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常用函数介绍(最新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wps常用函数介绍》,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wps常用函数介绍 篇一

AVEDEV 返回数据点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

AVERAGE 返回参数的平均值

AVERAGEA 返回参数的平均值,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BETADIST 返回

Beta 累积分布函数

BETAINV 返回指定

Beta 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BINOMDIST 返回一元二项式分布概率

CHIDIST 返回 chi 平方分布的单尾概率 CHIINV 返回

chi 平方分布的反单尾概率

CHITEST 返回独立性检验值

COUNT 计算参数列表中数字的个数

COUNTA 计算参数列表中值的个数

COUNTBLANK 计算指定单元格区域中空白单元格的个数。

CONFIDENCE 返回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CORREL 返回两个数据集之间的相关系数。

COUNTIF 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COVAR 返回协方差,即成对偏移乘积的平均数。

CRITBINOM 返回使累积二项式分布小于等于临界值的最小值。

DEVSQ 返回偏差的平方和。

EXPONDIST 返回指数分布。

FDIST 返回 F 概率分布。

FINV 返回 F 概率分布的反函数。

FISHER 返回 Fisher 变换值。

FISHERINV 返回 Fisher 变换的反函数。

FORECAST 根据线性趋势返回值。

FTEST 返回 F 检验的结果。

FREQUENCY 以垂直数组的形式返回频率分布。

GAMMADIST 返回 γ 分布。

GAMMAINV 返回 γ 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GAMMALN 返回 γ 函数的自然对数,Γ(x)。

GEOMEAN 返回正数数组或区域的几何平均值

GROWTH 根据指数趋势返回值

HARMEAN 返回数据集合的调和平均值

HYPGEOMDIST 返回超几何分布

INTERCEPT 返回线性回归线截距

KURT 返回数据集的峰值

LARGE 返回数据集中第k个最大值

LINEST 返回线性趋势的参数

LOGINV 返回反对数正态分布

LINEST 返回累积对数正态分布函数

MAX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最大值

MAXA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最大值,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MEDIAN 返回给定数字的中值

MIN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最小值

MINA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最小值,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MODE 返回数据集中出现最多的值间的概率

PROB 返回区域中的数值落在指定区间内的对应概率

NEGBINOMDIST 返回负二项式分布

NORMDIST 返回正态累积分布

NORMINV 返回反正态累积分布

ORMSDIST 返回标准正态累积分布

NORMSINV 返回反标准正态累积分布

PEARSON 返回 Pearson 乘积矩相关系数

PERCENTILE 返回区域中的第 k 个百分位值

PERCENTRANK 返回数据集中值的百分比排位

PERMUT 返回从给定数目的对象集合中选取的若干对象的排列数

POISSON 返回 Poisson 分布

PROB 返回区域中的数值落在指定区间内的对应概率

QUARTILE 返回数据集的四分位数

RANK 返回某数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

RSQ 返回 Pearson 乘积矩相关系数的平方

SLOPE 返回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

SMALL 返回数据集中的第k个最小值

STANDARDIZE 返回正态化数值

STDEV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偏差

STDEVA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偏差,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STDEVP 计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

STDEVPA 计算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TDIST 返回学生的 t 分布

TINV 返回学生的 t 分布的反分布

TREND 返回沿线性趋势的值

TRIMMEAN 返回数据集的内部平均值

TTEST 返回与学生的 t 检验相关的概率

VAR基于样本估算方差

VARA 基于样本估算方差,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VARP 基于整个样本总体计算方差

VARPA 基于整个样本总体计算方差,包括数字、文本和逻辑值

WEIBULL 返回 Weibull 分布

VARP 返回 z 检验的单尾概率值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般地,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也就是说以幂为自变量,指数为因变量,底数为常量的函数,叫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右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a所表示的函数图形:

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形的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全部实数集合。

(3)函数总是通过(1,0)这点。

(4)a大于1时,为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上凸;a小于1大于0时,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并且下凹。

(5)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三

十七世纪函数概念:

十七世纪伽俐略(G.Galileo,意,1564-1642)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全部包含函数或称为变量关系的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1637年前后笛卡尔(Descartes,法,1596-1650)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注意到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因当时尚未意识到要提炼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时还没有人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673年,莱布尼兹首次使用function(函数)表示幂,后来他用该词表示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等曲线上点的有关几何量。与此同时,牛顿在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流量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十八世纪函数概念:

1718年约翰柏努利(JohannBernoulli,瑞士,1667-1748)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他的意思是凡变量x和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做x的函数,并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1748年,柏努利的学生欧拉在《无穷分析引论》一书中说: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该变量的一些数或常量与任何一种方式构成的解析表达式。

1755,欧拉(L.Euler,瑞士,1707-1783)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

18世纪中叶欧拉(L.Euler,瑞士,1707-1783)给出了定义: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和超越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十九世纪函数概念:

1821年,柯西(Cauchy,法,1789-1857)从定义变量起给出了定义:在某些变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数的值,其他变数的值可随着而确定时,则将最初的变数叫自变量,其他各变数叫做函数。在柯西的定义中,首先出现了自变量一词,同时指出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1822年傅里叶(Fourier,法国,17681830)发现某些函数也已用曲线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或用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层次。

1837年狄利克雷(Dirichlet,德国,1805-1859)突破了这一局限,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他拓广了函数概念,指出: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确定的值,那么y叫做x的函数。这个定义避免了函数定义中对依赖关系的描述,以清晰的方式被所有数学家接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函数定义。

等到康托(Cantor,德国,1845-1918)创立的集合论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后,维布伦(Veblen,美,1880-1960)用集合和对应的概念给出了近代函数定义,通过集合概念把函数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及值域进一步具体化了,且打破了变量是数的极限,变量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其它对象。

现代函数概念:

1914年豪斯道夫(F.Hausdorff)在《集合论纲要》中用不明确的概念序偶来定义函数,其避开了意义不明确的变量、对应概念。库拉托夫斯基(Kuratowski)于1921年用集合概念来定义序偶使豪斯道夫的定义很严谨了。

1930年新的现代函数定义为若对集合M的任意元素x,总有集合N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则称在集合M上定义一个函数,记为y=f(x)。元素x称为自变元,元素y称为因变元。

wps常用函数介绍 篇四

1、ABS函数

主要功能:求出相应数字的绝对值。

使用格式:ABS(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需要求绝对值的数值或引用的单元格。

2、AVERAGE函数

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3、COUNTIF函数

主要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使用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说明:Range代表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

4、DATEDIF函数

主要功能:计算返回两个日期参数的差值。

使用格式:=DATEDIF(date1,date2,"y")、=DATEDIF(date1,date2,"m")、=DATEDIF(date1,date2,"d")

参数说明:date1代表前面一个日期,date2代表后面一个日期;y(m、d)要求返回两个日期相差的年(月、天)数。

5、INT函数

主要功能:将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使用格式:INT(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表示需要取整的数值或包含数值的引用单元格。

特别提醒:在取整时,不进行四舍五入。

6、MAX函数

主要功能: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

使用格式:MAX(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求最大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7、MIN函数

函数名称:MIN

功能: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小值。

使用格式:MIN(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求最小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8、MOD函数

主要功能:求出两数相除的余数。

使用格式:MOD(number,diviso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被除数;divisor代表除数。

9、NOW函数

函数名称:NOW

主要功能:给出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

使用格式:NOW()

参数说明:该函数不需要参数。

10、函数名称:SUM

主要功能:计算所有参数数值的和。

使用格式:SUM(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计算的值,可以是具体的数值、引用的单元格(区域)、逻辑值等。

11、SUMIF函数

主要功能:计算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内的数值和。

使用格式: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说明:Range代表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指定条件表达式;Sum_Range代表需要计算的数值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12、TODAY函数

主要功能:给出系统日期。

使用格式:TODAY()

参数说明:该函数不需要参数。

13、WEEKDAY函数

主要功能:给出指定日期的对应的星期数。

使用格式:WEEKDAY(serial_number,return_type)

参数说明:serial_number代表指定的日期或引用含有日期的单元格;return_type代表星期的表示方式[当Sunday(星期日)为1、Saturday(星期六)为7时,该参数为1;当Monday(星期一)为1、Sunday(星期日)为7时,该参数为2(这种情况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当Monday(星期一)为0、Sunday(星期日)为6时,该参数为3]。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五

1、函数:设A、B为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特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写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B={f(x)∣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定义域的解题思路:

⑴若x处于分母位置,则分母x不能为0。

⑵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0。

⑶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0。

⑷指数对数式的底,不得为1,且必须大于0。

⑸指数为0时,底数不得为0。

⑹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都有意义的x值组成的集合。

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相同函数

⑴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⑵定义域一致,对应法则一致。

4、函数值域的求法

⑴观察法:适用于初等函数及一些简单的由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函数。

⑵图像法:适用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已经分段函数。

⑶配方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配方成y=(x-a)2+b的形式。

⑷代换法:主要用于由已知值域的函数推测未知函数的值域。

5、函数图像的变换

⑴平移变换:在x轴上的变换在x上就行加减,在y轴上的变换在y上进行加减。

⑵伸缩变换:在x前加上系数。

⑶对称变换: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6、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A中的任意仪的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⑴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⑵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⑶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7、分段函数

⑴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表达式。

⑵各部分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不同。

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8、复合函数:如果(u∈M),u=g(x) (x∈A),则,y=f[g(x)]=F(x) (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为两类:

(1)共面:平行、相交

(2)异面:

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0°,90°)

两异面直线间距离:公垂线段(有且只有一条)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

(2)没有公共点——平行或异面

高一数学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

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

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最小角定理: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线a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

(2)没有公共点——平行或异面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六

一次函数: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二次函数:

一、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二、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三、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四、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解析式顶点坐标对称轴:

y=ax^2(0,0)x=0;

y=a(x—h)^2(h,0)x=h;

y=a(x—h)^2+k(h,k)x=h;

y=ax^2+bx+c(—b/2a,[4ac—b^2]/4a)x=—b/2a;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如图,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wps常用函数介绍》,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44 1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