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4篇】

发布时间:

从扎根基层到治病救人、从海事研究到国防建设、从载人深潜到逐梦航天,他们在各个领域呕心沥血、艰苦钻研,点亮了时代的希望,无愧为国之脊梁!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精英未来学校五年级四班的一名同学。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敬佩的科学家,我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所敬佩的科学家。他的名字每个人都应该不陌生——达尔文。他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出版过《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参加同年12月27日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他在环球旅行时,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名为草芦的植物。船舱只有窗户才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竟只向窗户的方向弯曲并生长。由于物种起源的耽搁,他在晚年才开始对此的研究。最终,达尔文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展示了这个细节让他做出的一些试验以及其结果。从这件事情,我能看出达尔文是个懂得细心观察、留意周围一切的人,连草芦那么细小的一点变化都能看得到并且加以仔细的研究,直到提出新的论点。

1858年,达尔文决定把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达尔文已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但他对研究生物学仍抱着极为谨慎的态度,并且不满足于一时的成果,不停的充实。不仅如此,他对研究的执著精神也值得每个人学习。比起居里夫人的三年研究,二十年这个数字更加令人震撼。二十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达尔文本可以去做别的研究,提出更多让他再获荣誉的论点,更可以依靠当时的《物种起源》而安心度日。可他却花了这么长时间去充实一个已经成型的蹲点,这种不断改进充实的精神,更让人臣服。

我们应该吸取达尔文身上的精神:严谨而细心、坚持不懈。我相信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哪个地方,只要有这样的精神,一切都将不那么困难。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 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本来就一个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由于我很爱看小说,我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可以用异想天开来形容了。

我经常看小说,类型有很多,我看的是修真的,玄幻的,都市异能的。

上面的主人公都有非常强大的武功,要不然就是有非常强大的修真法决,高强的武技,绚丽的魔法,还有奇特的异能。

我常想,如果我有修真法决,魔法,异能,随便有一种,那该多好啊!

我盼望未来,科学家们可以发明出一种技术,可以激发人体的潜能。

他会根据人们的潜能,把人们大脑的潜能最大的开发,还可以让一些潜能大的人拥有一些异能,或者魔法。

时间长了,这个技术稳定了,全世界的人只要一出生,就会让孩子去医院做这个开发潜能的仪式。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全世界的人都会有异能,全世界的人跑得都快如闪电,还会飞,就不用什么飞机了。

而且,选国家领导人的时候,他不但要学习好,他的异能,魔法,也要全国第一。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 篇三

最美科技工作者发言稿

历史的维度,铸就了格局的宏阔。

信仰的坚守,奠定了胸襟的情怀。

回首百年奋斗答卷,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航行,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付出,马玙、毛献群、冯益柏、庄文颖、刘家富、李德仁、吴尊友、沙国河、易志坚、赵淳生等10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作为科研方面的人才代表,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心系“国之大者”,科研报国,无私无我,无愧于人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当追之星。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

银发不改初心,马玙教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返聘专家,用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她年近九旬,在疫情中仍坚持出诊,在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岗位上已奋斗66年,参与17部专著撰写、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多部书籍。当遇到结核病患者家境贫寒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省钱,甚至垫付医药费。听诊前先捂热听诊器,扶老年患者下床,亲自去CT室查看影像等等。她精于医术,诚于医德,尽己所能,为民解疾,无愧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她的为民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是新时代学习的楷模。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家国情怀

微观大义,探索世界科技前沿;夙兴夜寐,用半个世纪开辟真菌学新天地。这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庄文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她在“真菌学”这一浩瀚领域,倾注了48年的光阴岁月,用自己的行动照亮了我国真菌学研究的前进之路。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我国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木霉属真菌资源状况面目一新,发现和筛选出了有应用前景的菌株。虽然年逾七十,但庄文颖仍旧积极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为科学普及工作尽己所能。无私奉献是她身上最耀眼的品质,家国情怀是她心中最纯粹的追求。她的精神向我们传递着何谓“国之大者”,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之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情怀

矢志不渝,献身航天探梦;心向科研,无悔至诚报国。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1994年10月,他放弃美方给予的优厚待遇,告别已在美国定居的妻女,独自一人回到南京。2000年11月,因积劳成疾,赵淳生被确诊为肺癌。在肺癌治疗期间,又被查出了胃癌,一时间两次连续的大手术,使赵教授的身体几乎虚弱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仅战胜了病魔,还带病研究出“新型超声电机技术”,哪怕已至耄耋之年,他从没有一天放弃过科技报国的梦想。他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刻入骨血,是新时代实至名归的闪耀之星。

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致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致敬每一位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人!我们要向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心系祖国,自立自强,用我们的努力践行中国梦的承诺,用我们的汗水拼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辉煌,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和十四亿人的光荣与梦想,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 篇四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科技文化节”已然落幕,不论是21世纪以来我国取得的非凡科技成就,还是贴近生活的科学实验,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最为可贵之事,莫过于各位心怀科学技术兴中华之志,揣尖端人才之梦,新时代青年当如此!

我看见,众青年亲身投入科学活动,参与科学研究,缜密思考,严谨推理,尖端人才出少年!

那沉浸于化学实验室大胆时间猜想的众多背影,是创新的标志;那致力于机器人比赛精密设计的身影,是严谨的代名词;那不放过1%误差的少年,是缜密的代表。同学们,你们可知,刘明侦23岁时便于《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不是毕业后更是选择回国突破中国太阳能电池瓶颈;申怡飞19岁时获论文大奖,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牵头中国5G技术发展,以创“中国芯”为己任。“英雄出少年”,新时代青年应当走在时代前列,在众多科技领域崭露头角,为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我看见,中华民族借科学技术之风,逐步兴盛,科技力量迈进世界科技前沿。

陈独秀曾言:“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君可见,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每次科技革命都大幅改变了世界格局,一个国家科技的腾飞,更是直接决定它的经济实力,从而决定了其政治地位。近年来,中美贸易竞争便是一场科技上的竞赛,掌握核心技术者胜。因此我吾辈青年,诚应为国效力,令我国科技实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看见,众青年遇困阻而仍奋力前行。科技探索之路并非坦途,需各位砥砺前行。

遥想当年,新中国初立,国防力量薄弱,一众老一辈科学家携冲天锐气入戈壁滩,踏罗布泊,历三十五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和技术事业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才华;今日新冠病毒肆虐,国内外已有诸多病人因此丧命,疫苗研发更适应病毒特性而受到阻碍,然而医护人员、病毒专家仍坚持开发疫苗,是一份责任,支持着他们一如既往的前行。科学的探索,靠的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数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几十代人的不断完善,方才建成如今雄伟恢宏的科学大厦。我们作为新时代高中生,又怎能因为学业上或科研项目上的些许小困难就因此放弃呢?为了准确实验结果甘愿等待,为了机械装置不出差错甘愿苦思冥想,这才是新时代高中生在科研道路上应该有的模样。

同学们,科学技术兴中华,尖端人才出少年,希望在座各位皆可铭记“科技文化节”所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兴我中华!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44 22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