线相整合,实行专线部点运作。

在成都、昆明、广州建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在这三个城市中建立自己的仓储基地,设立零担、快递配送中心,同时在这几个城市中对各生产企业发动公关战,开发其运输业务,因为在有了重型大卡车后,对各生产企业的运输业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该企业现有的运输公司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3—5个月以后,争取能开发出4—6家有一定运输量的大客户。这样有了相对稳定的货源后,汽车物流公司的前期运作就可以基本达到盈亏平衡。

物流公司在市场上立住脚后,可以立即投入对各地仓储、零担,快递配送的建设计划。仓储、零担、快递配送的客户主要针对全国各地企业驻该市的办事处或分公司,根据调查和了解,各企业在非本部的其它城市的仓储基本是租用当地的仓库,而物流这一环节也逐渐转由该仓库直接管理。

这样,在利用一年的时间,可以将以长途快运为主,仓储、零担快递配送为辅的业务形成稳定的发展模式。以规模效益不断的降低综合服务成本,使竞争优势得以不断的聚集。最终达到以主要的市场拥有份额来领导和影响这一行业在该城市的发展趋势。

1-3、项目策划公司的概况

项目策划公司:重庆市运益物流有限公司

营业范围:货物配载、信息服务、汽车货运、仓储

自1995年开始从事汽车运输及信息服务,从本市及省内的短途运输发展到现在的货运全国,在这一过程中,对货物的仓储、配送服务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物流运作管理知识和经验。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条件

2-1、资金来源

自愿出资,渗资入股。

2-2、选配车型的条件

所选车型要能承载高吨位、高容积,能长时间的运作且故障率低、出勤率高,并能体现公司的实力,展示公司的形象,运作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2-3、专线点建立的条件和必要性

俗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人专我恒。

在这里“有”与“精”不必论述,而“专”的意思就是专业专一;“恒”的意思就是恒心,持之以恒,能长足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也从实践的经验上分析,我们开发物流业务的前期暂时不能做到全面开展。只能从专业、专一的角度去考虑和发展,再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追求更大发展。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分析:

我们应从成都 昆明 广州 成都,这一循回线路切入。

这几个点,不仅是目前运输市场的热点线路,而且这一线路已基本覆盖了长江以南的各主要城市,下一步的部点线路以沿海城市连线发展,从广州经福建到上海,天津至北京,再从北京至西安而回成都。这样部局的优势在于以最小的投入而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

只有设立了专线才能真正的使货物流通的速度提高。也只有设立了专线才能扩大业务范围,降低运作成本,专线的发展是物流公司的必经之路。

再则就是各股东在这几个城市也有着极好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优势,只要充分发挥各股东的优势,物流业务的起步发展问题就能很快的得到解决。

方案可行性分析 篇四

关键词:军队后勤 项目决策 运作程序

一、后勤项目计划

后勤项目计划是项目组织根据后勤决策目标的规定,对后勤决策项目所需进行的各项活动做出周密的安排。后勤项目计划围绕后勤项目决策目标的完成系统地确定项目的任务、安排任务进度,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研究人员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后勤项目计划之前,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后勤项目环境分析。因为后勤项目决策制定系统是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的系统,任何一项工作计划都会涉及到系统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要保证计划顺利开展正确应该对后勤决策环境进行分析。影响决策的环境因素很多,有上级后勤的干涉情况、资金情况、团队建设情况等等。项目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后勤工作计划和后勤人员组织计划。

二、后勤项目决策方案策划

后勤项目决策方案策划是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和目标,准确分析,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经评比优化后形成后勤总体规划方案。后勤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前提,同时也是项目设计、实施、运行整个过程的纲领性依据。

后勤项目的方案策划只是对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进行的粗线条规划,但其策划的质量,将会给项目未来的实施埋下隐患,并直接影响到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后勤项目方案策划前,一方面,后勤项目研究人员要对项目的相关后勤法规、后勤条例以及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和设备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后勤项目研究人员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通过科学的程序,保证策划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方案,为后勤项目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勤项目方案策划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项目总体方案设想。指通过思维方式创新,概念创新,激发创新灵感,对项目从总体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形成项目总体方案的创造性设想。

2.项目中关键项的方案策划。项目中的关键项往往是制约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项目,它在后勤项目方案策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时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方向和前途。当然,不同的项目其关键项内容也不一样。

3.项目方案的初选。即在多个项目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绝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相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过项目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后,确定几个经济上、技术上都可行且较优的备选项目方案。理论上看,备选方案准备的越多,所作的决策就越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太多的方案,因为制定方案既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又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和资金。

三、后勤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后勤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是指对后勤决策备选方案进行最后一次全方位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对各种备选方案从技术先进性、运行可行性、建设可能性、经济合理性等角度进行详细的比较论证,最终形成对决策方案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预测和评价,并最终推荐一个或两个最佳方案的一种科学分析过程和方法。这一工作环节作为拟制决策方案的再认识过程,不仅有助于项目决策研究人员全面系统地检查分析前期工作是否正确有效,及时发现决策信息失真、资料不完备、条件不充分、数据有误等具体问题,达到反馈修正、进一步完善决策方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通过各决策方案的价值评估,从中找出若干个评估决策方案优劣的比较标准。

要明智地评价备选方案,就必须设法预测如果选择某个备选方案作为行动方案,它将对后勤系统的运行产生什么影响。它的后果常常是既合乎理想又不尽如人意,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有有形的效果又有无形的作用,有确定的方面也有不确定方面的随机因素,应该尽可能把所有可能性都估计到。

在进行决策方案评估时,要围绕可行性分析,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决策方案实现条件的分析评估。要按照充分性和必要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各个决策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如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条件和特殊条件等,都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系统综合,才能对各决策方案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做出科学评估,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可行性做出正确判断。

2.决策方案实施中稳定性分析评估。所谓稳定性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以外情况和干扰时,产生不稳定程度和自适应抗干扰能力。如果决策方案自适应调节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好,则决策方案的稳定性就高;反之,如果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经不起以外情况的冲击,很难在环境干扰下进行自适应调节,其稳定性就低,失效率就高。例如,在评估军队后勤改革决策方案时,就客观存在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稳定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稳定程度超过利益关系调节的承受能力,超出了军费的保障能力,那么即使是一个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稳定性不好而难以付诸实施。

3.决策方案的危害性分析评估。所谓危害性是指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为了在决策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弊、得失关系,确保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决策方案分析评估时,应对各种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

除此之外,在评价和选择方案时,还要根据决策项目本身的约束条件和目标要求确定各种评价标准的重要程度,依照对主要标准的满足情况选择方案。就军队后勤工程建设项目来说,首先,要进行军事和社会评价。要分析方案与军事后勤战略的一致性、评价其现时的影响和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评价其社会影响及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其次,要进行技术评价。主要解决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问题。第三,要进行经济和财务评价。主要解决方案经济上可行性,以及功能与成本是否匹配的问题。第四,要作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方案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可行性策划书 篇五

可行性策划书

《关于落云野外用品专用店的可行性策划书》

分析人:陈珺(05)郑建刚(13)翁亦文(17)江千帆(19)

李咪(33)陈茜(44

可行性策划书

一、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背景

1、随着下沙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户外烧烤已经成为家庭、单位和校园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活动项目,采用户外烧烤餐会这种方式的机会越来越多,蛮荒时代户外烧烤用品这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2、考虑到烧烤餐会物品准备、食品质量、环保、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我们专门成立“打包”户外烧烤业务,使大家在户外真正能享受到中式烧烤的乐趣。

3、在我国,户外还算是一门新兴的运动。从而一批户外用品店也应需而生,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消费点。

4、现在下沙周边地区几乎没有几家真正的野外用品店,对于这一现况使我们开展这一项目的最佳时机。

5、我们采取的模式是卖产品和租借两种形式,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二)工作开展的方法

1、做好下沙周边地区的市场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寻找合适的客户 2、熟悉关于野外用品的相关知识,找到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3、设计问卷,对下沙各地区的学生、老师、上班族和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总计调查内容

4、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工明确,进行工作(三)调研小组成员安排表

组员安排评分表

调研任务 小组成员内部各自评分(5、4、3、2)

10月26号~10月29日 10月31日~11月2日 11月3日~11月5日 11月5日~11月8 日 陈珺(05)

1、收集相关资料 2、问卷设计 3、制作PPT 4、对顾客问卷的设计查阅,调研地点的周边情况 5、制作可行性策划书

高沙地区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

高沙问卷调查,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初步制作可行性报告书 制作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最终整理 4.5分

郑建刚(13)

学林街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学林街问卷调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进行问卷统计 协助制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4.1分

翁亦文(17)

福雷德广场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全部资料进行整理 PPT制作及演讲,初步制作可行性报告书 制作可行性报告及最终整理 4.9分 江千帆(19)

高沙地区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及整理资料料,高沙问卷调查,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进行问卷统计

协助制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4.3分

励泽(25)

学林街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学林街问卷调查,收集全部问卷

进行问卷统计 协助制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4.3分

李咪(33)

福雷德广场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设计问卷制作,以及去相关地方问卷调查

协助制作PPT,初步制作可行性报告书

手抄可行性分析报告

4.6分

陈茜(44)

金沙学府周边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

4.6分 注:以上是我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表,在我们团队的合作下,这是实训顺利的开展着,每个成员都尽心工作着,我们也会不断的改善。

可行性策划书

二、环 境 调 查

(一)下沙区域总体环境状况 1、自然区位状况

杭州福雷德广场是由澳大利亚弗雷德(FRID)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位于下沙新世纪大学城核心地段的一个综合项目,近4.5万平米的商业配套,为高层景观公寓和酒店式公寓提供了完善的生活、商务配套,是国际人士、专家学者进行商务会谈、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而住宅、酒店公寓稳定的住户群,又为商场锁定了强大的消费动力。

2、人口状况。

常住人口2.35万,暂住人口约6万人,大学16所,学生约24万,整个下沙副城远期规划:约60几万居民,有学生、教师、上班族和居民 3、交通条件。

运营公共汽车83辆;小公交200多辆。截止目前,从下沙到杭州主城共开通公交线路13条,基本覆盖了杭州主城的繁华区块,并有500多辆大巴投入运营。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和地铁1号线。

4、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

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投资创业环境日臻完善

3、科技创新凸显发展优势

4、人文生态彰显城市品质

5、商业环境。1、16街区 2、福雷德广场 3、下沙商贸城

4、学源路商业街 5、金沙数码港

可行性策划书

56、高沙商业街

7、下沙镇商业街

8、下沙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以上商业的行业街都在下沙各地区繁衍着,同时也为我们落云野外用品店带来商机。

(二)需求状况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情况。参加户外活动,锻炼了身体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

2.都市生活节奏让很多白领感到身心疲惫,到大自然中去无疑是种非常好的放松和调理的方式。

3.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认识很多各个阶层的人,大家在一种毫无利益的关系下相识相知成为好朋友也是很多人所希望的。

4.对于目前社会来说,户外还算一种新鲜的动动,能让人们尤其是白领阶层的人会体会到尝鲜的感觉。而户外这两个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正是具有一定文化阶层的人所喜欢追求的东西。

5.对于很多单身贵族来说,参加户外活动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6.参加难度比较大的户外活动也是人生的一种丰富,也是对自己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7.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让人真正的回到大自然中去,得到真正的放松。

缘由此,现在玩户外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户外用品的市场一路高涨。但目前户外用品店的增涨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涨幅。所以户外用品店有很大有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三)供应商情况

1.联系好两到三家户外运动厂商或经销商,具体细节可参见经销商方面,或者参看一下其他户外用品店的代理方案。要求店主要有品牌和名牌意识,因为户外玩的就是心跳和“烧钱”,故店主不要过分在意价格方面,好的商品从来都是受人欢迎的。

可行性策划书

2.原从代理国内名牌户外运动品牌开始,走大众化模式,即卖别人认为好卖的东西,以便迅速入门和巩固创业成果。

3.进一些外贸的东西,比较有特色,也比较受欢迎。

4.如果有一定基础了可以代理一两个国外品牌,以便提高竟争实力和利益。产品描述:本店主要代理经营国外品牌户外运动所有用品,同时兼顾经营些其他品牌和外贸的东西。

(四)现有的竞争者情况 1、竞争者有哪些?

下沙没有类似的户外用品店,但潜在的竞争者还存在。例如:金沙学府有一家较小的店。

2、他的竞争优势。

开的时间较早,有固定的客源,有良好的供应商供应产品,当地居民开设免去一部分开设资金。

3、不足与弱点、对手:产品不够个性化,定价太高,不熟悉顾客的要求,模式老旧。我们:没有固定的客源和供应商,品牌没有打响。4、未来趋向。

我们的未来趋势朝着下沙60几万居民的要求不断改善,稳定供应商的关系,同时在淡季找到相应的替代品。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消费者的需求,设立一项良好的销售策略。开设一些烧烤用具和其他用具的租借,我们会组织一些户外运动主题活动、旅游品展览、特色纪念品寄卖等,维持人气。最重要的抓住老顾客,发现新顾客。

5、产品种类

产品描述:本店主要代理经营国外品牌户外运动所有用品,同时兼顾经营些其他品牌和外贸的东西。

户外用品包括很多种类,有包类、帐篷、野外照明、野外伙食、水具、登山攀岩、防护药品、工具/仪器/眼镜、书刊/音像、野外睡具、充气垫、登山扣、睡袋、多功能锐索手电头灯、伸缩变焦头灯、矿灯、钓鱼灯 LED头灯、运

可行性策划书

动户外滑雪手套、防风防水保暖手套、骑行、登山手套、指南针、登山杖、防雨罩、雨衣、登山包、户外炊具、餐垫、防滑垫、刀锹指南针甩棍弹弓和户外必备的一些用具等。

三、企业经营SWOT战略分析 SWOT分析

S优势:

目前下沙还没有一家像这种专门开户外运动的店。杭州市也没有几家这样的专门的店。市场空间较大(旅游人数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而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20~40岁年龄段的“背包一族”;)投资收益看好、入行门槛不高(户外旅游用品店的顾客大都多是年轻人,因此选在大中专院校附近可近水楼台先得月)

W劣势:节假日出游,赚钱不规律,行业现在还不规范

O机会:一个成功的租赁部可以将客户牢牢地吸引到自己周围,这些顾客是有很高的忠诚度,团队的支持。

T威胁:那些户外运动的经销商,他们具有多年的销售经验,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户外用品店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淡旺季特征明显。每年4月、5月、9月以及过年前后是户外用品店销售最旺的时候,而3月、10月由于过节以及黄金周后遗症,户外用品销售冷清。

综上分析:大学生们虽然具备了探险的精神和热情,掌握了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资金、装备等方面仍有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就是这些问题使我们看到了在下沙这个教学园区租赁户外运动用品的市场,是我们的机会。到目前为止,下沙这个大学城还没有一家专门经营这种户外运动的店。产品现在产口入市早,可以打开市场,进入市场的最佳的时机。现在的户外活动对于男生来说,是寻求刺激;对于女生来说,喜欢多一点的是关于减肥的活动。

四、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策划书

81、要对户外活动感兴趣

开家户外用品商店的投资额在一百万元左右,其中主要是首次进货需要较大的支出,其次就是店面租金。据悉,只要生意做得不是太差,一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寻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户外爱好者做合作者,意味着觅到了一批潜在消费群。最重要的是,如果经营者对户外运动不了解,只是卖产品,而没有专业人才去推动它、促进它,店很难发展下去。与合作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年终按入股比例分配利润。

2.可以代理户外产品品牌

目前,户外产品还是以洋品牌打头。国外品牌以历史悠久、质量上乘而深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但由于国外品牌价格贵,代理费高,进货渠道复杂,因此进货成本也高。国内户外用品厂商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很快,已经崛起了一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户外用品店可以选择代理某个产品,将有助于稳定货源和产品质量,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货成本。

3.合理安排产品结构

户外用品包括很多种类,有包类、户外服装、鞋袜类、帐篷、野外照明、野外伙食、水具、登山攀岩、防护药品、工具/仪器/眼镜、书刊/音像、野外睡具等。根据户外用品的耐用程度来安排产品结构,如旅行包和帐篷等可长期的使用,在进货时就要注意数量不宜过大,应在品牌和式样上追求多样化。调查发现,户外用品店的大部分面积还是被这些大件产品占据着。

4.专业财务软件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专业财务软件来进行财务、进货管理和商品销售情况跟踪,可大大减轻店铺财务管理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管理成本。销售与进货会有一个曲线图显示,低于一定数量就要去进一些货。可根据销售情况考虑订货,也可根据各个不同渠道相同商品的价格,选择比较合适的价位和质量的商品。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而寻找到好的进货渠道也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5.建立网站可延伸商店业务

调查发现,下沙几家大的户外用品店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二三千元就可以建立一个商店网站,将店铺的商品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并尽可能多地链接到其他

可行性策划书

专业户外网站及门户网站。同时联系各户外运动专业杂志和旅游杂志,通过分销杂志换取广告的形式,在专业杂志上做商店和网站的广告。一旦时机适宜,可拓展网络邮购业务。

6.组织活动可扩大销售量

目前国内许多户外用品商店,是靠俱乐部的活动去推动和发展户外运动,然后带动店里商品的销售。由商店来定期组织登山、攀岩、野营、探洞、漂流、溯溪、探险、游泳等各类户外运动,并开设户外运动学堂,教授户外运动的基本常识及如何应对紧急事件等。通过长期的引导、组织开展户外运动,参与者会越来越多,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固定消费者。

7.会员制是一种趋势

我们户外运动俱乐部采用会员制,参加活动或是购买物品达到500元,或者是直接交20元钱就可以成为普通会员。会员可以到店里来参加聚会、上网、扫描。还为会员提供有关自助游线路、出游攻略等方面的咨询。VIP会员购买商品可享受七折以下的折扣。

(二)该项目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

聚集人气最关键

户外用品小店的顾客大多都是旅游爱好者,要想吸引顾客,除了服务周到外,组织一些活动也非常有必要,这是聚集人气、积累客源的有效渠道。

(三)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

低价进货很重要

由于走“群众路线”,户外用品小店大多采取平价策略,因此,控制商品进价非常重要。上海本地旅游用品厂商的价格明显偏高,因此去广州、北京等地进货。进货时最好多联系几家供货商,以便货比三家。由于地域偏远,所有的商品都需要一次性现金买断,而不能代销,因此备货成本较高,一般需要10万元左右,对创业者的资金周转能力是一大考验

可行性策划书

可行性策划书

是这样写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实践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运作实践性是在实践中才能提高,是一种实训课程,不出去调研永远不会理解。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课堂上的学习,而是在实训中不断积累。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匮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结一下在这次实训中我们的收获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加课程学习,学习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二是:提高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就业和将来想要开店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实训过程中成立了一个小团队,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帮助,为了我们的目标而努力,让我们大家看到学习的热情,还有个人的学习能力。四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开设一家店中间的繁琐事件,同时要想较好的实施与经营是多么的艰巨。

我想这次实训结束的同时,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便是一个新的开始,争取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实训中会更加完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方案可行性分析》,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6 2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