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下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下乡心得体会 篇一

7月份,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参加了本班的三下乡活动。这次的我们活动的地点广东省博物馆。这次是我们班首次组织的班活动,也是学校规定的三下乡活动之一,所以响应的人很多。这次的不仅仅是让我们体验三下乡,体验我们国家历史悠久的文化韵味,更是体验我们班团结力量的体现。这次活动之所以那么成功的进行,全赖有本班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海心沙那里照了几张大合照。这次来参观博物馆的人真的很多,排队进去参观的队伍排的很远,仿佛看不到队伍的尾巴,但这并没有消退我们前来的参观的兴趣与热情。我们有说有笑的等候着,即使是顶着那热情如火的太阳,我们还是兴致勃勃的。终于我们等到了。我们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

踏进博物馆的第一感觉就是爽,那凉爽的空调更加加剧我们这次参观的热情。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参观的很细致,时不时就在讨论展示的物品,对它做了一番品论各自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

这次的是自己首次如此热情如此兴致勃勃的参观博物馆,也是第一次参观完博物馆之后感想这么多的一次。这次的参观之旅,让我更近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文化的悠久,文化的多样。展出来的物品细心的观察之后,讲出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们分享,那是一种很好的感觉,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其实这一次三下乡的目的主要是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体会一种社会责任感,体现一下社会实践。然而这一次参观博物馆更是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这一次的活动也算是体验社会实践的一次新尝试,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责任。虽然大学以前也经常有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举行,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想,以前都只是觉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已,但这一次却是一种责任感,也许是因为身份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还有不到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就要踏入社会了,在踏入社会之前,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一时间来锻炼来培养自己社会责任感,做以为称职的大学生之余,也是在提升自己的独特人格魅力。为将来踏入社会,为自己事业拼搏而打好基础。

社会赋予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不仅仅是参观博物馆,比如当义工,慰问老人院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既然社会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学习培养锻炼的平台,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的利用它,把他的机会发挥到最大。平时的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老人院去慰问一下老人,参观我们历史文化遗迹,欣赏祖国的打好河山,开拓我们眼界的同时也是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次的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美好的回忆之一。我相信接下来的大生活必将更加的精彩。

下乡心得体会 篇二

今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和进修校组织的送教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首先我要感谢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教育局能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感谢各个乡镇教办的领导、老师和们。

这次送教下乡,根据进修校的安排,我到过四个乡镇,不同的地方,却是一样的。每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那设计巧妙的标语、版报,总会吸引我的目光。在河西小学,还未走进大门,就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声,让我一下子身感轻松心情愉悦。就在那一节课,我改变了原先设计的课前谈话内容。我说,孩子们,你们的笑脸真灿烂,老师知道你们为什么会笑得这么灿烂,因为你们有漂亮的教学楼,整洁的校园,动听的歌声,你们还有慈祥的老师。这样的谈话是由衷地,来源于一种感动,是教办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学氛围创设的那种细心感动了我。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在送教老师到达之前,老师们就早早等候了。在一些比较远的地方,也许等的时间更长。他们在听课时,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学生们也让我收获了不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到永录小学送教。那次,我带去一节作文课——抢橡皮。在写比赛后的心情时,孩子们一个个主动站起来读自己写的。一个女孩儿因为两次都输了,可能感觉有些伤心,她说道,我的对手两次都赢了,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好象得了世界冠军一样。这样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真实,多么富有创造性呀!其实,孩子的语言不是教出来的,只要你创设那种情境,去激活他们内在的表达,他们就会创造出最美的语言。由此,我感悟到教师责任的另一种含义。

让我感动的还有评课的那种氛围。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三甲镇讲《·凯勒》一课,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有个副板书:课前猜字谜,“聪明”的“聪”,在讲到海伦·凯勒不幸命运时,把其中的“耳、两点、口”去掉,在讲到海伦成就时再把“聪”补充完整。我的意图是要让孩子们明白,海伦虽然听不到,看不见,说不出,但她用勤奋变得聪明。其中有位老师在评这个细节时说,去掉“耳、眼、口”是说海伦的身残,老师结尾处又加上,是说海伦志坚。“身残志坚”,这一语使课文主题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使我豁然开朗。

还有我们每次跟队的点评老师,也让我十分感动。他们每次听课记录都十分详细。评课一语中的,好的地方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在河西小学讲《月光启蒙》,因为听课老师多,后排的同学淹没在了老师中间。课堂上,前面的学生都非常活跃,可我忽略了后排的同学。点评的李文敏老师留意到了这一点,非常幽默地用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笑声中,我吸取了教训,在以后的课上,我总会注意不再让有被遗忘的角落。在评这一课时,申老师提出如果发挥范读的作用,效果会更好。下午去原村乡上这一课时,我就改变教法,加上了自己的范读,效果确实不一样。这种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

下乡心得体会 篇三

20xx年6月29日,我有幸到方程幼儿园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这里感谢教体局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三节活动课使我感触颇深。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们如何去组织上好一节活动课:

一、要尊重孩子,使每个孩子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做到教态亲切,表情丰富。用和蔼的目光,温柔的语言,优美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孩子快乐的学。

二、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我们要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孩子,这种魅力来源于生动有趣的语言,夸张丰富的表情,优美动人的动作等等。而这些魅力的展现则需要我们教师个人有过硬的基本功,大胆与自信心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基础的。这也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与提高的。

三、材料的准备要新颖而贴近孩子生活,以引起孩子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要勤于动手动脑,多为孩子们准备充足教具材料,使自己的课有滋有味让孩子们喜欢并受益。

四、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采用赏识教育,多采用积极的鼓励与表扬。

总之,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要有爱心、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智慧型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虚心学习各们老师的授课艺术和教学方法,取人所长,补已所短。认真钻研,努力搞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下乡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44 2358