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幼儿期是宝宝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一些桌上游戏特别能激发宝宝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联想,在游戏中你可以有意无意地引导宝宝联想思考,简单的游戏也能有多种玩法!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篇一

三阶的魔方,大家都熟悉,这个活动更适合小朋友玩的,简单魔方哦!

活动名称:红蓝魔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口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2、锻炼幼儿一物多玩的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互相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红蓝魔方各6个、音乐、绳子3条。

【活动过程】

一、《找对应》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当老师说到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时,例如:2+2,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要将正确得数的魔方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哪队最先完成就为获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运算能力,在活动中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二、《比多少》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红队、蓝队幼儿听到音乐后立即将红蓝魔方放回自己队伍的圆圈中,音乐停止后哪队的魔方多,就为获胜队,主要锻炼孩子们的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

1、游戏前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

2、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必须将红蓝魔方分别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

三、《扭扭走》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按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进行S线行走,主要锻炼孩子的按规律排序和身体协调性。

[游戏规则]

首先孩子要将红蓝魔方按照红蓝红蓝……的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并且每个魔方中间要有一定间隔,能够绕S线走。

四、《跳跳跨跨》

在上一个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变换一种方式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进行摆放,练习双脚跳跃和分脚跳跃,主要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二关游戏之前,要将魔方重新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按一定间隔摆放好,看到红色魔方就双脚从魔方上面跳过,看到蓝色魔方就要双脚分开从魔方侧面跳过。

五、《叠叠高》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盒子两两重叠摆放,进行跨跳练习,锻炼孩子的跨跳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三关游戏时,要将魔方两两重叠摆到一起,孩子从魔方前面起跑跨跳,跨过魔方。

≤www.chayi5.com≥

六、《搭建城堡》

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分别拿自己队伍中的6个魔方进行城堡的搭建,哪对搭建的高又不会倒塌就为获胜组,主要锻炼孩子们之间的配合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游戏规则]

1、幼师再次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请小朋友用自己队伍中的魔方来共同配合搭建城堡。

2、在搭建城堡过程中小朋友不能走出自己队的圆圈中,看看那队的小朋友搭建的城堡,并且还能最快搭建完。

想象力是什么好处 篇二

韦恩·戴尔博士在《WISHES FULFULLED》MASTERING THE ART OF MAINIFESTING>这本书里,他把想象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来分享的。

他在这个章节的开篇,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用来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畅游世界” 。他认为,你拥有人生最大礼物就是想象。

他还指出,一个健康的想象力,包含以下几个规则:1.不要把想象力放在任何你不想显化的物质上。2. 不要让你的想象力被过去生活所玷污。3. 一个重要的提醒是,想象力仅仅属于你单独所有。4. 不要为当前的情形限制你的想象力。

有一天早上我看到《WISHES FULFULLED》一书反面的封面,写着这样一句话:“Everything that now exists was once imagined. And everything that will ever exist must first be imaged.”——现在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曾经想象的结果。所有那些将要存在的东西,必须首先是经过想象。

这句简单的话,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人生。按照这个逻辑,我现在的生活状况,是我曾经无意有意想象的结果。而现在,我想要过一种我渴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我必须先要好好地想象一番。我要好好的设计这个想象,我要好好地利用这个想象,然后从这个想象开始,采取行动。

哇!我觉得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提示和指导!想象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人生蓝图。自古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说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旧的模式告诉我,想象力属于科学家们的,属于制造发明人的专利。

而现在的我,完全明白,想象力不是一种悬在空中东西,想象力不是特定人的专利。现在我明白,如果说某些人是天才,这一定是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总之,想象力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象力。

我们的生活需要想象力。我们可以将想象力运用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通过想象力,对你的生活提前进行预演,你会发现是你在掌控生活,你会发现你是生活里的主人。有时候你与那些成功人的差距就在:你有没有更高的渴望,你有没有更高的渴求。

如果有,想象它!想象那个完美的场景,想象那个完美状态的你。不管怎么说,我想告诉你,我已经意识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我已经下定决定,每当我跨出生活的新的一步,我将首先想象它。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作者在不同的层面,谈论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史蒂夫。 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谈论到:

“ 我们做任何事情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创造 (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Creation)。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纸。”

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样的过程:如果你想建造一栋房子,你必须首先通过想象来完成图纸的设计,然后再是施工。这个例子太明显了。人生便是如此。人生的每一步也即便如此。

如何开启你的想象力,也是一门学问,下一个小节,与你分享,如何想象自己的未来。

关于想象力的例子 篇三

联想与想象在诗词中是常见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是极其精炼的艺术,都以少量的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以含蓄的点拨给人以天女散花般的自由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诗词艺术的翅膀,同时又是诗词鉴赏的触媒。诗词作者凭借它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读者凭借它来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来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无尽韵味。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助联想,跨越空间,由此地想到彼地,以彼方写己方。

【示例1】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这首诗的题目中有“思家”二字,第三、四句却写家人谈论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赏析:这种巧妙的构思,使表达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诗人不写自己思念家人,却想象家人谈论自己、挂念自己的情景,从而将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表现得更深切感人。

【示例2】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感情的?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除夕夜独处异乡旅馆中的作者想象故乡亲友对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之思念,衬托了自己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借助想象,跨越时间,由现在想到将来,以将来写现在。

【示例3】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考:请分析这首诗中的想象。

赏析:本诗通过写作者想象在将来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今夜的相思之苦,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示例4】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思考: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朋友上船。诗的后两句为虚拟: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很好地表现了惆怅别情。

三、借助联想,跨越时间,由眼前想到过去,以过去写现在。

【示例5】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思考:你读出了什么?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赏析: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表达的是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是浓重;对旧日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显凄凉。

【示例6】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思考:这首词是如何写出而今之“愁”的?

赏析:上片回想自己青春年少时候,纯真烂漫,对于“愁”没有深切体验,却强说愁。下片写现在的愁闷。国家民族的不幸,自己的坎坷经历,使作者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忧愁和悲愤,这与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有天壤之别。这样,以过去的无忧反衬出而今的“愁”之深。

四、借助瑰丽想象,构筑诗歌意蕴。

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篇四

牙签建筑

家中的日用品牙签,在孩子手中就成了建筑材料。牙签细小,在搭建游戏中,需要孩子拿出耐心和智慧。在创造的过程中,孩子常常会遭遇失败,需要返工,如果没有耐心,再好的构想都不能变成现实。所以,在这个游戏里,孩子能逐渐明白,光有想象力是不够的,耐心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

A、牙签迷宫

拿一块包装使用的平整泡沫板,在上面用圆珠笔勾画出迷宫图。让孩子按照线路,用一根根的牙签轻轻地扎入泡沫板,排列出迷宫阵。接着,启发孩子依靠自己的想象,重新排列出各式各样的迷宫阵。

B、牙签宝塔

将泡沫板裁成等边六边形,一共裁6个,而且一片比一片小,最大一片的大小与32开书籍的一半相等。选出较大的两片六边形板,用6根牙签的两头分别插在它们的6个角上,之后将最大的泡沫板平放在桌上,然后再取6根牙签插在较小的六边形泡沫板上面,在它上面盖上更小的一片,依次层层向上搭建。当所有的板子搭建完毕之后,用6根牙签斜着搭出一个塔尖,用纸和胶水糊好,一座宝塔就完成了。

C、牙签长城

取一大把牙签,在平整的泡沫板上,一根挨一根地扎入板子,并保证直立和深度一致。距离不要超出牙签长度,走向可以任意弯曲变化,以模拟出长城的蜿蜒逶迤之气势;牙签扎完一半左右,以平行的等同距离,按照同样的走向再扎一列,长度和牙签根数与第一列等同。如果孩子有创造能力,还可以鼓励他“造”城垛和烽火台,这是一个许多男孩子非常喜欢的游戏。

连点成线

连点成线的游戏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2岁的孩子可以凭借这个游戏锻炼手指小肌肉的运动能力;3岁的孩子可以用来开发空间定位能力;4-5岁的孩子可以锻炼空间想象力;更大的孩子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发散性。

两个点之间只有一种连接的可能,而三个点之间就有三种连接可能,两次连线就有六种可能,点越多,可能性越多,所以这个游戏可以反复多次,有很多选择余地,孩子不会感到厌倦,相反会因为不能穷尽而乐此不疲。

A、穿洞洞

拿一块硬纸板,在上面打上许多孔,大小以细绳能够穿过为宜。打孔的时候要有所设计,而且要花一番心思设计得巧妙,让孩子穿过去的绳子,能构成不同的图形。也可以给孩子不同颜色的绳子,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创造出更多种玩法。

B、绕线线

妈妈在泡沫板上钉上彩色图钉。孩子年龄越小,图钉间隔距离越大,然后要求孩子用一根线绕过若干个图钉,构成一幅图案。孩子熟练以后,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绕成复杂一些的图案。

C、画点点

在一张纸上,画上一些空心的点,让孩子在点与点之间连线。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明白连续的线可以构成图形等原理,能够为他们将来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拼图游戏

商店里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智力拼图,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比如适合2-3岁较小孩子的,一般在9到12块,每一块的面积比较大,图象色彩线条容易识别;适合4-5岁孩子的,一套在三十块以上,图案复杂一些,包括好几个人物,每块面积也要小得多;难度更大的就是那些精细的小块拼图,一套甚至在百块以上。

拼图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双手的灵活性,以及思维的空间想象能力。复杂的拼图还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

A、旧拼图新组合

很多孩子拥有不止一套拼图。任何玩具玩的时间一长孩子难免厌倦。从一套拼图中选出一个主题图案,如一只小羊,然后在另外几套拼图中选出其他能与这只小羊搭配的部分,如青草地、小花、房子,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不必介意它们之间的空隙太大,这个重新组合的拼图整个的外缘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可是,有什么关系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全新画面。

B、画报拼图

找出一张色彩鲜明,有主体形象的画报纸,让孩子多看一会儿,叫孩子记住画面内容,然后把这张剪成碎片,将这些碎片放在白纸板上,让孩子拼出那张完整的画报纸。如果这个要求对孩子来说有难度,就让孩子简单地拼出直线、三角形、长方形等图案,或者仅仅拼出画报中的人脸、汽车或别的容易识别的形象。

C、豆子拼图

用家中的赤豆、绿豆、黄豆各一把,放在一个白色的小碟子里,让孩子自由拼出他喜欢的图形。也可以拿出一本图画书,让他照着拼出某个自己感兴趣的图案。再给孩子一瓶胶水、一张纸板,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粘在纸板上,做成一件装饰品,保存起来。

什么是想象力 篇五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

从目的性来看:想象有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从内容新颖度看:有再造和创造想象。从想象和现实关系看:有幻想、理想、空想。

人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例如嫦娥奔月,龙宫探宝,《西游记》中西天取经,大闹天宫的故事,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想象力在人的思维中用处极大。

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过程。想象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许多事物,包括某些人物形象都是想象的结果。中国神话中的天宫、海外仙山、阎罗世界都是虚构想象的结果。如猪八戒这个形象就是《西游记》作者将猪的形象和人的形象结合起来,把猪的头和人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一定的人物性格而产生的。这样一种猪头人身,说着人话,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的怪物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过去没有,现在、将来也不会有。

这样看来,想象似乎与现实无关,完全是人脑的“自由创造”了。

想象确实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现实,但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某些想象的东西,虽然从总体说可能是十分荒诞的,是现实世界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但构成这个整体的材料,却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尽管现实中没有猪八戒,但猪头、人身、五齿耙、猪八戒穿的衣服,说的语言等构成猪八戒这个完整形象的材料,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的。人们的想象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中,随时可见,随处可寻。

人的想象是在广泛的感知、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一位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叫艾伦·坡,他掌握大量侦破案件的新闻资料和有关知识。有一次,纽约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杀人案,警方侦破不了,而身在费城的艾论·坡只凭报纸报道的几篇新闻记事,运用他的经验和知识,以惊人的想象力,设想了案情的很多具体细节并把自己的想象写成了侦探小说。后来案件破获了,人们发现实际案情与艾论·坡的小说惊人地相似,致使侦探家们也为之惊叹不已,可见丰富的知识是想象的基础。没有知识基础,毫无科学根据,漫无边际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想。

但是,知识和想象又不是一回事,知识只是激发想象力的前提,有的人虽然知识很多,但思想僵化,见解和观念陈旧,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结果却变成了知识的奴隶。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念过多少书,知识是靠自学得来的,但他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充分利用自己占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并通过思维把想象变成创造发明。他一生的创造和发明达2000多项,其中为专利局正式登记的就有1000多项。在1882年一年之内,平均三天就有一项新发明,而与他同时代的很多知识不亚于他的学者,却一生默默无闻。

法国生物学家克劳德·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意思是说人们不能被已有的东西或知识所束缚,而是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大胆幻想,提出新颖独到的新见解来。

既然想象力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的多少,那么科学家的脑子是不是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力呢?也不是。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有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想象区。很显然,前三者指的是观察、记忆和思维。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动用的是前三个区,而想象区一般只被动用了15%。科学家所以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想象区经常处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善于想象构思,创造新形象。而一般人对想象区的潜力却挖掘不够。

想象的过程是属于思维范畴的,主要是分析和综合的形式。

想象的分析和综合是凭借形象来实现的。一个人为了构造出某种新形象,就必须对有关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一方面,分析已有表象的特点,看哪些对构造新形象没有用,就把它舍弃掉,哪些有用,就把它取出来;另一方面,经过这样一番分析之后,于是就运用综合,把那些构造新形象有用的表象结合起来,从而构造出一种新的形象。例如关于北极风光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之后,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朔风野大”“荒无人烟”,以及北极熊,狗拉雪橇等等形象联合起来而成。

想象中有高级和低级,复杂和简单之分。如鲁迅笔下的阿Q的这一典型形象,则是复杂的高级的分析和综合的产物。鲁迅自己说:人物的原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脑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的脚色”。高尔基说,要创造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典型形象,必须“从20个到50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

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篇六

1、滚彩球

【准备】:大塑料彩球3个、饮料瓶12只

【玩法】:幼儿站在起点,家长站在终点。幼儿从起点开始滚彩球,途中绕过饮料瓶障碍,至终点家长背着孩子再抱起彩球跑向起点,先到者获胜。

2、运粮食

【准备】:沙包若干、呼啦圈3个

【玩法】:幼儿站在起点,家长在终点。幼儿从起点处将沙包放在头顶,手放在身体两侧,运至终点处交给家长,家长用脚夹跳至呼啦圈内,在规定的时间内(2分钟),圈中沙包最多的获胜。

3、袋鼠运蛋

【准备】:沙包三个

【玩法】:家长站在起点,幼儿站在终点。家长从起点用膝盖夹住沙包跳至终点,把沙包交给在终点等候的幼儿,再由幼儿用膝盖夹住沙包,跳回起点,先到者获胜。

4、快乐水工

【准备】:桶6个、雪碧瓶三个、舀子3个

【玩法】:家长从起点手拎两桶水至终点,幼儿在终点用舀子将桶里的水灌入雪碧瓶中,先灌满的获胜。

5、心心相印

【准备】:呼啦圈3个

【玩法】:幼儿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后将圈从脚下到头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类推直至终点,在终点等候的家长与幼儿一同钻入圈中,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用身体的力量撑住呼啦圈,不准用手拿,跑至终点,先到者获胜。

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篇七

大班综合:我画我讲

活动设计意图: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我看见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东方儿童的节目,月亮姐姐一边给小朋友讲故事一边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故事中出现的一些物品进行自由组合,然后再请小朋友进行讲述。活动简单而有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于是我设计这一故事活动,将孩子带入想象与创造的天地,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舞台,以提高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本活动适合大班幼儿。重点放在幼儿创作和讲述上。

一、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画画、讲讲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活动准备

纸、笔人手一份、实物投影仪、范例若干

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教师就故事进行简单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1)小朋友,故事中主要讲了谁?(梅花鹿)

2)梅花鹿头上长着一对什么?(并出示鹿角)

3)梅花鹿从台上跳下来一直奔向哪里?大海里的海浪可以怎样表示?(并出示波浪线)

4)梅花鹿伤心地哭了,哭的时候会流下什么?(并出示眼泪)

5)梅花鹿在海边练习唱歌,一直练到什么时候?(并出示月亮)

(二)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鹿角、波浪线、眼泪、月亮象什么?(让幼儿自由讲述)

小朋友,老师用这四样东西进行组合,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可以请幼儿讲述、也可以由老师讲述)

(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并用语言进行讲述

1、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将这四样东西也进行自由组合,将它变成与老师变的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告诉大家你把它们变成了什么?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幼儿上来展示并讲述自己的创作,教师评价幼儿的讲述情况。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关于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36 4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