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通用4篇

发布时间: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活动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篇一

为了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保障作业人员能够按规范操作,以保证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方案。

一、脚手架的选择:

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脚手架选择与使用的合适与否,不但直接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和安全进行,而且也关系到施工进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做到文明施工,保证本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结合本工程特点,该工程采用钢管双排脚手架,四周满挂安全网,做到减少施工灰尘外扬及美化施工环境作业。

二、脚手架钢管材质和立杆基本要求:

1、脚手架钢管的材质符合国际3号钢的技术条件,外径为48mm,壁厚3.2mm,禁止使用有严重腐蚀、弯曲变形或有裂纹的钢管,钢管全部采用锌灰油性防锈漆刷一遍。起到防腐、防锈作用,也力求钢管的颜色美观。

2、建筑物外墙四周土方回填找平、夯实,脚手架基底自下而上做法为250mm厚矿渣回填夯实,石子垫层100mm厚、面用c15细石混凝土浇捣50mm厚拍实找平,(3%放坡)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20cm×30cm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cm宽以上混凝土路面。

三、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及规格尺寸:

1、基本要求:

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不变形、不摇晃、受荷安全,并有操作空间。

2、立杆间距:

钢管脚手架纵距是按建筑物每一面的总长分均匀来确定数据,一般在1.8m以内,不得超过2m,里立杆离墙净距200mm,横向净距俩立杆中对中1.20m,脚手架封顶,里立杆应低于檐口0.5m,外立杆高出檐口平屋面1m,斜屋面高出檐口1.5m(前后墙)。两面山墙立杆搭设高度超过檐口1.5m,脚手架立杆排设必须按照跟随建筑物平面形状搭设,建筑物挑出的窗、阳台,不到1.5m,立杆柱子应跳过。超过1.5米的阳台立杆立在阳台面上。

3、大、小横杆:

钢管脚手架底排大横杆步距中对中2m,自第二排起其余大横杆步距中对中1.8m。设在立杆内侧压在小横杆上,内外横杆之间再设二根纵向杆,因脚手片使用(0.90×1.2m),以增加脚手片承载力。大、小横杆用扣件固定时,外伸钢管头0. 1m。并尽量保持一致。小横杆设置在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两端固定在立杆上,确保安全受力。

4、杆件搭接:

钢管脚手架立杆大横杆采用对接,踢脚杆、防护栏杆采用对接和搭接,相邻杆件搭接、对接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50%。

5、剪刀撑的位置:

在每一面脚手架外侧端头第一根立杆到末端最后一根总共几米,在几道剪刀撑按尺寸分均匀后,再从端头第一根立杆底部开始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水平尺寸不可以超过9m,确保剪刀撑尺寸均匀、受力一致,立面美观。

剪刀撑件与地面夹角为45——60°,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接长搭接长度不少于1m,扣件不少于三只,钢管头外伸扣件10cm。剪刀撑杆件搭接必须平放搭接,上、下杆件交错搭接,设置时与其他杆件的交叉点互相连接,最好压在小横杆上部,剪刀撑及斜杆搭设时并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

6、使用扣件:

立杆、大横杆、扶手栏杆、踢脚杆采用对接扣件,大、小横杆与立杆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剪刀撑的接长与大横杆、立杆固定用旋转扣件。

7、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自建筑物外墙阳角与阴角转角进来1m设一接结点,在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7m拉一点,垂直方向4m设一拉结点(垂直方向基本上每一层的圈梁内设拉结点),转角较多和顶部处结点必须加密10%,顶部80cm以内范围按水平方向7m设一拉结点(如超出80cm必须再设拉结点)。钢管脚手架采用钢性拉结,本工程采用φ12预埋砼梁、柱内。在套短钢管用扣件与脚手架立杆钢性拉结,最好尽量设置在内立杆,大、小横杆接点处,拉结应牢固、稳定、上下错位。(见图三所示)

活动脚手架搭设安全规范 篇二

建筑施工中的活动架,其实总类有很多,有门式、碗扣式、圆盘式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架,目前市场上最后更新的是圆盘式脚手架配件。当然不管这么多的类别、什么名称,都是统称于活动架的。笼统的说就是活动架,但是业内人士都是按专门的名称来叫的。下面我们来看下活动脚手架搭设要求规范。活动架搭建的要求有哪些

1、搭设高层活动架,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2、高层活动架基础必须牢固,搭设前经计算,满足荷载要求,并按施工规范搭设,做好排水措施。

3、活动架搭设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构造措施:剪刀撑、拉结点等均应按要求设置。

5、水平封闭:应从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满铺活动架或脚手笆,脚手板沿长向铺设,接头应重叠搁置在小横杆上,严禁出现空头板。并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每隔四步铺设统长安全底笆。

6、垂直封闭:从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杆里侧设置1.00m高的防护样栏杆和挡脚板或设立网,防护杆(网)与立杆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设防护拦杆外,应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区,则应从第二步起,外侧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

7、活动架搭设应高于建筑物顶端或操作面1.5m以上,并加设围护。

8、搭设完毕的活动架上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和连接点等不得随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后,立即恢复。

9、活动架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交验单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业管理、检查和保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10、活动架拆除时,应先检查与建筑物连接情况,并将活动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自上而下,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进行,拆除的材料应统一向下传递或吊运到地面,一步一清。不准采用踏步拆法,严禁向下抛掷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篇三

一、编制原则、施工检查依据

1、根据JGJ59—20xx《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JGJ46—20xx《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JGJ80—20xx《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4、JGJ130—20xx《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5、《钢管脚手架扣件》GB—20xx;

6、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专业工程规程;

7、《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导则》。

二、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省**市**佤族自治县**水库工程位于**市**县勐角乡勐卡村,距**县城50千米,距勐角乡35千米。水库径流区属于怒江流域三级支流勐卡河中游,主坝址地理位置:东经99°7",北纬23°14",副坝址地理位置:东经99°7",北纬23°14"。灌区分布于南滚河右岸和富公河、小黑河两岸,涉及班洪乡和芒卡镇两个乡镇。本项目总库容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万立方米,死库容万立方米。设计年供水量万立方米。

2、脚手架施工范围

边坡开挖后采取挂网喷锚支护,本工程涉及到脚手架施工范围主要为大坝左、右岸坡,溢洪道靠山体侧的高边坡开挖后的挂网喷锚支护和导流放空隧洞竖井、交通桥砼施工。

三、脚手架结构配件材料的选择

1、本工程选用的钢管、架杆、扣件、架板,进厂的脚手架材质必须有合格证书资料,证件齐全有效,逐根检查,以保证无锈蚀弯曲变形、钢管无裂痕,达到标准要求。

2、安全网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准用证,购货凭证,齐全有效,安全网除以上几证齐全外还应有安监部门的核验证。

3、个人防护用品:

凡是进厂的安全帽、安全带,必须是推荐合格产品,出厂合格证,准用证,核验证以及购货凭证,必须齐全有效。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进行抽检。

4、脚手架采用钢架板和竹排脚手板,每块质量不大于30kg。冲压钢架板材质符合《碳素钢结构》(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并钻孔以利于防滑。竹排脚手板无断裂松口现象。

5、脚手架钢管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符合《碳素钢结构》(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的规定。

四、持证上岗

1、架子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有上岗证的人员,严禁无证操作,酒后作业。

2、持证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证,以及其它不适应高空作业的疾病。

3、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必须熟知个人防护用品和正确配戴方法,了解施工方案,具有技术负责人下达的技术交底资料。

4、脚手架搭拆过程中,非施工人员(本工种)不得进入警戒区,须有专人监护。

五、脚手架的搭设

(一)脚手架的基础:

1、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2、脚手架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②垫板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二)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夯实基础→设扫地杆→竖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固定连墙件→设置剪刀撑→小横杆→挂设密目网、水平网。

(三)构造要求:

1、脚手架设计尺寸:连墙件设置二步三跨,立杆横距,步距,脚手架立杆间距扣件:脚手架搭设时,扣件的安装螺栓拧紧的扭力距不应小于不应大于。

2、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3、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符合下列要求: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

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横向水平杆构造符合下列要求:

①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②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③横向水平杆两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板的铺设:

①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且应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②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③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6、立杆:

①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铁。

②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③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④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六、质量要求

根据JGJ80—91高处作业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双排脚手架搭设规定:

1、搭设前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会同安全员向作业人员做详细交底。

2、所需用的搭设材料、如钢管、扣件、脚手架以及防护材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使用劣质产品。

3、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防护措施。

4、五级以上的大风和雾、雨天应停止脚手架的作业。

5、立杆首根有长、有短错开搭设,并按规定进行。

6、立杆垂直偏差1/200,全高且不大于10cm横杆水平偏差1/250,全长不大于5cm。

7、钢管直径ф48,材质必须符合GB2828—81产品检验规定,发现有脆裂、变形的材料严禁使用。

8、立杆对接头,用对接扣件对接,接头应交错使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500mm。

9、尖刀撑的位置可分为连续设置和分段设置,与地面的夹角为450—600尖刀撑,距地面不大于15cm并与立杆扣牢。

10、搭设顺序:扫地杆→立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杆)。

11、架体与建筑物的连接,高度二步,水平三跨,至少装设一道连墙件,小横杆间距为,并设置在大横杆与立杆交点处,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宜小于24cm。

12、严禁在18cm的砖剁处放置小横杆。

13、搭设完毕后,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办理签字手续,方可使用。

七、脚手架的验收与拆除

1、架子搭设和组装完毕,在投入使用前,应逐步逐流水段,由施工队长、技术员、架子班长和安全员一起组织验收,并填写验收单。验收时,要检查架子所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现行国家颁部标准,各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验收具体内容为:

(1)架子布置、立杆、大小横杆间距。

(2)边墙点或结构固定部分是否安全可靠、尖刀撑、斜撑是否符合要求。

(3)架子的安全防护、安全保险装置必须有效,扣件拧紧程度应符合规定。

(4)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规定,操作面脚手架板满铺,每块板应有四个支承点。

(5)脚手架基础处理做法必须正确和安全可靠。

2、验收要求: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并力求不在同一步内。

(2)大横杆在每面脚手架范围内纵向水平高低差不宜超过一皮砖的厚度,垂直度向上相邻的大横杆的接头也应错开,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小横杆用扣件紧固于大横杆上,距大横杆≤500mm,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

(4)尖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斜杆扣件与立杆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尖刀撑搭接长度不少于,搭设间距为9—15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5)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不小于10cm,以防杆件滑落。

(6)扣件安装应注意开口朝向,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7)装螺栓时应注意将根据放正和适当的拧紧程度。这对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3、脚手架的拆除

(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地面设在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2)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尖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一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尖刀撑时,应现拆中间扣,然后拖住中间,再解端头口。

(5)连墙件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

(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监护,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接扣时,应先通知对方。

(7)在大片架子拆除前应将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8)拆除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9)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水落管、地下明沟等物品。

(10)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住,利用塔吊或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的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在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八、安全管理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标准作业《特种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当有六级以上的大风或雾、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雨后架上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5、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按规定进行,安全网按有关的规定搭设或拆除。

6、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纵横扫地杆;

(2)连墙件。

7、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作业标准作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8、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9、特殊天气施工:

(1)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2)对进行高处作业的架体应设避雷设施。

(3)遇有六级以上的旋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雨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活动脚手架搭设安全规范 篇四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1、脚手架搭设一般要求

(1)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脚手架上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

(2)不得使用已经腐朽和严重开裂的竹、木脚手板,或虫蛀、枯脆、劈裂的材料。

(3)在雨、雪、冰冻的天气施工,架子上要有防滑措施,并应在施工前将积雪、冰渣清除干净。

(4)复工工程应对脚手架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立杆沉陷、悬空、节点松动、架子歪斜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2、脚手架搭设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应与墙面之间设置足够的和牢固的拉结点,不得随意加大脚手杆距离或不设拉结。

(2)脚手架的地基应整平或者加设垫木、垫板,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止发生整体或局部沉陷。

(3)脚手架斜道外侧和上料平台应该设置高1m的安全栏杆和高450px的挡脚板或挂防护立网,并随施工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4)脚手板的铺设要满铺、铺平和铺稳,不得有悬挑板。

(5)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墙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拉绳与吊索,防止搭设过程中脚手架发生变形、倾倒。

3、脚手架防电、防雷要求

(1)脚手架与电压为1-20kV的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2m,同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2)脚手架应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管脚手架与钢塔架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每50m长应设一处;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防止破皮漏电。

(3)施工照明通过钢脚手架时,应使用12V以下的低压电源。电动机具必须与钢脚手架接触时,应当保证接触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4、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问题

脚手架应有牢固的骨架,可靠的连接,稳妥的基底,并需按正确的顺序架设和拆卸,这些均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

(1)防护问题:

避免人员在脚手架上坠落。

避免人员受外来坠落物的伤害。

(2)防护措施:

阻止人和物高处坠落。

阻止人和物从高处坠落的措施,除了在作业面正确铺设脚手架和安装防护栏杆、挡脚板外,还可在脚手架外侧挂设立网。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悬挑结构和临街房屋的防护措施,最好采用全封闭的立网。立网可以采用塑料编织布、席子、篷布,还可采用小眼安全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人员从脚手架上闪出和坠落。

立网也可采用半封闭设置,即仅在作业层设置,但立网的上边缘应高出作业面1.2m。

5、阻止高处坠落物件砸伤地面人员

避免高处坠落物品砸伤地面活动人群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安全的人行通道或运输通道。通道的。顶盖应满铺脚手板或其他能可靠承接落物的板蓬材料,蓬顶临街的一侧尚应设高于蓬顶不少于0.8m的挡墙,防止落物又反弹到街上。

6、保证高处坠落人员安全软着陆

当脚手架不能采用全封闭立网时,有可能出现人员从高处闪出和坠落的情况,应该设置能用于承接坠落人和物的安全平网,使高处坠落人员能安全软着陆。对于高层房屋,为了确保安全应设置多道防线。安全平网一般有下列三种:

首层网。它是在离地面3-5米处设立的第一道安全网。当施工高度在6层以下或总高≤18m时,平网伸出作业层外边缘的宽度为3-5m;当施工高度≥18m时,平网伸出宽度>5m。

随层网。当作业层在首层网以上超过3m时,随作业层设置的安全网称为随层网。

层间网。对房屋层数较多时,施工作业已离地面较高时,尚需每隔3-4层设置一道层间网,网的外挑宽度为2.5-3m。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36 3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