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精选4篇

发布时间: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一

一、设计思路:

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育功能。冲饮料,在幼儿生活中是在再寻常不过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用餐、待客,都离不开冲饮料。但幼儿看得多、喝得多,真正能有机会尝试冲饮料过程的却很少。本活动旨在提供给幼儿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幼儿好模仿、爱动手的心理,又能在充分的活动中让幼儿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如:观察固体饮料的溶解过程,冲饮的正确方法等,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引起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现象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二、目标:

1、通过幼儿冲饮料的操作实践活动,观察了解部分饮料的色、香、味等特点及溶解变化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动手兴趣。

三、准备:

1、果珍、奶粉、高乐高这三种可冲饮食品;搅拌工具(圆头吸管);温水。

2、请家长在家中冲饮料时让幼儿观察

四、过程:

一、关于饮料的讨论:

1、教师:夏天,当家里来了客人时我们拿什么给客人喝?

2、教师(出示一杯白开水)问:这是什么?你们喝过吗?(请幼儿品尝白开水后回答)什么味道?有没有喝过有味道的水呢?

二、回忆生活经验:

1,你们喝过那些用水冲的饮料?是谁冲的?

2,谁会自己冲饮料?怎样冲饮料?

3,介绍今天老师准备的固体饮料。

三、幼儿冲饮品尝

1、幼儿自由选择冲饮(在现有经验基础上)。

在冲饮过程中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并鼓励其在实践中去探索。

提问:

①你的饮料是怎样冲的?(冲饮方法)

②你冲的饮料是什么颜色、气味、味道?(分开提问)

③杯底的固体饮料怎么不见了

④如果固体饮料融化不了怎么办?

⑤冲出的饮料太浓了或者太淡了怎么办?教师示范一种正确的冲饮方法。

2、幼儿再次冲饮请好朋友品尝。(建议换一种饮料冲饮)

四、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知道饮料喝得过多并不利于人体健康。而白开水比饮料有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多喝白开水,尽量少喝饮料。

五、延伸活动

请家长配合,在家里来客人时,让孩子冲饮料给客人品尝。没有客人就请孩子冲饮料给家人品尝,以帮助幼儿巩固经验及有尝试冲其他品种饮料的机会。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手的功能,认识小手的多种作用。

2、探索双手活动的丰富性,提高手的活动能力。

3、体验双手活动的趣味性,增强相应责任意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布置娃娃家场景。

2、一幼儿在家、在园的劳动录像。

3、“我有一双小小手”的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问候、游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请大家举起小手,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幼儿一边挥手,一边说“客人老师好!”

师:咱们一起来玩个“五门开开”的手指游戏吧。

幼儿五指相对开始游戏: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请进来!

(评析: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对小班孩子来说,突出游戏尤为重要。老师一开始就请幼儿举起小手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巧妙地与本活动的主题“能干的小手”相呼应。接着在老师的提议下,师生一起玩对本责任培养的一种阐述,进而再一次紧扣主题,彰显了手的能干。)

三、通过演示交流,了解“人人都有一双会说话的手”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给整理玩具的小朋友送个大拇指,你们能按颜色标记来分积木,真棒!给整理图书的小朋友送个“OK”,你们能按大小标记把书分开来放,真好!给整理衣服的小朋友送掌声,你们不但把衣服裤子分开来,而且还叠得很整齐,真能干!

师:娃娃家妈妈说谢谢小朋友!

幼:不用谢!(边说边摆手)

师:刚才小朋友得到了大拇指、掌声,得到了“OK”,开心吗?那老师的大拇指、掌声、OK表示什么呀?(真能干!真棒!)

师:原来老师的手还会讲话呢,你们的手会说话吗?

幼儿自主交流,并不断变换手势。

师:请小朋友用小手做个动作,摆个姿势,让老师猜猜,你用小手说了什么。

孩子们边摆造型边随着老师的评价变换着不同的动作。教师边走边说:你是一只小鸟,你是一条小鱼,你是一朵漂亮的小花,还有小鸡、小鸭呢!老师猜得对吗?

游戏“我说你猜”。师:刚才,小朋友做,老师猜,现在老师也来做一做,请小朋友猜一猜吧。

师:刚才,老师小手伸一伸——请进,小手按一按——请“安静”,小手变一变就“OK”,手指举一举——耶!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对了,原来,我们的小手真神奇,我们都有一双会说话的手,我们也一起来用小手学一学说话吧。

幼儿集体跟老师练习一遍,边说边用手势来表现。

(评析:本环节,教师先通过用不同的手势给予幼儿不同的表扬,一方面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为老师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埋下了伏笔,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一学、说一说、动一动,体验了小手会说话的神奇效果。进而对手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有效地拓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让幼儿轻松地理解并初步掌握了手势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多样性及趣味性。)

四、通过歌表演,了解“人人都有一双会表演的手”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小手吧!(播放伴奏音乐)

幼儿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会游戏、会劳动、会说话,还会表演,会做的事情真不少,以后我们要多用自己的小手,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能干。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活动该结束了,举起我们的小手跟客人打个招呼吧。

幼儿边高高举起小手边说:“客人老师再见!”

课间活动时间到了,在教师的提议下,幼儿兴致勃勃地玩起了“给小动物涂色”“折纸飞机”“拼图”等动手操作的区域游戏。

(评析:通过歌表演再一次彰显了小手的能干,同时把本次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课间活动时,幼儿在操作区的继续探索依然意犹未尽,“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的意识已悄悄地渗入了孩子们的心田。)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三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做游戏?那好,今天郑老师就带大家做一个别开生面的游戏。(板书:盲人与拐杖)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很好奇,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生2:老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3:老师,是不是让一部分人扮演盲人,一部分同学扮演拐杖啊?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种体验。老师希望你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要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游戏结束后我们评评谁最投入,谁体会最深。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师:同学们,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和这个美丽的世界对话的时候,你可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四千多万人因为先天性眼病、视神经萎缩以及车祸、药物治疗等原因失去了双眼,成了盲人。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把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国际盲人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盲人的世界,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并学会关心盲人、体贴盲人。(教师请同桌左侧的同学来到讲台,让同桌右侧的同学给他们戴上眼罩,并检查是否严实。教师板书:准备)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对“盲人”进行引导)也许,生活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可是我们却不能不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一下子跌入黑暗的世界,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你要外出、吃饭、购物、就医甚至旅游,未来的路变得坎坷而艰辛,可怕的是,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注定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想问一下各位盲人朋友,此时此刻你内心有何感想。

生1:当我眼前一片黑暗的时候,我开始绝望了!

生2:没有眼睛太可怕了!我真不知道我是否有活下去的勇气。

生3:没有眼睛我怎么生活呢?

生4:我真盼望着能有人来帮我一下,不然的话我肯定是寸步难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将来有一天你写作文时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一定非常感人的。(转向台下其他同学)同学们,这些盲人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你们愿意做他们的拐杖吗?(生齐声回答:“愿意!”)听着你们响亮的回答,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颗火红的心。可是,承诺是容易的,实践却是艰难的。你们要带他们上下楼梯,还要穿越重重障碍,你能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吗?(生大声回答:“能!”)请你们上来选择自己要帮助的“盲人”,充当他们的拐杖。但是,不能选择你的同桌,不能让对方知道你是谁,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出声,因为你仅仅是不会说话的拐杖。你只能用肢体语言引导他去走那段艰难的人生之路。记住了吗?(教师板书:活动)

(教师带领大家走出教室,下楼梯,上楼梯,穿越由椅子胡乱摆成的方阵、钻桌子,跨桌子。有的“拐杖”走神导致“盲人”在楼梯上差点摔倒,吓得战战兢兢,几乎不敢走路。在穿越障碍物时,“拐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急得满头大汗,不时有“盲人”的头碰到桌子,疼得“哎哟哎哟”直叫,尤其是在过椅子阵时,“拐杖”们抱着“盲人”的腿放进空隙里,再去搬另一条腿,等回到教室时,“拐杖”们几乎筋疲力尽了。)

师:大家同心协力回到教室,真是不容易呀!咱们先请“盲人朋友”谈谈自己此时此刻心里的想法。谁先说?(“盲人”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哎呀(他一声长叹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这次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盲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以后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

生2:黑暗让人恐怖,这话一点也不假。深浅不知高低不明,如果这样的不幸降到我头上,我真不知道我是否会有勇气去承受。

生3:如果没有“拐杖”的帮助,我觉得我很难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我不知道我的拐杖是谁,但是在这里我也要对他说一声“谢谢!”(他眼睛里含着泪花向台下鞠躬,同学们为他的真诚鼓起了掌。)

师:说真的,他们在活动中不但用心体验,而且也在净化着自己的心灵,我觉得他们是真诚的,我也非常感动。我想问问台下当拐杖的同学,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4:我为自己成为盲人的拐杖而骄傲,我的存在给他们带来方便那是我的快乐!(他的发言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生5:眼睛看不见很难受,可是有嘴不让说话更难受呀!(同学们哄堂大笑)在钻桌子的时候简直把我急坏了,怎么做他都不明白,老师就在我身边,想作弊又不敢,那会我真想替他去钻桌子,好在最后总算过去了,这拐杖也不好当啊!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有请“拐杖们”站到自己的盲人身边,双方交流,时间限制在三分钟内。(教师播放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男孩子紧紧握手,女孩子大多数选择了拥抱,他们彼此交流着,说着感谢和客气的话,孩子脸上洋溢着真诚,看不出任何游戏的痕迹。)

三、启发明理

师:这个游戏活动到此就结束了,让老师感到高兴的是,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都非常投入,使大家有了许多真实的体验。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参加完这个活动,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比如关于人生的认识、做人的道理,请大家随便谈。

生1:感谢老师给我提供这么一个体验的机会,使我对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以后不论在哪里,遇到盲人我一定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绝不袖手旁观。

生2:作为一名“拐杖”,我的想法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生3:我想,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戴眼罩的日子,请不要气馁,挺过去前面就是一片阳光!

生4:(顺着前一位同学的思路)摘掉眼罩的时候,让我们多去帮帮那些戴眼罩的人吧!(掌声)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老师也深受启发。游戏让我们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是老师没有想到的,你们真的很优秀,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教师板书:明理)

四、指导习作

师:既然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我们把它写下来好不好?你们觉得我们这篇习作的题目该怎么定?

生1:我觉得可以用游戏的名字作题目,《盲人与拐杖》。

生2:《一场感人的游戏》。

生3:《游戏让我长大》。

师:(把这些题目写下来)同学们的命题很好。通过这个游戏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懂得了一些道理,大家想不想把这个道理告诉给其他人呢?(同学们齐声说“想”)你想告诉别人的道理就是你这篇习作的中心,大家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看看板书,你觉得我们这些材料应该怎样安排呢?

生:“准备”和“明理”应该简略写,活动部分应该具体写。(随机板书:简略具体)

师:他说得很对。那么,怎样把这部分写具体呢?请大家想想以前老师教给你的方法。

生1: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

生2:要注意运用联想的方法。

生3:可以用上比喻、夸张、拟人一类的修辞方法。

生4:还要写出活动的环境和氛围。

师:很好!同学们把老师教的方法都记住了,老师更希望你们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请大家完成习作。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1、教师向幼儿介绍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小品开始:幼儿天天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医生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查电表的,请你开门!”(表演暂停)

2、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天天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

①来的是什么人?

②天天能开门?

③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④天天该怎么做?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天天,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

二、《依依看家》。

1、师:有个叫依依的小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2、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师:小朋友,这儿有四张图片,先仔细观察一下,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断对不对,对的贴一朵小红花。

①饿了时自己到厨房里烧东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东西。

③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陌生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延伸

利用多媒体看影片《小鬼当家》,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6 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