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松材线虫病除治方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2022年松材线虫病除治方案 篇一

一、基本情况

(一)森林资源及松林资源概况

XX乡地处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有林业面积118000亩,主要以阔叶林、毛竹、茶油、杉木、松林为主,其中松林为11348亩。

(2)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包括

我乡的松材线虫病主要发生在丁坊村的白家边、堆上等公路沿线,寄主树种为马尾松,发生疫情面积达到3410亩、病死(枯死濒死)松树数量有149株。我乡天然马尾松比较少,马尾松主要交插在毛竹、茶油树、阔叶林中。

二、目标与任务

(一)防治目标:实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年全年不见枯死松。

(二)防治任务:我乡境内枯死松树149株,全部采取零星包干单株清理。

三、疫情防治

(一)防治区划。

落实零星包干单株清理,全乡分为四个防治区,其中罗坊发生疫情面积有1000亩、疫木树36株,丁坊发生疫情面积有10400亩、疫木树45株,下坊发生疫情面积有1370亩、疫木树62株,宗溪发生疫情面积有100亩、疫木树6株。

(二)主要防治指施

1、零星包干单株清理除治

(1)队伍选择。以乡为单位组建一支10-20人的专业队伍,经过严格培训后,开展经常性防治,原则上在秋季普查后至天牛羽化前进行死树集中方式除治。

(2)作业要求。将病枯死疫木按单株清理技术标准要求伐倒就地粉碎或烧除,树桩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在2020年1月17日前,包干区域内主要公路沿线死树全部清理,2020年3月份,全面完成区域内枯死松树清理任务,区域内不见死树,2020年10月底前对区域内枯死再次全面清理,特别对公路沿线、圩镇周边的零星死树,开展常年性“既死既清”。

(3)责任落实。乡与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除治队伍依法依规签订零星死树清理除治合同,辖区林业工作站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乡做好质量监管和验收。

(5)施工小班由乡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班作业,做到清理一株完工一株合格一株;完工一个小班初验一个小班;2020年3月底前乡零星清理将承包区域内死树全部清理完毕经乡质量监管验收组初验合格预付包干经费的50%。5月份施工完成后经县验收监督组抽验合格和承包区域不见死树,乡)零星清理付至包干经费的80%。10月底,乡零星清理全面完成承包区城内清理任务,经验收合格后付至承包工程款的100%;

(二)档案管理

1、建立疫木清理台账

2、建立疫木处置合账

3、建立疫木流通台账

4、建立外来松材流入出台账等

5、建立疫木除治监管责任台账

6、建立疫木除治验收单

四、除治质量验收及绩效评价

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辖区林业工作站站长为副组长的松村线虫病除治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组,工作人员由乡村干部、林业工作站技术员、第三方监理组成,负责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监管、验收及绩效评价工作,除治专业队严格按照除治技术标准清理一株完工一株合格一株,并及时做好施工台账,由质量监管员签字核定;完工一个小班初验一个小班,验收资料由施工台账、施工验收图、施工验收单组成。县防治指挥部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核查验收组,由林业、财政抽调人员组成,2020年5月上旬,对全乡自查验收材料进行核查,核查内容主要包括防控任务完成情况、除治质量情况及防控绩效等。对零星包干单株清理验收合格小班中不合格清理株数,按70元/株核减包干经费,验收不合格小班清理株数酌情按20元/株折算民工劳务费。

五、经费预算

根据全乡范围内病死树数量及面积与除治队伍确定除治经费,确保上级部门所拨付经费专款专用。经乡和辖区林业工作站验收合格和乡验收组抽验合格后,由县林业局将死树清理经费拨至我乡后及时兑现给专业除治队;若验收不合格,造成疫情扩散,不兑付清理经费,并追究施工和监管验收人员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乡成立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曾永平为组长,分管领

导谢忠根为副组长,辖区林业工作站长、蹲点干部等为成员的松材线病除治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松材线虫病除治的调度、统筹协调等工作。

2、乡成立以分管领导谢忠根为组长,辖区林业工作站长曾昭华为副组长,各村障点干部、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林业工作站人员等为成员的除治质量监管验收组。负责对除治山场实行旁站武监管除治质量,并对完成的情况进行验收。

(二)落实监管责任

除治小班落实监管责任人,保证每个小班都有村干部,村组干部、工作站干部、生态护林员进行监管(见附件2)。

(三)落实除治队伍

1、全乡4个村统一组建一支除治队伍

2、除治队伍与乡人民政府签订除治合同。合同中明确包干范围内除治小班,核定包干面积和包干经费。

3、乡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除治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

(四)经费保障

松材线虫病除治经费列入乡财政预算,保障全面完成任务。

2022年松材线虫病除治方案 篇二

根据XX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疫情概况

我镇现有松林面积6万亩,以马尾松为主,分布在12个村,20XX年9月,我镇被确定为疫点,经过20XX年去冬今春的伐除枯死松树2162株,涉及:资福、斯桥、牌坊、东营、汤池、龙井、桃岭、解放、莲花等9个村,疫情除治形势十分严峻,如不采取强有力的除治措施,将对我镇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破坏,极大地阻碍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巨大损失。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依据,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依法防控、科学除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管理体系,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强化防控责任和措施落实,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有效控制我镇松材线虫病,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防控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严防死守、全力除治、不留隐患、综合治理、全力控制”的除治方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全面普查、严密监测、加强检疫封等措施控制天牛媒介,进一步加大疫木源头管理,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松林抗性,减轻危害程度,严防疫情扩散,确保不出现新疫点,保障森林安全。发生区内病死松树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枯死松木安全除治率、枯死松木除害伐除率、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调运检疫率、外来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复检率、全镇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五项指标达100%。

四、除治范围根据我镇松林资源分布的状况以及20XX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果,综合森林、松林资源现状,结合经济、交通、社会发展实际,划分松材线虫病重点除治区、重要除治区、重点防控区。

(一)重点除治区:龙井、资福、东营、牌坊四个村。

(二)重要除治区:牌坊梅冲。

(三)重点防控区:斯桥、汤池、桃岭、解放、莲花五个村。

五、责任分工

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各村林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林长为主要责任人,生态护林员直接责任人。按照中省市规定,明确站所和相关部门的疫情监测、检疫封、除治预防职责。具体职责分工为:

(一)镇农业中心职责:负责宣传、政策协调、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疫木监管等工作,密切配合县森防站做好枯死松木清理、疫木监管、清理质量跟踪检查及验收等工作。

(二)行政村职责:负责本村范围内防治的协助工作,包括对村民的宣传、上山带路、病死树的封禁、相关政策的协调处理等工作,在清理过程中落实协管员(副林长、生态护林员)全方位监督和管理。

(三)林长、副林长、村级生态护林员职责:负责本辖区松林实施常年巡查、封,清理质量监督,上山带路,对村民的宣传、协调,对清理下山的疫木、运输、押送到定点处理企业处理等全程跟踪监管,制止擅自采伐枯死松木,自行留置、存放、使用疫木行为。

六、工作措施

(一)网络监测。建立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网络,落实镇级监测员1人、村级监测员(林长、副林长、生态护林员)70人,健全镇村三级监测体系。村级监测员基本上达到每个行政村5人以上,监测网络覆盖全镇绿色作文网。涉及松材线虫病的村聘任村级生态护林员,保证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及时测报和疫木封监管工作。

(二)普查监测。全面开展疫情普查,每年度春、秋季开展全镇疫情普查工作,查清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在除治区内的松林设置监测点,开展常年监测,采样标本送县森防站进行检验、分析,发现病源及时处理。

(三)疫木监管。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规定,强化疫木源头管理,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依法监管,以涉松企业转型升级整改为突破口,规范涉木企业检疫行为;主动出击,以检疫执法为抓手,杜绝疫木流失事件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1、切实执行疫木定点除害安全利用制度

我镇是松材线虫病疫点,所有未经除害处理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都属于疫木,涉木企业禁止经营加工松木,全镇所有的松木都不得利用。

2、建立健全疫木监管体系

镇农业中心要在松材线虫病疫普查的基础上,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查明疫情分布,公布发生村名单,并建立具体到村、小班的疫情分布数据档案;对辖区内的木材加工企业开展检疫检查,逐一建立检疫登记档案,建立监管制度。全面落实检疫封措施,停止商品材采伐审批。

3、病死树清理

每年2月底以前全面清理除治头年年秋季涉及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区及其他原因枯死的所有病死松树、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压木、风折木、旱死木、雪压木、当年枯死或已经萎蔫的侧枝以及各种人为乱砍滥伐的松树枝、干及伐桩等,邀请县森防站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统一进行清理,在每年11月初至第二年2月底前,按地域分块轮流清理干净,所有伐除的松木及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条均须作除害处理,就近运到定点地进行除害处理(主要为:伐除枯死松树并挖坑烧毁所有枝干后伐桩置放磷化氯片后覆膜包桩)。清理作业期间,各村认真履行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检查,确保清理质量,加强专业采伐队伍的管理,落实村级生态护林员监管责任,以及相应的劳动报酬。相关村要不断检查生态护林员员是否对清理过程(采伐、运输、烧毁、置药、包桩)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生态护林员负责清理中的质量监督,及吋掌握清理质量。镇农业中心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清理不合格的责令重新清理。每年12月开始,有除治任务的村每日安排专人实地检查除治质量,镇农业中心人员逐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保障病虫木伐除顺利完成,镇上成立伐除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镇农业中心、财政所、各村支部书记、主任、生态护林员

伐除期间严格管理伐除程序、技术及安全,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施工结束后,经县、镇、村、施工方联合验收合格签发验收单,方可结算资金。

(二)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各相关驻镇单位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职,建立联防联检的防控工作机制。农业中心、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农管所等站办所要通力合作,共同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相关通讯部门使用外来松科材料,要严格按照《安徽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规定,主动协调,积极配合森检机构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2022年松材线虫病除治方案 篇三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5号)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除治松材线虫病的紧急通知》(X政办发[20xx]1号)及《XX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意见》(X松防指发[20xx]1号)等文件精神,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入危害,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www.chayi5.com》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监测防治困难,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检疫对象,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发展蔓延速度迅猛,危害日趋严重,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胁,为了确保我市松林的安全,搞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做到及时、有效、迅速、有序的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入,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中心,以监测普查为重点,建立完善的预防预警防范体制,完善检疫、测报体系,加强基础建设,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做到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传入。

三、预防的目标与任务

预防对策:全面普查,严密监测,加强检疫封锁,严防疫木传入,控制天牛媒介,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松林抗性,确保森林安全。

预防重点区:一是秦岭、关山等生态环境区和自然保护区;二是太白山嘉陵江、天台山、通天河、红河谷、关山牧场等旅游景点区;三是与省内外疫区较近的县;四是主要交通通道和木材集散地、重点厂矿企业;五是电力、通讯建设和改造工地及周围地区;六是部队辖区松林。

主要目标:一是管辖区内不发生松材线虫病,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力除治措施,全力组织扑灭,彻底根绝松材线虫病,二是加强普查,做好监测,监测覆盖率100%,三是严格调运检疫,检疫率100%,四是加强复检,坚决禁止来自疫区的松树苗木,病材及其制品,松木及其制品复检率100%。

预防任务:建立健全监测普查预警体系,县(区)、乡镇设立专兼职普查队伍,开展长年监测调查工作,以县(区、局)为单位每年组织乡镇(林场)对所辖范围所有松林每年春季(4-5月),秋季(9-10月)普查两次,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严密封锁,迅速除治,坚决根绝。风景旅游区、交通要道,木材集散地,重点工业矿区,电力、通讯建设和改造工地及周围地区等要经常检查和调查监测,发现疫情,果断封锁,及早除治,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果断措施给予拔除。

四、监测技术措施

每年以县(区、局)为单位,对辖区内的乡镇(林场),按松林小班进行全面普查,发现有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萎蔫和整株枯死,进行抽样、分离、鉴定、查清病因、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及松褐天牛分布危害情况等,并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和绘制不同致病原因的发生危害面积图。

(一)全面普查:每年春季(4-5月),秋季(9-10月),对辖区内松林、自然保护区、边境、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车站、驻军营房、城镇周围、木材集散地、加工厂、大型建筑工地、电力、电讯建设工地附近的松林等全面普查和定期巡查,发现有黄绿、黄褐色、红褐色和整株死亡的松树和有蓝变现象的松材及其制品,有天牛危害的松木等及时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病,严防松材线虫病侵入。

(二)常年监测:每个乡镇林场在距松材线虫病较近的边界地区、交通沿线、风景区等重点预防区设立固定标准地,常期监测,防止松材线虫病侵入。

(三)监测方法

1、诱捕器:于每年5月至10月,在每个固定标准地内设置松褐天牛诱捕器,诱捕器下端离地1。5米,诱芯内放入棉花,加入200毫升引诱剂,以后每隔20天添入140毫升,隔2天检查诱捕器松褐天牛的数量,并收回天牛进行分离鉴定。

2、段木引诱法:每年的5月至10月,在每个固定监测点附近,伐倒松木3株,搭成三角架形,枝叶放置三角架下,每隔20天左右检查天牛的诱捕情况,并收回天牛进行分离鉴定。

3、打孔流脂法:每年的6月至9月在每个固定标准地选择标准株,在胸高处打一个1厘米左右孔至皮下,2-3天后观察松脂流量,大量溢出为正常;流出2滴为可能感病,流出1滴为基本感病,松脂不流出仅在洞内或在洞内滴状凝结为感病,同时取样进一步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四)抽样枝木

凡是表现出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均要进行抽样鉴定。

1、抽样:可疑松树在10株以内的全部抽取,10株以上抽10株,再抽取剩余松树的1-5%。

2、取样部位:可疑松树的下、中、上部和主侧枝分别取样50克。

(五)分离鉴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中有关规定进行。

五、调运检疫检查

(一)全市各级森防检疫机构和具有检疫职能的木材检查站要加强对松科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查。

1、严禁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调入松苗、松木及其制品。

2、调运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必须持有调出当地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

3、如发现来自疫区无检疫证和无热处理标记的针叶树原木、木材及其制品一律依法扣留、封存,及时采取隔离,进行抽样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退回或销毁措施。

4、全市各级森检机构要加强对木材加工厂,特别是木制品包装箱、木托盘加工厂和木材集散地等的监管,及时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按要求进行复检。

(二)检疫技术

1、调运检疫抽样比例:松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按货物总件数(立方米、根、块、公斤)1%-5%抽取,疫情严重的应全部进行调查。对可疑的松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枝条、伐桩应取样带回实验室检验。

2、抽样方法:松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品、枝条、伐桩、采取表层或分层方法,设点抽样检查。对有蓝变特征和天牛危害症状的松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品,应全部进行检查。

3、现场检验:检查松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的截面是否有松脂痕迹,比重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是否有蓝变特征和有天牛危害的蛀道、蛹室,检查枝条,伐桩及制品是否有蛀迹、蛹室、痕迹,可疑样品标本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责任。

全市各级政府要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安排和筹集资金,统一协调部署预防任务,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逐级明确任务和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把预防责任制落到实处,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预防工作顺利进行,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传入。

(二)加大封锁力度,强化检疫工作。

林业部门要加强松材线虫病测报、检疫、防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木材检查站的作用,加强检疫检查力度,实行严格检疫把关,并协调好林业公安、林政、营林(种苗、造林)等部门共同参与做好松材线虫病的检疫执法工作。

(三)广泛宣传,提高预防意识。

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工具,向各级领导和群众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大力开展预防工作的意义,以及识别、除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知识,提高领导和群众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层层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使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熟悉和掌握疫情的普查、监测、检疫、防治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果。

(四)开展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

近年来,全国在松材线虫病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在预防测报技术,检疫技术和防治技术上早期诊断,快速鉴定、高效杀线剂、杀天牛剂、疫木处理等新技术,均是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的关键措施,我市要加快应用这些成果,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继续探索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松材线虫病预防的科技含量。

(五)落实资金,确保预防工作顺利进行。

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体系,要积极争取将松材线虫病预防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年度计划,落实防治经费,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与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防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检疫、防治能力。

本方案仅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如发现疫情经国家林业局确认为松材线虫病后,按国家林业局有关松材线虫病管理制度、办法执行,并将另行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2022年松材线虫病除治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36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