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活动方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手拉手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一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夏令营活动,带领队员走向农村,走向农村小伙伴,开展农村生活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一位贫困地区的同学,和他们成为手拉手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奉献爱心,并培养队员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参加人员: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溧阳上沛祠堂小学部分辅导员老师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溧阳上沛祠堂小学各40名队员

活动时间:7月7日——9日

具体安排:

1、7月7日上午出发,中午左右抵达。

2、7月7日下午,举行开营仪式,向手拉手学校赠送礼物。

3、7月7日下午,参观手拉手小伙伴的家,和手拉手朋友谈心、同宿。

4、7月7日晚上,与手拉手学校举行联欢活动。

5、7月8日上午7点,体验农家生活一:采玉米、煮玉米、吃玉米。

6、7月8日下午4点,体验农家生活二:摘西瓜、吃西瓜。

7、7月9日上午,邀请手拉手小伙伴同游南山竹海。

8、7月9日下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队员返常州。

活动说明:

1、营员要求:优秀学生干部,有爱心的同学(有一定特长)。

2、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夏令营营员为手拉手伙伴准备营服和帽子、一份送给手拉手伙伴的礼物,并承担手拉手伙伴活动的全部费用。

3、夏令营收费标准:每人250元(其中一半是支付手拉手伙伴的活动费用)。

4、本次活动,队员自愿报名,大队部审批,7月3日公布营员名单。

5、其他事项详见入营通知书。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二

一、活动理念

通过“手拉手”活动让参与的同学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同时,充分发挥两校及多校之间的教育优势,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手拉手”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还能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此外,还能使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可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三、活动内容及方案

“手拉手”活动,主要以书信往来形式为主,条件达到也可穿插其他一些其他交流方式,比如网络聊天工具、手机通讯,互访等。可以是两班或多班之间的,也可以是两校或多校之间的。各班或校的相应老师领导要负起责任。

实施方案:书信的投递建议以一两个大信封,集体邮寄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一可以响应国家力行节俭的号召——节省邮资,二可以避免单独交流带来的其他节外生枝。具体方案如下:

1、双方学生最好是同一年级的,这样更方便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学生的署名,可根据自己意愿用笔名或真名。但交往内容应该真实不虚假,否则就失去了交往的意义。“相互尊重,言而有信”这是交友的原则与前提,对于信中所涉及的个人隐私问题,不能出于各种原因对外界泄露。

2、活动双方的老师或学校的领导做为收发信件的“中转”。收信老师收到信件后转交给相应的同学。并负责把己方同学写好的信寄出。老师,当然也要有保护学生隐私的意识和义务,不要未经学生本人允许偷看其信件,这不仅不道德,还是违法行为。失去了孩子的信任,那活动将无法维系下去。

3、发起方的学生初次写信内容不特指定收件人;收信方的学生可以随意看,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发起一方的学生写回信。回信时,应在信内有针对性的注明为谁写的。为防止别人偷看信件内容,学生可对信纸做密封处理,关于如何做,学生可以八仙过海,比如写好后,折叠好,然后用胶水或胶带封好,只有收信人可以打开读取。 然后在信纸的背面写上寄给谁。

4、对于没有回复的信件,收信方的老师,应积极动员参与学生为其写回信;实在不能回复的,希望活动负责老师能注明原因一并寄回,以尽力做到对写信者的尊重。因为,表达能力虽有不同,但交流交友的愿望与心情是相同的。

5、经过一轮的来信与回信,以后的活动就基本可走上正轨了。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回信方的方式来进行。

时机成熟时可以互送一些小礼物以作纪念,以示祝福等等;也组织开展“异地小学生相聚”活动,努力给“手拉手”小伙伴创造见面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友谊。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三

一、活动内容及目的:

1、校干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用现代化教育新理念管理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教师通过交流,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把班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水平。

3、学生通过交流,结成“手拉手好朋友”,在“共同体验生活”、“书报交友”、“书信交流”等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感受同学间的优秀品质,使之树立从小热爱劳动、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

二、参加人员:

双方学校校干3人,教师6-10人,三年级学生44人。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虎山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来南王中心小学。

1、“手拉手”结对子仪式

(1)区教育局领导讲话

(2)虎山小学领导讲话

(3)南王中心小学领导讲话

(4)教师代表发言

(5)虎山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6)南王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7)镇教委主任讲话

2、校干、教师、学生手拉手结对子。

3、共同交流、体验生活

(1)校干在校长室进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

(2)教师在阅览室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3)学生由辅导教师带领参加手拉手活动,活动顺序:

A、共同参观农家小院;

B、参观南王镇乡镇企业:凯日化工厂、恒立助剂厂;

C、到果园参加劳动(拔草、锄地、听园艺师傅讲技术);

D、虎山小学学生到手拉手同学家中,共同吃午饭,了解农村生活及风俗习惯。

4、下午2:30到中心小学阶梯教室集合,两校各出5-6个文艺节目进行联欢,学生填写联系卡,互赠纪念品,交流学习经验,加深感情,巩固友谊。

5、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交流活动感受,并表达对同学的关心和祝福。要互相保持联系,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第二阶段:南王中心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到虎山小学去。

1、交流、汇报手拉手交友后的体会的感想及取得的进步。

2、组织联谊活动。(由虎山小学具体安排)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四

“手拉手互助活动”在当今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是“跨世纪中国雏鹰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实际措施。为隆重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丰富多彩的手拉手互助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感受党、团、队组织的恩情和关爱,决定开展“手拉手学习十八大 心连心感受新变化”朱保小学 刘庄小学手拉手活动。

一、活动背景

通过 “手拉手”结对子,在全体少先队员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增强爱国爱党意识,同时引导少年儿童为社会、为他人、献一份真诚、献一份真情,帮助少先队员从小树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队员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同时,形成友爱待人的情感,乐于助人的品格。

二、活动主题

手拉手学习十八大 心连心感受新变化

三、活动内容

1、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2、引导队员结对:

(1)双方提供结对学生名单和情况,组织双方队员联谊结对

(2)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书信、互访等形式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增进对友谊的体验,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加强学校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

1、与对方学校联系,确定人数,商量活动内容,达成共识。重点说明本期有关学生活动的计划,争取家长重视、配合、支持。

2、选拔人选,在大队、中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好,听从老师安排,遵守纪律;有爱心,自身素质好,多才多艺,表达能力强的少先队员。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介绍手拉手结对队员名单。

2、赠送一条标准的红领巾。

3、赠送共同成长礼物。

4、观看《党的十八大少年儿童版动漫宣传片》;

5、参观校园,听报告,感受学校新变化。

6、观看朱保小学宣传片,感受学校变化。

7、结对队员交流。

8、总结讲话。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阶段

1、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书信、互访等形式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增进对友谊的体验,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力争每学年组织一次交流活动。

2、两校进一步加强学校交流,拓宽交流范围,丰富交流渠道,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此次“手拉手”活动是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发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精神开展的一项主题活动,全体人员都应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及时、细致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2、自觉自愿,量力而行。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参与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中,努力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3、及时总结,加强宣传。两校将加强对“手拉手”活动的宣传,特别是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典型事迹及报道、及时总结。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五

“手拉手”互助活动是新形势下少先队教育的有效形式,已被写进六中全会决议中,开创了和平时期孩子的活动写进党的决议中的第一例,把握好“手拉手”教育活动的实质,对推动这一活动深入发展十分重要。

一、“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指导思想:“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旨在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二、“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从小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

三、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主导,辐射广大农村和老、少、边、贫地区;强调互助互学,共同进步,防止单纯的救助行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三、活动实施步骤:每一位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少先队员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手拉手找朋友”。基层少先队组织提供贫困地区或有困难的少年儿童的名单,并组织队员填写“手拉手友情卡”,找到需要帮助的小伙伴。第二步:“手拉手交朋友”。参加活动的队员要做到“五个一”: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给小伙伴寄一本好书(或一份报纸、一件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第三步:“手拉手看朋友”。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利用寒暑假组织队员就近就便看望手拉手小伙伴,共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体验生活。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手拉手活动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36 8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