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研究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一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夏令营活动,带领队员走向农村,走向农村小伙伴,开展农村生活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一位贫困地区的同学,和他们成为手拉手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奉献爱心,并培养队员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参加人员: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溧阳上沛祠堂小学部分辅导员老师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溧阳上沛祠堂小学各40名队员

活动时间:

7月7日——9日

具体安排:

1、7月7日上午出发,中午左右抵达。

2、7月7日下午,举行开营仪式,向手拉手学校赠送礼物。

3、7月7日下午,参观手拉手小伙伴的家,和手拉手朋友谈心、同宿。

4、7月7日晚上,与手拉手学校举行联欢活动。

5、7月8日上午7点,体验农家生活一:采玉米、煮玉米、吃玉米。

6、7月8日下午4点,体验农家生活二:摘西瓜、吃西瓜。

7、7月9日上午,邀请手拉手小伙伴同游南山竹海。

8、7月9日下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队员返常州。

活动说明:

1、营员要求:优秀学生干部,有爱心的同学(有一定特长)。

2、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夏令营营员为手拉手伙伴准备营服和帽子、一份送给手拉手伙伴的礼物,并承担手拉手伙伴活动的全部费用。

3、夏令营收费标准:每人250元(其中一半是支付手拉手伙伴的活动费用)。

4、本次活动,队员自愿报名,大队部审批,7月3日公布营员名单。

5、其他事项详见入营通知书。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二

一、活动主题:

为孩子找一个成长伙伴,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活动理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城市居住的孩子大都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生活过于安逸,他们衣食无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且缺乏责任感,他们远离偏僻的农村,体验不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对贫穷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缺少一份关爱。“手拉手”活动能让队员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活动目的:

1、让两校的学生结成“手拉手好朋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四、活动内容:

1、组织全校学生为结对的大庆坪乡贫困学校“帮助对象”进行学习、生活用品(包括衣、帽、鞋、被等)的捐献活动。

2、从我校3—5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优秀学生与结对学校“帮助对象”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好朋友”,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交一个好朋友、写一封交友信、寄一份小礼物、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新本领)。通过学生之间的结对,切实使少先队员在进城或下乡的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改变观念,更新思想。

3、组织开展以生活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相聚活动——“我去好朋友家”和“我把好朋友带回家”,努力给“手拉手好朋友”创造见面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五、本期具体活动安排:

1、手拉手找朋友:(4月上旬)

我校德育处与少先队大队部和结对学校取得联系,确定帮助对象,填好结对表,帮助队员一对一结成“手拉手好朋友”。

2、手拉手交朋友:(4月中、下旬)

(1)组织全校学生为“帮助对象”进行学习、生活用品(包括衣、帽、鞋、被等)的捐献活动。

(2)组织结对的小伙伴开展“书信活动”:

a、写“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的情况,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写信寄信全要由队员本人独立完成,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我们提倡给小伙伴写交友信时一定要随信寄上邮票,信纸和一个未用过信封,这样做是为了不增加贫困地区小朋友的负担,保证交友活动顺利进行。当孩子们接到远方朋友的回信时,要提醒他们保持联系,持之以恒,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学习,教给孩子们怎样交友收获大。让孩子们从一封封信件这个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对方小伙伴们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奋发努力。使孩子们通过信件从对比中找到自身的责任,找到助人的快乐。

b、寄一本好的书报、一些文具或帮助农村小伙伴订一份学习杂志。我校学生可将购买的新书籍或自己读过的优秀图书、优秀报纸期刊寄给远方的小伙伴,也可帮助农村小伙伴订一份学习杂志,使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读书、读报更新观念,获取真知,更茁壮成长。

3、手拉手看朋友:(五月份)

(1)“我去好朋友家”(五月上旬,我校到大庆坪乡小学“手拉手”)

由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牵头带我校同学去大庆坪乡小学寻找结对小伙伴,为他们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包含学校1—5年级学生共同捐赠的物品),并开展联谊活动,体验农村小伙伴的田园劳动,以促进双方的进一步了解,增进彼此的友谊。

(2)“我把好朋友带回家”(五月下旬,大庆坪乡小学到我校“手拉手”)

接大庆坪乡小学的小伙伴到城里来,与结对子的小伙伴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娱乐,让农村的孩子感受城市孩子学习、生活,激励他们为了美好明天更加发奋学习。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三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新《课标》下的教育强调:教育内容根据现实、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我校的学生都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他们衣食无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且缺乏责任感,他们噪偏僻的农村,对贫穷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对那些需要助的人也缺少一份必要的关爱。“手拉手”活动能让队员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一、活动目的

1.让两个城市的两个班级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二、活动主题:

手拉手,共同搭建爱的桥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19日

四、活动地点:

xx县第x小学

五、参与人员:

xx县第四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

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

六、活动内容

1.两校学生手拉手, 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2.平时写信或网络交流生活和学习中的趣事,倾诉烦恼或寻求助。

3.在重节日、生日进行自制贺卡、互送礼物。

4.假期进行互,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助,共同提高,增进友谊。

七、活动程序

1、建立两校手拉手学生信息库。

2、组织学生开展书信交流活动。

3、共筑爱的桥梁,分享友谊成果。

八、注意事项

1.诚恳待人,尊重对方,杜绝一切不良现象;

2.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为推进“牵手传爱”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中队间的合作与交流,互互助,共同发展,取得进步,也为了助一年级学生更快地成长,充分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自立能力,特别是传承学校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学校少先队决定组织一年级和高年级中队在20xx-20xx学年度互结“友谊中队”,开展手拉手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日

三、结对办法

1、由一年级班级和高年级中队自由组合,自愿结对。

2、结对的班级班主任和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之间结对,手拉手互助合作。

3、结对班级的同学之间、班之间互相结对子,建立“手拉手”伙伴关系。

学生“手拉手”伙伴关系也采取自愿结对的原则,根据结对班级人数实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办法,但每个学生都要有手拉手小伙伴。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启动

A、结对班见用3月7日晨会时间学习方案精神,安排“友谊中队”结对的准备工作。

B、3月7日下午,学校少先队组织“友谊中队”手拉手结对子仪式。

2、活动开展

A、高年级班级定期派出部分学生助低年级班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助指导学习班队知识、召开班队会、打扫卫生、美化教室、出手抄报、指导课间操,利用课间操、午休等课余时间教唱歌、讲故事、做游戏、辅导作业等。低年级班级积极配合高年级班级,认真参加每次活动,完成各项任务。

B、高年级班队干部带动低年级班队干部,培养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双方能在学习、行为规范、思想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C、高年级同学要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并对低年级结对同学能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予以榜样示范和经常性地关心、助,促进低年级同学在学习、行为规范、思想等方面有所进步,为加入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做好准备。低年级学生要听取老师和哥哥、姐姐的教导,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与老师和哥哥、姐姐经常交流,天天进步。

D、“友谊中队”之间要创造性的、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活动,诸如元旦联欢等活动可以经学校少先队批准在一起组织。

3、评估表彰

学校对“友谊中队”手拉手活动进行调研和评估,对活动中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五、活动要求

1、“友谊中队”手拉手活动重在过程,结对班主任要加强平时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好各项活动的开展。

2、高年级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队干部及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高年级班级在活动中要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

4、结对班级要注意保存活动过程资料,并有活动总结材料。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五

根据市教育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我校与熊河小学中结为“手拉手结对学校”,为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双方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均衡发展和共同提高,使此项工作真正有效开展,现将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立足实际,以两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为宗旨,共享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管理智慧和优质资源。开展各类教学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共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2、立足课堂,用心开展校际之间的互动式教研活动(以初中为主),透过群众备课、听评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原则: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三、活动安排:

1、每学期初召开两校有关领导参加的“通气会”,通报本学期各校的学校工作重点和具体的教务、德育、教研工作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方“对口工作”的日常交流机制。

2、每学年两校联合举办一次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每两年两校联合举办一次初中教师业务潜力考试比赛,共同制定比赛规则和评选办法,统一表彰和奖励,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3、每学期两校至少进行一次公开群众备课和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并将平时各校的业务学习培训、群众备课、听评课活动信息及时通报对方学校,两校老师能够自由前往参加。教研室对活动的考勤状况做好记录。

4、每学期两校至少进行一次德育工作(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观摩交流活动,并将平时各校的德育活动信息及时通报对方学校,两校老师能够自由前往参加。德育处对活动的考勤状况做好记录。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六

一、活动主题:

为孩子搭建爱的桥梁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3日

三、活动地点:

阳东县大八镇珠环学校

四、参会人员:

阳东县团委领导、两校老师、广雅小学15名大队委以及珠环学校全校学生

五、活动理念: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新《课标》下的教育强调:教育内容要根据现实,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我校的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他们衣食无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且缺乏责任感,他们远离偏僻的农村,对贫穷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缺少一份必要的关爱。“手拉手”活动能让队员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六、活动目的:

1、让城乡的两个班级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七、活动内容

1、两校教师手拉手。积极开展结对学校之间的互动式教研活动。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着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间的结对,形成“传帮带”的联系纽带,共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争先意识”,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促进结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两校学生手拉手。

(1)以开展学生“手拉手”结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给小伙伴送上一份礼物(如一本书、一件文具或帮助订阅一份报纸)、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新本领)。通过城乡学生之间的结对,切实使少先队员在进城或下乡的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改变观念,更新思想。

(2)组织开展“城乡小学生相聚”活动,努力给“手拉手”小伙伴创造见面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友谊。

(3)以“我与小伙伴一起学”为主题,组织队员观摩或参加对方学校的学生活动或比赛。

(4)开展以生活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我把小伙伴带回家”活动。

八、活动程序:

1、全体活动人员进入联谊活动会议现场安静就坐;

2、主持人(两校各派一名学生)肃场,作开幕词和介绍嘉宾;

3、有请县团委领导(庄雪笑书记)作重要讲话;

4、两校领导分别作讲话,互赠锦旗(或礼物)

5、广雅小学向珠环学校赠送大、中队旗;

6、主持人宣读“结对子”名单;(现场“认亲”)

7、广雅小学向珠环学校赠送物品(书籍文具等);

8、两校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成长心得;

9、两校学生共玩游戏,促进友谊拉近距离。

游戏项目:

(1)四人五足;

(2)两人三足;

(3)袋鼠跳。

10、少先队员代表讲话,发表联谊活动感言;

11、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12、两校少先队员与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九、注意事项:

1、做好出发前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和活动安全;

2、少先队员、大中队辅导员在活动期间应配戴红领巾;

3、诚恳待人,尊重对方,杜绝一切不良现象;

4、如有其他有关事宜,再作具体安排。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七

“手拉手”活动体现的是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助人为乐、共建文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对领导、教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城乡教师、学生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了解国情、乡情、校情,增强师生亲和力,培养教师、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以学校为基础,学生为主体,领导、教师、辅导员为纽带,城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一、活动内容及目的:

1、校干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用现代化教育新理念管理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教师通过交流,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把班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水平。

3、学生通过交流,结成“手拉手好朋友”,在“共同体验生活”、“书报交友”、“书信交流”等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感受同学间的优秀品质,使之树立从小热爱劳动、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

二、参加人员:

双方学校校干3人,教师6-10人,三年级学生44人。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虎山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来南王中心小学。

1、“手拉手”结对子仪式

(1)区教育局领导讲话

(2)虎山小学领导讲话

(3)南王中心小学领导讲话

(4)教师代表发言

(5)虎山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6)南王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7)镇教委主任讲话

2、校干、教师、学生手拉手结对子。

3、共同交流、体验生活

(1)校干在校长室进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

(2)教师在阅览室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3)学生由辅导教师带领参加手拉手活动,活动顺序:

A、共同参观农家小院;

B、参观南王镇乡镇企业:凯日化工厂、恒立助剂厂;

C、到果园参加劳动(拔草、锄地、听园艺师傅讲技术);

D、虎山小学学生到手拉手同学家中,共同吃午饭,了解农村生活及风俗习惯。

4、下午2:30到中心小学阶梯教室集合,两校各出5-6个文艺节目进行联欢,学生填写联系卡,互赠纪念品,交流学习经验,加深感情,巩固友谊。

5、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交流活动感受,并表达对同学的关心和祝福。要互相保持联系,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第二阶段:南王中心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到虎山小学去。

1、交流、汇报手拉手交友后的体会的感想及取得的进步。

2、组织联谊活动。(由虎山小学具体安排)

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 篇八

活动主题

关爱残疾儿童,手拉手结对子;

参观特殊学校,学榜样立志向。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4日周二下午

活动地点

濮阳市特殊学校

活动目的:

1、为了让学生给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残疾儿童送去温暖,奉献爱心,懂得关爱弱势群体,与他们手拉手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同时也让这些残疾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结交新朋友,打开新天地,了解未知的世界;

2、通过参观聋哑学生的课堂,了解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参观聋哑学生的宿舍,了解他们独立生活的情况;通过观看聋哑学生杂技表演,感受他们精湛的才艺、阳光的心态。从而学习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以此立下志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独立自主,勇敢面对今后人生的任何挫折。

活动人员

油田一小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安排:

一、准备工作:

1、 联系特殊学校:徐浩然爸爸

2、 去特殊学校洽谈:赵老师、孙主席、周珂欣爸爸、文芝涵妈妈

3、 歌曲教唱:高一楠妈妈

4、 联系车辆:孙源爸爸

5、 物品准备:

(1)制作横幅 长竹竿2根 班旗一面 :李一鸣爸爸

条幅内容:(同在蓝天下 牵手共成长——油田一小五年级一班“走进濮阳市特殊学校手拉手”活动)

(2)买156张联系卡 捆书用的拉花: 张紫轩妈妈、王长玉妈妈

用途:本班学生每人一张,对方学生一人两张

(3)学生自备:

每个学生带两本课外书,送给结对子的朋友,或所在班级;

每人带一个交流本,方便到时书面交流;

6、捆书打包:

胡馨月妈妈、王雨璐妈妈、张泰然妈妈、刘畅妈妈、文芝涵妈妈、李睿轩妈妈、李庆懿妈妈、王宇可馨妈妈

7、 摄像照相:摄像——濮阳市电视台 照相——马临风爸爸

8、着装:穿校服戴红领巾

9、人员分工:

总负责:赵瑛老师

总领队:孙源爸爸 徐浩然爸爸

副领队:张择煊爸爸 周珂欣爸爸 李一鸣爸爸

分组:按教室座位分成四个大组

组长: 每个大组邀请两名家长担任组长带队

坐车安排:1、2组坐一号车;3、4组坐二号车;

二、活动过程:

1、30号下午2:00在学校校门口集合;

2、老师整好队,按4个大组站好,分头由各队的队长带上车;

3、到达特殊学校后,按四大组分别带进5、6两个年级的四个班,进教室参观课堂,了解聋哑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两个学生与一个特殊学校的学生结成朋友,交换联系卡,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今后保持联系,并简单书面交流;

5、由特殊学校的老师和孩子带领参观宿舍,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看看他们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很小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个月才能回家见父母一次,从而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6、到会议厅举行捐赠仪式:

(1)特殊学校领导致欢迎词

(2)班主任赵瑛老师讲话(此行目的、意义等)

(3)双方学生代表发言

(4)捐赠图书

7、观看残疾人艺术团杂技表演

8、五一班全班同学表演手语歌《让爱传下去》

9、合影留念

10、议程结束,告别上车离开特殊学校,到达一小后家长来接。

三、注意事项:

1、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特殊学校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特殊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同学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和特殊学校的学生交流时,避免问到身体残疾的话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5、活动结束时要和领导、老师、同学说再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小学手拉手活动计划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6 5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