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征文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校庆征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于校庆征文 篇一

20岁,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年纪;20年,一个漫长的岁月;20个学期;培育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北环学子。 ——题记 20年前,一个崭新的学校诞生在福田区,她充满了活力,立志培育出一个个优秀的学生。

20年间,她受到许多冷风吹打、暴雪洗礼,但她的成长也十分迅速,渐渐的,这些负面的态度都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多的赞扬与鼓励。

今年,又有一批新生入学,给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对我们即将生活三年的学校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20年后,又会有一个有实力,有态度的初中屹立在莲花北村内。

有一种奋斗,叫蜗行。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

20年来,尽管路途坎坷。即使荆刺密布。她依然选择在风雨兼程中蜗行。因为她肩负着千万学子的使命,学子的重托,凭着不屈的意志和无畏的正气,她努力坚持地为学子传播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她用知识熏陶学子,用思想铸就人才。 有一种生命,叫奋斗。

有一种力量,叫理想。

20年来,她努力改变自己,为了千万学子,她在艰难中奋

斗,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取得了认可。

我们虽然是初一的新生,但也对我的学校——北环中学充满了感情。大家已经共同学习了2个月,在这2个月之间,同学们同甘共苦,一起笑,一起哭。我们还要在北环中学度过22个月,还要与北环中学一起成长22个月。

20岁,证明北环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会有更强大的实力。我期待,下一个20年。

祝北环中学20岁生日快乐!

校庆征文 篇二

浙江大学是网络教育的典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浙大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予了我们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翱翔空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浙大结下了浓浓情谊。浙大圆了我儿时的梦想,给予了我一个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空间。是浙大让我走出了人生的迷茫。

说起我与浙大的相识,就好象发生在今天的事,那么醒目。记得小时侯,看见表哥表姐考上大学,他们那股高兴劲,我真的好羡慕啊,真希望自己块块长大,就可以上大学了。时间匆匆而过,我长成了一个小伙子,那年高考我以几分之差,与我所向往的本科错过了。我哭了,为了儿时梦想的破灭。哭过后,我背起了行囊走上了我的专科生涯,走进我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中,但我仍然继续努力着。

转眼3年毕业后,我的出色,使我拥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上岗培训的时候我被深深的刺痛了,变得心灰意冷。和我一块被招回来的同事都是清一色的本科生,当他们知道我是专科生时,他们眼中的不屑,与言谈中的讽刺,让我遍体鳞伤。虽然我的出色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可是本科生的讽刺让我一蹶不振。短短的数时日我变得烦躁不安,上班也心神不宁,老觉得别人在议论我。在我精神极度紧张的时候,有一天,在单位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张被人遗忘的浙江大学的招生简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登陆了浙大网站,第一眼看到浙大时,我便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

浙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一颗流浪的心找到了依靠。尤其是浙大的特色教学方式留住了我离开的脚步,因为工作的繁忙我没有时间参加函授学习,而浙大的网络学习恰恰解决了学习空间、时间上的诸多问题,所有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方便、快捷、又省时。我对此犹豫不决——浙大是否可以圆我今生的学习梦。

我来到了合肥电大远程教育处咨询浙大的事宜,老师热情的解答深深的触激了我,让我觉得选择浙大是正确的。他们鼓励我,开导我,让我有了信心——为什么我不能比本科生更优秀呢!同时老师也告诉我浙大是一所让我满意的学校。我下定了决心选择浙大。在老师的帮助下,浙大学习的日子让我懂得了很多,只要我努力,我便是最好的。我加入浙大的这段日子合肥电大余老师的无私关心与浙大指导老师的淳淳教导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我怀着梦想一步步融入于浙大的生活,在浙大的日子,我变得自信,快乐。老师学习方面的耐心指导与同学之间的浓浓友爱让我回到了大学时那个温暖的大家庭,浙大让我再次找寻到了生活的动力,让我有了迎接困难的勇气。我一步步的深入了解浙大,让我对浙大有了一种无法解说的依赖感。在浙大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多的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浙大的学习生活让我体会到了网络学习的快乐,在浙大我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展现自我。浙大让我远离了工作的烦躁;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平和;让我感受到了网络中的绵绵深情。浙大不仅让我有了遨游知识海洋的权利,而且让我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温馨的画面。朋友们,我们能在茫茫网络中相识是我们的缘分,让我们共同珍惜与浙大所结的浓浓情谊,让我们携手遨游在浙大这片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共同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吧!同时在母校百年之际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关于校庆征文 篇三

转眼,已是四月初了,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四月,在这个四月。我们的附中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春姑娘将这个振奋人心消息托春风带给了我们,每个附中学子的脸上,都挂着自豪的笑容。

今天(二零一零年四月二日),在多功能厅的一次校庆报告会令我产生了颇多感想。特别是附中03年毕业生张琪凯学长的一席话令我感触颇深“沪闵中学是徐教院附中的前身,那时的沪闵中学教学设施不齐全,操场一下雨就不能使用……”

是啊、想想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呢?回想附中挂牌之前的“沪闵中学”:操场一下雨就不能使用,因为使用的材质不好;全校学生要共用一个机房,因为只有几十台电脑;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不齐全……

再看看现在已经挂牌十周年的“徐教院附中”,设备齐全,有两间电脑房,再算上图书馆里的“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可以上课不冲突、及时学到新知识;学校环境优美,放眼望去,一片绿意,让同学们在下课时眼睛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附中还开设了校本课程,让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样一比,我吓了一跳、这真可谓是巨变!徐教院附中挂牌于20xx年4月,徐教院附中已不是以前的沪闵中学,她脱胎换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我们这些谆谆学子。

我们是幸运的,可又有谁在无条件享受着这些的同时,想到过这些的来之不易?想到过感恩?小小的一个弯腰、不要以为你捡起的只是一张小小的废纸,此刻,你已经为我们的附中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自觉保护校园环境、遵守校纪校规,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附中!让我们做一名合格的附中人、优秀的附中人!

校庆的征文 篇四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入学不久便恰逢母校70周岁生日,不禁倍感荣幸。

70年,一个未被定义时间究竟有多长的数字,一段充满艰辛但是收获良多的旅程。从抗战初期她成立,在风雨中飘摇,到几十年中她带领自己的学子们奋力拼搏、巍然屹立,再到而今的硕果累累、分外妖娆,湖南师范大学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这么多个春秋。

北国之树的年轮都很清晰,却很少有人懂得,正因它经历了太多的风吹雨打才会留下这么深的印记,如此孕育的树木一定能茁壮成长。母校师大便是这样,她的成熟、坚韧,正是70年的磨砺所锻造的啊!

我没能够见证先辈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激情铸造起这座堂堂学府,无法感受她几十年来所历经的沧海桑田,我只得借助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眼光,用我稚嫩的笔触,去发现和描绘她的美。

都说,是黄河奔腾的水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儿女,那么我想,大概是湘江的温柔平和成就了今天的湖南师大。这里,有无数教师的诲人不倦,他们桃李满天下;有莘莘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走出校门,成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多少大家曾登上讲坛执鞭,多少伟人曾驻足这里留恋……

仁爱精勤的校训,我们从开始就牢记在心,岳麓山秀美的风光,我们也已领略了不少。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读书,明天,我们便担负着对母校的责任走向社会。我们中的有些人会成为博采众长的开拓者,有的会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有的或许平凡一生。但无论怎样,我想我们都应该感谢师大,这里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永远的家。

我被母校的美所折服,我愿意为她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

百年校庆征文 篇五

一所学校年龄的衡量,与一个人年龄衡量方式迥然不同。一个人年龄日渐增长,意味着衰老,意味着生命的消逝和活力的流失。而一所学校的校龄越长,则意味着文化沉淀得越深厚,也意味着,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越多属于她和她的学生,她的孩子们的痕迹。

在这个秋天,在这所古风犹存的小城之中,一所老校,已经整整一百岁了……

楼梯处传来一声声拐杖击地的咚咚和一阵吃力而迟缓的喘息声,一位耄耋老人的身影渐渐浮现。岁月如同无情的刻刀,早已在他的脸上刻下一道道深痕。曾经笔挺的脊梁,也已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沧桑而变得佝偻。“终于找到了”,他带着喘息轻声道了句。抬起有些浑浊的,又仿佛噙着一丝泪水的眼,看了看门楣上那三个刚劲有力而又不失飘逸洒脱的大字:校史馆。

这是他曾经的学校,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就是这所学校的老校长。

静静走进馆内,看着这熟悉的和陌生的奖牌、奖杯,有的已经生锈,有的因风化而变得陈旧不堪,而更多的,却依然熠熠生辉。老人缓步走到一排奖杯前,伸手抚了抚一只奖杯柄上缠着的早已褪色的红绸,不禁欣慰的笑了,一丝孩子气的得意浮现在他的脸上。想当前,这只奖杯还是他亲手从省长手中领回,在回来的长途汽车上,他双手紧紧抱着奖杯,兴奋的一整夜都没有合眼。百年校史,自己也曾书写过一段光辉。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人生一世,能留下一丝痕迹,足矣!

退得门来,老人又回头顾盼了一遭,好似依依不舍地回首自己逝去的年华。又回想起今日捧起“杏坛奖”的一刹那,他那曾接过无数荣誉的手,竟头回有些颤抖。毕竟,那沉甸甸的奖杯,如同一张岁月的光盘,刻满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奋斗。

手抚光滑的墙壁,回首过去秉烛夜读的清苦求学路,老人兀自微笑。年轻时,墙上满是斑驳,而今,人满脸爬满了皱纹,学校倒变得年轻了……

秋风微拂,老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长廊的尽头。

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传来,然而又倏地静止了。一群身着洁白校服的学生,静静伫立在楼梯口,稚气未脱的脸上挂满了庄重,清澈的双眼里洋溢着虔诚。随后,仿佛不愿打扰历史的沉睡,轻轻地,缓缓地走进。

浏览着先辈们光荣的历史,凝视着百年以来学校获得的各项荣誉,阅读着那篇洋洋洒洒的《百年诞辰赋》,孩子们热血沸腾:我们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美好即将由我们书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一定要延续先辈们曾经的光荣,为未来的世界涂上一抹属于我们的光辉,为属于我们的时代,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阳光洒下,“校史馆”三个字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同学们怀着满腔热情,望了一眼湛蓝的天空。在那里,他们仿佛看到未来:一座座新颖的高楼拔地而起,小型飞行器穿梭在城市的天空,美丽的城市与绿树完美融合。穿过如洗的蓝天上飘着的洁白的云,望到宇宙空间里,千万个星球如地球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无数飞船穿梭在浩瀚的星河……人类进入了和谐发展的新纪元!而这美好的蓝图,正是由他们---新一代莘莘学子挥就!而此时,绿树掩映中依旧静谧的母校,正欣慰地望着他们,含着欣慰的微笑……

同学们离开了,偌大的校史馆内静悄悄的,好似从未有人曾踏破过这沉睡历史的宁静。老校长来了又去,同学们来了又去,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真的。吗?

不!

学校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永世不忘的痕迹。而他们,也曾用、在用、也将用自己的双手,为菁菁校园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这所学校和她的学子们,又一刻不停地在慢慢演绎的历史画卷中,挥洒下专属自己的痕迹……

时间知道,知道这一切,知道过去,知道现在,甚至,预知了将来……

百年痕迹今犹在,今人正当话百年。百年的轮回,一段长长的校史,一道长长的痕!

校庆主题征文优秀作品 篇六

不灭的光

那夜,又梦到你,梦到幼时的澄澈明朗,梦见春风吹落花雪一瓣瓣,蓝花楹树的紫朵儿纷纷坠衣衫,梦里孩童的笑声清脆,梦里窗外树上的天光迟迟,梦见一张张莞然而笑的脸……长情的人想将儿时的梦做完,滚滚的川却把梦中的人倾翻。醒来间恍然已过了十几个春秋。

您不知,在梦里,我已探访了您千万遍。

小时候对这有百年历史的永泰一中没有概念,对后山的那幢楼也没概念,只知道那是我的家,是我成长的地方。童年时,和妈妈的许多同事住在一起,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郭”。

宿舍楼前的那个菜园子,是我和小伙伴们过家家的“快乐星球”。楼左,校长家门前的玫瑰不能摘。楼前通往校园的路上有几棵高大的白玉兰树和蓝花楹树,洁白芳香的玉兰花和碧绿的大叶子是我“包粽子”的材料,那蓝花楹树上漫天紫色的花仙子高不可攀,一遇到雨季就会簌簌地掉落满地,一朵朵地插在我的手指头上,那一刻觉得自己也变成了花仙子。宿舍楼后有棵干瘦的枇杷树,爸爸爬上树,用长长的竹竿摘枇杷,我们小孩子眼巴巴的在树下守望,枇杷很甜。

八角楼前的落叶怎么也扫不完,厚厚的黄叶像是柔软的被子,我和小伙伴在地上拿起粗粗的木枝,在地上推来推去,花了整个下午,把落叶堆成一座座“小山包”,落日余晖亲吻着我们的汗流浃背,感到很骄傲。辉映着金色的霞光,八角楼披上了金光。

连幼儿园都还没有上,就会去操场捡瓶瓶啦。傍晚,开着我的电动小摩托,外婆跟在我的后面织毛衣。大哥哥们都在篮球场挥洒汗水,我的眼睛亮亮地扫荡着球场边空的矿泉水瓶,一一捡来放进小摩托车的后备箱。得来的瓶瓶罐罐换来的钱,换成了三狮超市门口“摇摇车”里享受的时光。

俊祥叔叔的儿子叫博恩,他还很小,在他奶奶的怀抱里,我会喂他吃饭,他叫我“小郭姐姐”。有一次房门锁了没带钥匙,站在门口一声呼唤,俊祥叔叔带上来一张卡,往把手边的门缝里一塞,“啪”就成功打开了门!啊,还有爱画画的,有很多芭比娃娃的阿静姐姐;爱吃酸菜鱼,一手好字的阿婕姐姐……

童年里的老一中,我从没觉得她很老,她很亲切,她很包容,她是大海,我是徜徉其中一的一条小鱼儿,荡悠悠地游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蹦跳在那条悠长而光滑的石板路上,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

上小学时,我搬离了老一中。后来两次回去摘楼后的桑叶,却发现怎么也拼凑不起记忆里曾经家的样子。曾经大片齐整的菜地荒芜了,楼里堆满了杂物。只有窗前的那片风景半颓,美丽的蓝花楹树只剩了一棵,白玉兰树没了头,校园里的风景熟悉。可是,她叫“城关中学”了。不知道,曾经从这校园里出去的哥哥姐姐们,是否还会回到这,能否寻找得到那逝去的记忆和青春。可以确定的是,我找不到我的童年了。

我的青少年是与新一中一起成长的。在建设新一中校园时,也常过来玩,小时侯的我还认领了一棵树,可惜没有印象是哪棵了。最吸引人的就是植物园了。初一时,步入新校区的初中部,这里对我来说陌生又熟悉。又与一些熟悉的面孔重逢,虽然我不记得这些曾经和我是邻居的老师们的称谓,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亲切的“小郭”,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龙峰老校区的童年。

最令人惊喜的是,近七年未曾谋面的阿婕姐姐在我妈妈的班上,那时的她读高三,初一的我满怀期待和激动,和她在年段室前再见,发现以前小小的我已经比她高了,二人早已不复当初的样貌,也没有了往日的熟络,可见面时的会心一笑,又把我们拉回了满是童声的菜园子,而她的妈妈岳闽玉老师也成为了我初三时的历史老师。去操场跑步时,也老是遇见阿静姐姐的爸爸卢达老师,他是马拉松长跑健将,总是乐呵呵地拉着我多跑几圈。

如今值百廿华诞,我是永泰一中高二(11)的一名学生,正与同学们为自己的梦想披荆斩棘,播撒汗水。当看到“我与一中的故事”的征稿时,过去那一幅幅美好的、深藏心底的、都快要被遗忘的画面,纷纷侵涌而上,断断续续的小片段突然就不由自主地拼凑起来,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很久没有再回去老一中了,听说后山的楼当做危楼被拆成了一片废墟,校长的玫瑰还在吗?据说八角楼还保留着老样貌,不知道那我和小伙伴们怎么也扫不完的叶子,如今还铺满了老树下吗?昔日的玩伴,只能偶尔从他人嘴里听到,有的上大学了,有的已经要工作了。一切成为回忆。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今日,老师们春风化雨,学子们泛舟学海,“育德至善,格物致知”,百年之光,跨过泱泱樟溪,从龙峰山麓到鲤渚水边,炬火相承。美如画的校园,我辈少年意气激荡,青春飞扬,书山题田,勤耕不辍,他日的我们必将使百廿风华更加闪耀。

明年,我也要高考了,风景如画的永泰一中——曾经的家,现在的校园,将成为我的母校。过去的老邻居和现在的老师同学将是我绵绵岁月里一道道不灭的记忆风景。

多年后,会有一位耄耋老者,踟蹰在校园里,来和您一起回忆,那时候,您还会不会记得我?您曾经的少年,依然温柔果敢,任井边俗谈,岁月蹉跎,也困不住她眼底,依旧不灭的光。

校庆的征文 篇七

一座简单朴素的大门,一片姹紫嫣红的花圃,一条幽静曲折的小道,一群谈笑风生的学子,还有一个懵懂害羞的我。这是零六年我踏进师院,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当一米阳光透过树荫将地面画成斑驳的水墨画时,我告诉自己:我爱上了她……

入学伊始,我们就经历了新生的必修课——军训!还记得那时是我们第一次在操场上走分列式,第一次明白集体荣誉的重要,结果怎样,已没有人去计较了。因为经历过才是无悔的青春!

后来,正式的大学学习生涯开始了。我的专业是历史,可是我却总是提不起兴趣,但也按部就班的如高中一般去上课。不久,各种的社团纷纷招生,让我们眼花缭乱。稀里糊涂中,我参加了历史学院的文通社。但让我至今后悔的是,我仅写过一篇通讯稿就退社了。如果我坚持下去,今天该是能够写出像样的稿件的吧!师院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而我却没有珍惜!回想起来,我错过的何止这一次呢?

师院的英语角我一直想参加,可是怯懦的迈不开脚;各种社团的比赛我跃跃欲试,却最终放弃;各种晚会,也想拿一拿麦克风,无奈仍被羞怯打败……

我的遗憾实在太多,而我收获的也实在太多!充满友爱的师长是我这一生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我仍铭记着他们!

我们的辅导员是郭立场老师,那时才24岁,充满青春气息的他,与我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还记得开学不久,他找了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协助他完成一部书的创作,那时的我兴奋的不行,要知道,得到老师的肯定是多么让人自豪的事情啊!也是从那时起,我那颗卑怯的心才渐渐的挺了起来!我从心底感激他!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写作,这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爱好!

我们的第二位辅导员是李志坚老师,说起他,我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因为他特别像个邻家大哥。临近毕业时,看到我还为没有找到工作发愁时,他推荐给我许多工作机会。记得那次去邻县应聘讲解员,第一次踏入社会的我被一场饭局彻底打垮了。平生第一次无奈喝了一杯白酒,感慨却是如汪洋一般滔滔不绝!当老师看到我发的信息向他发牢骚时,他耐心的开导我,并建议我放弃那个工作,那一次的畅聊,让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感动。至今想来,我对母校的怀念里,绝不可少的就是那暖暖的话语!毕业后,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总是尽心尽力的做,从没让人失望过!有师如此,复又何求?

近期又听到关于武崇申老师的报道,说他骑车去家访的事情,内心很受感动。也让我忆起了可爱的媛媛老师,可亲的孙炜老师还有博学的叶博士……

回忆总是充满着许多的感慨,在这一幕幕记忆中,渐渐浮现的是自己穿梭于教学楼,餐厅和宿舍之间的身影;是聆听师长谆谆教诲的专注神情;是和同学漫步校园的逸致;也是一腔再回不去的淡淡哀愁!

在母校的校庆日里,衷心的说一句:“爱你,母校!惟愿更多的学子在你的深情哺育中,快乐成长!”

校庆十周年征文 篇八

十年发展 铸就辉煌

——庆祝我校建校十周年 十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或许只有一瞬,而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其发展的基石。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年大事,历不胜数,有校史记载,百姓相传,着实不需要我仅有半年校龄的年轻教师来冗笔。然而,这仅半年的工作经历和生活,却足以让我感受她的文化,她的内涵,她的魅力。

一个机缘,三重选拨,我成为了一名附中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从入校的第一天开始,我不断感受着她的特色,迎接她给予我的惊喜。这份触动不光来源于**在****年中考中取得的骄人成绩,更多的是融入后一点一滴的细节。首先就是封闭式军训。依然记得在军训动员大会上我激动澎湃的心情。我校是全市初中里唯一为学生提供如此历练的学校,这让初来乍到的我为之一振,我相信力求为学生发展创造优质条件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好学校。七天的军营生活,我和学生都收获良多。其次是独有课程,双语学科,包括日语、牛津英语、双语计算机、双语生物等。这些特色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即“外语教学,腾飞之翼”。第三,在学校管理制度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严谨”。作为班主任的我,深知管理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学校实行的“值周班活动”,让每个班级轮流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第四,紧抓学生德育教育。虽为民办学校,却绝不唯“分”独尊。每日早读《弟子规》,注重培养学

生做人、做事的品行;尊重、感恩、诚信是我们一学期班会紧紧围绕的中心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人之根本不在于他是否能拿高分,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一点**附一直在做。第五,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提升学生素质能力。这是学校的又一特色。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书本,面向社会,深入社区,去调研,去实践,去思考,这对于如今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是可贵的经历,难得的成长。第六,勇于改革,不固步自封。学校在*市率先实行导学案。在全校的改革浪潮中,我看到的是一种突破自我的精神,一份发展理念的独到,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团队。而对于一个年经教师来说,还有哪所学校能让她最快地成长起来呢?

在这里,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工作,我学习着,收获着。我完成了成为教师以来的第一堂校内公开课,我任教任职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饮水思源,我感恩于能成为**附中人,感恩于学校对于我们年轻教师的栽培与支持。

十年来,我们的学校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变革的道路上孜孜求索,走出一条民办教育的成功之路,衍生了一个基础教育的知名品牌。*月**日将是建校十周年庆典的日子。让我们企盼这一天,让这一天成为所有**附中人迈向未来、开创明天的新起点!祝愿我们的学校不断发展,永远辉煌!

校庆的征文 篇九

12月7日,我校举办了建校124周年的庆祝活动,暨奕社成立仪式。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毕业、在校的学生,有老师,有家长,有嘉宾……学校人山人海。

学校里,有飘拂着的彩旗,有迎风飘扬的彩带,也有各种美丽的社旗。说到社旗,它可是我们培正小学的一大特色呢!每届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创办一个“社”,这些社和社旗都是独一无二的。

伴随着管乐队员演奏的气势恢宏的暖场音乐,校庆活动开始了。全部培正人响亮地呼校训,唱校歌。接着,舞蹈节目《红红火火》登场了。跟着,重头戏出场了——班际演唱会。我们五年六班也有机会登台表演,我们唱的曲目是《龙的传人·中国人》。我们唱得热情澎湃,坐在台下的林老师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糟糕,我旁边的同学邱誉做错动作了!我拼命地撞他的手肘,不断地提醒他,他才做回了正确的动作。我们终于表演完了,林老师激动地对我们说:“很棒!你们太棒了!”我们听到林老师的表扬、看到她为我们的表演成功而感到无比兴奋后,心里比喝了五罐蜜糖水还要甜。我们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成功和大家的肯定,感到光荣和幸福。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庆庆典,这次的活动给我留下了热闹、喜庆的印象。我真期待下一次的校庆啊!班际演唱会我们表现得很不错,虽然走了音,但是所有人都听到了我们班团结友爱的声音。

我从这次的校庆活动中看到,我们的培正母校古老而年轻,老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在心里默默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参加每一次的校庆,陪培正小学一起成长!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校庆征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44 14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